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足快乐伴,贪婪烦忧随散文欣赏
翻阅历史的长卷,蹚过历史的长河,极力的潜心凝神,搜索知足者的人生历程,探寻贪婪者的人生结局,可得出这样的结论:知足者常乐,而且快乐与其一生相伴;贪婪者常忧,而且烦忧与其一生相随。
人的一生,如果从欲望层面讲,亦可归纳简易公式为,多数人:不知足→知足;少数人:知足→不知足;极少数人:知足→不知足→贪婪→欲壑难填。
对知足者而言,本来不多,他却会说不少;对贪婪者而言,本来已经很多,他却会说很少。当一个人感到很知足,心不烦、身不疲、无所求、心能安时,快乐就在其中;当一个人感到吃得香、睡得甜、无牵挂、很满足时,幸福就在其中。小草知足,它就明白春来我来,秋去我去;花儿知足,它就明白夏来我开,冬来我谢;风儿知足,它就明白当刮则刮,当停则停;云儿知足,它就明白风来我走,风走我住;人儿知足,他就明白温饱我笑,小康我乐。人的欲望不可能全被满足,何必知其不可而为之?一旦不能如愿,就会落得个唉声叹气,岂不是自己与自己过不去?欲望的永不满足,不断的诱惑着人们追求物欲的最高享受,追求自己设想的所谓的最理想的目标、境界,然而,过度的追逐利益往往会使人迷失人生的方向,因此,凡事适可而止。
老子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如此便有益于健康长寿。曾国藩说:“知足天地宽,贪得宇宙隘。”为人但知足,何处不安生?知足者仙境,不知足者凡境,贪婪者困境,甚至绝境!人若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贪得无厌,欲壑难填,自寻烦恼也!对于不知足的人,没有一把椅子是舒服的。人不可凡事求全,而应该知足,谁若在内心里真正的知足常乐,他就会获得真正的幸福。若要知足,必须战胜轻浮和虚荣,因为轻浮和虚荣是一个不知足的贪食者,它在吞噬一切之后,结果必然牺牲在自己的贪欲之下。贪得者,分金恨不得玉,封公怨不受侯;知足者,布袍暖于狐貉。
人活着,就是要知足常乐,只有知道满足的人才会快乐。明朝有个叫胡九韶的人,他家境贫寒,平日里一面教书,一面耕作,仅可衣食温饱。可他却每天都到门口焚香,往天拜上九拜,口念感谢上天赐予他家的幸福。其妻笑而不解:“家里三餐皆菜粥,何谈有福?”,胡九韶说:“一是庆幸生在太平盛世,无战争兵祸;二是庆幸咱举家有吃有穿,不挨冻受饿;三是庆幸咱家床上无病人,狱中无囚犯。这不是上天赐予的福吗?”妻连连点头称是。
人的欲望无尽无休,你只要贪婪的拼命追求,哪怕到你生命终止的'那一天,还会觉得遗憾呢!追求美好的生活没有错,但要适度。过度的贪欲,结果只能是一无所获。《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堪称不知足者贪婪的故事经典。故事中的老太婆贪得无厌,向小金鱼提出了一个又一个的要求。老太婆无休止的追求变为贪婪,从最初的清苦,继而拥有富有和繁华,最终又回到了清苦。这尽管是一个故事,但它概述和归纳的,却是所有由不知足到贪婪的人们应得的下场。
金钱是一种很有用的东西,但它只有在你知足时才会带给你快乐,假如你贪婪成性,它只能给你带来烦恼和妒忌。你有百万觉得自己钱少,可你再想想那些不但无分文存款,甚至温饱都没有保障的人怎么生活的!“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不思贪婪,但求知足。
知足者常乐,不知足则可进取,贪婪绝不可取!“知足”和“不知足”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知足常乐”并不是一种消极,而是对现实的一种正确反映。千百年以来,“知足常乐”一直劝慰和激励着人们以良好快乐的心态,走向精彩的人生;而“不知足可进取”,则辩证的劝导和鼓舞着人们“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朝着人生的精彩“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