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河鱼趣散文随笔

  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大家都看到过不少让自己印象深刻的随笔吧?随笔是散文的一个分支,是议论文的一个变体,兼具议论和抒情两种特性。那么,怎样才能写出好的随笔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河鱼趣散文随笔,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河鱼趣散文随笔

  小河鱼趣散文随笔 篇1

  我的小山村汇聚一大一小两条河流,大河流源于古黟羊栈岭,小河流源于黄山九龙峰,两条河浅处仅及脚踝,深处则看不见河底;两河在村前的石桥下交汇,然后迤逦而下至郭村梅溪河,最终流入太平湖。这条故乡的小河伴着无数个阳光灿烂的日子,有我少儿时无数的“鱼趣”。

  不知从何时起,祖祖辈辈喝小河水长大的山里人制作了逆水接鱼的鱼笼。将手电筒一般粗的小竹子选留一个竹节作底,锯成一尺多长的段子,再用刀将竹段子的上部剖成八九十来片,然后用竹蔑把竹片的头部一片片等距离地编连起来,便形成了一个蓝边碗大的笼头,就成了由笼头、笼身和笼底构成的鱼笼了。选放鱼笼先要选水域,一般水深或水色深幽、纵横的地方鱼多,再选该水域下面缓缓下流的浅水处垒坝。坝呈M型。在该型的两个尖角处安置鱼笼。

  我们管收笼叫倒鱼。无数个放暑假的夏天,天刚朦朦亮,我们便揉开惺忪的睡眼,穿着裤头,伴着蝉儿的合唱下河了。我们不是往村北太平方向的外担铺、大刀石河段倒鱼,就是往村南黟县方向的桥前坞河段收笼。大山里早晨的空气像过滤了一样清新,真可谓沁人心脾,将仍有睡意的我们渐渐变得耳清目明。虽是盛夏,但大山里清晨的河水还是很凉的。我们的双脚探入微寒的水中,忍不住会打寒噤。我们搬开压在鱼笼上的石块,常有三五寸长的鱼倒穿笼底,露出黑红色或白绿色的肚子和尾巴,有时还能倒到七八寸长的石斑鱼,最好的时候一个笼子能倒出三四条大小不一的鱼,把笼底挤得满满的,在河滩上就能看到笼子里露出的红红绿绿的鱼尾部,常使我们兴奋得大叫。但这样的光景不多,只有在涨了洪水以后才可能有。也有倒不到鱼的时候,我们便嘟着嘴,妒嫉起倒到鱼的伙伴来。老海、小宝等大人说,以前我们这小河里是满河的鱼虾,每次倒鱼提上鱼笼,里面都是满满的。

  小河边上的人常用石灰和捣碎了晒干的带苦毒味的野麦子药鱼。逢人药鱼,小河里可就热闹了,一河的男女老少拿着鱼网、脸盆等顺流而下捡鱼。此时的姑娘们也顾不了斯文了,或将裤管卷至腿上或连着衣裙下水。被药昏的鱼儿就像喝醉了酒的汉子,在水底是呆不住了,摇头晃脑地一个劲地往水面上蹿,或踉踉跄跄地往岸边的浅水里跑,往石缝里钻。但你千万别以为它们喝醉了唾手可得。我们的手一碰上,它们则条件反射一般立马清醒,尾巴一摇,浪花一溅,溜之大吉。有时即便抓住了,也会冷不丁从手心滑脱。因此没有笼头鱼网等鱼具是不行的。即使带有笼头鱼网,但面对宽水面的深潭也望尘莫及。这时,我和我弟弟等水性好的小子们便可深游潭心,大显身手了,站在滩上的姑娘和婶姨们只有羡慕的份……

  后来,大山里开始用少量的“鱼藤精”药鱼。这种农药甚烈,小至鱼苗大至“毛鲮”都会翻白。“毛鲮”有两尺多长,形同带鱼,常潜在深潭巨石下,极少见。村南靠牛泉坑的河里有一口深潭,名“棺材潭”,形若长棺,两边是悬崖、密林,阴森森的。那天下午药鱼。傍晚,我们发现潭底下有一条近一米长的形同黑蛇的东西,甚奇,便返回家中,拿来一条洗衣服的长竹竿,插入水底向上挑。这东西虽已死了,但身子太滑,一挑上便滑落,历经半小时,潜挑数十下,方才将“黑蛇”挑起。大人们说,这就是神秘的“毛鲮”,深潜巨潭深水,数十年难见一条……

