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方有多远优秀散文

  远方有多远?经典的答复是说心有多远路就有多远。这就是语言的功用,把一些实质的事情说得玄妙。远方当然是以自己为圆心,半径超过一定距离的地方。小时候眼光短浅,没多远的地方也以为好远。问爹去开会到哪儿去了,奶奶说,到乡里。问乡里多远,奶奶说那边。与语言配合的是她伸出的手指头,指到雪山下边,我就以为这真远。等到初中到乡上念,才知道并不远;长大了知道也就五六里路。三年级的时候小学老师通知去参观,说是到一个叫“谭家湾”的地方。问多远,老师也是手指着太阳升起的地方说,好远。但那次没去成,把爹给的几毛“出门旅费”又还了回去。这地方也是等之后许多年才路过,想来离我们过去的小学也就十来公里吧。远吗?在一个小孩子的脚下,不算近了。

远方有多远优秀散文

  真正的远方是离开父母到陌生的小城才知道了。半天车程到县城集合,在戈壁滩上坐了一天的卡车才到达的小城,刚来到不辩东西。加之当时保密等原因,连一条公路都没有,就不清楚离开家乡到底有多远,以后回家怎么走回去。第一次探家,坐唯一的军用铁路,跟同伴半夜中途下车,住在老乡家里等班车,等了一天之后才盼来班车的影子,班车跑了大半天到县城,住了一晚上,次日才能坐从县里到乡上的班车,到了乡上还得背着行李步行近一个小时回家。后来知道这总共也才200多公里的路。这还真不能说近了。

  距离自然是衡量远近的重要内容,并不是说,心想、心联着,距离和路就能缩短一寸。随着人的`不断成长,经历的不断丰富,对空间距离的感觉会有一定变化,对每个方向及与这个方向上存在的人情感的不同也影响到对距离的判断。或许,这就是所谓心与距离关系的正负相关吧。

  加进情感的距离,实在地说,它已经不是空间距离,而是感情距离。它的远近,无法以空间论。况且,人的情感还有变化,这距离也就跟着变幻着了。

  但我想,行走的路程亦会影响着心中的感受,是否,空间距离也会作用于心中的感觉?距离能决定感觉的例子到是不少。比如“距离产生美”、“小别胜新婚”等等。天天滚在一起的朋友,很可能会发现相互身上的许多毛病,一旦分别时间长了,到能想出对方身上许多好的方面。有位朋友婚姻处于鸡肋状态下,爱人出差外地过了些日子,他到在日记里写下许多盼望对方回来的思念。或许这不能完全叫爱情,但有一份眷念,说明时间空间在人心里打下的烙印,奇妙又特别。

  天天在一起不一定没有距离,分别好远不见得拉得很远,这是典型的用心态替代距离的说法。在我看来,真正的没有距离,应当是二者的结合:既有生活在一起的相互扶持,又有心灵上相互间的欣赏。“心灵”说中,只有心上的爱或者相互牵挂,而事实上被空间隔断着,那种所谓的心灵性情的相互愉悦就是空中楼阁、沙滩大厦。跟前边所说距离产生美有相同处是:这种爱或者美都是以不完全了解、不深入认识、只看表象、保持着距离的感觉。真实生活里的人,能保鲜下来这种“保持着距离而来的爱与美”的极为鲜见。“相爱不如相知,相见不如不见”,大概就是为了刻意保持这种美感而总结出的经验吧。

  若证明距离不是问题,或许只有父母与儿女之间的牵挂了。在父母那里,儿女到哪儿,心就到了哪儿;儿女无论长多大,他们都觉得是孩子,都呵护有加:天凉了加衣,下雨了打伞,感冒了多喝水,电视里有了儿女所在地的负面消息马上短信电话打过去让多多注意……尽管知道说的大都是废话,可是也“死不悔改”;即使孩子说烦死了,也照说不误……

  远方虽然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但到了每个人心里,便都有了具体的标准。我的远方自然是老家,自然是孩子呆着的城市,是朋友生活的地方。因为这些地方都有我心上的岁月留痕,我会经常在网络里、在广播里、在每个有机会接触的地方关注并记忆这些地方,并把它们留存在方便醒目的位置时时察看。而其他远或者近,与我无关的地方,我就会把他们存放在不常看见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