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故乡的散文
我的故乡的散文1
我的故乡在阿克苏,位于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的西北缘。
春天柳树吐絮,阵阵和风吹拂,爸爸带我到广场和多浪河边放风筝,晴朗的天空上飘满了各式各样美丽的风筝,有老鹰、蝴蝶、青蛙、蝙蝠,还有一串串的小燕子在翻飞,就像空中动物园。我们跑啊、笑啊,总是玩到精疲力尽才回来。阿克苏的春季好像很短暂,四月沙尘暴过后,阿克苏最美的时间就到了,到处桃红柳绿,天气也炎热起来,我们离开城市来到农村,田里到处是翠绿的麦苗,河水滋润着土地,杨柳长出了绿叶,映着大片雪白的梨花,粉红的苹果花和热热闹闹的桃花,连羊群和小狗都带着喜气欢乐地奔跑。秋天我们驱车进入天山,来到塔克拉克牧场,这里有合抱粗的雪松和一望无边的地毯似的草地,清澈的小溪沿着山边缓缓流淌,水中游鱼好像悬浮在空气之中,倏地一下就不见了。草丛中和树根下到处都是蘑菇,随意就可以捡到一大堆,山上时晴时雨,我们支起帐篷生火野炊,蘑菇炖鸡的美味至今让人垂涎。
我们还常去大石峡和神木园的河滩,捡很多奇石和海洋生物的化石,爸爸还为它们专门配了架子,摆在家里非常别致。大石峡的河谷有五六十米那么高,从下面往上看,河谷的岩石非常险峻,好像要扑下来的样子!冬季我们去千佛洞看壁画、看鸠摩罗什的塑像,爸爸说看着他那带着微笑的沉思可以让人心无杂念。但我最喜欢洗温泉,四周是白雪皑皑的山峰,中间是热气腾腾的温泉,赏雪景、泡温泉,这样的奇妙体验在别处恐怕是没有的。
我爱,长大后我要为她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的故乡的散文2
春节又到了,这个春节有点特别,暖阳一直陪伴着,园博园里的郁金香开了,大龙潭公园里的桃花也开了,婆婆在门前种的几棵青菜也开了花,我的婆婆一个人住在老房子里,几年前养了一只大黄狗,大黄狗病死后又养了一只小白狗,小白狗很调皮,每次我去看婆婆,它总绕着我不停地上下跳跃,婆婆的一声呵斥,它又乖乖地趴在地上不动了,婆婆招一招手,它便又跑到婆婆跟前不停地摇尾巴。我已经不记得这样的画面在我的眼前呈现过多少年了,每次看到我的婆婆和她的狗儿们,总让我想起我的故乡,想起我的母亲和她的狗。
想起母亲几十年来的桩桩件件,百般滋味涌上心间,心里感慨万千,暖的,甜的,酸的,苦的……母亲是四九年出生的,转眼六十多年过去了,母亲已经青丝变白发,母亲生育了我们姐弟三个,虽说都是她身上掉下来的肉,但我总觉得母亲偏爱弟弟们,凡事都叫我让着,就连弟弟他们两个打架了,也怪我不看好他们,可因为母亲会裁缝,我是家里唯一的一个女孩,最大的优势是母亲经常给我做漂亮的衣裙,小时候在农村,能穿上裙子的女孩子并不多,弟弟们看到我总能穿上漂亮的裙子,就怪我的母亲偏心。于是我们三个经常争论母亲到底爱谁多一些,当问起母亲,母亲总会笑眯眯说你们都是我的孩子,我都爱。
小时候家里很穷,生活相当艰苦,但在父亲和母亲的庇护下,尽管生活拮据,依然多姿多彩有滋有味,母亲还经常变着法子给我们做好吃的,特别是在冬天的时候给我们做米花糖,母亲制做米花糖的时候,我们姐弟三个就围在灶台边,看着母亲在大锅里炒白糖,白糖融化以后,母亲就把爆好的米花倒进锅里和融化似水的白糖拌呀拌呀,拌匀以后倒进桌子上的方木框里铺平,趁米花还柔软的时候母亲就用刀整整齐齐切成一个个小方块,前后几分钟的时间,我们几个孩子便能吃上香喷喷的米花糖了。(这样的场景已经过去了几十年,但仍记忆犹新)而每次看着我们吃东西然后便“旺旺”叫的是我们家的另一个成员,母亲养的狗。
