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照沟渠-散文随笔
今天有个人对我说了这样一句话,我本将心托明月,谁知明月照沟渠。
仔细想想这句话实在很有意味,明月是何物?,高高在上,明亮皎洁,沟渠又是什么东西?泥泞肮脏。二者隔之几万里,却无端的有了联系,这个“照”字确实不简单。
同样的境遇,有人会用更美的方式来表达,那就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但两相比较似乎明月之喻更显开阔,它不囿于男女的狭隘感情。,而适用于各中关系中,并且将自己比做连沟渠都敌不过,又平添了一份自我解嘲的幽默。比起落花流水的'死要面子更有境界。
但有人却经常曲解这句话的含义。他们领悟到的不是解嘲意味,而是被淘汰之后的诋毁。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不平衡心理。
且看如下例子:
关于这句话的出处,追溯前缘,最早可见《封神演义》第十九回,乃妲己因爱伯邑考,为所拒绝,故发此言。“这等匹夫!轻人如此。我本将心托明月,谁知明月满沟渠?反被他羞辱一场。管教你粉身碎骨,方消我恨!”后又见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六----那女子不曾面订得杜郎,只听他一面哄词,也是数该如此,凭他说着就是信以为真,道是从此一定,便可与杜郎相会,遂了向来心愿了。正是:本待将心托明月,谁知明月照沟渠?另有元。高明《琵琶记》:第三十一出几言谏父我本将心托明月,谁知明月照沟渠。《金瓶梅传奇》第四回----柔玉见世贞语意皆坚,垂泪叹道:“唉!罢了,正是,我本将心托明月,谁知明月照沟渠!奴有从兄之意,兄却如此无情;如今在你面前,我丑态尽露,反招君笑,有何脸面为人,留得此画又有何用,罢!不如与画同尽,抹去世上耻笑。”
除了小说类,在诗歌类比如《清诗纪事》等也多有引用。
细细品味不难发现,同样一句话,不同的人说来意味是有天壤之别的,同是面对被淘汰的尴尬,却有妲己的狠毒,柔玉的无奈。能做到自我解嘲的豁达与释然的实在少数。
其实我们的生活中,许多聚散不由人定,说到聚散的孰是孰非,显然很难一言定案的。聚是缘,散亦是份。既然有了相聚的机缘,散之后就不应有悔恨的心情,甚或痛恨,甚或睚眦必报都是不应有的态度。天命也罢,人为也罢,反正这散已成为不可免的。也就只好安之,动情、断肠,也许再所难免,但明聚散之理心境平和最重要。记得我曾经在很多电视里看到过这样的剧情:某某男主角或女主角,因爱成恨发誓“我得不到的,就要毁掉他。”听后不禁毛骨悚然。庄子说“其嗜欲深者其天机浅。”人有欲念无可厚非,但为欲念而无所不为,或者求而不得如丧考妣,害人害己,就大大不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