  我们倒鱼或拾鱼回家后,难得闻见油腥味的小村里便飘起了小河鱼炒辣椒的香味,难开笑颜的父亲喜滋滋地斟上了山芋干白酒,将自己和山村的黄昏醉得步履蹒跚。

  而今每逢夏秋之季回家,还经常能碰到大山里的人药鱼,我很兴奋,依然随小时的伙伴们到河里捡鱼。只是小河鱼已越来越少,这与当年用“鱼藤精”药鱼不无关系。我们能捡的鱼很少很少。但我知道,我捡的是少儿时的“鱼趣”,是一片浓浓的乡情。

  小河鱼趣散文随笔 篇2

  我的家乡山清水秀,村西二龙山南北平卧,林茂草盛,鹰飞鸟叫。村北沙河涓涓流淌,水清浪平,鱼跃蛙鸣。尽管离开家乡已经40多个年头了,沧桑巨变,山已经不在巍峨俊秀,河已经失去往日的模样,可每当回到家乡,都会时光倒流,浮想联翩,小时候与小伙伴一起玩耍的情景倾刻影现在眼前。

  夏天的夜很长,天气又很闷热。那时农村还没有通电,照明用“洋油灯”,更没有电视和网络可言,为了节省照明的灯油,作业几乎不在家里做,睡觉前小伙伴们的户外娱乐活动就成了最*、最轻松、最放纵、最开心不过的美事了!捉迷藏、老鹰捉小鸡、抓特务、讲瞎白话、捣锤、截河鱼、甩啪叽、跳房子……哈哈,活动还真不少!其中截河鱼最有意思了,因为活动不仅靠大家心齐力大,而且像打仗一样,还要争分夺秒,格外的紧张刺激!

  放学前伙伴们就提前做出约定,夜饭后有的拿着锹镐,有的背着条筐,踏着滚滚的麦浪,直奔村边的小河旁。选择截河的位置特别重要,河道窄的地方劳动强度小,可水流窜急,河道宽的地方劳动强度大,却水浅流缓,伙伴们往往因选址而吵的脸红脖子粗。然而一般还是选在两岸好取土,方便快速作业的河段。一旦确定了位置,伙伴里的小头头就像部队里的大首长一样,开始下达作战命令,为了不相互影响,人员分成南岸、北岸两个组,分别从两岸开始作业,一起向河道中心集中堆土筑坝。作业一旦开始,就像战场上的急冲锋,那个场面可真是太恢宏了,伙伴们几乎脱了衣服,指挥者摇旗呐喊,刨土的奋力挥镐,铲土的如鸡食米,运土的如梭似箭,大家挥汗如雨,分秒必争,寸土必得……

  经过暴风雨般的激战,土坝迅速合拢。河水被截断了,下流的水渐渐退去,一些鱼虾噼噼啪啪在河滩里挣扎着。小伙伴开始重新分工,力气大的继续看护土坝,力争在相对长的时间内不溃坝。其他人员拿起小条框迅速到下游检鱼捞虾,用不了多长时间,大家就“硕果”累累了,看到一条条鲫鱼、鲶鱼、鲤鱼、小虾等装满了条框,伙伴们个个喜出望外,乐此不疲。

  随着上游的河水迅速聚集,个把钟头土坝也就溃了,河水咆哮而下,小河又很快恢复了往常的平静。此时的小伙伴们可是个个斗志昂扬,情绪不减,围着那丰硕的“战利品”,唱呀!跳呀!高兴的就像过新年得了压岁钱一样!