记忆里除了母亲生病住院的那些日子,几十年来,母亲一直养狗,记得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母亲养了一只棕色的狗,没养多久,那只狗就浑身掉毛,两只后腿怎么也站立不起来,整天哆哆嗦嗦趴在母亲做饭的灶口边取暖,又脏又臭,邻居的阿婆跟母亲说不如把狗给丢了吧,母亲说不行的,狗是一根筋,只认主人,丢哪儿都会找回来的。父亲是医生,只会帮人看病,怎么也检查不出狗到底得了什么病,后来也不知道母亲给狗用了什么药,开春的时候,狗身上开始长出棕色的毛,两条后腿也能站起来了,夏天的时候,它已经能跟着我和弟弟们奔跑在田野里追蝴蝶了。这只狗跟我们生活了好几年,一直到我快小学毕业,狗又生了一场病,最后不治身亡了,我们难过了很久。
在我们老家,几乎家家户户都养狗,有一年因为狂犬病流行,打狗队拿着棍棒把每一家的狗都给打死了,家里刚养的一只黑狗也难逃厄运。母亲很难过,说以后再也不养狗了,可没过多久,家里又多了一个上串下跳的小家伙。后来我们都长大了在外读书,每次放假回家,远远地就听到院子里的狗叫声,然后听到狗扑到铁门上“哐啷哐啷”的声音,不一会,母亲就会小跑着出来打开铁门,狗很有灵性,记忆力也非常好,只要它见过你,知道你是它的主人,就算好几个月不回来,再看到你,还会拼命地跟你摇着尾巴。
再后来我们都结婚了,期间母亲已经养过很多狗,因为母亲爱养狗,弟弟有时候到朋友家玩,看见有可爱的狗宝宝,总会拿一两只回来给我的母亲,让我记忆最深刻的是母亲前几年养的那只大白狗,我女儿帮它取了个名字叫“大白”,我每年回家的次数并不多,可每次走到母亲老屋跟前,大白就开始“旺旺”大叫,母亲因为几年前鼻咽癌放疗,因为电疗的影响,耳朵有时候听不见,大白就是母亲出院后弟弟买回来给母亲养的,大白的嗓门很大,加上我在外面喊了很久,母亲才听见,急急忙忙出来帮我把铁门打开,很喜欢母亲打开铁门的一刹那,她满脸兴奋,拉着我的手喃喃说回来啦回来啦,大白在旁边就会警惕地打量着我,然后它的眼神慢慢变得温和,母亲说等春节我再回来,大白就生狗仔啦。春节的时候我们回去,家里果然多了四只小白狗,小白狗刚满月,胖乎乎的。母亲说大白的奶水不够,她就用奶粉拌在白粥里喂几只小白狗,说了几次我一直没有在意,直到第二天我回老屋,看到母亲喂小狗吃东西,手里捧着上一次我回来时给她买的罐装奶粉,我惊讶半天说不出话。
几年过去了,母亲大病后的身体渐渐恢复,她又能清楚地听到我们的说话声了,大白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几年里生下几窝狗仔仔,让母亲忙乎了几年。而今年春节回家,不知道母亲又养了几只小狗?
20xx年的春节,动车缩短了回家的距离,一两个钟头的时间,我们就回到了我的故乡,因脑梗出院不久的父亲拉着我女儿的手说又长高了,然后滔滔不绝地跟我说着故乡的事,虽然他的话说得还不是很清楚,但我知道父亲一直关心着这个美丽村庄的一草一木,关心着身边的人和事,更关心远嫁他乡的女儿,关心小时候在他怀里撒娇如今已经准备长大成人的外甥女。父亲说母亲已经走出来几次还等不到我们又回老屋去了。回老屋的路不是很长,几百米的距离让我脑海里翻腾了很多个母亲看见我的镜头,当听到狗的叫声,我就知道快到家了,果然还没等我喊“妈妈”,母亲已经站在铁门内微笑地看着我,院子里多了三只狗,两只小黄狗是同胞兄妹,才买回来十天,另一只黑白相间的狗是“小迪”。忽然发现走在我旁边的母亲脚步已经变得有些迟缓,她的身躯已经在慢慢地老去,母亲已不再年轻,她每年都盼啊盼啊盼来的只是短暂的相聚,而我们作为子女却不能在母亲身边承膝下之欢,却让她一直在这扇铁门里等候着……
短暂的一次次相聚后又是一次次分离,二十几年来我一次一次作别我的故乡,作别我的父亲母亲,作别我的亲人们。又要走了,弟弟开着车停在路边等候我与母亲告别,母亲跟着我疾走了几步还是停了下来,车子开动了,我挥手跟母亲告别,当我回头看时,母亲还站在那里,渐渐地,母亲在我的视线里越来越模糊……
我的故乡的散文3
夜姑娘总喜欢在我们毫无知觉的情况下悄悄降临。
我从书堆中抬起头,揉了揉酸涩的眼睛,闭了一会儿,再睁开,才发现天空已如泼墨般的黑。
哦。深沉的夜。
推开玻璃窗,任微风拂起我俏皮的短发,我忽然起了个小念头:去闻风的味道!
