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寸河山一寸血散文
一寸河山一寸血:国人当记取之史实。
笔者是个典型的民族主义者,而“90后”的儿子则不尽然,譬如,他打小就对抗日战争心存诸多疑虑——“感觉日本人是故意来送死似的”等等,甚至不惜订购《菊与刀》等书籍以求索。好在国内媒体对于类似的宣传,已经愈来愈客观了。第一部国人自制的影像战史纪录片——《一寸河山一寸血》即为实例。
《一寸河山一寸血》是TW卓越文化传播公司“以纯民间的身份”,于1995年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此一人类浴血重生的日子”,制作的长达40集、全长20小时的电视节目。至今,仍然在边播放边修改,这在快节奏的TW实不多见。
“历史,是人类集团生命的活动行程。没有人能够自外于这一条来自太古的滚滚长河。但对当下而言,历史毕竟是属于过去的,所以,我们尽可以去开创未来、缔造未来,却不能无视、扭曲,甚至篡改过去,因为历史无论是对的、错的;你喜欢的还是不喜欢的,都已成定局。真诚面对历史,当有助我们敞开心胸以更宽阔的视野去面对未来。”这是该片开宗明义的一段解说词。
该片摄制组曾经赶赴日本、美国、俄罗斯以及*,竭力搜集战时影像资料,共得8万余尺。人物专访对象上至战区司令,下迄第一线战士,共计700余人。重返旧战场,跨越大陆11行省,全程长达2万余公里……在制作人CJT的名片上,印着这样的座右铭,“把历史还给历史,让真相长白千秋。”在接受新闻采访时,他坦诚相告,“民族的苦难和尊严,所有中国人都不该忘记。我想,这是我不自量力去做这件事情的'主要因素了……”
“夸大、隐瞒和扭曲,模糊了一场神圣的民族求存的战争真相,这对丧生于这一场历史上严重错误的三千五百万生灵是不公平的,因为他们付出了代价,不仅仅要对子子孙孙能活下去,而且活得有长进、有尊严。”
该片真实再现的抗日战争,“不仅是中华这个民族抵御外侮的空前恶战,也是决定民族存亡绝续的生存之争。” 在那个中华民族史上最黑暗的岁月中,失去国家主权和人之尊严,对于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中国人而言是难以接受的耻辱,“这便是后来革命党人前赴后继,抛头颅、洒热血,义无返顾的基本动力。”
值得欣慰的是,该片较为客观地述说了GG双方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与作用,且犀利地分析和评价了当时的国际态势,“在那段时间*在外交上的处境实非孤立所能形容的,因为我们还受尽了国际上的无情的打击、戕害与扼杀。今天我们在此重提往事,无意去勾起什么新仇旧恨,只是希望后人能够记取这段历史的教训,体认国家积弱的悲哀,并看清国际社会互助的本质。我们该牢记的是,本来在西方的字典中就没有儒家所崇尚的‘义’字的同义语。”不无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在如此恶劣的状况之下,我们自己所能做的也只有勤修内政一途了。”
该片还精妙地指出日本武士道精神的智与勇,独缺我们汉文化的“仁”。并且,澄清了一个所谓我国战后对日本的基本态度——“以德报怨”。既然以德报怨,那就表示什么都可以不计较了,其实,这是很大的一个错误。孔子在《论语》“宪问篇”里的准确表述是“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即:你拿什么去报德呢?我认为要以正直的态度去对待与我们有仇怨的人,而以恩德去报答对我们有恩德的人。
有人说中日之战是“日本惨败”、“中国惨胜”,其实不然,中国的胜利应是光荣的,因为从表象上看,中国之“惨”打战争一开始“便已存在了,而最后我们赢得的是尊严,这正是当代人可以留传给世世代代子子孙孙的珍贵资产。”
还是让我们都能够铭记,那发人深省的片尾之语吧。
“对日抗战确实是我华胄亘古以来最庞大、最惨烈、也最具决定性的一场民族战争,尔今尔后,无论中国人将要走向何方,都不影响此一关键之战的贡献与价值。我们当不忍心去扭曲已成事实的历史,更应让所有在此一役中流血流汗、忧心劳力的每一个人都应得到他应得的尊敬和永恒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