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一位诗人散文
突然想起很多年前的一位诗人。
还记得他的形象。光看他的外貌,是不可能把他和“诗人”这个头衔联系在一起的。他给人的总体感觉,绝对不是所谓诗人的不修边幅、标新立异、怪诞之类的。而是整个一个脏乱差,似乎从来就没穿过干净的衣服,即使穿着干净的衣服,也让人觉得是脏的,破的,乱七八糟的,筋筋吊吊的。
他的头发永远是乱蓬篷的,总是乱七八糟地顶在头上,似乎从来不洗,从来不梳理,总是粘接的,一绺一绺的,上面都是灰。其实那时候他也才二十多岁吧,可是他的那张脸却给人历经沧桑,饱经风霜的的感觉。他的额头和脸颊上,都有很深的纹路,是那种即使不笑,没表情的时候,也不会改变的纹路,就像上了年纪的人,被岁月镌刻在脸上的那种纹路。他的五官都显得很粗糙,就好像是一个雕刻家的作品,作了一半,还没有完成,没有打磨好,就把它给拿出去了,以至于好多地方都显得不光堂,不圆润,不平整,有的地方有多余之处,有的地方又有缺损……这张任凭风吹日晒的粗糙的脸,好像从来就没有干净过,总是沾满了灰尘,有时候还有斑斑油迹、黑迹。还有,他的两只往外突出的眼睛很大,常常布满了血丝,看起来有点恐怖,很凶的样子。当他盯着你的时候,你就不由得想要往后退,想要离他远一点,才稍微有一点安全感。
那是刚刚打倒*的那几年吧,我们都从知青又变成了工人,是一个家具厂机修车间的工友。那个家具厂是个集体所有制的小工厂,生产条件是很简陋的,诗人的具体工作是给加工好的零件淬火。他和他的师傅工作的地方是在车间后面搭的一个棚子里,自然不可能有这些年才有的环保设备之类的东西,唯一的保健设施就是口罩。每当他们工作的时候,那个小小的棚子里就是一幅乌烟瘴气的景象,弥漫着一股难闻的气味。有太阳的时候,光线中翻腾着烟气、油气。从棚子的缝隙处漏进来的光柱,笼罩着他们,使他们的`形象显得越发地狰狞。一到下雨的时候,那个破旧的棚子到处都是滴答声,淅淅沥沥地漏着雨,他和他的师傅又是一身湿漉漉的,有时候连头发上都在滴水。你想,在这样的环境中干着这样的工作,加上他本来就是那样的模样和打头,那形象还能好得了吗?
可是他却是一位诗人,也就是说,他的业余生活是用写诗来度过的。最初是有人在当时的一本文学刊物《青年作家》上看到了他的名字,很疑惑地问他,那是你写的吗?他非常平静地回答说,是的,那就是他写的。写诗是他的爱好,也是他的理想。记得好像看过他写的诗,印象深刻的是,居然还写得有点抒情,有点缠绵。如果光看那些诗,绝对不会想到会是他那样的一个人写的。
有一天,有个年轻的姑娘到车间里来找人。那是个小巧玲珑的姑娘,圆圆的脸,微微有点翘的小下巴,一笑起来,两个眼睛就成了两个弯弯的豆角。问她找谁,她还有点不好意思说。后来知道她是来找那个写诗的人的,大家都纷纷猜测,这是他的什么人。听说是他的女朋友,所有的人都很吃惊,有人悄悄地议论说,这是好花插在牛粪上了。
女孩工作的地方离成都有点远,在青白江,只能在每个星期六下班以后才能来找他。后来,那女孩子又来过好多次,看得出来,那女孩对他是很崇拜的,还有些怕他,有时候不知道什么事不对了,他还会对她大声地吼叫,那种时候,女孩一声也不吭。他们两个站在一起给人很强烈的不和谐的感觉,他显得很粗俗,而她则是个典型的小家碧玉。看着他们,就像看着《巴黎圣母院》里的卡西莫多和那个吉普赛女郎在一起的感觉。好多人都不理解,那么一个秀秀气气干干净净的女孩子,怎么会看上他呢?据他说,那女孩子很佩服他会写诗,也许正是因为这一点才爱上他的……
后来,那家小工厂渐渐地不行了,再后来让另一个厂兼并了。我们这些人也都陆陆续续地离开了,我考上了大学,别的人有的调动了单位,有的下了海……而那个写诗的人到哪里去了,好像大家都不清楚。他就这样离开了我们的视线。后来偶尔听说他和他的女朋友结了婚又离了婚,儿子判给了对方。至于他后来在干什么,还写不写诗,就没有人知道了。
现在想起来挺遗憾的,那时候没能和这位诗人有更多的交往,对他多了解一点,他很可能有过复杂曲折的经历,对人生有种种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