我将头探出窗外,闭上眼睛,感受着风给我带来的惬意。恍悟中,我闻到了青草味儿——淡淡的像松焦油般的气息。
“嘀嘀嘀——”
有人吹起了竹笛,给静谧的夜更添一丝神秘的气息。这笛声悠扬凄婉,更添愁人思绪。我不经想起了故乡那“纯天然的”笛子。
叶笛——是青草的味道
叶笛也就是用树叶做的。
小时候,我家院子里有一棵洋槐树,每到洋槐飘香的日子,也就是我最开心的时候了。那原本高高的枝桠竟被一串串雪白的槐花压歪了“腰”。甚至连我只要踮一踮脚,伸直胳膊就能够到一串香喷喷的槐花串。
没有槐花的日子,我们当然也有的玩的。吹叶笛就是其中一种好玩的游戏。
我们可以从槐树上摘下一两片嫩嫩的叶子,把它放在嘴唇上,“嘀嘀嘀——”的吹出一首好听的却不成调的曲子
正如郭风写的《叶笛》中说道:“……故乡的叶笛,吹出了对于乡土的深沉的眷恋,吹出了对于故乡景色的激越的赞美。吹出了对于生活的爱,吹出*的歌,劳动的歌,火焰是的燃烧着的青春之歌……”
现在想想以前童年时候那单纯快乐的日子,竟觉的“恍然如梦”。
童年时候的那一曲曲歌谣,用叶笛吹出的哪一首首不成调的曲子,就像“民歌那么朴素,像抒情诗那么单纯。比那珍藏了几十年的女儿红还要甘醇。”
那是郭风心底的叶笛,同样也是我儿时的叶笛。
那笛声里,有故乡绿色平原上的青草的,隐隐还参杂着水果的香味,有四月龙眼花的香味,有太阳的香味,还有我那时快乐单纯生活的回忆所发出的历史气息……
听着窗外那嘤嘤的笛声,我看见郊外的田野犹如海洋,四月的麦浪在午后慵懒疏散的阳光下有如海浪在荡漾。我看见家中院子里那被砍倒的槐树又捎来四月的信息。我看见果园里又多出来一个蜂房,花在结果,蜂在酿蜜。我看见傍晚时分烟囱的手臂伸到明彻的晚霞中。我还看见那时的我们那么天真,笑着钻入自家的院中……
我的故乡的散文4
那是一个六百户左右美丽的同姓村庄,靠山而建,依水而泮,有苍蓝色的天空,青绿的草地,肥沃的田野,还有各色走禽……
月牙湖,此湖形似月牙,于是祖辈起名为月牙湖,环村过半,水产丰富,清澈宜人,养一村之生息。此湖大部分用作洗衣,灌溉田地和洗净凡尘等之功用……
村东,一路向东五里左右便是乡集,一眼望去,尽是大片连绵不绝的田地和稀稀朗朗的村庄,也是最常走一条大路了,一到夏天便是黄金遍地,摇曳生浑,起伏如舞之姿啊。
村南,有一条小河延伸一侧,记忆中一直以来被人用作养鱼之用,当然,就近取材洗衣灌溉也用之,再往前便又是一条小河划过的界域,另一边就是一个外姓村。
村西,两座山,一大一小,小的最高处也就十米左右,长几十米左右,大山蜿蜒向北,直插苍穹,两山分而拱立,中间一道小路,一个陡坡便又是一条抚河分支,水产丰富,两岸类似沙滩,河上一条几百年历史沧桑的石桥,此桥具体建桥时间已无从考证,全身由几百根长大十几米或十米之巨石组成,历经几百年历史,有记载之始已修复二百次有余。桥路下去是一片田地,而后便是大大小小的山头耸立和若隐若现的村庄……
村北,大山一路向北延伸至抚河一侧,山北有一座小村,三十几户人家,据说都是动荡时期避难而迁,全村以捕鱼为生,兼种一些菜地为食,此村有一绝,家家都会划船撒网,制鱼当属一绝,熏鱼更胜,在九十年代便是十元一斤之价,味之一绝可见一般。村北是一条横贯抚州市的一条大河,此河名抚河,正所谓水能载舟变能覆舟,大多水灾皆来自以此河,所以村北是一条东北横贯的大堤随河而上,看不到尽头,河对面全是青山云雾,放眼一望,山叠山……
春时,村里村处俱是满眼青绿,嫩芽争相破土而出,一直蔓延到你看不到的地方,百花齐放,到处都是花的清香和颜色,小时候我们的目光总是越过青绿,漫过树梢,只为等待夏季来临。也最讨厌春季了,迷散开来的朦胧细雨时常持续三五天,你只能安静的呆在家里透窗而望,烟雨迷蔓的愁丝。
