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道屋檐抒情散文

  城市的天空总是很小,巴掌一样。似乎一片乌云飘过来,我们这些忙忙碌碌奔行于大街小巷的人便有了“黑云压城城欲摧”的紧迫感。然而,较之于宁静的乡村,城市无疑是热闹的。城市以它的繁华气派,它的灯红酒绿,蛊惑着、牵引着一代又一代的乡村人,让他们从自家的屋檐下迫不及待地走出,奔向它,观望它,怯怯地靠近,然后,悄悄地融入。

那一道屋檐抒情散文

  城里的房子是没有屋檐的。城里的人们,似更习惯于躲在防盗门窗的背后,透过冷冰的“猫眼”或窄狭的窗缝,去默默地窥探外面的世界,然后,又兴味索然地沉浸于如水样流逝的生活……

  没有了屋檐的现代城市,对于那些从乡间屋檐下行来的人,像我,更似一方难测深浅的池塘,而我们,只是悲欢自知的一枚枚青萍罢了。离开了生命中的那一道低矮的屋檐,我们只有飘摇随风,只能品霜咀雪任浮沉。偶尔,避雨街头,或于站台等车,当不经意间望见商家门前临街挂着的广告灯笼时,那火红或金碧的颜色总会迷离了我的目光,恍惚间,那分明是一串串红艳艳的朝天椒,一串串黄澄澄的玉米棒,静静的挂在故乡老屋的屋檐下……待猝不及防的汽车鸣笛声或者一旁店内撕心裂肺的电锯声将我从遥远的记忆中蓦地拽回的瞬间,我竟会莫名其妙地想起辛弃疾的那首《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实际上,三十多岁的我在城里已经生活了近二十年。然,那低低的屋檐却总是在我的眼前起起伏伏———屋檐上,一年四季都立着几棵瘦弱不堪的无名野草,间或,亦会有一只顽皮的猫,在上面悠然自得地慢慢走着,一直走到岁月的深处;而屋檐下,常常会蹲坐着飞针走线的母亲,或者,默默抽烟的父亲。他们的头顶,是斜斜地照过来的.阳光,暖而明亮。更多的时候,我们兄妹和小伙伴们会嬉闹着在屋檐下顺着斑驳的土墙玩“挤油”的游戏,衣服上蹭满了灰尘,心底却迸溅着快乐……那些日子,是贫贱的,单调的,却亦是温馨的,静好的。周国平在《碎句与短章》中曾言,一个人的童年,最好是在乡村度过。因为童年是生命蓬勃生长的时期,乡村则为它提供了充满同样蓬勃生长的生命的环境。如此说来,像我这样来自乡野的“城里人”应该是幸福的呵!

  屋檐不再,前尘隔海。如今的乡村,绿树浓荫里,多数亦是草屋去,楼房起———那种没有屋檐的漂亮楼房。而“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这其实是我们所梦寐以求的啊!或许,失去的,仅仅是建筑意义上的屋檐。而我所怀念的,并不止于那破败、灰暗的茅檐本身吧———那屋檐下安静的生活,还有那纯粹无邪的快乐。我想,未来生活的屋檐,不管是城市,还是乡村,都只能缘于我们的内心了———真诚,宽容,热情,友善,坚强,关爱……是的,只有它们才能构筑非物质意义上的温暖的爱的屋檐,从而让我们每一个人的头顶上都有一片无雨无雪的高远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