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境,逆境散文

  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很轻易地原谅自己,宽恕自己。在一次次的原谅和宽恕中,将日子归于平淡,使自己沦为平庸。

顺境,逆境散文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是人尽皆知的道理,可是有谁喜欢逆境呢?谁喜欢将自己置之死地而后生,像项羽那样破釜沉舟,像勾践那样卧薪尝胆。人们总是喜欢过平稳的日子,喜欢得过且过。在困难面前选择逃避,在一帆风顺的时候贪图享受。这是人类的通病,所以,人类会有大量平庸存在,会在自己犯错的时候轻易地宽恕自己,会在碌碌无为的时候寻找各种各样的借口原谅自己。因此,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中的仁人志士会如同凤一毛一麟角。

  在逆境中有所作为的人,一定是杰出的人物,所以,历来被奉为典范。这些人因身处逆境反而激发出了求胜的欲|望,产生了一种挑战困境的'斗志,有了一种搏杀求生存的原始的冲动,加上先天的条件,就会创造奇迹。我们不妨假设,如果屈原不屡遭放逐,可能就不会有诗词之滥觞《离骚》的问世;如果司马迁不遭宫刑,也许就不会有“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的辉煌出世;如果孙膑不被膑刑,恐怕也不会有光照千秋的《孙子兵法》。其实,在逆境中沉一沦的人数不胜数,只不过不具典型性,早已被淹没于历史的尘埃中。

  谁都希望有所作为,但没有哪个人愿意像司马迁,孙膑那样遭受人生屈辱,也不希望像越王勾践那样卧薪尝胆。但是,顺境往往使人产生惰性,而惰性就是制约成才的最大敌人。最著名的论断当是孟子的“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最典型的例子应该是骄奢婬逸的八旗子弟了。

  在逆境中有所作为需要付出极大努力,要有挑战各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在顺境中想有所作为,需要有一种坚强的毅力,一种坚持不懈的精神。挑战的是自我,是人类普遍存在的惰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顺境中成才,尤其难能可贵。

  当你身处温柔乡里的时候,怎么会有“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经历呢?与其说顺境是成才的有利环境,不如说是对那些渴望成才的人设置了更加艰难的考验。没有了身陷绝境的恐惧,没有前途未卜的警觉,没有食不果腹的压力,唯一的动力来自自我的不断鞭策和渴望成功的愿望。这又何其难也。这就要求我们丢掉自我怜悯之心,不要轻易地原谅自己,宽恕自己,不要为自己的哪怕是一点点的懒惰寻找可以原谅的借口。

  如果想在顺境中有所作为,就应该力戒骄奢之心。像《送东陽马生序》中那些身披金秀,腰戴白玉,只知吃喝玩乐的富家子弟,终究难成大器。这一点我们应向世界上发达国家诸如欧美,日本等国学习。学习他们对待财富的豁达的心胸,学习他们对待下一代的教育方式。否则,我们一味地敛财逐富,渐而为富不仁;我们的下一代贪图享乐而丧失进取之心。别说有所作为,能否善终都是问题。

  在顺境中有所作为还应常怀恐惧。居安思危应成为我们的座右铭,知道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道理。心中常怀警戒,不断反省自己,牢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的古训;常常以古人仁的事迹激励自己,鞭策自己。在顺境中不忘废寝忘食,在偷懒时知道“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的道理。”

  在顺境中有所作为,就应把心态放平,力戒好高骛远。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小善而不为。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应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至江海的道理。不去想丰功伟绩,只注重一步一个脚印地努力前行。也许,低微的姿态可以成就伟大的事业。

  顺境,逆境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但却是任何人也回避不了的问题。无论身处什么样的环境,都可以沉一沦,也可以辉煌;都可以伟大,也可以平庸。

  201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