夏时,遍地金黄摇曳、起伏轻舞的田野,满园树枝挂满的各色果实,还有菜地里埋藏的大片瓜果,这是一个丰收的季节,是承载了希望的时夏。夏天最爱的当属游泳了,有时一天游上个四五次,每次在水里玩上一二个小时才罢休,在月牙湖里,在树西的石桥下的抚河分支里,都是我们年少时跳水的身影和水中嬉戏的笑声,当然游泳时也不忘抓上一些鱼儿作晚餐,这可是从小炼就的本事。然后便是满村果园摘果子吃的大事了,不管有主没主的果树都逃不过我们的.魔爪,像李子、桃子、梨子、桔子等等这都成了整个夏天的味道,偶尔失手被园主人脏俱货时,也不过挨顿臭骂,过后还会送上些给果子,他们其实只怕我们弄断了果树而已。还有菜地里的番薯、地瓜、西瓜、青瓜、甘蔗、柿子树等地方都有我们不断往来的身影,那是少年时最开心的时光。整个夏天最热闹的地方莫过于所有树枝上不知疲倦疯狂鸣叫的知了了,于是我们总喜欢追逐知了鸣叫声响,收集些许声音为自己夏季歌唱。收稻谷时,我们小孩帮不上什么大忙,只能为大人们送送一小捆一小捆码好的稻杆,这时你总能看到一个个小小的身影在田野上开心的跑来跑去,四处听得到打谷机的漫天呼啸声,飘入整个夏天燥热的上空。
秋时,村上满天飘飞的黄叶和漫天呼啸的狂风一起奏演整个秋季的主题曲,田野上一堆堆稻杆堆成的小山包,光秃秃的耸立在黄色的季节里等待来年的焚唱,所有园林里的果树和花草凋零的模样,是你无法想像的憔悴与落魄,大大小小的河流湖泊如死寂般只有微风抚过的折皱,山上全是落叶覆盖和黄草依依的稀稀朗朗,天空流动的也加快了节奏,只能看到一群群大雁南飞的梦想和云朵飘泊的方向。站在屋顶,你能看到,整个村子被风环绕呼啸和零星的黄色在风中旋转飘摇。
冬时,每天早上屋瓦上一片片白色的凝霜和泥土路上的洼地里的薄冰,宣告白色将要来到,整个月牙湖被越冻越厚和鱼儿窒息的模样,等到白色星点落下的银光覆盖整个天地的时候,整个村庄都被白色奶油妆点和被压弯了腰的树杆,满山都是洁白无暇的装裹和各种野物不知什么时候留下的印迹,地平线和天空融成一色,万物被埋藏只为等待来年更殷实展望。你可以看到月牙湖上有人慢跑然后被滑倒的狼狈样,还有门前和田野上堆成各种千奇百怪的雪人模样,一群群孩子们在雪地里打雪仗大声欢笑的纯真盛况,那是整个冬季唯一一段最热闹的景象。
我的家乡有我太多太多的承载,太多太多的记忆,还有太多太多的爱,那山、那河、那树、那花、那草都是梦里永不退色的山水画,是永难遗忘的青春,是记忆里最美的珍藏……
我的故乡的散文5
离开家乡,来兰州已经近二十年了,有人问我:家在哪里?
我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天水—新阳
朋友之间偶有人问起,最近回家了没有?
我的第一印象还是我的故乡,我的娘家——新阳。
晚上做梦,依然是故乡的小路,家乡的亲人朋友。和朋友聊天,喜欢说起家乡的山山沟沟,家乡的父老乡亲。和老乡相见总会提起儿时凤凰山上摘松子,渭河边上捞蝌蚪,寺嘴山上转经楼的趣事……
有时老公和我提起,过段时间该回趟老家了(婆婆家)。我的第一反应还是回新阳。这引得老公很不高兴。
至此我才明白,原来我的故乡、我的娘家已经在心里深深地扎了根。
新阳——我的故乡,是天水的一座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文化古镇。这是一个经济相对落后,文化却异常发达的地方。不用说我国文坛泰斗霍松林先生,也不必说全国著名的评论家雷达先生,更不用说享誉全国的画家郭克教授和赢得国际书法大奖的温子安老人等,单就是小字辈中,有习文练舞的、舞文弄墨者数不胜数。毫不夸张地说,新阳文化是天水文化的一枝奇葩。再说新阳的地理也是得天独厚。南有展翅欲飞的凤凰山;北有傲视群山的五龙山,渭河象条玉带环绕流过。这真是一个让人魂牵梦萦的地方。
不用说故乡的名山名水,名人名士,哪里更是生我养我的故乡,哪里是我从小长大的家乡,我人生中最美好的回忆,最亲的人、最牵挂的人都在哪里,我怎么能够忘记?
