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独处为题目的诗歌
毛 子,湖北宜都人,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现寄居宜昌。有少量作品见于《诗刊》《扬子江诗刊》《诗探索》《中国诗歌》《人民文学》等杂志。
咏叹调
活着。我从诗歌里获得一点自信
在女人那里,窃取温暖
除此之外,只有书籍和我保持持久的关系
它里面的人和事,快和我经历的生活混为一谈
还有什么像文字,毁掉又把我唤醒
想想总有一双鞋,一件衣服和一个日子
陪我化为灰烬
这使我对一切琐碎的事物抱有悲悯之心
昨天,我又一次去了墓地
那儿除了安静,什么也不能给我
它们告诉我:死亡,只是生命里的事情……
独处
河边提水的人,把一条大河
饲养在水桶中
某些时刻,月亮也爬进来
他吃惊于这么容易
就养活了一个孤独的物种
他享受这样的独处
像敲击一台老式打字机,他在树林里
停顿或走动
但他有时也去想,那逃离出来的城市
那里的人们睡了吗
是否有一个不明飞行物
悄悄飞临了它的上空
这样想着,他睡了
他梦见自己变成深夜大街上
一个绿色的邮筒
―― 孤单、落伍,却装满柔软的、温暖的
来自四面八方的道路
迁徙之诗
待在家里,却不停地迁徙
前不久,我跟随契诃夫,搬到了萨哈林岛
这个比我大104岁的老兄,不知道
我来自聊斋的国度,不知道
那里的鬼,像这里的囚犯一样善良
他也不知道,与此同时
我前往了更多的地方。譬如画家与疯子集聚的巴
黎酒吧
譬如中国古代的空山,那里盛产菊花、酒和
长亭下
走来的故人
我喜欢这分身有术。喜欢灵魂
像一架运输机,把无数的我
空投到不同的时代和生活之中
而我即将写下的任何一首诗,都是它们
接头会合的地点
它们像银幕,一片空白
却上演古往今来的波澜和传奇……
余昭太
父亲带着这个名字
过完了他在人世的一生
他也把它带到户籍、档案和各种证件里
他们曾是一个整体,现在分离了
现在,“余昭太”还是“余昭太”,而父亲
却用骨灰取消了自己。我凝视
他褪色的签名,有些泛黄
远不像他的.骨灰那样新,那样惨白
从字迹里我能回到他的当年
但面对骨灰,我看不到
任何他活过的痕迹
约伯记
大*早已过去,我依然放不下
犹太人佩戴的黄色小星
它们闪烁弱光,像亚伯透过死
回望兄弟该隐
我也如此回望自己的写作
自从发生那么多事情,
我已经站到了肮脏的一边
可那些党*多么整洁,有教养
生活得一丝不苟
他们爱古典音乐,重视家庭
一点都不像是从行刑队和毒气室里
洗手回来
这就是款待我们的邪恶
它们如今还在变异
所以,我对我的汉语说
――我们也有自己的约伯记
我们也有古老的犹太性
丧失之诗
到那边去了的人,我数了数:
――有父亲、外婆、婆婆、二表姐和王姨妈
有儿时村子里的毛学珍、辛炳贵和余家荣
有小学的汪举、初中的何微清和高中的谢辉见
有工厂的同事谭拥军、张春、谢正勇和田文国
有写诗的李燕翔和蔡红兵
有朋友十岁的儿子肖琪和致命的兄弟李光华……
这些曾出现在我生命里的人,比我提前离去
现在,在冬天的阳光下,我想起他们
我记得一个作家说过: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
任何一个人的离去,都是我的一部分在丧失……
往生记
爸爸转世了
算命先生说:往东南方向走
你会遇到一个新生的生命
但他不能肯定
我的爸爸是兽类、水族类还是直立的灵长类
爸爸啊,我依然杀生不吃素
我会再次杀死你吗
赌石人
在大理的旅馆,一个往返
云南与缅甸的采玉人
和我聊起他在缅北孟拱一带
赌石的经历
――一块石头押上去,或倾家荡产
或一夜暴富
当他聊起这些,云南的月亮
已升起在洱海
它微凉、淡黄
我指着它说:你能赌一赌
天上的这块石头吗?
这个黝黑的楚雄人,并不搭理
在用过几道普洱之后,他起身告辞
他拍拍我的肩说:朋友
我们彝族人
从不和天上的事物打赌
我的乡愁和你们不同
在宜昌,我并不快乐
我与周围的生活格格不入 为什么一直在后退
为什么我快把没到过的地方当成了祖国?
