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红楼梦-阅散文
现在很多人喜欢写小说,特别是近代以来,分出现实主义、古典主义、浪漫主义、魔幻主义、心理分析等。但是在没有这么多流派之前,小说已经达到了相当高度了,而且没有条条框框的限制,近代以来写小说的人我最喜欢的,还是两个,鲁迅和张爱玲,虽然没有资格去评价,这里说的是第一感觉,再多一个就是钱钟书,不过钱钟书的东西幽默太多,油腻一点。鲁迅和张爱玲的小说文字很美而强,画面感和立意也都高,就是干净。《围城》再写100章也是拖泥带水,但是鲁迅和张爱玲的多少就是多少,一点不多一点不少,当然,这只是我个人感觉,不代表教科书。
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是一本谜一样的小说,单就小说而言确实如此,正如我说西施是古代最美的美女之一,你可能说更喜欢李逵、张飞,因此西施就是不好的,咱不这样争论,就算李逵、张飞写进《红楼梦》,也不过就是薛蟠之流。开个玩笑。在过去和大人聊天的时候,大人说《红楼梦》最好,我说不谋而合,也绝非有意装熟,这种看法很久以前就有了,一滴水折射出整个世界,除了《红楼梦》没有其他可比,《红楼梦》不是思想性最强的,它比不过《道德经》,但是以小说为中心而言,《红楼梦》的思想性已经大大超前了,甚至超前于现在和可以预知的未来。曹雪芹隐隐想说,理想的人间应该是这样,理想永远不等于现实。
写小说,最好吸引读者的方式,超不过大众情人。只要大家都喜欢小说中的主角,有一切可以垂慕的特点,本小说一定人争读之,所以好小说都是围绕某一个大众情人涉及社会人情的方方面面。
小说作者,一定是有奇思妙想才动笔去写的,古代这类吸引人的方式用得最多,比如《搜神记》和唐代的传奇,文言文笔触都很简练,但是妙趣横生,也是去粗取精留下来集成的。再后来到了宋明时期,文学的读者群已经形成了,这时候小说不得不顺应读者的阅读兴趣,那就是词话和市井小说。四大名著中三部都是在明朝写成的,虽然当时作者都是风云际会写的,但是后来的角度看来,是逐渐向前发展的,有隐隐的脉络。比如从历史英雄故事到人情故事,人物也从刻板到丰富,里面都有很强的现实性和故事性,不是信笔由缰写来的。《三国演义》可能吸引的是士大夫,《水浒传》吸引的则是市井平民,《西游记》则可以吸引更多的受众,这些尝试当然有丰收的也有不怎么丰收的,总的看来是反映了当时作家的思路,虽然有的作家达到了目的有的却没有。
到《红楼梦》可以说小说艺术达到了巅峰,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它极尽可能的把社会和哲学的方方面面囊括了进来,通过这本著作,青春男女可以看到情感世界,任何一个女子都可能爱上贾宝玉,因为贾宝玉就是前面说的“大众情人”的典型,本身就是情种一个,而官宦之士可以读懂世故人情,“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里面王熙凤的管理气魄,贾府辉煌的前因后果,背后还隐藏着一个深深的“无常”,可以说是一个主题的叹息,从女娲娘娘炼石补天剩下一块到顽石希望到繁华世界走一遭,必然是有生有灭,有始有终。这是中国思想的一种特色。而贾宝玉当然并不记得前世因缘,在自在和不自在里处处摸不着头脑,到最后意识到自己不可能了解这一切变化的原因。
从贾宝玉到任何一个人物的性格和生活,都不是一步到位、先知先觉的,而是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贾政对贾宝玉的`严厉和贾母对贾宝玉的疼惜,这些都不是人生来如此,而就算贾宝玉听从贾政的话一心仕途经济就可以避免后来的落败么?当然不是,正因为如此不光是贾宝玉,包括贾府里的任何一个纨绔子弟其实也都有一种不安全感,并且没有什么办法除了自己的出离能解决这种没有答案的疑问。
包括每个丫鬟在内,每个人的性格和行为都是前后关联的,为什么晴雯的命运是那样?因为“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可是晴雯如果善良温柔一点就一定好吗?也不是,因为比她善良的丫鬟多的是,但是同样身不由己。因此她们的命运根本就不是自己能做主的。
秦可卿很关键,是因为她是“警幻仙子”的化身,引领贾宝玉知道了一些人生的缘由,“金陵十二钗”的命运也都看过,正是:千红一窟,万艳同悲。秦可卿临死前托梦给王熙凤,嘱托她在盛的时候应该早作衰落的准备,因此应该及早在祖坟附近置田产,免得有朝一日犯了官司,子孙不能读书也不能照看祖上的坟冢。
自从秦可卿死后,王熙凤执掌贾府,贾府才仿佛从清明节过渡到了盛夏,而到林黛玉吟出“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的时候,表明时节已经到了处暑,秋风隐隐,寒意阵阵,百花凋零,万木衰沦,以至于整个家族就此奔溃,白茫茫大雪真干净!
