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人生岁月的航标散文

  八十年代中期,我以笔试和面试的优异成绩考入了大西北的一家大型央企工作,该单位地处青海柴达木盆地的最深处。那里,四周是巍峨的昆仑和连绵的阿尔金山;那里,到处是一望无垠的旷古大漠;那里,“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刮石头跑,六月穿棉袄;”那里,人们的一切生活所需都得从几千里外运去,因而,常被人称作是“一片死亡之海。”就是在那样一个生活、工作环境都极其恶劣的艰辛情况下,海鸥来到了我的身边,走进了我的生活,成了我生活的主题。也是使我能在荒漠戈壁坚持生活、工作了多年的精神动力。

我人生岁月的航标散文

  刚到单位,我被分到学校当了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兼班主任。谁知,近万人的单位,却没一家像样的照相馆,每年学生照毕业照都得乘坐汽车到几百里外的一个小镇去拍,给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带来极大的不便。目睹这一切,我心里萌生了一个强烈的愿望:要是我会摄影?要是我有台相机?

  “为伊消得人憔悴。”八六年回南方探亲,我终于实现了萦绕心头许久的`梦。用同事托我带买衣服剩余的钱先买了一架海鸥4A型双镜头反光照相机,买了一台简易放大机和几本学摄影的书。为了能让海鸥跟随我飞跃万水千山平安地回到亘古大漠,途中我着实费尽心机。那时从江苏返回青海柴达木,需乘座三天两夜的火车和两天的汽车,而且汽车是在崎岖蜿蜒的山道中颠簸行驶。为了确保海鸥在途中不遭受任何损伤,我用衣服将海鸥包了一层又一层,两天的汽车行程中,我几乎是时时将海鸥拥在怀里。

  带回了海鸥,仿佛带回了一个灿烂的春天。海鸥也给生活在大漠的人们增添了亮丽的生活色彩,为企业架起了与外界沟通的桥梁。

  从那时起,我如痴如醉地沉浸在学摄影和摄影创作中,海鸥成了我唯一的知己。每天除了工作,我将所有的业余时间都倾注到她的身上。

  因陋就简,我找来几根铁架,用纸壳做灯罩,用200瓦和60瓦的照明灯泡分别做主光和侧光的光源,用卫生间当暗室在自己住家的客厅办起了业余摄影部,目的在于为学生服务,也为了自己学习摄影艺术。

  艺海似苦海,既是苦海无边,又是其乐无穷。每当看到一张张天真无邪的小脸呈现在海鸥相机前,每当看到一张张片子经自己的手冲洗制作而成时,心中的那份喜悦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

  随着自己不断地学习、摸索、总结,在很短时期内我就熟练掌握了从拍摄到冲洗、放大等一系列的摄影操作过程,我的影响也在不断扩大。企业退休工人、新招工的、结婚用作登记的、学生毕业照等全来找我拍,我家更是门庭若市。每天不管是中午下班还是下午下班,我一跨进家门不是走进厨房,而是捧起了我心爱的海鸥相机。不停地耕耘,迎来了收获的季节。从八六年起,我的摄影作品就被省内外各级报刊杂志陆续刊用,摄影作品也在省内外大展中多次获奖。那时,我成了单位和地区小有名气的人物。《青海日报》《青海青年报》等也都相继聘请我为报社通讯员、特约记者。单位对我十分重视,曾几次送我外出深造、学习,并将我提拔到领导工作岗位。当然,不管是在外读书期间,还是后来走上领导岗位,海鸥相机始终在我的身边,而且我对海鸥相机的珍爱也在与日俱增。

  记得有一次,我一人外出搞创作。高原的天,似孩子的脸,说变即变。上午还是晴空万里,中午天地就浑黄一体,如猛兽般狂奔呼啸而来的沙暴将我围困了近三小时。我连滚带爬地滚到了路边的沙坑,摔得鼻青脸肿。心想:这次海鸥一定受伤了,我心疼得将海鸥拥得更紧。沙暴过后,我顾不得抖去身上的沙土,迫不及待地从怀中掏出相机。呀!海鸥,安然无恙!我欣慰地笑了。

  岁月悄悄流逝,那时候我怀着一腔对西部高原风土人情的迷恋之情,捧着手中的海鸥追随着苍茫雄浑的大漠,追随着巍巍昆仑,奔波在茫茫沙海的每个角落。因为我坚信:“一个人最可怕的不是满眼尽是沙漠,而是心中没有绿洲。”在海鸥的牵引下,也就是为了心中的那片绿洲,我不知疲倦地跋涉着。那几年,我先后加入了青海省摄影家协会(现为江苏省摄影家协会会员),加入了中国女摄影家协会。两年中,我读完了中国摄影函授学院的全部课程,并考取了*高级摄影师证。多年来,我在全国各级报刊杂志发表摄影、美术、文学作品几千幅(篇)。这些成绩的取得,我都将她归功于我心爱的海鸥。如果没有海鸥,也就没有我的今天,如果没有海鸥指引我前进的航向,我也许曾是一只荒漠中迷途的小羊羔?如今,无论是后来我在省级电视台干记者工作也罢,还是走进高等院校当老师也罢,抑或我又添置了新的相机,可我对海鸥始终一往情深,我会让她永远守在我身边。

  哦,海鸥!我与你,你与我之间的这份情丝,恐怕永远也剪不断,理还乱哟!

  写于成都,2012年1月16日整理,修改于江苏常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