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本的青云谱散文原文

  纸本的青云谱散文的作者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邓涛!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纸本的青云谱散文原文,欢迎阅读赏析!

纸本的青云谱散文原文

  纸本的青云谱

  青云谱绝不局限于地理称谓,从中国传统文人的隐居模式以及行为方式中,青云谱提供了一整套东方式的文化见解。

  ——题记

  

  这是一个写意的下午,我需要一点情绪上的准备。

  最近出炉的《八大山人研究大系》让我失去了中年人应有的镇定,阿尔贝·加缪说:“一切特立独行的人格都意味着强大。”这是一部难得的大书。用看八大山人的目光来看青云谱,似乎固化在八大山人独特的绘画表情里,青云谱被八大山人符号化了。

  我知道纸本的青云谱是广袤的,这不止八大山人的那张脸,二十多个世纪的人事养在纸本里。每一声鸟语都是新鲜的,而我们的怀念却那么古老。将每一寸目光夹进青云谱的纸本,这里集中体现了中国乡村的信仰和文化的足迹。

  纸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发明之一,我迷恋纸本的味道,纸本里有草木的余香、思想的温度和浓缩的时光。纸本的意义在于中国文化以书面文献为根底,翻阅总是伴随着庄严感,捧起的是整个沉甸甸的青云谱,这是一本留守的文化,焕发着高尚、纯净的气息,它的风景与灵魂有关。

  一幕幕文化现场需要心灵的追赶,在这部潜伏在历史背面的文化史记里完成一段怀旧,找回着中国传统文人真切的情怀,还有这块乡土盛产的莲瓣、七里香以及桂花等以花签的清香召唤着陈年的往事,在纸本里一点点苏醒。

  进入纸本,尤同推开一扇柴门,有些鲁莽地跌撞到青云谱不同的时空。

  青云谱的文明是从以神为本的地理出发,那些飘渺的故事至今还保养着这块土地。

  心灰意冷的梅福正收拾行装,他准备过江到大山里炼些丹,西汉的皇帝已厌烦这位卑微的小官吏没完没了的唠叨,他一次次上书改变不了帝国的沉沦,既然是这样,他决定改变自己,梅福没有过多地向乡里人告别,一路停停走走,越走越远,甚至还在一座海岛上修炼。他在山水间流浪,无论置身何处,地理称谓上都会烙个“梅”字,这是对一个孤独身影的缅怀,尽管孤独已被熙攘的人流淹没,譬如那座海岛即是普陀山。

  梅福的归宿在哪里?乡里人坚信是天空。于是,青云谱有了梅仙祠,有了一位神仙可以回家住住的地方。

  应该讲青云谱的文化基因从一开始就灌注了孤独、飘逸的气质,这种文化的元神与生命的况味跟随纸本传递下来。

  

  很想寄生在青云谱的纸本里,生命会忽然茂盛起来,所有孤傲的人格像个传说,他们是很远的兄长、师友。

  青云谱是文人灵魂所依的一方水土,它与文人超然于物外气质的某种相通,更多的身影是来自东晋。名士们一来就喜欢上了青云谱,面山清淡,把酒纵歌,这种老庄思维下的洒脱正是青云谱美学的一个重要核心。

  强化在纸本的传说、书写与态度是这块田野的记忆,一直以来,青云谱都是学者们观察的文化对象,在各种流传下来的文本中解读青云谱的情境本相。

  懂青云谱,首先要懂老庄。而顺接老庄的魏晋风度深刻影响着中国的知识分子,也是青云谱持久的魅力所在。

  青云谱的纸本等到了王羲之。

  无论是王朝*和社会精神需求都把书法艺术当做一种供奉的时代,诞生王羲之就不是偶然的事。

  他携带着笔砚到江西上任,趁个空隙到青云谱太极观闲居,透透官场的浊气。道家气韵与魏晋风度有诸多的吻合,人生在王羲之的笔下是归于自然的心境,仿佛在池塘边仍能嗅到王羲之的墨香,仍能看到他在一只白鹅的陪伴下一遍又一遍洗着自己的毛笔。

