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清的水,悠悠的情散文
前段时间,母亲来电话说,我们老家鄢陂村也搬来了新的移民户。而且,因为建设移民新村,村里的用水难题也彻底解决了。为了探个究竟,我决定回家一趟。
骑车从县城出发,途经葛山、将军山、镜头煤矿,只个把小时,便来到社岗。再过几分钟,就该到家了。
社岗,这是我再熟悉不过的地方。小时候去邱陂读书,这是必经之地,来来回回不知走过多少次,哪怕是这里的一片树叶一抔泥土,也是那样的熟悉。当年的黄泥巴砂子路早已不见,呈现在眼前的是宽阔平坦的水泥路。两边山色翠绿,树木葱茏。路边那棵大樟树还在,繁茂的枝叶伸向两翼,犹如一把巨伞,为路人提供着浓浓绿荫。在社岗最为平坦的一片空地,赫然出现了两个崭新的移民新村。村前,南边村碑为“南岭”,北边村碑为“福盛”。路边望去,村中老幼进进出出,还有未完工的地方,施工人员忙忙碌碌。因为赶路,我无暇多顾,匆匆而过。
回到家,走村窜巷,探亲访友,总有听不完的故事,总有述不完的情。
溪水竞相攀高坡
九月的江南农村,正是稻田飘香的季节,同时也是枯水干旱的季节。
“快快想办法,没有水,施工无法继续下去了。”正加班加点建新房的社岗移民安置点突然停工了,移民蹲点*急得团团转,赶忙找村支书胡文芳想办法。
好久没有下雨,到处是天干地燥。附近是没有水了。要水,必须到六七里之外的连家沙溪去调。从沙溪到社岗,要经过连家、鄢陂下、仙家岭、罗基隆,最后爬上社岗长坡,路途远,坡度长,在这里挖沟挖渠,抽水接力,难度可想而知。抽水管道必须经过大量农田,禾苗已经分蘖开花,从禾苗之间穿过,肯定会损毁庄稼。胡文芳略有迟疑,但还是很快就把难题接了过来……
“大婶啊,快去看看吧。你家稻田被踩了,禾苗踩倒了很多。”不知是谁在屋外叫了一声。
庄大婶匆匆忙忙跑到自家地里。抬头看去,只见全村*群众正在忙碌着,有的肩抬手提,在搬潜水泵和皮管,有的拿着锄头铁锹,挖沟挖圳,一个个累得像泥猴子,汗水遮住了眼眉也来不及擦一擦。看到自家田里的禾苗被踩踏了大片,东倒西歪的,大婶可心疼了。
“婶啊,实在对不起,弄坏你家的禾苗了。”胡文芳满头大汗跑过来,连表歉意。
“你们这是干啥呢?乒乒乓乓的',还把禾苗也弄倒了?”
“是这样的。那边社岗在建移民村,没有水,无法施工了。上面催得紧,我们只好动员劳力帮着抽水。你看,这水必须从沙溪抽过来,经过你们的稻田,然后再抽一次,就像接力赛一样。结果,你看,把你们的禾苗也糟蹋了不少。真的过意不去。”胡文芳边说,边用满是泥土的手擦着汗。
原来如此。大婶刚才还憋着的一肚子气,现在已是烟消云散。
“是这样呀。怎么不早说呢?没事,你们接着挖吧,大家小心点就可以了。早点把水接通,他们好做房子。”大婶说完便往家里走。
说起来,大婶家也是个老移民户,在那个大集体的年代,为了谋生而东迁西搬,吃尽了苦头。当年在吉水塔里岭居住的时候,因为水患,还*逃过荒,要过饭。迁居鄢陂村也不过才四十年。现在看到水田南湾的移民来到自己村,大婶眼中总是多了几分同情与怜惜。
……
一条水龙远远地从沙溪溪头爬上了田岸,流经稻田后,再次钻进一条管道,直奔社岗移民工地而去。有了水,施工搅拌机又欢快地唱起了歌。
“来呀,大家辛苦了,吃了西瓜再接着做吧!”大婶不知什么时候从家里搬来了大西瓜,一刀切下去,瓜香四溢。
人们吃着甜甜的西瓜,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吃水莫忘水源头
生活,不能没有水。生命,不能没有水。
我的老家鄢陂罗仙村,还有附近黄家、连家几个自然村,地势较高,距离河流较远,平时用水主要是自家的压水井。到了枯水季节,水井见底,就要到很远的河里去挑水。每到过年过节,或者做喜事的时候,用水量很大,必须安排人手专门挑水才行。后来,三个自然村通过协商,共同在黄家的铁坑建了一个简易蓄水池,用水管通到各家各户。由于资金有限,蓄水池太小,水根本不够用,距离水口近的人家还可以将就,而到了我们村,远离水源,常常是望着水管干瞪眼。至于像社岗这么远,地势又高的地方,那简直想都不用想了。
水是生命之源。可社岗偏偏就是个缺水的地方,怎么办?通过勘探,人们又把目光投向了铁坑。
铁坑,四周高林密布,四季泉水潺潺。这个典型的深山窝,是沙溪河水的主要发源地之一。如果能在这里建设一个大型的移民饮水系统,不仅能解决移民村的用水问题,就连黄家、连家、罗仙三个自然村吃水难题也可以迎刃而解。
既然看准了,那就行动起来!