每个人的童年生活都是难以忘记的,我们那个时代的童年生活则更为有趣了。一提起童年,那种童真、童趣、童乐的画面总会浮在面前。
小时候,我们同村同队同龄的小伙伴就有十多人,在一起玩各种游戏:女孩在一起玩:跳绳、跳皮筋、跳方、打沙包、踢键子、抓骨头、开交交;和男孩一起玩:弹杏胡、办办呆、挤麻子、当亲亲、叼鸡娃(老鹰抓小鸡)……等等。哪时条件虽然很简陋,但我们别出心裁,能玩出很多花样。而且我们总是乐此不疲。更为有趣的是,我们小孩子一起学唱戏。学着大人的样子哼哼唧唧唱秦腔,学着舞台上戏子的脸谱,打花脸。有几个男孩子,偷着用红墨水打花脸,结果洗不下来,一连几天脸都象猴屁股一样,遭到大人的训斥。到现在想起都觉得好玩而又好笑。
另外,和小伙伴一起拔猪草的种种趣事,总是让人回味无穷。那年代,家家户户都养猪。大人忙,就将拔猪草这样的光荣任务交给我们小孩子,我们小孩子总是乐于受命。不用说拔草有很多的乐趣可言。我们可以抓蛐蛐、斗虫虫,脱掉衣服扑蝴蝶。更为有趣的是,偷着烧吃麦穗、黄豆,洋芋。洋芋不容易熟,我们最喜欢烧黄豆吃。找一些柴禾,拔几株黄豆苗,扯掉黄豆苗上的叶子,只剩下黄豆荚。放在火上,烧得辟里叭啦,一会儿我们便吃起来,吃得满嘴、满脸的黑灰,却吃得津津有味,那香味至今无法忘记。
农民是辛苦的,干农活是艰辛的。然而小时候的我,或许是在哥哥姐姐的庇护下长大,农活干的不多,尤其是没有干过重体力的农活,所以偶尔干起,也体会不到其中的辛苦,而更多是一种参与的乐趣而已。
小时候,麦收季节是一年之中最忙的季节。我们小孩子地头给大人送水、送“干粮”(早饭),之后在地头捡麦穗。赶茬的时候,我们往大人挖开的小窝中扔洋芋仔、摆烟苗,或给栽好的烟苗浇水。记得长大了一些,小哥带着我,教我除草、翻地、割麦子等农活。虽然很热、很累,但能帮大人干点活,心中有种小小的成就感。还有好多农活,都在哥哥的指导下边学边做。哥哥的脾气好,引得邻居羡慕不已:“你看看人家兄妹,从不吵架,也不争嘴,让人多羡慕呀!”邻居夸着我们兄妹,我心里甜丝丝的。
父母亲在世的时候,因父母亲的健在,我的一切牵挂和思念都在;
记得还未成家的时候,每年春节,我都从兰州要赶到新阳过年。那时在兰州打工,再苦再累也不怕,只要一想到春节能够和家人团聚,心里总是热乎乎的。每年的腊月二十七、八,从兰州我们坐十二个小时的慢车,才能到新阳。回到家,坐在家里热热的土坑上,和母亲拉着说不完的家常话,和哥哥、姐姐围在坑桌上喝着母亲酿的小米酒,看着侄子、侄女一起玩耍戏嬉的场景,我陶醉于这种亲情的氛围之中。
现在我的父母亲虽然都已相继去逝,但他们的墓地还在。我一母同胞的哥哥、姐姐及亲人大多都在哪里,我的牵挂、我的思念以及我的回忆依然在哪里。
我的思念依然鲜活着!
现在春节回家,哥哥、嫂子、还有侄子,侄女……都来接我,当我下车第一眼看到亲人和侄子小辈,心头暖烘烘的,眼睛总是湿湿的,有种想哭的感动。
当在外面拼搏累了倦了的时候,我就想:当我有一天老了,我就回老家。在老家的果园里,种菜种花,安度晚年。我曾给哥哥提起此事,哥哥笑着说:“那好呀,我三源里的果园就交给你,由你来务”。我高兴地笑了,乐了。
我们兄妹多,却特别和睦。年长的哥哥姐姐,论辈份是我的哥哥姐姐;论年龄,却做得了我的父母。他(她)们凡事照顾着我,让着我。由于年龄的差距,我们之间也就显得有些疏远了。只有小哥比我大七、八岁,我们相处时间最多,也最好了。小哥知识颇为渊博,兴趣广范,吟诗作对,酷爱武术,痴迷于书法,人缘又极好,在我们村颇有影响力,对我的影响就更大了。记得小时候,四、五岁时,哥哥就教我背好多唐诗宋词,在同龄人中颇为自豪。八十年初,我竟然缠着哥哥,偷偷跟他学武术。当然,我不是那块料,现在想起颇为有趣。
我的大姐年龄比我大很多,对我最为照顾。我们走在一起,不认识的人都以为是母女。其实,我和大姐名为姐妹,实则情同母女。有时这种感情甚至超越了母女,使得外甥女有些“嫉妒”和“不满”。想起这些,我心里一直暖暖的、甜甜的。
提起故乡,就不得不说说对家乡小吃的回味。
不用说家乡的荞面凉粉,圈圈油饼,就说说家乡的浆水面。用蒜片和红辣椒炝浆水,再炒一些韭菜放在浆水里,调上辣子油。红红的,绿绿的,清香的浆水面,老远就引得人的肚子咕咕叫起来。尤其在夏天,吃上两碗浆水面,那真是再好不过的美味。
家乡小吃很多,牵人胃口的也不少,最不能忘怀的却是妈妈做的馓饭。至今每隔一段时间,尤其是大冬天或下雨天我就想起妈妈做的馓饭:在大锅里,倒上水,放些洋芋,把水烧开,洋芋滚得绵绵的,用磨细的包谷面一把一把撒在锅里,一边撒一边搅,直到稀稠差不多,再用细火边烧边搅,做熟后再放些酸菜。如果切个黄萝卜做或炒个辣子做下食,那太好吃了。大冷的天,吃上两碗热乎乎的馓饭,全身都暖烘烘的。我上学,有时赶不上吃馓饭。妈妈就特用一个陶瓷的小盆,把馓饭装在里面。等大家都吃完饭后,妈妈把馓饭连同陶瓷盆“坐”在灶膛里,用灶膛的余火温热着。等到我放学回家,那馓饭别提多香了。陶瓷盆下有一层厚厚的呱呱,却不焦,吃起来最香了。我往往用筷子一点一点刮下来,直到刮得干干净净为至。那个香真的难以言表,至今想起来,我都流口水。离开家乡后,我也做过好多次馓饭,在煤气灶上不是烧焦了,就是在电磁炉上煮不熟,勉勉强强强做熟,却找不到老家的酸菜,只能买一些酸泡菜,吃起来自然吃不出妈妈做的那个味。所以我就更加回味妈妈的那个——装在陶瓷盆里、坐在灶膛里、有一层厚厚呱呱的馓饭了。我想:这辈子已经再也吃不到了。想到这些,我的眼睛总是潮潮的,鼻子酸酸的。