  乡村游街

  过去的农村虽然贫穷,但乡村的民风非常好,邻里和谐,家庭和睦,尊老爱幼,信守道德,家家户户开门过日子,集体的财产一草一木没人敢拿,几乎很少发生偷鸡摸狗和伤风败俗的事情。究其原因除中华美德的良好传承外,这与乡村一种特殊的“处罚”方式也有很大的关系,这种特殊的处罚方式叫游街。游街说是一种特殊的处罚手段,其实也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处罚的是有不良行为的个别人,教育的可是广大村民。

  记得小时候,村子里一但发生了小偷小摸或有伤风化的男女作风的问题或不孝敬老人的`不道德行为,村子里的*都要对不良行为人进行游街。比如:有人偷了生产对的棒子(玉米),一旦被发现了,就要将当事人捆绑起来,在后背或前胸挂上偷来的棒子(玉米),然后组织一帮人敲锣打鼓,押着当事人沿着村里所有的街道走,还不时让当事人自己喊着“我是小偷”的口号,随着锣鼓声叫喊声,很快就会招致满大街的男女老幼出来看热闹!

  对于犯有男女作风的问题的当事人,这游街就更有点残酷了,不仅把男女当事人绑起来,还要让每个人背上一个装有破鞋的篓子,一边走一边喊:我是流氓,不要和我学!经过这场严肃的游街,不仅羞辱了当事人,就是当事人家里的人,一个个在乡亲面前也都往往抬不起头来。自然在看了热闹的同时,每个家庭也都受到了警醒和教育。

  时过境迁,随着国家*法律的不断完善,人们的法制观念的不断增强,游街这种特定历史时期产生的有损人格*的处罚方式也早已退出了乡村,但它有效的社会治安管理效能,至今给人一定的启发。

  小河鱼趣散文随笔 篇3

  偶尔,看到某电视台一则新闻:某单位组织离退休老同志钓鱼比赛。于是勾起了我中学时代的一段回忆。

  那时,人们生活在“计划”之中,我们学生的粮食月指标由小学的二十四市斤“猛”增到二十七市斤(体育特长班的可有二十九市斤)。不是隆重节日,与猪肉无缘。这也难怪。每月只交九元生活费,猪肉是不敢上桌的,就连菜汤上的油分子也飘荡不了几个。我们这些正处在身体拔节的小伙子,成天在温饱线下饥饿线上活挣扎。

  家在湖区农村,出门是河,池塘沟凼随处可见。有水就有鱼。小孩们钓鱼可以不算是搞资本主义,不受什么限制。知鱼性的男孩们就喜欢撑着钓竿甩膀子了。至于钓鱼有什么闲情志趣,陶冶情操怡然自乐的种种绝妙境界全然无甚领会。钓鱼的经验倒是有的。垂钓不忙,浮漂不下沉不起钩,起杆不必急,浮漂下沉,鱼儿上钩就高兴。半天钓上一二斤不成问题。河水煮河鱼,味道鲜美,饱餐一吨,其乐融融。鱼肉含高蛋白,比猪肉营养还好。有鱼吃这是上苍赐给我们湖区人的福。

  到县城上学自然就没有每天把钓的机会,手痒嘴馋,也只得委屈委屈了。可星期六下午一放学,带上一点非做不可的作业,便疾步回家。二十几里路不费两个小时便可丈量完。书包一放,从门角落里取出钓竿摩擦一番,再到门前的垃圾坑里挖出几条蚯蚓,在火上一烘,急忙奔向河边。河里有一种浮游在水上层的小鱼,大的也不过五六寸长,肥的长得圆滚滚的,我们大多钓的就是这种叫“游鱼”的小鱼。星期六回家钓的是晚餐解馋的,星期天钓的用盐腌好,晒半干而后煮饭时,架上蒸菜架,放上竹篾制的篦皮一蒸。若用油炸,在那时是极大的奢侈。一人一月四两油指标,可见食油是何等的珍贵。鱼蒸熟了,稍晾干一下水分,用油纸(一种作伞的纸)一包,带回学校就是我一个星期的“营养”了,不过这一星期钓的,只能下星期享用。