随着隆隆的挖掘机声,黄家、连家、罗仙三个自然村共同使用多年的饮水系统全部拆除了。为了建设这个新的移民安置引水工程,村民们忍耐了半年多,他们*到很远的地方去挑水,甚至用河水做饭。尤其是黄家村,让出山,让出地,铺设管道时,还损坏了农田,挖坏了道路,却很少听到怨言。村民们更关心的,是何时才能够把水库建好,何时能把水引到家。
今年五月,这个由江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投资数十万元的移民饮水系统终于竣工了。看到清澈如镜的山泉哗哗地流入了自家水池,鄢陂上下三村和社岗移民点不禁欢腾起来。
那天,我特意陪着母亲前往铁坑,就想看看这个我们当年常去砍柴的深山窝,是如何变成了今天的饮水之源。走进铁坑,却见山更绿了,林更密了,水更清了。一座小型水库横亘山窝深处,哗哗而来的山泉汇满一水库,又从库坝面上溢出。库面,碧波荡漾,清澈透明。水库下方数十米处,两座巨大的水池依次而建,上一座为露天式的导流池,起着净化的作用。下一座为封闭式的蓄水池。社岗移民新村,以及鄢陂黄家、连家、罗仙上下三村的生活用水,就是从这里源源而来。
“这真是我们的生命之水呀!”我不禁感叹起来。
“是呀,吃水莫忘水源头哦!”母亲的话似乎更有哲思……
患难之际见真情
“困难之处显身手,危难之时见真情”,对于这句话的含义,社岗福盛村移民户黄宝生应该最有体会了。
那天,老黄正在建房工地忙碌着,突然听见“咚”的一声,好像有什么东西从屋上掉下来了。还没有等他反应过来,就听见有人喊:“糟糕!快救人!快救人!”老黄飞跑出去一看,脸色顿时变了:出大事了!一个正在施工的泥水工不小心从楼上掉下来,重重摔在了地上。经过及时抢救,泥水工的命是保住了,但一笔巨额医疗费却让老黄头疼不已。按照有关法规,除了承包商需要负责外,老黄也受到连带责任,需要赔偿二万元医药费。
两万元啊!这笔钱对老黄来说,简直就是天文数字。他已经倾其所有用于建房,哪里还有钱赔偿?摊上了这么一茬倒霉事,老黄是吃不好睡不香,整天长吁短叹:能借的都借了,能想的办法都想尽了,这该如何办哦!
正在老黄一筹莫展之际,蹲点*陈义生镇长和人社局周力主任找到了他。
“老黄呀,我们也知道你的困难。这样吧,镇*决定资助你八千元。然后我们几个私人想办法,又凑了几千块钱给你度过难关。如果还不够,我们再给你想想其他办法,你看如何?大家齐齐心,快快把你的房子建起来。”
说完,当场就掏出三千块钱塞到老黄手上。
老黄没想到移民工作人员能如此帮自己,竟激动得一时无法言语,只是一个劲地说:“借你们的钱,我一定要想办法还”。这个老实巴交的庄稼汉子,眼睛却是涩涩的,红红的,让人看了实在不忍。
以后每次到社岗移民安置点,总能听见这句重复了无数遍的话。听得多了,陈义生和周力反而有点不好意思,总是尽量绕开,避免听到他老提借钱的事……
我找到一个机会,和周力聊起这件事情,他却是满脸谦虚,连连说:“小事一桩,不足挂齿。其实,如果是别人遇到这样的事,也会这么做的。只要他们按时把房子建起来,再怎么我们也值了。”
听周力介绍说,老黄家里本来就很困难,在水田南湾居住的时候,水浸水泡的,粮食经常歉收,根本就没有多少积蓄。这事一闹,甚至做房子都陷入了困境。移民工作组想尽办法,帮他申请到一万五千块钱的移民困难补助,解决了燃眉之急。就这样,和其他移民户一样,老黄一家也按照要求很快把房子建起来了。今年农历六月初二,正是黄道吉日,随着声声爆竹,包括黄宝生一家在内,这些原来饱受水患之苦的水田南湾村民,举村全部搬迁到了社岗,开始了他们的新生活。
“好了,他们终于可以过上一个温暖的冬天了。这里资源丰富,比他们老家南湾强多了。他们安家了,我们也了却了一桩心事。说真的,我从心里祝福他们!”最后,周力长长舒了口气,略带倦意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
是呀,谁说世间无真情?这不正是至情至爱吗?正是有许多这样“不足挂齿”的小事,正是有许多这样普普通通的人,才造就了这和谐新村,才彰显了这世间之美!
……
回家几天,已经听到太多这样平凡的故事,它们犹如一枚枚无价的珍宝,深深地嵌入了我的心坎。当我离开老家回县城,途经社岗的时候,不禁再次回望“南岭”“福盛”两个移民新村,一幢幢漂亮的楼宇,飞檐翘角,碧瓦灰墙。村里人来人往,一片忙碌。路边那棵大樟树下,又聚集了许多庇荫纳凉的人们。
“吃水莫忘水源头哦!”
我骑着车往前赶路,而母亲的话还在心头久久萦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