  青云谱是一个长久的客栈,睁着一盏不熄的灯,把纸本的青云谱照得透明,也使得这块地理的风光愈发深邃,每一位高贵的客人都在纸本上留下属于自己的心迹。

  这纸本是花香四溢的文化桃源,肯定少不了谢灵运。

  长着一副美髯的谢灵运象孜孜不倦的采景人,把大好山河当成了雄阔的府邸,一有闲暇,就踏着他的谢公屐四处云游,“上山则去前齿,下山去其后齿”的谢公屐是谢灵运的一大发明,连李白也羡慕不已。

  山排七星以作冠,涧绕九面以作带;右拍洪崖之肩,左提白虎之领,龟蛇伏其侧,天梯架于前,岱山青松耸翠,梅湖碧水一湾。

  青云谱的景致显然触动了阅景无数的谢灵运,他住了下来,不仅是想沾染梅福、许逊的仙风,更多的是在注释《道德经》的过程中能够通透道家的精髓,以解答世态中的疑惑。谢灵运在这里研究老子别有情趣,还真是选对了地方,可谢灵运却解答不了自己心中的迷茫,他狂放的性格终究没有在《道德经》里安静下来。

  青云谱给了谢灵运一次参悟的机会,他完全可以象梅福那样彻底地离去,去远处的山川寻找精神上的老子,或许尘世还有太多的放不下。他只能成为旅行家,当不了后世言及的那个谢神仙。谢灵运放浪形骸的人生最终走向悲剧,一个才华横溢的生命被帝王抛尸街头,这是宿命,此刻想起谢灵运当年的话:“天下才共一石,子建独占八斗,吾占一斗,天下才共分一斗。”确是令人心伤。

  桓伊的笛声倒是一种深切的体会。

  沙场上被血雨腥风屡屡洗过的人生更懂得生死与冷暖,淝水之战是历史的一道弯,象恒伊经历了这样一场大战的军人,他的笛声有着深长的意味。杜牧曾在诗中感叹:“月明更想桓伊在,一笛闻吹出塞愁。”

  贝多芬说:“音乐是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

  伟大的音乐家来自灵魂,洗涤灵魂,只有桓伊这样练达的人生,才能吹奏出高妙的旋律,而灵魂与灵魂相遇是一次交融。世界级的指挥家小泽征尔听完二胡曲《二泉映月》后,热泪盈眶,顺势跪下,他听到了一个民族的沧桑、苦难。

  《世说新语》选录了书圣王羲之的三公子王徽之与誉为“江左第一”的笛圣桓伊之间的见面:

  王子猷出都,尚在渚下。旧闻桓子野善吹笛,而不相识。遇桓子岸上过,王在船中,客有识之者,云:“是桓子野。”王便令人与相闻,云:“闻君善吹笛,试为我一奏。”桓时已贵显,素闻王名,即便回下车,踞胡床,为作三调。弄毕,便上车去,客主不交一言。

  晋人不拘礼的放达性情跃然纸上,我揣想着这个广为流传的唯美画面,依山傍水,心清叶浮,相逢不如偶遇,颇有侠士临风的意味,桓伊将生命的体念以一曲笛声传递到王徽之耳中,一切都心照不宣。传闻桓伊的笛子是东汉音乐家、学者蔡邕亲手制作的“柯亭笛”,文化的延续是一次次地交接和发扬光大。据考证,桓王会中,桓伊演绎的笛曲逐渐成为著名古曲《梅花三弄》,明代久居南昌的宁王朱权是一位通才,他谈及《梅花三弄》时有一句话:“桓伊出笛作《梅花三弄》之调,后人以琴为三弄焉”。

  “一往情深”的成语典故即出自桓伊对音乐的挚爱,其实桓伊一往情深的还有他治理了十年的江州,那时的南昌城就在江州辖区内。桓伊在任上去世,他舍不得这块土地,就地葬于青云谱,朝廷下旨在梅湖之滨造桓伊庙。

