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外婆的日志
外婆,八十六岁。我不知道外婆的全名叫什么,只知道村里奶奶辈的人喜欢叫她“红姑娘”,或者“黄家老太”。
外婆这一生,总共生养了七个孩子,三儿四女,外公年轻时干着木工的活儿,每天早出晚归挣钱养家糊口,家里地里全靠外婆一手打理。屋里地里,片刻不肯停歇。磕磕绊绊,跟外公两个人一手拉扯大七个儿女。
条件太困难,生活很艰苦,也有些人上门出主意,把孩子送给谁谁谁家,但外婆与外公心意已决,砸锅卖铁也不会把儿女送出这个家门。听母亲说起小时候的事,那时候煮点吃的,一桌子孩子拿着碗筷等着、候着,要有点好吃的,稍有油水的东西轮到外婆他们时,也早已所剩无几了,但外公外公从没有只字片语的怨言。
外婆的勤快节俭在村里也是出了名的。外公离去一晃也十多年了,可外婆依然坚持一人独自独居。拿她的话来说,老人的口味和年轻人不同,自己可以调理。红墙青瓦,小而宁静。家里收拾得紧紧有条。床上铺得整整齐齐,被子叠得方方正正;灶头擦得锃亮锃亮,锅碗瓢盆摆得井然有序。在家穿着,外婆是从不讲究,有啥穿啥,干干净净。儿女们买来的衣物,外婆平时很难见上身,硬是要留到出门才舍得穿新衣。
外婆的勤快还表现在她的从不肯放弃劳作。一把岁数的.人了,还不舍放弃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自己拾掇着种种粮食与蔬菜。儿女们劝她,不要忙和这些了,七个儿女每人给个十斤八斤的也足够她吃的了,她仍不肯放下。
总说,自己长点既是锻炼身体,又不用麻烦几个儿女。逢到大忙时节,儿女们齐上阵,外婆也是不肯的,她说,大家都有大家的事,自己的地没多少,也不急在一会儿。有时候,她收拾完了之后,还会赶到儿女家看看有没有什么可帮上忙的。因为外婆的勤快,所以母亲、舅舅几个都显得尤其能干,我想这多半是从小耳濡目染的缘故。
外婆很知趣。平时话语不多,也不善于言辞,只是默默做事。逢年过节,儿女们归来齐聚一堂,外婆便主动蹲灶头,负责生柴烧火,让她坐上桌吃饭,她也不肯,定要忙碌完毕,直到最后和烧菜的舅妈他们一起吃。吃饭时,也只是一个劲儿地只管闷头吃饭,很少见其动筷夹菜,硬要我们对她添菜夹肉,她才肯动上几筷子。逢到上儿女家吃饭什么的,外婆也定然不肯空手上门。
正月里头,一定要买上孙儿们爱吃的牛奶、糖果,平时,也要带上自己地里种的新鲜蔬菜。大家劝她,一把年纪,没什么额外收入,就不要再买这买那记得孙儿们后辈了,她也断然不肯听,依然坚持要递上自己的一份心意。过年过节时,儿女孙儿们给点钱老人花儿,她一定不肯完全照收,推来推去一定要抽出一部分给曾孙辈们包点压岁钱才肯作罢,这么多年,习惯一直不曾更改。
外婆没读过什么书,但是识大体,是个特别随和的人。乡里乡亲总评价说外婆忠厚老实,从不和别人计较。就是家庭再困难的时候,外婆也从不想着去沾别人什么光。和邻居隔一条田垄,外婆从不会私自去占点地,或者其他什么的。人敬她一尺,她定还别人一丈。口碑那是极好。
过年时节,邻里小孩子上门拜年,外婆必是端出家里的糖果盆,让孩子们吃个够,揣满兜。外婆门前的柿子树,枇杷树,那是谁都可以扯上几个果儿尝的,外婆从不会阻挠,必是笑嘻嘻地让你品个够。平时没事,在场院上,隔壁的邻居无论大小必对着外婆扯着嗓子喊:“黄家妈妈,上我家里来里坐坐啊!”单从这一点说来,外婆人缘那是甚好呀!
外婆年纪大了,耳朵渐渐不太好使。一大桌子晚辈围坐在桌边边吃边聊她,大笑喜笑颜开。她不知你们在说啥,但看大家高兴,她也必定笑呵呵地陪着乐。儿女们大了,孙儿们成家立业,曾孙们承欢膝下,四世同堂,我想外婆的日子会越来越甜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