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未知的自己散文
“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作家张德芬的《遇见未知的自己:都市身心灵修行课》,一经付梓出版,销量便突破了40万册,在书友们最集中的豆瓣上得分8.3,近700篇书评,是近两年来海峡两岸最畅销、最红火的小说,被网友们称为“我们自己的心灵鸡汤”。近日,以原著小说为蓝本改编的同名话剧《遇见未知的自己》从北京来到上海,献演于上海话剧中心。
故事很简单:财经记者沈飒有着非凡的理性和严谨的新闻道德,因成功报道了一系列社会热点新闻,受到同行的重视与赞美。然而一切风光的背后,她却不快乐。无法突破自己的瓶颈、社会现实与新闻良知的较量、不和的父母、无法沟通的丈夫、庸俗变态的主编、爱耍小心眼的朋友,还有一份雪上加霜的医院诊断书......在几组矛盾中,沈飒渐渐处于下风。一次又一次沉重的打击中,沈飒突然听到了另一个声音,“她”总是有着和沈飒截然相反的判断,告诉沈飒人生路不止一条。这种拷问式的手法并不新鲜,早在《推销员之死》里,阿瑟·米勒索性就让威利已经故去的哥哥出现在舞台的一侧,和威利进行对话。《遇见未知的自己》运用画外音的手法,让沈飒忽然领悟到也许换一种活法会令自己更加舒服,无论是对待事业、爱情、亲情还是友情,一味地责怪和抱怨于事无补,重要的是自己为此又做过些什么。
结局自然不用多说,戏走的不是发现与突转的套路,希望能通过贴近生活的剧情来感染走进剧场的每一位观众。温情脉脉的戏码我并不感兴趣,自然也体会不到“鸡汤”的作用,只是单纯从小说改编舞台剧的角度来看,效果并不如张德芬本人所说的“书本上的文字会相对平面,戏剧则会相对更加立体,更有张力,它会赋予那些流于纸质的文字以强大的生命,让它们更为生动”。相反,因为原小说偏重散文化,在改成剧本时线索过多过散,整个电视连续剧的量装在一个小剧场话剧的核里,有些不伦不类,噱头没做足,煽情又不到位,整个故事被推赶着向前发展。其实不用把所有的倒霉事都集中在一个人身上,这样的`人物首先就缺乏了可信度,选取几个重要事件、重要场景,将主线丰满起来便可,不然要旁白、独白什么的做什么呢?
值得一提的是,该剧的舞台布景由一扇扇门组成,剧中一连串的人物从这扇门入,那扇门出,虽算不上游刃有余,至少是通畅无阻。随着剧情的发展,沈飒的出入受到了阻碍,那一扇扇门于她而言都自动关上了,成为了*行动的限制,“门”的意象此刻不再单纯地只是自己 / 报社 /朋友的门,更是心灵深处的心门,成了横生在她面前一个个困难,一道道坎,用得特别的好。(文/钮大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