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真正懂教育的父母,都这样和孩子相处   导语:父母的工作不是让孩子成为自己期待的那个样子,而是支持他们做更辉煌的自己,做最真实的自己,分享一篇家庭教育文章,欢迎阅读。   真正懂教育的父母,都这样和孩子相处   文 | 桂公子   高考成绩出来后,表弟给我打了电话。   “姐,我想问你一下,你大学专业是自己选的吗?爸妈希望我读医学,但是我想学计算机,可是我……”   “不敢说吗?”   表弟的情况,家里人都看在眼里。大姨夫妇俩都是医生,从小给表弟提供了最好的学习环境,严格监督和管理着他的每分每秒,就担心他一懈怠影响了学业。   他很少和我们一起玩耍,即便碰上面也难得说上几句话。不负众望,表弟成了我们几个中成绩最好的,也是班级里名副其实的学霸。我们有时也挺敬佩他的,却不曾羡慕他,因为他的魔鬼学习模式让我们望而却步。   从小学到高中,上哪个学校、分科选什么,都是大姨夫妇俩决定的。毫无疑问,他们必然也会帮表弟决定大学和专业。但,令我惊讶的是,表弟给我打了这个电话。   他说:“其实,我必须承认爸妈对我的教育的确让我一路都满载荣誉和鲜花,我的学习简历也很优秀。可是我也因为一心扑在学习上,而割舍了很多爱好。我不能去打球,不能玩游戏,甚至有很多事情我都不曾尝试过。   所以,我希望可以有那么一次自己做决定。大学是和未来联系最密切的一段生涯,我不能再全权交由爸妈了,我怕有一天会因为没有自己掌握命运而后悔,等到那时也就来不及了。”   表弟的觉醒令我感到惊喜,我曾以为他会在这条铺设好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成为那些家长眼中的成功人士,庆幸的是他还有自己的想法,还有自己的欲望和对未来、对自己的期盼。   很多人都在呼吁“父母要多花时间和精力参与到孩子的人生中去”,和孩子有更为密切的互动,多去关心孩子的教育和身心。   可如今还有类似表弟所接受的这种教育方式正在大行其道,父母积极地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但因为过度干涉和呵护,反倒阻碍他们个人能力和兴趣的发展。   前斯坦福新生学院院长Julie Lythcott-Haims在TED演讲时说,这种模式下接受教育的孩子过的是一种“清单式童年”。   父母努力确保孩子的安全、健康、吃喝,在他们学习的后方阵营做好全副武装,搜寻最好的教育资源,让他们进入最好的学校,最好的班级。当然,最终目的就是期望他们取得好成绩。   父母激励他们参加运动,加入社团,在学习之外获得其他附属荣誉和奖项,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因为他们固执地认为大学、社会需要这样的人才。   家长都期望孩子事事做到完美,他们和每个老师沟通,细心地做孩子的导师、掌舵者,精心计划他们人生的每一步怎么走,走多远,孩子人生道路上的一切选择,他们都会代劳,这也就是我表弟的成长模式。   但是这种“清单式童年”长期下来,会造成什么影响呢?   一、没有*玩耍的时间   孩子在“玩”的过程中,可以激发更多的创造性和潜能,同时还能保持心情愉悦,释放疲惫感,做其他事,包括学习,自然都能事半功倍。   玩耍,是自我探索的过程,也是交友的好途径,在与他人的接触中学会更多的相处之道,这是在课本上无法获得的能力。   但当生活被学习填满,孩子就没有了玩耍的时间,譬如我表弟,就有这样的遗憾,更不用说其他孩子了。   二、不知道自己的兴趣爱好   那些父母包办一切的.孩子,上高中,他们不会问“我喜欢文科,还是理科”,他们只会问“哪个科目会让我考上好大学”;选择职业时,也只会权衡利弊,而没有兴趣使然。   对于每个孩子来说,兴趣爱好能让他们有更加明确的人生方向,获取积极生活的能量。只有知道自己的兴趣爱好,才能走得更好,飞得更远,更为重要的是能活得更快乐。   