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物特点:   温柔、美丽(慈爱、公平、伟大)   

2、关于引诗。   文中的引诗刊载在《少年中国》(1919年)第一卷第二期,题目《过印度洋》,原诗为:   圆天盖着大海,黑水托着孤舟。   也看不见山,那天边只有云头。   也看不见树,那水上只有海鸥。   哪里是非洲,哪里是欧洲?   我美丽亲爱的故乡却在脑后2   怕回头,怕回头,   一阵大风,雪浪上船头,   飕飕,吹散一天云雾一天愁。   作者周太玄(1895—1968),原名周焯,号朗宣,层改名周无,号太玄。此诗为周无24岁所作,不仅诗句隽永清丽,音韵铿锵,而且抒发了远离故乡时对祖国的思念之情。   作者之所以引用周无的诗,一方面是因为这首诗有助于渲染出浓烈的诗一般的氛围,将蔡老师美丽的心师灵展现得更为美丽;蔡老师爱读意境深邃的诗是其性格的一个方面,这也同她热爱儿童的崇高美德紧紧连在一起而服务于主题。另一方面是因为事隔二十几年,作者还能按蔡老师的音调将这首诗背诵下来,同时它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走上了文学道路,表明一个教具有热爱儿童的美丽的心是多么重要。可见,美的力量是巨大的,美的力量是久远的。   

3、关于蔡芸芝老师。   蔡老师毕业于洛阳女小附设的一年制师范班。1928年秋到郑州一平民小学任教,当时只有十七八岁,1928—1930年正值魏巍在“平小”读二、三、四年级。1938年8月蔡老师考上开封女师。1956年在司马私立中学任教。蔡老师一生热爱孩子,热爱教师职业。同时,她还酷爱文学,有较高的文学素养,学生时代发表过《断鸿声里》等作品,但这方面始终没有得到发挥。蔡老师是一个平凡的人,但在她所从事的平凡工作中,却体现了一个人民教师的优秀品德。   

4、多角度选材的特点:   (1)作者回忆了蔡老师几件事?   答案:七件事,即假装发怒、教跳舞、观察蜜蜂、教读诗、模仿老师、为我们排解纠纷、梦里寻师。   (2)这几个材料的角度有什么不同?   答案:这几件事涉及到课内、课外、校内、校外,时间上有上学时的事,也有假期时的事,有主要体现老师爱学生的,也有体现学生爱老师的。   方法总结:   作者从多个角度选材,充分体现了蔡老师温柔、美丽的特点,表达了对老师的热爱和思念之情,可谓颇具匠心。我们在做写人的作文时,也要学会这种选材的技巧。   

5、我的老师课文句子赏析   我的老师课文作者在原文中以一个儿童的眼光和心理,回忆了儿时在温柔慈爱的蔡芸芝老师身边发生的几件事,表达了对老师深切的热爱、崇敬和感激之情,突出蔡老师纯洁、美好的心灵同时邀请杨波为本文做了课文朗读录音。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我的老师课文句子赏析,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希望能够给你带来帮助。   

6、材料的详略安排   作者详写了“老师为我们排解纠纷”和“梦里寻师”这两件事。“排解纠纷”这件事触及到“我”的心灵,老师的影响深入内心,也更能体现蔡老师美丽的心灵,高尚的`人文情怀。因而体现老师爱学生这个角度的五件事,作者详写了这一件。与之角度不同的,作者还详写了“梦里寻师”这件事,梦里寻师是学生爱老师的有力体现。   

7、蔡芜芝老师的儿子的回忆。   蔡老师的儿子在1983年第6期《中学语文教学》杂志上发表了《怀念我的母亲蔡芸芝》一文,那时蔡老师已经去世八年了。下面摘录该文中的两段:   “《我的老师》全文最早发表在1956年10月1日的《教师报》上。那时偃师高中有位韩老师 (我们住在一个村子里) 看到了这篇文章,酌度再三,最后他从文中‘右嘴角边有榆钱 大小一块黑疙’中,认为确实是我母亲。于是,他就把这篇文章给母亲看,母亲默认了。后来,设法询到了魏巍同志的地址。从此,阔别了30年的师生又重新恢复了联系,以后就经常书信拄来,从魏巍同志的信中,看到了作为当代的著名作家对于教师的尊敬和爱戴。记得,每次信来,伞亲都要念给我听,还教我模仿他的字体,练习写字。”   “当她44岁那年,即 1956 年,司马私立中学聘请她任教。记得,那时她非常高兴,精神焕发,感到能为国家培养人才而欢欣鼓舞,魏巍同志的《我的老师》又给了她极大的力量。对于魏巍同志给她的评价,她很自谦,认为自己只是做了教师应该做的事情,一个教师就应该具有爱生的品德。”   讨论并归纳:“温柔”是从老师的性格上写;“美丽”是从老师的外貌上写的,蔡老师温柔,热爱学生。。

我的老师课文句子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