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孟子》   译文:没有圆规和直尺,就做不出真正“圆”或“方”的形状来。比喻做事要遵循一定的法则。   

2、事勿忙 忙多错 勿畏难 勿轻略 《弟子规》   译文:做事不要急急忙忙慌慌张张,因为忙中容易出错,不要畏苦怕难而犹豫退缩,也不可以草率,随便应付了事。   

3、凡是人 皆须爱 天同覆 地同载 《弟子规》   译文:只要是人,不分族群、人种、宗教信仰,皆须相亲相爱。同是天地所生万物滋长的,应该不分你我,互助合作,才能维持这个共生共荣的生命共同体。   

4、国学经典名句 国学经典名句1   国学庞杂,经、子、史、集都是国学,且有精华也有糟粕。如何确定小学教育中的国学内容呢?准备了国学经典名句出处及意义,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高效地学习!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选自《礼记》意思:有时紧张,有时松弛,这是周文王、周武王处理政事的办法。现在多指工作、学习和生活要劳逸结。   一树百获者,人也。选自《管子·权修》意思:培育一次而能得到百倍收获的,是培养人才。培育人才虽然费时、费力,但是收获很大。   士有百行,以德为首。选自《三国志》意思:志士有百种品行,把德看作是第一位。后来用来说明做人要把“美德”放在首位。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选自《左传》意思:击第一遍鼓,士气振奋;击第二遍鼓,士气开始低落;击第三遍鼓,士气就完全消失了。这句话鼓励大家趁情绪高涨时一口气将事情做下去。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选自韩愈《师说》意思:人不是生来就什么都知道的,谁能没有疑难问题呢?说明向他人求学的重要性。   万物之中,以人为贵。选自范晔《后汉书?周举传》意思:在天下的万物之中,人是最宝贵的。   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出处:《老子》意思:天下的难事,一定是从容易的事发展起来的;天下的大事,一定是从细小的事发展起来的。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出处:《礼记》意思:心不在那里,看什么也看不见,听什么也听不到,吃什么也吃不出滋味。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专注。   不以穷变节,不以贱易志。出处:桓宽《盐铁论》意思:不因为不得志而改变气节,不因为地位卑下而改变志向。   不迁怒,不贰过。出处:《论语》意思:不拿别人发泄怒气,不重犯同样的错误。   不学而求知,犹愿鱼而无网。出处:葛洪《抱朴子》意思:不学习而想得到知识,就像想得到鱼而没有网一样。   不敬他人,是自不敬也。出处:《旧唐书》意思:(一个人)不敬重别人,实际上是不敬重自己。   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出处:《论语》意思:时间在不断过去,我们要珍惜时间。   内不自诬,外不诬人。出处:《韩诗外传》意思:做人做事既不能自欺,也不能欺人。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意思:学好像登山一样艰难,学坏如山崩一样容易。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出处:《晏子春秋》意思:坚持不懈做事的人,总会成功;不停步向前走的人,总会到达目的地。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意思:耳朵听到的不如眼睛看到的,眼睛看到的不如经过实践的。 国学经典名句2   

5、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   译文: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值得我为师学习的人;我选择其中好的并且向他学习,看到其中不好的就改正过来。”   

6、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译文:孔子说:“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与实习,不也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7、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   译文:孔子说:“到了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8、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论语》   译文: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不会孤单,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和他做伙伴。”

9、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   译文: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结交正直的朋友,诚信的朋友,知识广博的朋友,是有益的.。结交谄媚逢迎的人,结交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人的人,结交善于花言巧语的人,是有害的。”   

10、己有能 勿自私 人所能 勿轻眦 《弟子规》   译文:当你有能力可以服务众人的时候,不要自私自利,只考虑到自己,舍不得付出。如果别人有能力,不能轻视,更不能妒忌。   

11、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礼记》   译文:心不在那里,看什么也看不见,听什么也听不到,吃什么也吃不出滋味。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专注。   

12、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论语》   译文: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最为重要。”   

13、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译文:骄傲自满会招来损失,谦逊虚心会得到好处。   

14、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弟子规》   译文: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为了我们好,应该恭敬的聆听。做错了事,父母责备教诫时,应当虚心接受。   

15、用人物 须明求 倘不问 即为偷 《弟子规》   译文:借用别人的物品,一定要事先讲明,请求允许。如果没有事先征求同意,擅自取用就是偷窃的行为。   

16、称尊长 勿呼名 对尊长 勿现能 《弟子规》   译文:称呼长辈,不可以直呼姓名,在长辈面前,要谦虚有礼,不可以炫耀自己的才能。   

17、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晋书》   译文:从竹管的小孔里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指所见不全面或略有所得。   

18、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后汉书》   译文:真诚之心所到的地方,就算是坚如金石的东西,也要被打开。   

19、衣贵洁 不贵华 上循份 下称家 《弟子规》   译文:穿衣服需注重整洁,不必讲究昂贵、名牌、华丽。穿著应考量自己的身份及场合,更要衡量家中的经济状况,才是持家之道。   

20、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 清《增广贤文》   译文:路途遥远,才可以知道马的力气的大小;经历的事情多了,时间长了,才可识别人心的善恶好歹。   

2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太子少傅箴》   译文:靠着朱砂的变红,靠着墨的变黑。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指客观环境对人有很大影响。   

22、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   译文:不停地刻,金块和石头都可以被雕刻。比喻做事只要持之以恒,再多的困难也能克服。   

23、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荀子》   译文:青,从蓝草中取得,颜色却比蓝更深,比喻后生晚辈通过学习和积累,学习超过前辈。   

24、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战国策》   译文:指在一个陷阱的环境里,不要过于与对手争强好胜,以免忘了更大的、共同的敌人。   

国学经典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