可他们却被成绩压得喘不过气来,心理脆弱,人看起来比实际年龄更老成,在高分的焦虑和沮丧中慢慢枯萎,自然对这个世界不再抱有期待,对任何事情也提不起劲儿。   三、欠缺生活能力   哈弗格兰特研究表明,孩子在专业上的成功取决于小时候做的杂活。可事实上,我们从不让孩子做家里的杂活,给他们提供了没有娱乐,也没有“劳累”,只有学习的环境。   过度的呵护和帮助也致使孩子丧失了基本的生活能力,他们不会主动去计划、去行动,因为他们过惯了清单式的人生模式,习惯了有人在后面追着跑。   你给他们一份优秀的童年简历,却没有教会他们更好地面对往后的人生。进入大学,寝室卫生、人际关系处理不来;到了职场,永远都在等着工作清单,缺乏动力和意识,没有挽着袖子干起来的精神,又怎么在社会生存立足呢?   在“清单式人生”里,父母能帮孩子获得短期的成功,帮他们取得好成绩,考上好大学,拿到好Offer,但却让他们在自我认知和发展上付出了长期的代价。   我和表弟两人接受的教育方式截然不同,我在更为宽松的环境下成长,父母从小没有过多地干涉我的学业,对成绩和分数没有过于严苛的标准和要求。   或许,我的学业并没有表弟经营得那么优秀,但我拥有一个更快乐的童年,我的创造力和潜能也在无形中被激发了出来。我上了自己喜欢的大学,学了自己感兴趣的专业,也找到令人满意的工作。   其实,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接受教育的方式也不尽相同,适合的才会是最好的。但基本原则是,真正的教育方式,不是过度帮助、过度保护、过度指导和过度关怀,过犹不及是自古恒定的真理。   孩子的价值不应该局限于分数、荣誉,成功的定义也绝不只是好的大学、好的工作。那么,真正的教育方式,应该如何践行呢?   一、培养孩子爱与被爱的能力   人生的幸福来源于爱,我们要教会孩子如何去爱,学会了爱自己,自然也懂得爱别人。   我们要先让孩子感受到爱,放下对成绩的执念,不再以分数来决定对孩子的态度,将“这次考试得几分?”的问题变为“今天过得开心吗?有什么事情跟爸爸妈妈分享吗?”,多去关注孩子的心情和经历,而不是那些卷面上冷冰冰的数字。   二、帮助孩子建立自我能效   父母过度干涉孩子的人生会剥夺了孩子建立自我能效的机会。自我能效是人类心智的重要准则,这比通过父母赞美而建立的自尊来得更重要。   当然,这不是说父母要全身而退,放任孩子*发展。我们要做的是引导他们去思考、规划、决定,协助他们去多多尝试,在这个过程中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行动能产生成果,兴趣之下的做事效率自然会更高。   三、理论和实践双管齐下   从最简单的家务开始,培养孩子的实干精神,养成他们事事靠自己,凡事都肯干的能力。即便有一天,失去了书本的依靠,他们还能有一技之长,还能在激烈的竞争下求得生存。   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双管齐下,全面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这才是一个孩子应该为未来做的准备。   四、接受不完美和失败   不是所有的孩子都一定会取得成功,我们要接受不完美,将眼光放开一些,抛开偏见,去接受和拥抱这个事实。孩子没取得好成绩,考不上好大学,这都不是世界末日。   学校不是幸福和成功的唯一标准,不给孩子列可怕的清单,选择什么大学,读什么专业,都让孩子自主决定,我们从旁提供建议。只要他们自身渴望,无论拥有怎样的未来,他们也必将有所作为。   父母的工作不是让孩子成为自己期待的那个样子,而是支持他们做更辉煌的自己,做最真实的自己,也懂得接受那个不完美却努力不懈,勇往直前的自己,这才是一个孩子成长该有的模样。

真正懂教育的父母,都这样和孩子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