风雨紫柏山散文

  秦岭之西翼由三岭组成,自北而南依次为大散岭,凤岭,紫柏山。

风雨紫柏山散文

  陈仓古道由北向南横穿三岭。这条古道从宝鸡南下出关中,沿着河谷在重重叠叠的大山无休无止地夹持下,历经百般委屈,穿蹦跳跃、闪转腾挪,最终穿越莽莽秦岭抵达小江南汉中。

  这条河谷在秦岭之巅分界。顺河谷北下的谷水叫清姜河。这河依傍着陡峭而短促的秦岭北麓,经过大散关,一路穿行汇入渭水,最后融进黄河。南下的谷水则是嘉陵江了,它依着平缓而漫长的秦岭南坡一路南下,穿越千山,接纳万水,不断壮大,呼啸而去,出陕入川后折身而东,浩浩荡荡冲入长江。

  “秦岭,乃天下之大阻”,这陈仓古道硬是冲破了秦岭的阻隔,把地理上的南方与北方贯通起来了。

  凤州城就坐落在陈仓古道的一个节点上。嘉陵江穿城而过,毫不停歇奔往西南。从凤州城转而东南有一条路,古称连云栈道,这是一条通往汉中的捷径。在古代,这儿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连云栈道自凤州城直插另一条自关中穿越秦岭通达汉中的褒斜古道。褒斜古道因褒、斜二水而得名,褒、斜二水源出秦岭,斜水(石头河)向北汇入渭水,褒水南下入于汉江。

  紫柏山就坐落于嘉陵江和汉江这两大长江主流的环抱之中。连云栈道从紫柏山横穿而过。

  紫柏山,恐怕很多人很生疏。秦岭绵延千里,名山、秀峰荟萃如云,比如华山、太白山、翠华山、终南山等等等等,就连麦积山也算是。在众多的名山之中,这个紫柏山似乎默默无闻,很低调,像个隐者。那紫柏山难道就真的很平庸吗?当然不是!汉初三杰之首张良张子房归隐的地方岂能是等闲之地!山清水秀,闲适幽静,那是肯定的!高人做人不张扬,他选定的修行之地自然也不会张扬的。不张扬绝不等于平庸!

  到得山下,就近细细品味顿有所悟:紫柏山有北方的雄壮与粗旷,也有南方的精巧与秀丽。紫柏山有群山拥抱,众水环绕,草木丰茂,苍翠葱郁。功成名就的张子房退隐在这里,以青山为伴,与松鹤为伍,朝耕白云,暮种绿竹,不是仙也成仙了!

  紫柏山前的广场和紫柏山门很是壮观,但与主角紫柏山一比,广场与山门顷刻间变为了儿戏一般的微缩道具。面前的紫柏山,这个森森然的庞然大物平地拔起,直愣愣冲上天际,峰顶插入厚厚的云端不知其深浅。虽是巨石一般的大山,可巨石的每个沟沟坎坎、缝隙洼坳处无不生长着花草树木。大自然的魅力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这不能不使人惊叹:生存的本能是可以创造任何奇迹的!

  先乘观光汽车,接着再上索道缆车。下得缆车一看,人已在不知不觉中上到了半山腰。回头望去,只见缆索悬在时有时无的云雾之中。山路弯弯,有如随风飘拂的丝线,在绿叶黄花中时隐时现。近处色彩斑斓的山峰与远处黛青色的山峦相辉映,构成一幅绝妙的山水秋色图。在这山水秋色之中,面对群山,我终于按耐不住、有些放荡不羁了,尽自己之所能,呼出胸中之浊气:嗨—!

  是啊,我们在喧嚣、狭仄、孤独、冷漠的大都市里的确压抑得太久了!