  星期天回到宿舍,把包一放,八个馋鬼蜂拥而上,不由分说便解起馋来了。不过很规矩,自我拿走自己的份额,绝不多占。我们都坚守一条信念,大家吃了喷喷香,个人吃了烂肚肠。凡是从家里带来吃的东西,没有一个人单独偷偷吃的,都吃得“喷喷香”。我们这些球场上的球友,宿舍的舍友,提前过上了解馋型的'共产主义生活。我们还把少先队歌的歌词修正了一番,变成了“我们是共产主义八号宿舍”。每天下晚自习,关上宿舍门,齐唱一遍。虽然肚内空饥,那种亢奋劲真是难以形容。

  一次周六回家,钓竿不见了,原来是淘气的弟弟学钓弄坏了,打骂他一通以后,还得赶紧制造。无奈,我到生产队会计那里要来了几口大头针,回来把它磨得尖尖的,再在火上一烧,找来一根干大蒜杆作浮漂,又把妈妈纳鞋用的线偷来一节,坐在堂屋精心制作起钓来了。

  堂屋的大门后是我家的大鸡笼,近来鸡们有点不对劲,这可是家里的一件大事。家里要靠鸡们的奉献换日用品,给我攒学费,生活费的。于是,父亲用石灰浆在鸡笼上拍下了好些手掌印,并要我这个秀才写了一个纸条“姜太公在此”。这样,据说可以防鸡瘟。我做鱼钓时无意中瞟见了我写的纸条,不禁笑了起来。母亲认为我是否有点不正常,问我笑什么,我大声地说,姜太公是个傻瓜,钓鱼的钩是直的,让愿者上钩,水里哪有这没有一点智商的鱼?读不懂《封神榜》的母亲自然不理解我的笑因。《封神榜》,上五年级时就读过了,太公钓的是“王”是“官”,可我而今钓的是真真切切的充饥、解馋、增加营养的鱼,我才不像他那样傻呢。

  这一周末收获颇丰,少说也有百多条吧。回到宿舍,带去的千熟鱼,桃花依旧笑春风。那情那景那趣那味无与伦比。硬壳壳的鱼头,千巴巴的鱼尾,都被舍友鲸吞于腹了。是晚,在“舍歌”的余韵中,在鱼腥味的回味后进入了浪漫的梦乡。

  暑假更是钓鱼的好季节,水涨河高,鱼多虾盛。我学着专业钓鱼人的样,在茅坑里捞上一些蛆,准备两把钓竿粗些钓线短些的钓,再邀上一个助手,选好一个适当的位置,把蛆先后分批地撒在水中。

  那些灵敏的贪吃的家伙便蜂拥而至抢食蛆。这时,你别往钩钩上按钓饵。只管双手挥动钓竿,一只只游鱼便被钓了上来。有钩在头上的,有钩在身上的,甚至有的还钩在尾巴上。反正只要你把蛆准备充分,一天下来钓上三五斤是不成问题的。

  一个暑假,钓的干鱼好几十斤,腌好用柴火一熏,存在密封的大菜坛里,下一学期星期天再钓点一学期带吃的就差不多了。

  冬天,这种游鱼因水温降低,河床浅落,不比春夏好钓,可池塘边上也大有捞头。一种叫鲫鱼的小鱼,大的也就是巴掌大,冬天水温低了,它们便躲在池塘边的杂草下,一窝一窝地群居着。若你注意方法,一伸手可以提上两条。不是俗语说的,双手只能捉一条鱼,一趟过去,再返回来捉,那些先前逃跑的鱼又回到它们的暖窝,照样可以一伸手逮上一二条。有趣的行动,丰厚的收获,全然不顾手脚的冻痛。

  鱼带回来,照样腌好,照样晒干,照样蒸熟,照样在宿舍里“共产”。父母亲对我带的这些鱼是自个吃了还是别人吃了,从不过问,只知道儿子听老师的话,学习好就行。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中学毕业,舍友们天各一方,我想,这有趣的中学生活应永远留在大家的心灵深处。

  时下,已是知天命之年矣,一晃三十余年过去了。写这些文字时,好像这些事就是昨天似的。

  疲于生计,忙于琐事,纵然有志趣,也无闲情,更是因囚于山区,有河无水,无处下金钩。只能留下这段文字所述的美好回忆了。离职退休后有情、有空、有趣是否再去钓钓鱼?可以肯定,其韵味较前可就不一样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