  历史伸出粗糙的手抹去了祭祀桓伊的庙宇与大墓,但纸本里的青云谱是无法夷平的,恒伊的音乐已沉嵌于这块水土,他的笛声仿佛还在青云谱灵动的山水间萦绕而不绝。青云谱在东晋时期是最热闹的,纸本的`青云谱留下了温峤、王羲之、桓伊、许逊、谢灵运等东晋人物的风范,他们是行走在湖光翠荫中的贵族,那些细小的声音、微弱的光线都让我们如此注目,侧耳倾听,使得我们在现代文明的楼宇间,尚能嗅到那个遥远王朝的气息。

  

  青云谱京家山出过一位丞相。

  对,就是京镗。

  镗是指钟鼓之声。非常有意思的是在京镗的外交履历上仿佛就能聆听到这样的镗镗之声。

  宋朝若没有打打杀杀,算是一个幸福的时代。灿烂的文化山河里,诗书是真实的活法,艺术是优雅的玩法。那些时光是给文人准备的,肯定会给京镗这样饱读诗书的文化人以机会,他和现代史上从青云谱走出来的大法官梅汝璈大致是同一类型,正是纸本的青云谱垫起他们刚正的底气。

  南宋太上皇赵构驾崩,金国遣使吊唁,随后,孝宗皇帝派京镗为“报谢使”出使金国。金人深知这位京镗大人的厉害,上次孝宗皇帝圣诞,全国派使节祝贺,恰逢赵构刚刚驾崩,服丧期间,孝宗皇帝不便接见,委派京镗接待,金使期望在繁华的杭州多逗留几天,京镗严词以拒:“你们来这里是贺寿的,贺完了寿就该回去,哪有留下游玩的道理?”金使碰了个软钉子,悻悻而返。

  这次是京镗来了,按照金国做法,宋朝来使必须举行宴会,并奏乐。因居国丧,京镗要求免去宴会,金人不同意,京镗想想说:“如果实在不能免宴,则撤去宴乐”金人强迫他入席,京镗道:“吾头可取,乐不可闻也。”金兵拔刀阻挡。从雪原上奔跑而来的帝国对宋朝的羞辱已是习以为常,京镗被一张张凶猛的面孔包围,京镗厉声呵叱,他是宋朝的宽喉,呵叱的是整个王朝的无礼。金帝闻知,感叹京镗乃是忠贞耿直之臣,令撤去宴乐。京镗以一句“只愿身糜鼎镬中”表达了当时的决心,这种口气与梅汝璈在面对日军战犯的东京审判庭上的慷慨陈辞是何等惊人的相似。

  与宋朝众多的文坛巨擘相比,京镗很难高攀,但他的文字依然有重要的文献价值,他在蜀地任上,以词的形式表现了天府之地的乡土民风。

  京镗青壮年时算得上一位能吏,处事果断,口才了得。从他的词风中也能看出京镗为人真实,不加雕饰。晚年的京镗身居丞相高位,却失去了当年的中气,竟然活在一个“忍”字里。在党争的旋涡里没有了太大的作为,他“以年老请免相”,这位松坡居士甚至弄不出一首象样的词。

  

  纸本让我们在青云谱的深处探寻这方地理的文化密码,它是中国文化的性格和文人轻慢生活状态的样本,在一切被聒躁的时代潦草地改写时,这些心灵的话题显得弥足珍贵。

  许多文化界的朋友来南昌,习惯性地将青云谱与滕王阁比较。朴素的青云谱是南昌城坚韧的内心,象深扎在本土的一根老藤,而富丽堂皇的滕王阁在偶然的文化事件中完成了一次怒放。静与动两种文化现象的代表奇妙地在同一座城市厮守。

  这根藤在许逊手上是锁住兴风作浪的孽龙那根顽强的锁链;这根藤是汪大渊将远航的船固定在澳大利亚、坦桑尼亚等港湾的大绳,他的海上传奇如同一页页影像,我们目睹到澳大利亚的蛮荒时代;这根藤扭摆成岳飞笔下“还我河山”的力量,成为一个民族被外强欺凌时永恒的座右铭。这藤也是一根孤独的藤,沿着这根藤,我们看到苦痛催生出的八大山人。

