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静致远散文随笔

宁静致远散文随笔1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题记

宁静致远散文随笔

  因宁静,所以成功;因宁静,所以美丽;因宁静,所以致远。世事烦琐时,宁静是无为;大敌当前时,宁静是平和;事有所成时,宁静是戒躁。

  静是一种心态:一种对事的平静,对纷扰世界的淡定。

  静,看似无为非一无所为。寻一处清静地,避开尘世喧嚣,或品茗,或临字,或博奕,或赋诗,外界的静,净化躁动的心,心也随之而静。这静,是无为的智慧,如庄周先生待事一般,亦犹老子无为而活一般,凡事静之,以无为应之,即使多么急,不也是一桩事而已顺其该发展的方向而去,适其而动,无为之道也,无为的静,是致无的根本,非无为之本而无以筑致远之高楼。因此,无为是静之本,宁静致远之本也。

  静是一种平和的心态。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平和自在,淡任天上云卷云舒。平和,是静的表现。因静,而表现平和,平和,亦是谋定而后动之智慧,大敌在前,一出空城计智退敌军万人,诸葛先生这一出是何等大智。而此大智,若非平和,又岂可成功。无论如何危急,如何措手不及,以一种平和来面对,镇定自若,泰然处之,万事便可游刃有余,迎刃而解。因为静,所以平和,因为平和,所孔明先生才可闲适般正坐城头,抚琴而歌,羽扇间,孔明的平和让我们知道:静者,内心平和也,平和者,万事无忧。平和心态,美丽人生,谋定后动,静处为上。

  静还可以戒躁。无论何人,凡遇事,其心必难定、难静。于是,宁静,可戒去浮躁,亦戒去躁动。工人将表遗失,久寻而未果,而众人同寻找,依然久寻未果,嗟夫,工人无能力邪?众人无能力邪?非也,只缘他们心未静却躁动不已,自难处理急事。反之,男孩在短时间便找到表,何为?其心静也!若其心不静,如何会有听表的好法子,若其心不静,如何听得表之滴答之声。叹曰:心静,去躁,则事与我皆无碍也。静,可让我们保持平静,摒弃焦躁,去躁存静,心无所碍。

  宁静是为致远。当我们将一切躁热沉淀,内心成稳淡定,生活才会开出绚烂的花。

宁静致远散文随笔2

  写在前面的话:谁都很想有所作为,有所成就,有所成功,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如愿以偿的。就自己而言,总是不能如愿以偿的,仿佛永远都不能成功的。当我苦恼的时候,记得诸葛亮这么一句话来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后来,我就把这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了。

  人活天地间,说穿了,就是为了活着。除了为了活着还是为了活着,只是为了活得更好、更美满、更具意义而已。学习、工作、事业、爱情、名利等等,都是人们不可缺乏的活着的主要内容。而在我看来,活出味道来很重要,淡泊宁静就不可无了,特别是在追名逐利的环境中保留着适度的淡泊宁静,该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我喜欢淡泊宁静并不意味着我的失落,也并不是意味着我厌倦了竞争、进取;不能说明自己放弃了竞争、进取,更不能说明自己对人生的逃避;而恰恰相反,是因为自己更欣赏淡泊宁静中独有的清醒、坦荡、松弛和深沉!适度的淡泊宁静能够赋予自己坚韧的进取精神和不易昏醉的品格,更能够激起自己在新的激烈竞争条件下的旺盛斗志!

  对我来说,淡泊宁静并不代表着无所作为。淡泊宁静醇美,平淡之中深藏浓重。淡泊宁静并非让自己排斥一切物欲、一切名利,一切虚荣,只是让自己消除非份之想!人倘若有了非份之想就会借助诡诈,玩弄权术,偷行骗术??这样的人活着就很难活出个味道来。他一定活得很累、很空虚,而且很悲哀!

  人的一生中,难免有失意,但也不拒绝得意。重要的是,得意之时要虚怀若谷,受宠不惊,并能与人共享一片蓝天;失意之时,清和宁静,遇挫不馁,知难而进,心中自有温馨和信念,这样的人生,活着才轻松,才自信,才活出意义来。

  淡泊宁静是一种人生态度,一种信仰。它与真诚共存,与意志共勉,与成功共携。只有强者才能拥有这份淡泊与宁静。

  愿自己尚未成为强者之前,首先要记取“淡泊宁静”的铭言。

宁静致远散文随笔3

  我一直感觉生活太平淡,如杯中的白开水,没有五彩缤纷的色彩,也没有浓烈的香味。

  它淡淡的,像一株寒天下的冬菊,藴秀临霜,清素婷幽。一束窗外的阳光,透过花房的玻璃窗,暖暖地照在木制的花台上,一朵朵绽放的菊花,就那样的淡雅着、清香着,仿佛世间的一切,就是为了它的花容而静止了。

  我因这样的淡,而感受到生活好像失去了繁花的香气,它怎能这样的单一,这样的宁静,尤其当夜色阑珊,沉静得连星星说话的声音都那样清晰时,这种思绪,就会更加的浓烈。

  起身,拉开青花淡紫色的窗帘,一轮清瘦、明亮的新月,远远地挂在夜空里,几颗稀廖的星星,零散在四周,亮亮的、一闪一闪的,显得这一夜色越发的清凉。望着如雪染的月光,轻轻地映在我的小轩窗上,打量着窗内凝思的我,会不会因它铺满了室内的白墙,让我这样的伤感、惆怅。我知道这不是月光的错,它只是衬托了我寂寥的心态。

  时常我会翻阅一些唯美的文章,有许多是赞美生活的,提倡生活要删繁从简,远离那喧嚣的尘缘,最好是择一幽雅的去处,来修篱种菊,让生活简约、平淡,仿佛连一粒的尘埃,都不会落染在这里,生活更多地回到了原汁原味的朴素。我不禁被这样的生活描绘吸引住了,崇尚它、羡慕它!