老家的这些东西一直到现在牵着我的胃。有些人不解,你怎么会爱吃这些东西?是的,我自己都说不清。好多年过去了,后来我才慢慢懂了:家乡饭里有着浓浓的亲情和暖暖的回忆……
出门在外多年,到后来在兰州成了自己的小家,新阳——我的故乡又成了我的娘家。连做梦都是娘家,这似乎成了一种恋乡情结。出门在外的游子对故乡的依恋和出嫁女子对娘家的依恋,都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回忆,这是一种深深浸入骨子里的情结。因为哪里有太多的回忆,和太多的感动。
记得母亲临去逝的前两年,一直还念叨着她的娘家——张家坪,我舅舅庄。奇怪的是,母亲哪年已经是八十岁老年痴呆症的老人了,竟然把我舅舅家的好多事记得非常清楚,甚至记得她小时候和小姐妹一起玩耍的情景,这令人实在难以理解。母亲从十几岁嫁给我的父亲,在我们家已经六十余年了,尚且不能忘记娘家,何况对于远嫁他方,长年不在本地的我,对娘家的依恋就可想而知了。
离开家乡,远嫁他方之后,才发现,自己的故乡,自己的娘家才是最让人牵肠挂肚的,那里不仅有自己快乐的童年、纯纯的友情、好多美好的回忆,而且还有含敛不露、朴实无华却又真正无比的亲情………
娘家是女人的根,故乡是游子的根。娘家无论贫富,已经成为女人的一种情结;故乡无论美丑,已成为游子心中最深的情愫。
新阳——不仅是我的故乡,也是我的娘家。它在我心中早已生了根,发了芽!
我的故乡的散文6
《西游记》里有这样一个动人的画面,唐僧受观音点化,去西天取经,唐太宗送他到关外,执壶酌酒,敬唐僧一杯酒,唐僧说酒是僧家头一戒,称自己不会喝酒。太宗说这是素酒,只饮一杯,唐僧不敢不接,正要饮,太宗却弯腰低下头,从地上拾起一撮尘土,弹入酒中,唐僧不解,太宗解释说:“御弟,你这一去,日久年深,山遥路远,宁恋本乡一捻土,莫爱他乡万两金。”唐僧明白,一饮而尽。很显然,这杯家乡的泥土酒,太宗希望唐僧把它带在心中,取经路上永不忘故乡的土,故乡的情。
看到这,我总是激动万分,一种莫名的冲动把我引到田间小道上,我记不清我在这小道上来去过多少回,是因为想闻这熟悉的泥土芳香的气息,还是我对这有种特殊感情。
都是吧,我追逐着我的记忆,来到这片土地上,拾起一块泥土,细细的端详,我犹如拾起了我很久很久以前的那段欢快的回忆。这片土地是我父亲留下来的,父亲在世时总是在这块土地上翻了又翻,种了又种,想在这片土地上种出希望和奇迹。我那年幼的儿子最喜欢跟我父亲在这泥里玩,这里也成了他儿时的乐园。他光着脚丫,两只小手在泥土挖呀挖,好像有挖不完的洞和神奇,如果有蛐蛐被挖到,他会向我父亲报喜,受到表扬的他更加得意,又蹦又跳的。
那年春天父亲突然决定在这土地上栽桃树,并且高兴地对我们说来年春天这里桃花会盛开,那是多美啊,我等。可我父亲等不到那年春天就去逝了,父亲始终没能看到桃花的盛开,而我,那年春天,带着我儿子来看桃花,好一片美丽的桃花,我和儿子都看呆了。然而,每年春天我和儿子都会来这里看桃花,睹物思人,父亲走了,他不带走一点点东西,留给我们的也只有这块土地,这片桃花,就如这片桃花在微风中的笑,父亲是笑着走了,他去了另一个世界了。父亲唯一留给我们的这块土地,这片桃花,我每年都会在这追逐它,看土地,看桃花,只可惜桃树开花却不结桃子,母亲说没人管理,结不出果子。后来,桃树也开始枯萎,母亲不得不叫人把它拔了。卖了吧。从此,这片土地也荒芜了好久。叔是个地地道道的庄稼汉,他活了大半辈子,都是和庄稼打交道,父亲的这片土地在叔的劳作下,又出现生机,填补了父亲留下的空白。
泥土,故乡的土,对于远离故乡的游子,那又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呢?他们习惯在远行之前,从井里取一撮泥土,珍重的包在身边,每看到它,就仿佛看到自己的祖国,以此来对祖国深深的爱。这一撮看似平凡的泥土,寄托着人们多少丰富的感情。
伟大的科学家钱学森归国之路充满坎坷。美国*扣押留美学者,经过种种困难,钱学森那梦寐以求的回国愿望得以实现,在他登上回国的轮船的那段路程是他人生中一段最美丽的风景吧。多少游子踏上自己的这片神圣的领土时,都激动的泪流满面。
多少人写过土地,多少诗人写诗赞美过土地,又有多少画家挥笔画过土地。我也曾读过《土地》一文,一个历史故事,让我至今难忘。
那是二千六百年前北方平原上的一幕情景。晋国公子重耳亡命途中,一路上无依无靠,没有干粮,只好沿路乞讨,在一片田野上,重耳向一个衣不蔽体的农民请求弄点吃的,农民给他一块泥土,重耳发怒,拿马鞭想打农民,一个大臣劝阻,说:“这是上天赐给我们的土地,是好征兆。”重耳连忙下跪,扣头谢苍天,收下这块泥土。他们知道,自己如果拥有土地,就会拥有国家,自己也不正是失去土地而无法立脚吗?