  进入狭仄的山道之后,景色没有了,除了石头就是树木,有时道边也伸出几枝野花,只是感到零零碎碎的。

  这山好大呀!老也见不到顶。不见景色,也许是因为越大的山越是难以发见其真容的道理吧。山越大,看山的人就愈加显得渺小。山大往往林子也密,穿行在隐天蔽日的这个大山之中,除了偶尔能听见几声鸟叫,几声滴泉,看见道边山坡壁崖上的松藤花草,以及愈趋愈高、无止无休的登山石阶,可能就剩下我等的挥汗如雨和牛一般的粗喘了。这也使人更加期待峰顶的景色了。

  此时,别无选择!也只能自个儿给自己加油、给自己喝彩。

  人们之所以要尽情地投身大自然,正是因为大自然有着自然、自在之大美,一切重在自然。若是总想给大自然打上人类自己的私我印记,那就不自然了。

  路过一个溶洞,叫溶洞,实际原先只是个石穴而已。这石穴有篮球场大小,有了奇形怪状的钟乳石后,就变成了溶洞。可这一洞的石形、石花却都是砂石水泥人工堆砌而成的。我以为这就大煞风景了。就如有人身上的刺青,即使刺得再精妙、再逼真,大家往往不会接受,会将其打入另类的。不自然的东西美从何来?

  终于完成了艰苦的征程。眼前就是立在峰顶的南天门!

  可谁知刚刚跨进南天门,却见风卷乌云扑面而来,一股寒气贯彻全身。

  雨下来了。这是紫柏山顶的'雨。

  雨忽大忽小,就像过云雨,可这云却一卷连着一卷,一波跟着一波,总是过不完。雨是随着风的,斜斜地落下。我等虽有雨伞遮挡,也只不过护住了上半身而已。风雨交加的山顶上游人是屈指可数的。一半是山高路险吓退了众多游人,一半是风大雨寒又赶走了不少本来就珍稀的登顶精英。剩下的自然是紫柏山的铁杆粉丝了。我为自己能最终成为紫柏山的铁杆粉丝而自豪和兴奋。正是这少有的兴奋,使人顿觉紫柏山上的风雨并不是那么寒冷了!

  这是山顶,可远远近近的峰岭山峦并不显冷峻尖刻,看着更像是高山草原。有高,有低,有山,有坡,山上有云,地上是草,只是没见到牛羊的踪影。远处,有树木傲岸地挺立在风雨中,那是太白冷杉。地上一尺厚的草,一簇一簇的,覆盖了整个的沟梁山坡。这草泛着黄,但见广袤的黄草坡上点缀着一丛丛黄的或红的小灌木簇,远看像花但不是花,那是秋叶。绿中透黄的草甸子上,不时穿出开白花的植物,那是山茱萸。白色状如草莓的,还真是草莓,叫白草莓。

  山风是带了哨子的,呜呜作响。云依然翻滚着,雨还在飘。远处的山头在云雾中时隐时现,那山坡上一片苍翠的冷杉林旁边,隐隐可见两幢白色的蒙古包。如果忘了这是在紫柏山顶,还真以为这里是草原呢!

  趟着草甸上的雨水,转过一片红紫色的荆棘林,眼前呈现了一个巨大无比的深坑,圆圆的倒锥形,缓缓的曲线,酷似一口想盛天的大铁锅。加之此时当空正是云雾缭绕,这锅还真的活了一般。大铁锅四周整个被草甸所覆盖,只是在锅底处露出一处石罅穴,近看黑洞洞的见不到底。这就是紫柏天坑。刚刚还纳闷:紫柏山顶翻云覆雨,有那么多的雨水,在这里该形成一个美丽的天湖的!现在晓得了没有成湖的原因:水都从这无底洞漏走了。猜想,漏走的水大概从四周的山涧流出去了,形成了一眼眼泉水,或许还有瀑布。奇妙的大自然,神秘的大自然。

  山顶上风交织着雨,丝毫没有停歇的迹象。云雾在山坡、在草地滚来滚去,远处近处的山头时隐时现。回首望去,好大一个草原空无一人。到底有些清,也有些冷。高处不胜寒呐!只是这高处的寒让人难以消受,还有那风搅着雨一个劲儿地把人往山下赶。很无奈,仙山不留凡客,只好挥一挥手,告别那风、那云、那雨。

  下得南天门,那风便没有了,虽雨还在飘,那刺骨的寒冷却也被抛在南天门上边了。

  下山比上山轻松多了。不知不觉便到达缆车站。坐进缆车,自高而低,想再发见紫柏山之妙景,已不可能了,缆车窗玻璃上结了一层厚厚的白雾,一切都笼在云雾中了。

  听说,从南面登紫柏山更有景致。张良庙也在南坡。还说山顶上的草原是相通的,有三十六道岭,七十二个坑,岭岭相连,坑坑景致各异,奇峰异草,绝妙无比。这不禁让人有些向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