  这根韧性的线索装订了散发岁月味道的青云谱,让我们站在一条文脉的磁场上屡次被冥冥难解地诱引,犹如一个指示或是伸向浮华之中救赎那些精神弃儿可依赖的手。

  纸本的青云谱放下了野心和权利,我一直想从南唐时期的豫章籍画家徐熙惟妙惟肖的野逸花鸟中来感受一个*、欢唱、隐身于江湖的青云谱。

  这是在帝国高耸宽厚的围墙之外一方澄澈的文化田园,躲避着庙堂之上铿锵的金属声,仙家与各式人物在一种价值共识下搭建起的艺术生活圈。

  我沉湎于纸本,一些名字仿佛有种血缘,像青云谱的那株唐桂,清香如初。

  或许这种沉湎会惊动八大山人对一幅画的构思,打乱罗牧、八大山人等一群朋友的雅集,没有时空的穿越,我们听不到恒伊的笛声和温峤出征前的演讲,想与汪大渊唱和诗词,想帮助王羲之洗洗笔,甚至想替满腹经纶的地方长官宋荦在倔老头八大山人面前说说好话,就象齐白石老人聊到徐青藤、八大山人、吴昌硕时吐露心声:“我愿九泉为走狗。”历史不能假设,譬如汪大渊的《岛夷志》没有失传,石涛与八大山人两位神交已久的大师见上了一面……留有遗憾的历史才是一出有嚼劲的戏。

  

  纸本的青云谱是一条静悄悄的河,是一片不荒弃的文化故土,是搬不走的青云谱。水的灵动,文字的卓然,因为纸本而站立。青云谱这张宣纸上的每根线条都象轻拨的弦,会让灵魂微微一颤。

  岁月是一层层的,青云谱纸本的文化纹理里渗透着东汉名士徐孺子的风范,他一生不图高官厚禄,只求教书育人,把中华民族的美德一代代传下去,其子孙相当一部分迁入青云谱,把这块水土民风孕育得真挚、朴素。还有明朝高官胡俨隐退到青云谱的纸本里,他进行纸本的传递,江西各地的书院少不了他的到来。

  目接神交在巨大容量的纸本里,它是有效的路径,在中国文化的一个腹地旅行,有一种旅行属于思想,灵魂在行进中坚实起来,从容适意地置身在没有网络,没有手机,没有高铁的青云谱,感受一群人的呼吸。历史葆有的生命力在于不同时代背景下不同人物的出场,在青云谱的方圆之内,他们来过,鲜活地伫立或横卧或盘坐在古旧的时间深处,他们的快乐、忧伤和痛苦就是这块土地变化的情绪,青云谱的纸本仿佛是隔世的回忆,读他们的人生和在青云谱居处的片断,他们的才华和思想也是纸本里最温暖的地方。

  这是一场爱。

  谁不敢轻易挑剔这部纸本,让我们掂出生命的昂贵,它寄存着范曾的梦以及余秋雨久久不愿移去的目光。若有一段人生能够落在青云谱的纸本上,算是奢侈的文化理想。

  我们很容易抵达地理上的青云谱,而精神上的青云谱却是很远的家园。它是高级的文化词汇,每个文人心中都有一个青云谱,世界文化大餐里一道沁人心肺的素食,显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令人敬畏的性格、态度和生活方式。那些圣者仿佛还在青云谱的上空,看着无数从俗世赶来朝圣的脚步渐渐溶解在这个精神秘境里。纸本的青云谱垫起象征中国文人精神的牌坊,以至虚伪的物质社会还能找到不足使我们内心完全迷失的坐标。

  文化荡漾在伟大的民间,青云谱是江湖一个深远的去处,在花香草莽里还隐蔽着未知的文化高人,很可能永远都不知道他们的存在,但文化的跟随与超越是不停歇的。

  这就是中国,几千年涵养的文化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