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也是妈情感散文
天有日月,人分男女,万物皆有阴阳。男婚女嫁,人之常情。
两情相悦配为夫妻,则人就有了双重父母。爱屋及乌,视配偶的父母为自己的爹娘,这才是为子为女之道,为媳为婿之道。家庭和睦的根本。
譬如身为一个女孩儿,虽是娘的贴身小棉袄,也不过是在娘亲膝前过得二十年左右,嫁入夫家,跟婆婆相处的日月却超过在亲娘面前。
旧时的媳妇难做,才有“多年媳妇熬成婆”之说。媳妇在婆婆面前言不敢高声,笑不能露齿,遇到恶婆婆,动辄打骂,这似乎是一种心理变态,自己做媳妇时受尽婆婆的气,待到自己做了婆婆,一心想找补回来,将一肚子的冤屈化为暴戾施加媳妇身上。心里哪里有半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时下的婆媳地位似乎掉了个个儿,成了媳妇好做,婆婆难当。遇到相貌平平、性格温婉些的,是婆婆的造化,就怕那等长得天仙玉美人般的,结婚时给足了公婆面子,人人夸赞,婚后却仗着夫婿的宠爱,颐指气使,渐渐凌驾于婆母之上,更甚者将公婆当做不花钱的保姆佣人。公婆疼惜儿子,忍气吞声过日子。若是儿子明白些,还可拿出那等做丈夫的威风震慑几分,若也是糊涂东西,惧怕河东狮吼,装聋作哑,视老娘水深火热如不见。更有一等混蛋,不去管着些媳妇,反而助纣为虐,一起欺负老娘,岂不是禽兽不如?这等人,就该出生时一把掐死,免绝后患。(当然,没有谁能有先见之明,即使有,也没有那份虎狼之心,何况,虎毒还不食子呢)。
父母是儿女的第一任教师,言传身教非常重要。看过一出小戏,一个媳妇虐待婆婆,克扣饮食。待到自己做了婆婆,媳妇交代,要将奶奶的缺口饭碗收好,将来给自己的婆婆使用。聪明的媳妇用此举来警示婆婆,使得婆婆幡然悔悟。
所以,一个人如何对待自己的父母,一个媳妇,如何对待自己的公婆,其实是在为儿女做榜样。一个妒懒成性、蛇蝎心肠的女人,教的孩子也甚少善类。农村有一句“槽头买马看母亲”,意思是买一匹马驹,要看母马是否身强力壮,而娶一房媳妇,要看她的母亲脾气秉性。那种打老骂少、臭名昭著的女人,自己的女儿找婆家时,都会大打折扣。
我的奶奶如何做媳妇,我是不会知道,但我看到我的母亲是如何做的媳妇。外婆去世时,母亲十二岁,没有享受多少母爱。对待奶奶如同亲娘,嘘寒问暖,极尽孝道。虽说奶奶对待两个媳妇有时厚此薄彼,有些偏颇,但从没有半句恶言恶语,更别说动一手指头、反而是二婶不念奶奶的偏疼,恃宠而骄。若干年后落得三个媳妇将她的本事发扬的淋漓尽致,有过之而无不及。岂不是上行下效,自作自受?
我出嫁的时候,父母一再告诫:和睦妯娌,孝顺公婆,否则断了这条路。
几十年里,我始终记着这句话,没和嫂子弟媳闹过别扭,没和婆婆红过脸,两个小姑子待我如同亲姐姐。
在如何对待老人上,我坚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栽的什么树,接的什么果。我自认做的很好,是个好媳妇,所以,作为回报,我也有一个称心如意的好媳妇。
(婆婆)
我跟母亲生活了二十二年,跟婆婆却生活了二十四年。
我也曾将婆婆与母亲一起比较。婆婆没有我母亲的气质,婆婆没有我母亲的文化。但仅仅是比较而已。并没有因此而轻视婆婆。因为,她是我丈夫的亲娘,她也是一个母亲,一个心里装着家和儿女的母亲,一个值得尊重的母亲。
婆婆个子不高,大约只有一米五。虽然婆婆上了年纪,但从五官的轮廓,看得出她年轻时也不会漂亮,甚至称不上中人之姿。我们妯娌几个背地里曾经说笑:公公怎么会看上的婆婆?听说,婆婆没嫁来时,公公弟兄四个,还有个姐姐,家里安着织布机织大布。旧时择媳标准之一就是看女方是否勤谨,是否能够吃苦耐劳。我想,公公和他的母亲看上婆婆的就是这一点。虽然个儿小,但干起活来既快又好,绝不输于人高马大的女人。
公公婆婆养大了五个儿女,但是没有文化的现状限制了她。她可以在待人接物上以她的善良和热情得到周围亲邻的认可,对待儿女却如对待一群小羊,只要让他们吃饱,去哪儿撒欢就不问了。因此除了大伯哥高中毕业参军入伍,后来当了军官,其他的儿女书读的`都不好,没进过初中的门,最差的仅仅会写自己的名。
婆婆对三个媳妇与两个女儿可以说基本一碗水端平,不管媳妇是暴躁的急性子,还是绵软的慢性子,她一视同仁。几十年里,家庭基本是融洽的。来自三个家庭,脾气秉性不同的三个媳妇能够和睦相处,与婆婆的言传身教,与婆婆的待媳艺术是分不开的。
三年前,婆婆中风偏瘫,性格却大改,不似往年的随和。但她发威制气的对象仅限于公公。反是一直脾气耿直、说话生硬的公公来了个180度的转变,心甘情愿地唯唯诺诺。我们告诉公公,婆婆这是病使的,所以才急躁易怒。公公很配合,大约这公母俩多半辈子的指挥与服从的关系,让两个人老来反思,一个内疚,一个不甘,而今才会有此变化吧。反正,婆媳的关系一如既往,就让两个老小孩无大碍地偶尔掐掐架,也不失为一种调节生活的乐趣。
如今,已是四世同堂,假如二老能够再活十年,五世同堂完全能够做到。
儿孙们大了,不再住在一个院里,见了面好像更亲热,大家争着照顾公婆,给他们买好吃的,好穿的。公婆的晚年被周围的亲邻们羡慕。我想,这是他们自己一生的修为所致,是对他们仁爱善良的最好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