古代多少劳动人民为了得到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流汗,流血,你争我夺。又有多少外国侵略者,企图想霸占我们中国的每一块土地,为了扞卫祖国神圣的领土,多少英雄儿女献出年轻的生命。他们可歌可泣的故事,一代传了又一代。
这一片片,一排排的土地,有着平凡而又不平凡的经历。祖祖辈辈,一代又一代留到今天,历尽沧桑,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爱它呢?
土,故乡的土,生我养我的土。
我的故乡的散文7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 _________艾青
在我的记忆中,故乡是一个美丽的地方,那儿有巍峨山,那儿有清澈的水,那儿还有一望无垠田野。故土不但是我出生的地方,而且那儿还充满了我童年的欢声笑语。
我爱我的故乡,我爱故乡的山。
故乡的山不高,也不陡,但也不矮,很常见,很普通。故乡的山犹如一位少女,正在精心的打扮着自己,花木,鸟兽就是它的装饰;它犹如一个健壮的青年,向着天空,向着大地怒吼,那一片绿,不就是它正向着朝阳奋进的标准吗?故乡的山历经沧海桑田的变化,见证着故乡春夏秋冬的交替,也见证着我一年一年的长大。
我爱我的故乡,我爱故乡的水。
在我的故乡有一条清澈的小河。小河很清,远远望去好似一幅画卷映衬着蓝蓝的天、白白的云和青青的山。走近一看仿佛一片玻璃透过它可以清晰的看见水底的卵石、细沙和鱼儿。在我心情不好的时候,小河就像我的好朋友倾听我的心声,我拾起一粒石子,扔向河中,就好像把我的烦恼告诉她,平静的河面顿时激起层层水花,好像在回应我的心声。小河不仅是故乡的河,更是我孤单烦恼时心灵的栖身之所。
我爱我的故乡,我爱故乡的田野。
每当我走在回家的路上,都会被家乡这片绿色的田野陶醉着。 一望无际的田野里,到处翻滚着绿色的波涛。那被小路划成棋格般的田地更是被绿色覆盖着。满山遍野的绿,把我的心也染绿了。故乡的田野不仅绿的让人陶醉,而且更是一个让我*飞翔的地方,赤脚在田里追逐蜻蜓,发现田埂中的小蝌蚪,在田野间嬉戏。故乡的田野是我童年*的天地。
我爱我的故乡, 我爱那一片故土,我对故土流露出的是我的那一抹难忘的思乡之情。
我的故乡的散文8
记得在几年前曾经读过谁的文章,说中国人已没有故乡,当时心里为之一震,我很能理解,没有故乡的滋味,因为当时母亲家一直有要动迁的消息,我很不愿意我的故乡也没了。
妈妈家真的动迁了,妈妈以及一些生活了许久的村里的人哭了,动不动就哭一会,我看得心酸,还得怀着同样难舍的心情用些苍白的理由安慰着母亲,可是,连我自己都不敢多说话,多说话的话,就会情不自禁地哭出来,我深深感到——我没有故乡了,好似没有了根一样。
今晨和妈妈不谋而合的一起回到了村里,我要看看还留在村里的年迈的奶奶,也要看看听说马上就要扒掉的妈家的老房子。奶奶正在路边孤独地走着,听到我汽车的笛声缓缓的靠到了路边,我的笛声不断希望能引起奶奶的注意,待奶奶回过头来的时候,我看到的不是以往奶奶看到久去归来的孙女的高兴,而更多的是落寞与忧伤。老人呐,离开自己的老家更难。
母亲家的窗户都砸坏了,所有的窗户,包括几个装煤和稻草以及各种工具的小房子。后屋的墙上醒目的留着长发飘飘一袭红衣的林青霞,不禁让我想起16岁那年的春夏秋冬。玻璃坏了一地,红灯记的镜子不见了,炕上的地板革散乱的丢在地上,连屋里的水缸都不见了。哎!我的家没有了,就这样真的没有了,永远都没有了!我和哥哥姐姐出生在这里,成长在这里,姐姐丢在这里。我们一家生活在这间房子里几十年了。为了盖这所房子哥哥早早就不读书了,我的脚也在盖房子那年受了重伤,母亲和父亲最受不得我受伤害,为此还大吵了一架,尽管不怨他们任何一个,他们只是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来表达对我受伤害的不能承受。盖房子那年,我们全家就住在西侧的小房子里,那里的玻璃也已散乱一地。
