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文章:唱自己的歌
世界是填满喧嚣的。人口泛滥的年代,独行者成了异端。我们跟随身边的大众对一夜成名的偶像竞相追捧,尾随互联网上的他人对反面“事实”展开口水的诛伐,竞相哄抢朋友圈上大伙发出的“红包”。我们如同一捧细碎零散的铁屑,在世界这块磁石巨大的吸引力下团团围拢。
有人说我们只是惧怕,离群索居的感受俨然是对内心的折损。有人说我们终是脆弱,独身一人的力量不足以立身于世。我们的安全感是一块块拼图,只有在与他人的相处中才能拼凑出完整来,因而教科书宣扬着“团结力量大”的至理,电视上播放着群居动物的纪录片。的确,跟随着世界的转动而转动,是再简单不过的处世哲学,我们无需思考自己的将来何去何从,无需忧虑自己的现在孤独空虚,我们若蔼然生长的低矮灌木,蜷然在世界这片巨大的森林中,我们的根须紧紧缠绕在一起,再无疾风骤雨,只有平摊的阳光雨露。
然而终究不乏反对之流。纵使我们的肉身渺小,纵使我们的能力有限,可是为什么要让世界大众催眠我们的思想,左右我们前路的方向?扪心自问,有多少选择是迁就大众所作出的?有多少追求附着他人的影子?若是从一开始便抛弃了自己的想法,我们便只是提线木偶,立身于世,并不只能跟随他人的脚步,并不只能屈从大众的想法,独行者有独行者的*,这恰恰是喧嚣的大众体会不到的充实。
王小波说,“如果一个人会唱,那他一定要唱自己的歌。”真正的独行者渴望发出自己的声音,纵然唤不回任何共鸣。他不会像芥川笔下的僧人空留一句“不觉人生四十年”便不知去向。他清醒地活着,一面仰首观察着大众构筑的世界,一面埋首独行着自己选择的道路,寻觅一处自己的归属,“脚步追随的不是双眼所见的事物,而是内心的、已被掩埋的事物。”他热爱这个拥挤喧嚣的'世界,他也坚决地做自己。他明白,大众只是站在自己人生道路旁的看客,他们终会疲倦,继而兴味索然地离开。
独行者是幸福的,他们的思索延伸到大众所不能碰触的地方。走出洞穴的柏拉图,向往城堡的卡夫卡,寻觅森林的村上,他们的步伐坚实地踏在自己的归属地上,为迷惘的大众寻觅到一处去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独行者寻觅的归属地正是大众日日苛求的“安全感”,然而前者值得深远长久地留恋,后者却是一片迷茫轻浮的混沌。当我们围在一起抱团取暖时,不知不觉中已经丧失了作为个体存在的价值。当我们模仿他人作出整齐的动作时,俨然是为自己贴上了平庸的标签。
我们无需惧怕独行,可怕的是我们在空虚中消耗着鲜活的生命,本该温热的血液随着步伐的停止而渐渐冷却,自己竟全然不知。我们立身于世,一定要在拥挤中寻求缝隙,在喧嚣中寻求静谧,在空虚中寻找出路。每个人的步伐有长短、思想有差异,我们不必刻意保持与身边大众相同的步伐,每个人终究都要走上不同的人生道路,纵使我们生来不安,在独行中却能够找到我们的此心安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