  我的眼前会飘出一幅青山绿水的画面。毛绒绒的青色,铺满了山容,一朵朵不知名的野花浪漫地绽放着,在那山体裂开的缝隙里,一条涓涓的小溪,唱着欢畅的歌,快乐地流下来,流进一湾湖水里,水流激溅起的水花,若盘中散落的珍珠,抛落在湖水里,一圈圈的水晕,慢慢地荡开,使清澈的湖水更加的涟漪。在湖中心的水面上,一叶扁舟、一位垂钓的老者,就那样的闲着、悠着……

  在以往,学过一些国画,会翻阅一些古文诗句,在练习一张简图后,就把一两句优美的诗词,填在花枝的留白处,然后远远地端详着,想要走进画中的青山绿水之处,觉得这样的时光,有诗一样的绮丽,自己的一生若能与诗相濡,与花草旖旎,还有那温暖的阳光日日相陪,这样恬静、安暖的时光,我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本来这样清淡的生活,是我们最终的站台,可是不知为何,我还会苦苦地追求一种心灵深处的宁静和美好。

  一日,乘坐公交车,车内人很多,拥挤着,还好自己在车后排挤上一个座位。车缓缓地进站了,上来两位怀抱小孩的妇女,我正想着让出座位,就听得有几个人不约而同的让座声音,顿时车内融和的气氛升腾起来,一张张充满微笑的脸庞,宛若阳光下绽放的朵朵鲜花。我的心里突然流过丝丝的暖意,流过身体的每一部位,让人感觉真的很惬意!想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在此时又是何等的绚丽!是他们彰显了我们人性之初,是本着善良轨迹来传承的。上至古代儒学家孔子的《三字经》,它开篇即论:“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用最简洁的文字,来呈现人出生时本性是善良的。我觉得在小小的公交车内,一个简单的让座动作,会带来多少人心的安暖呀!

  车内的暖,我想是已经拂过每个人的心上。侧身看着车窗外,掠过的风景,让人留下轻轻的感触,微暖的冬阳,温温地照在每个人的脸上、身上,时不时的.车内散发出身体的汗臭味,俨如到了初春,但我知道这种暖,是从哪里飘过来的,它会使人忘记这是冰冷的寒冬,忘记是在颠簸的车内,仿若出生的婴儿一般,微笑着、柔软着,躺在暖暖的棉花被里。

  我曾在一位老师的文章里,也感受到同样的灿烂阳光。老师由于公事出差,来到冬日如春的南京市。刚走进这历史名城,就被幽美的秦淮河,飘逸的玄武湖,肃穆的明孝陵,恢宏的中山陵等诸多的名胜古迹吸引住了,让人情不自禁地要赏玩一番。由于都是外地来客,对当地一些交通地点,都不熟悉,但让人没想到的是当地人的热情和帮助,是十分的诚恳、亲切,一位普通的小卖店年轻老板,热情、真诚的帮助,使人心如春风般的温暖;整洁、舒适的公交车,不断传来提醒大家给孕妇、老人、抱小孩的乘客让座,让人倍感温馨;还有甚者,为给外地人带路,整整乘出一站地的路程,还不停地叮嘱大家让个座位,这又是怎样的情意呀!我读此文章时,好像自己也亲临此事一样,让这种阳光般的温馨,充溢了我整个身心。

  一直以来是以一种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境意,来淡看繁华的。连那遥不可及的“心如止水鉴常明”,都要努力去做。月淡风清,胸无沟壑的悠然,一时让我的心若细雨的温柔,若清风的柔软,若溪水的清明,若月光的淡白,觉得能做到像陶公一样,修篱种菊,品茶读书,不问世事,平和简洁,才算是人生世界的至美。

  但身处喧嚣的尘世,我们有什么理由来远离它呢?看到生活中有这么多的安暖,我突然豁然开朗,原来内心追求的那种宁静和美好,不是让我们隐居山林,远远地避开浮躁的市声,而是让我们在内心修一扇青翠的篱墙,种一片姣好的菊园,不娇柔,不造作,不刻意,怀一份善良的平和,来处繁华的喧嚣;抒一份美好的真诚,来相交美丽的友谊。

  作家张晓风说过:树在,山在,大地在,岁月在,我在,你还要怎样更好的世界?是呀,那些平凡中的生活,透着不平凡的感悟,透着善良和纯真,拥有一份美好的宁静。这才是我们所要追求的生活真谛吧!

  我知道了,我生活的琐事,为什么感觉无色无味,是因为我渴望那份安暖,时常的出现在我的身边,像一束束的阳光,从未在我身旁滑开;像一株娇艳的牡丹,在冰雪里也能绽放得那样的妩媚。

  追求生活中一份美好的宁静,是内心深处灵魂的净化,不污浊,不虚伪,把善良纯真的笑脸,投向每个人的眸前,让整个世界都看到这样的笑容。

  夜,还是那样的静谧阑珊;月,还是那样的淡雅牙白。早早地坐在书桌前,拿起笔笺,轻轻地为自己写下一句话:生活其实很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