这是这部书的社会逻辑,是很难违背的,而贾宝玉也好,金陵十二钗也好,都是一股“气”化成的,这股气结成一种情愫,遇到合适的时机就变成了人,到情愫化尽的时候也表明气没有活力了。尧舜禹汤等都是“应运而生”,其他大恶者都是“应劫而生”,更多的则既不伟大也不可耻,就是吟诗作赋、书法绘画之人。这是曹雪芹自己的人生逻辑。在清朝是有一种来自古代的圣贤传承的,曹雪芹不可能心里没有这种构造,但是曹雪芹不是把他们孤立起来看待,而是统一成为一个整体。说到宗教的功能,其实也是能把任何问题囊括进来给一个不损害现实而又符合人情人性的解答。并不是说在宗教产生的时候就完全没有科学,而是大家一直认为,科学只是世界很小的一部分,我称之为“DNA”,直到现在都是如此,未知领域仍然不可穷尽,特别是科学反而导致了战争和破坏这个悖论,就说明不可能自以为人类可以精确一切。
曹雪芹作为一个智者,当然也看清楚了不同个体之后的统一性。因此对曹雪芹寥落的记载中描述的他是一个肚量很大,喜欢谈笑,又多才多艺的奇人。
因此,《红楼梦》包括三个思想体系,一是曹雪芹自己的略带“平等”色彩“气”的理论,解释了为什么人分善恶贤愚,一是前因后果更迭无穷的轮回思想,一是社会逻辑,也就是“学而优则仕”那一套,三套系统并不和谐,而是一直充满摩擦,一进三退,一退三进,难以控制,正是这种不可调和的摩擦导致人们看似合理的行为导致了不可逆的自我毁灭。也因为这样,贾宝玉他们坚守的纯真和美善注定只能一个接着一个眼睁睁地看着碎灭,而到最后不得不选择了一个永恒遗忘的方式:消失——对生的否定,没有死去的死去。
其实,这并不是曹雪芹一个人的感受,而是几乎所有大家族都能切身体验的,因为“富不过三代”简直就是一个恒等式,不是教育方式出了问题,而是无人可以解决的问题。“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多了去了。真实的情况就是如此,并且逻辑也一样。大家族的兴衰逻辑无非有两套,一套是如《资治通鉴》上写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成由勤俭败由奢”那套,一套就是任何人都对之看得清楚,但是又深深无奈的逻辑,《红楼梦》里写的那种。
那么,这是一种悲剧吗?或许曹雪芹并未如此认为,如果他如此认为,就一定要苦大仇深,大张挞伐了,这也是中国文化基因里很好的一部分,就是《道德经》里那句话:“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意思是根本不把万物放在眼里,随便就丢了。可能万物身为刍狗,也应该知道这件事本身就无意义,你的悲喜也就怪不得老天了。喜怒哀乐,生死离合,没有谁是永恒不变的。
当然,《红楼梦》里还有很多吸引“红学家”的东西,就是满书的字谜和场景谜,吸引人们去考证曹雪芹的身世、时代背景的映射、曹雪芹想说什么,等等,很多人从人名、地名里面假设求证,模棱两可,似是而非。所以《红楼梦》的读者群实在是大,也就不很奇怪了。清朝也实在是奇怪,造就了那么多清宫戏,还结出了一本《红楼梦》,清代的文学比明代高,除了《红楼梦》,还有《聊斋志异》和大词人纳兰容若,足见山高海远的气派,其他时代绝对无此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