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一个小群体里,一定有可以作为老师的人。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对于他的缺点,就反省自己加以改正。
2、三军可夺帅之,匹夫不可夺志之。——《论语·子罕》
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译文:军队可以被夺去主帅,男子汉却不可被夺去志气。 论语中的名句4
4、三军可夺师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三军可以丧失它的主帅,一个男子汉不可以丧失他的志向。
5、三思而后行。 遇事总要思考三次,然后才行动。
6、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用不义的手段得到富贵,就像浮云一样不确定。
7、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8、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不在那个位置上,就不要考虑那个位置上的事。
9、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论语·泰伯》
10、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之。——《论语·学而》
11、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论语中的名句3
12、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季氏》
1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之。——《论语·述而》(举一反三)
1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交朋友,一定要言而有信。
15、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为别人做事有没有尽力,和朋友交往有没有不真诚,教别人的东西自己有没有研习好。这是每天必须反省的三件事啊!
16、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译文:切要以忠信为本,不要结交不如自己的朋友,有错误不要怕改正。
17、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人没有对将来的考虑,就必定会有近在眼前的忧愁。
18、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译文:一个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近在眼前的忧患。
19、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之。——《论语·为政》
20、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
21、以约失之者鲜矣。 经常能约束自己的人,犯错误的时候就少了。
2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自身品行端正,即使不下达命令,群众也会自觉去做;自身品行不端正,即使下达了命令,群众也不会服从。
23、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24、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广泛学习钻研,坚定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出问题并且联系实际去思考,仁德就在其中了。
25、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
26、古之学者为己(所谓为己之学),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
27、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古人学习的人是为了提高自己,现在学习的人是为了炫耀给别人看。
28、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论语·子路》
29、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君子不会根据言论推举选拔人才,也不会因为某人有缺点错误而废弃他的言论。
30、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卫灵公》
31、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之,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之。——《论语·卫灵公》
32、君子不器。——《论语·为政》
33、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团结群众但不相互勾结,小人拉帮结派而不团结群众。
34、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和睦相处而不盲从附和,小人同流合污而不能和谐相处。
35、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通晓道义,小人通晓私利。
36、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37、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君子总是心胸平坦宽广,小人经常忧愁悲伤。
3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3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译文: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
40、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帮助别人做成坏事。小人与此相反。
41、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颜渊》
42、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译文:君子要少说虚话,多干实事。
43、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译文:君子严格要求自己,而小人则千方百计要求、苛求别人。
44、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之已。——《论语·学而》
45、听其言而观其行 评判一个人的时候,要看他说的话,观察他的言行举止,才可全面了解。
46、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有所建树,四十岁遇事不困惑,五十懂得了自然规律,六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七十随心所欲,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47、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论语·为政》
48、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我每天三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做事,是否尽心、忠实?和朋友交往,是否真诚?对老师所传授的知识,是否认真复习?
49、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50、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天下之大,走到哪里都有朋友啊!
5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有志者不可以不心胸开阔,意志坚强,因为担子沉重而且道路遥远。
5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5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译文:士不可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肩负重任,路途遥远。
54、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立志追求真理而又以粗布淡饭为耻的人,是不值得与他交谈的。
55、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完善自身的修养,既像雕琢玉器,又像雕刻石头,都是需要下功夫的。
56、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译文:孔子在河边说:时间就像这流水一样,不分日夜的流淌。
57、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流水一样啊!日日夜夜不停流去。
58、子曰:“不愤不汽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反则不复也。”(愤:心求通而未得;悱:口欲言而未能。)(《论语·述而篇》
59、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日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篇》)
60、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殆。”(《论语·为政篇》)
6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篇》)
6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篇》)
63、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篇》)
64、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篇》)
65、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篇》)
66、子谓——《韶》:“尽善矣,尽美矣。”——《论语·八佾》(尽善尽美)
67、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为之‘文’也。”(《论语·公冶长篇》)
68、孝弟(tì悌)之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
6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7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译文:学习而不思考,人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思考而不学习,则会因为疑惑而更加危险。
7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习并且不断温习,是件愉快的事情,有远方的朋友来做客,是件让人快乐的事,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呀!
7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73、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之。——《论语·子罕》
7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到了一年最寒冷的时节,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凋谢的。
7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76、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花言巧语会败坏道德,小事不忍耐,就会坏了大事情。
77、巧言令色,鲜矣仁。 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人,很少有仁爱之心的。
78、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
7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己不要的东西,也不要强加给别人。
8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8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译文: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加给别人。
82、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之》
83、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
84、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过去的的事已经不可挽回了,将来的事还来得及改正。
85、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
86、德不孤,必有邻。 有道德的人不会孤立,必然有同他相亲近的人。
87、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
88、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论语·卫灵公》(杀身成仁) 论语中的名句2
89、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译文:那些有志向、有仁德的人,没有为了谋求生存而损害仁德的,只有献出自己的生命来成就仁德的。
90、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形容人聪敏又好学,能向比自己学问差的人请教。
9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译文:做事勤敏,又好学,不以问及下于他的人为耻。
92、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之》
93、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
94、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孔子谈到季氏说:“他用天子的舞蹈阵容在自己的庭院中舞蹈,这样的事可以容忍,什么事不能容忍呢?”
95、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译文:颜回这个人很好学。为人不迁怒他人,不重复犯(同样的)错。
96、朝闻道,夕死可矣。 早上明白知晓了真理,晚上死去,也是值得的。
97、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98、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 形容一个人,像腐朽的木头一样无法再雕琢,象粪墙一样不能再粉刷了,一般是对这个人比较失望了。
99、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不要只求速成,不要贪图小利。想求速成,反而达不到目的;贪图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100、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译文:不要求快,不要贪求小利。求快反而达不到目的,贪求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10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时时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由此就能获取新的更深的知识,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10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温故知新)
10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译文: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104、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译文: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结交正直的朋友,诚信的朋友,知识广博的朋友,是有益的。结交谄媚逢迎的人,结交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人的人,结交善于花言巧语的人,是有害的。
105、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论语·季氏》
106、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之。——《论语·为政》
107、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
10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对任何事业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不如以实行它为快乐的人。
109、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之》
110、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11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聪明智慧的人喜爱水,有仁德的人喜爱山。
112、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之》
113、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114、见义不为,无勇之。——《论语·为政》
115、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见到财利时,能想到道义;见到国家有危难时,愿付出生命。才是大人物。
11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之。——《论语·里仁》
117、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见到贤人,就应该想到要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要反省自己。
118、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译文:见到贤能的人就要(努力向他)看齐,见到不贤能的人就要(以他为反面教材)做自省。
119、言必信,行必果。译文:说话一定要讲信用,做事一定要果断。
120、论语中的名句集锦 《论语》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下面是论语中的名句集锦,请参考! 论语中的名句1
121、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诗经》三百零五篇,用一句话概括它的全部内容,就是:思想纯洁,没有邪恶的东西。
122、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一个人内在的质朴胜过外在的文采就会显得粗野,外在的文采胜过内在的质朴就未免浮夸虚伪。只有文采和质朴配合恰当,然后才能成为君子。
123、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译文: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124、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贫穷而没有怨恨很难,富裕而不骄狂是容易的。
125、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宪问》
126、过之,人皆见之;更之,人皆仰之。——《论语·子张》
127、过而不改,是谓过已。——《论语·卫灵公》
128、道不同,不相为谋。 立场不同、观点不同,也就不要相互商议谋划了。
129、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听到传闻不加考证随意传播,就是抛弃了道德。
130、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将知识默记在心,学习时,不感到满足,教人时,不感到倦怠,这三方面我做到了哪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