可能在这个时间,母亲家老房子已不复存在了,或许明天、后天。今天妈妈没和我一起回家,而是留在一个路遇的亲戚家,她家还未搬走,还舍不得离开故土,两人见面说着说着就不由自主的流下眼泪,我面带微笑的听着,心中确充满酸涩与苦楚。
四叔家的草莓红了,邻家的芍药开的正好,母亲家前面的地里,不知何时开了一片不知名的野花儿,金黄金黄的,妖艳又袅娜,好多年不见这样成片的野花了,是我以前没有注意到?可我一直在寻找,却只有在梦里才能看到小时候我躺在金黄色的成片的野花里,幸福地看着天上的雲的情景。今天,我就要失去故土,竟然看到了几十年梦寐难求的景致。这好似让我看到了童年,看到了几十年生活的过往。也更让我难以割舍这一方土地。
我曾经指给他看我小时候上学的地方,每天上学路上我采野花的地方,和小伙伴牵着手下河里找鸭蛋的地方,更小的时候藏猫猫的地方,以及院里的苹果梨树下雨后有那么多有意思的东西。
母亲的房子不见了,我们生活的村落将夷为平地,亲属将悉数搬走,再起来的将是林立的高楼,宽敞的车道。淳朴的家乡没有了,我深深的感受到我没有故乡了,我有了一种无依无靠的感觉,我再也找不到一个可以让我想起年少往事勾起无限回忆的地方,我再也找不到一个,能在我累了倦了可以风尘仆仆地赶回去,心立刻就能安定下来的地方。再也没有,再也找不到了。
我的根不见了,我真不知道,我的故乡,将在哪里?
我的故乡的散文9
漂泊在外常年不能回家的游子,将心底的那个地方称为故乡,而我一直在这里从未离开。我不羡慕他们对故乡的那份赤诚,故乡的我一定会被他们思念。可是,我对他们,对他们心底的那个地方,无法在心里掀起任何波澜,平静到快要“忘记”你的模样。
我并不怀恋山中的那个故乡,那里因为你的离开变得冰冷,我的故乡没有你,剩下的那些记忆,沉重到我无法将它们拾起,很少回去的我没有了理由,害怕无法远远看见扶手旁你激动的挥手,听不到你对我宠爱的责备,那份失落,那份习惯,我一时无法将它们适应。
我的故乡没有了熟悉的人,熟悉的景。没有了可以让我心心念念的你,那便不再心心念念地想着归去的日期。害怕那时的我没有了资格成为你心心念念的那个孩子,害怕我们连吵架的机会都不再有。我的故乡没有了你。
我害怕回去那个你心心念念的地方,我还没有成功,还没有能够让你可以向人夸耀的资本。一直努力生活的我,现如今迷茫着停滞不前,我在梦境与现实中徘徊。我的故乡没有你,没有理由迫切归去,足够的时间调整自己。你的孩子一直思念着你。
我的故乡的散文10
长江南畔,有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就是我的家乡,张家港。谁能想象,如今的繁华大城市,二十年前还是区区一个沙洲县。
站在如诗如画的梁丰生态园里,树木,花儿,小草……到处都生机勃勃;海盗船,沙滩,湖……到处都非常好玩。你可知到二十年前这是一个什么地方?这里是一个平凡的村庄。
站在繁华的步行街上,看着人流一拨推一拨。两旁,全都是高楼大厦、玉宇琼楼。霓虹灯光彩熠熠,好看极了!你可知到二十年前大厦是什么样的?是只有三四层的楼房。
走在大马路的一旁,看着风驰电掣的车,心里不禁赞叹:现在的科技真是太发达了!沥青路面宽阔无比,中间还隔着绿化带。你可知到二十年前路是什么样的?是一开过就尘土飞扬的石子路。
走在崭新的连体房旁边,我感到自己的渺小。房子里,白炽灯照耀着墙角立着立式空调。家一共有三层,一、二层各有一台电视机,整座房子和别墅差不多。这是农村的房子,你相信吗?
啊!张家港,我的故乡。你是在多么快的发展呀!
在这繁华的城市里,也有许多不雅观的一幕:许多人非常损人利己,为了自己一时的方便,把垃圾到处丢,污染了大家的环境,这种人真可恨。瞧!我们少先队队员在植树呢,给那些不爱护环境的人们做了榜样。
知荣明耻,爱我家乡——张家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