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地工作健康地生活散文

  这些年,不少媒体就有关幸福的话题展开讨论的较多,因为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观念的影响,工作之余,我也很少在同事、朋友、亲人的幸福闲聊中畅谈自己的看法。近日,学校四十岁刚出头葛老师因病倒在讲台上不得不休假的事儿,着实让大家议论了很长一阵子。

快乐地工作健康地生活散文

  1。物质的丰富只是幸福的一部分

  有句俗语说的好:金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金钱也是万万不能的。在以前物质匮乏的年代,人们的精神生活充实,物质生活相对落后,但落后的物质生活却是均衡的、公平的,因此大家也没有显得谁有出息,谁没本事儿。如今,社会发展了,生产力提高了,物质极大丰富的年代,大家的生活水平都有了大幅度地提高,在普遍衣食无忧的今天,别人都成了有车一族、有房一族,你还在为找工作发愁,当然你的幸福指数明显就不尽人意。

  或许你有艺术细胞,也许你是文学天才,但你这匹千里马还没被伯乐慧眼识中时,你的智慧就很难产生出经济效益,你的智慧还没有换来物质上的满足,你也不可避免地要为出门乘车发愁,为回家三顿饭劳心费力。你若是一个需要物质生活充实的人,一旦物质生活不能及时满足你正常的生活需要,你的幸福观又会从何而来?

  然而,物质生活相对满足的人,就一定是幸福的吗?在我们学校,有一位早年退休、令大家羡慕的张老先生。张老先生有一个女儿、一个儿子。如今,儿子是定居美国的博士,女儿大学毕业后留在首都的创业明星。儿女双全的张老先生不但是老家左邻右舍们羡慕的对象,更是老师群中大家争相效仿的榜样。吃穿不愁、衣食无忧的张老先生家有楼房、出入电摩托,唯独缺少的是晚辈绕膝的快乐,每到春节来临,张老先生最大的心愿就是能抱上自己的孙子或外孙在村中炫耀一圈。但事与愿违,不是大洋那边的儿孙无暇回到身边,就是远在首都的女儿抽不开身。精神慰藉早已成了张老先生与老伴过年的一种奢望。

  2、精神的富足也不是幸福的全部

  小李小张是大学的同学,前年毕业被招聘到我们学校教书,因为有几年的大学恋爱经历,两人感情深厚,工作上常常是心心相映,比翼双飞。但日益单调、枯燥的教学模式,教职工们各自忙碌疲于应付的劳作环境,每人每月一千刚出头的低廉工资标准,常常让小李和小张两口子感觉到生活上的不如意。

  想到先前找工作的艰辛,想到日后仕途的升迁,小李和小张常常把精神上的满足看做是自己最大的幸福。两年来,小张成了学校业务上的骨干,小李成了学校的拔尖人才,看着自己的仕途有了起色,小李和小张才发觉自己很少在双方父母跟前尽孝,想当初高中大学最要好的同学也失去联系了,成家两年了,两口子还没有自己的小宝宝,忙完一天的教学工作后,这天夜里,小李和小张突然意识到了自己的小家庭真的还缺少很多的幸福。

  这天,急盼抱孙子的乡下双亲来学校看儿子媳妇,中午吃饭的时候,老人无意中留露出了憋在心里很久的心愿,说到这里,小李和小张似乎也想给老人解释几句,但想到老人也是难得大老远地来一趟,最终两人暗示老人:年底就可能抱上孙子。后来,这件事被学校的一位老教师知道了,老者笑笑告诉小李和小张:精神的富足也不是幸福的全部!

  3、幸福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双丰收

  现身说法最有说服力。不管是张老先生还是小李小张,这就是我们学校、我们老师身边最真实的故事。如今,四十岁刚出头的葛老师休假了,教职工们的健康问题友成了教职工们议论的话题。

  健康权是人生存最基本的.权利之一。我认为,人的健康权可分为身体健康和精神健康,其身体健康尤为重要。

  我不止一次地与大家探讨过这样一位问题:陈景润是中国优秀的数学家,如果他能活到八十岁、九十岁,他对祖国数学事业的贡献远比现在要大。由此,我还讲到了季羡林老先生、袁隆平科学家,假如他们也像陈景润一样,早早地积劳成疾而离开人世,离开他倾注一生心血的事业,他们不但是国家的损失、个人和家庭的损失,更是世界科学界的损失,那他对人类的贡献一定不如现在光照于世。

  健康、长寿是当今社会的主题,公民的健康、长寿也是衡量一个国家进步的尺度。如今,我们国家非常重视国民的健康问题,给百岁老人颁发《寿星证》和补助金,为老年人定期做健康体检,这都是国家强盛和进步的标志。国家都重视国民的健康问题了,我们每一个公民个体还有什么理由不能更好地热爱自己的生命呢?

  忘我的工作固然可敬,但那种以损害别人或自己生命健康为代价的工作方式早已被历史所淘汰。快乐工作挣大钱、幸福生活每一天的理念日渐深入人心,巧干、会干,不断提升人生品位早已成为现代社会劳动者们新的工作方式。遗憾的是,我们学校的葛老师却是一个与世无争、脚踏实地、拼命工作和勤劳为家的人。

  在学校里,与葛老师一起参加工作的同志,有的早已是高级教师职称,而他还在初级教师的起跑线上,看在每月净比同龄人少领400多元的工资,有老师抱怨他只知道埋头拉车,不知道抬头看路;每到学校评选市县级优秀教师,他首先让位于别人;每到晋升中高级教师职称,他又是躲闪一边,唯恐得罪了领导与同事;与他一起参加工作的同事,有的进入了学校领导班子队伍,有的甚至当上了单位的一把手,而他依然坚守在三尺讲台,固守着一个普通教师的清贫。

  在家里,葛老师也是家里家外一把手,为增加家庭收入,他也承包过村委的土地,与家人一起办过养牛场,但命运偏偏就会作弄葛老师:他承包村委土地时,世界粮价下跌,他开办养牛场时,亚洲经济危机。有人说葛老师是里外劳累过度,有人说葛老师不会争名夺利,尽管葛老师汗也流了,身体也垮了,结果实惠没多少。有时,他也有过学校颁发的先进教师证书,但没有上级的模范证书,他依然与晋级无缘,与升迁擦肩而过。

  这天,是葛老师因心肌疲劳倒在讲台上而离开学校满月的日子,眼看老家医院治疗无效,在征得家人与葛老师的同意后,学校安排车辆把葛老师送到了北京治疗。巧合的是,这天正好是去年底刚去世的一位老师的家属来学校领取丧葬补助。因为老同志是不到退休的年龄去世的,所以老师们一看老同志的家属来学校领补助,无不为之叹息:假如老同志能再活个十年、二十年的,那该多好啊!一是可以更多地为家人挣得退休金,二是可享儿孙绕膝之乐。

  国家提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源于上世纪改革开放初期,几十年过去了,物质文明和精神双丰收它不但是我们国家的大政方针,也成了我们每一个家庭、每一个社会人发奋工作的自觉行动。如今,国富民强,少有所养、老有所医,衣食住行有保障,人们文化娱乐生活提高了,思想境界提升了,邻里和睦,社会和谐。发展改变着人的观念,进步日渐成为时尚。什么是幸福呢?我想:幸福,就是快乐地工作健康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