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依然满眼的绿经典散文
时光匆匆,岁月就这般不留一丝痕迹地前行着。当北方已经白雪皑皑冰封千里的时候,我和儿时好友虹,因公在这样一个暖暖的冬日,在秀丽多姿的羊城,相会了。
正如有人喜欢品味秋菊的芬芳,有人喜欢采摘枫叶的神韵,我们却选择在这样一个午后,因为喜欢而登上广州白云山之巅,在冬日暖阳的沐浴下,欣赏满山的绿色。
在羊城之巅,面对一年的沉淀,我似乎还沉浸在东北绚烂的秋天里,不能自拔,还不忍这么快将那深深浅浅的秋色折叠起来,冬天,就这般以庄严肃穆的姿态,缓缓地走进了我的视野
我们从山脚下拾级而上,不同于北方的冬天,这里依然满眼的绿色,只是这份绿,很肃穆,很庄严,我们边走边欣赏着山路两边的树木,它们静静的沉寂在山里,似乎还有一种淡定,犹如老者般从容的面对着我们。我就这么细心看着、体味山里不同于春天、不同于夏天、也不同于秋天的绿色。
其实,在季节交替与轮回中,每个季节的绿,都将其深深地刻划在时空的隧道里。此刻,随着初冬的来临,这种绿就以极其沉着的、宁静致远的神情,悄然地覆盖了岭南。那已经走过的春、夏、秋三个季节的绿,却变成了一帧帧凝固着的风景画卷,宛如古老深巷里的青石板、江南水乡的小石桥;更像山间小溪轻载着一枚落花,随波逐流、暗香浮动,凝聚成了浅浅的,清新的,碧翠的绿,就那么轻柔的镌刻在我们的心里,成为永远的珍藏和记忆。
这样一个冬,我以为我要和它更近的接触,于是我把自己打扮成一身的绿色,我用这种方式接近它的绿。走在仄仄的登山石阶,我绿色的皮靴在白色台阶上招摇,似乎满山的绿色为之喝彩,因了一份这样的绿色加入它们的行列。我的绿色风衣,被山风吹起,张扬的衣角,不时触摸着山间的蒹葭,那有点萧条的蒹葭似乎比不过风衣的绿色,有点难为情的低下了头。
登到半山腰的时候,我的朋友累极了,她不能胜任这一路的劳顿,我虽然因为平时加强锻炼,这时也是汗流浃背。我解开了风衣,绿色的羊毛衫就和谐在满山的绿色里了。
我的儿时好友虹戏言:你这么一身的绿啊,到底是这山绿了你,还是你绿了山?
我笑着问她:依你看是山绿了我,还是我绿了山?
是你绿了山,这答案你满意吧?
哈哈山里回荡着我得意的笑。
除了虹,还有谁能对我了如指掌呢?
终于登上了山顶。白云似乎就在我们头上飘着,我好像明白此山为什么叫白云山了。
来到山顶一块平阔的地方,我们极目远眺,那些鳞次栉比的高楼都朦胧在尘埃里,隐约可见两座高耸入云的建筑,朋友说那是即将建成的广州电视塔,它的形状极其别致,是两端粗中间细的,貌似立起来纺锤。(我也是在吴伯箫的记一辆纺车里知道那东西叫纺锤的。)
我和朋友因为公出,都忘记了带相机。面对着这样开阔的视野,这样的绿色,实在不能叫它们和我们擦肩,于是我们拿出各自的手机,对着山里、山外、山上、山下,凡是我们钟情的景色,也不管手机像素是200万还是300万,就那样不停的'拍着。白云山初冬的绿色,就以这种方式定格在我们的手机里了。
此时,于绿色相映成趣的是白云山顶西面半坡,开满的勒杜鹃。它是那样的灿烂。在这个冬天里,在这绿的世界中,它就以这样的形式,显示着自己的与众不同。其实,它也是极具内涵和性格的。在我们眼里,是它造就了另一番意境,在白云山雄浑之美中展示着另外一种温婉艳丽的美。
如果说白云山的绿色是睿智严峻的哲人,以石头姿势沉默着,深沉中透着成熟的话,那么簕杜鹃就是在优雅中洋溢着热情的女子,她热烈而奔放,毫不掩饰自己的魅力,从早到晚,开得轰轰烈烈,惹得多少游人在它的面前驻足。
白云山自有白云山的风采。进了山里,我们在一笔写下的虎子壁前感叹,叹服这个字的作者妙笔神功。我们在心就是佛前流连,看着那飞檐翘壁,在夕阳下,似生出翅膀飞天而去。
白云山自有白云山的韵味。走进碑林,这里是书法的世界。那刻在石碑上生花妙笔,不知出自哪些温文儒雅的文人墨客?他可能用一把刀或是用一支笔,相伴一壶温酒,一把茶壶,在质地坚硬的大理石上用狂草书写着浪漫。沿着山路,我们看到碑林里到处都是诗词歌赋的章节,那诗情画意以其独有的魅力,氤氲在白云山那墨宝的馨香使我们久久流连。直到山里的广播通知碑林就要闭馆,我们才依依不舍得离开。
不知谁抱镜,挂在白云岭。
万壑照成雪,梅花寒一林。
美人此边夜,千里结愁心。
解带松风下,霜华流素琴。
这个冬日的午后,一个不经意,我们着实领略了岭南冬的素洁和清丽。此刻,让我们带着微笑,携一缕冬日的暖阳,揣一怀冬日的绿色,走向归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