它们是布拉格、伊斯坦布尔和维尔诺……
其实,那么多的城市是一座城市,那么多的人也
是一个人
昨天,我打开台灯,帕慕克对我说:
――我领会那个保险小职员内心的羞怯
而米沃什摊开手:我真的不知道波兰
但熟悉漆黑中的那一条条巷道……
真的很古老啊,那些我没到过的城市
像他们的晚年赶上了我
现在,我是一个没有国家的人
我的乡愁也抵触着
那块小小的宜都
月亮
天空也知道计划生育,它只养一个月亮
那时,它是野物,还不是家养
我们也在百兽之中
尚没有孤立
什么时候月亮变成诗词的月亮、乡愁的月亮
和卿卿我我的月亮?
什么时候我抓骨头的前爪,变成
握豪笔的双手
当我写啊写,可我的脊柱
不再与大地平行
月亮一定还在那里,但我们看不到它了
我深深的孤独来源于此
昨天看《狮子王》,那个衰迈的兽首奄奄一息
躺在月亮下流泪
我知道,死去的不是它
而是我们无法回到的原形
再见,19世纪
晚年的托尔斯泰,在给朋友的
信中写道:“无论发生什么转变
都是我所准备的。”
那么,贫穷和死,也是他准备的
就像那个早晨,他一头钻进暴风雪中
再也没有回来
安娜也没有回来。这个迷人的可人儿
消耗了他多少的挣扎和热情啊
可当美,美到朴素的程度,它就是绝对
一身黑裙的安娜是一种绝对,冰冷的铁轨是另外
一种
难怪他最后也无奈地说:在我制造的故事里
也控制不了该来的事故
再也没有安娜了,再也没有托尔斯泰了
那个19世纪的,普遍读着长篇小说的时代
那个马车驶出私人庄园的时代
那个更像圣彼得堡的时代
那个蒸汽火车拖着浓雾,迎接新生事物的时代……
小情诗
在喜欢的身体里服役
我也有组织
但你怎能相信,我曾是一个
无*主义者
怎能不听从召唤,当她打开
幅员辽阔的胸脯,迷人的山丘
我怎能不为领土的纠纷
发动一场战争
――“你就那么一步一步
走进了战俘营吗?”
“是的,是的。我身不由己
难道这不是所有男人,都渴望的下场?”
所多玛,所多玛
怎样用一个米沃什,兑换“另一个欧洲”
那块大陆上曾发生的,也是我们身边还在继续的
有时候,波兰就是捷克,匈牙利就是罗马尼亚,
华沙就是北京
前几天读策兰,我震惊他直接从宇宙中
提取人类的黑洞
这个历经死亡营的犹太人,因为人的恶
而把奥斯维辛背负到耶路撒冷
难怪布罗茨基说:疼痛是传记性的,喊声是非个
人的
难怪朵渔也愤然:写小诗令人发愁
这些黑暗中的诗人,让我引以为傲
他们之后,我们遇到的每一个词语
都是断头台
是核废料
是末日
论到末日。我想起2009年夏季
日全食临头
人们在天空下,目睹了天空的死去活来
那一刻,不可一世的太阳也有灭顶之象
那一刻,我看见上帝从头上走过
像走过罪孽深重的所多玛城……
一个美国老兵的简明幸福史
我和几个女人有过肌肤之亲,现在都已结束
但对于爱本身,我依然保持原始的关系
我的初吻给了米妮,校际唱诗班的漂亮女生
而那个女招待,引导我完成了
肉体的成人礼
我和房东的女儿好上又分手
后来,是长满雀斑的凯莉,是混血的黛丽
是推销汽水的芭芭拉……
那时我年轻,横冲直撞
我还没学会慢下来,还不知道爱需要耐心
要不是战争爆发,我不会认识那个改变我的人
那是反攻的第二年,我们一路向柏林挺进
渡过易北河时,我被炮弹炸飞
在野战医院的帐篷,她为我清洗伤口
她的眼神安宁、柔和,简直像圣母
那一刻,我要下了她的地址
战争结束后,我又要了她的全部
掐指算来,我们已一起生活了五十七年
我已八十有二,可感觉年轻得像个孩子
想想我拥有爱,并把它们带到老年,这难道不是
幸福?
所以,对生活我没有什么抱怨
我每天尽情地享受日光,享受热水澡,享受周末
的家庭聚会
我想,上帝也会这样
把我召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