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增广贤文》
2、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出自《后汉书·马援传》。大丈夫应该这样立志,处境越是艰难,意志就越要坚定;年纪越老,志气应该越大。这句话告诉我们,大丈夫不要怕困难和挫折,不要担心年龄太大,越困难,越年老,应该更有干劲。
3、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曹植《赠白马王彪》
4、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 出自《拟行路难》。大丈夫生在世上能有多少时间,怎能像垂着翅膀、小步行走的鸟一样呢?这句话意在说明大丈夫在世应奋发有为,不应当垂头丧气、意志消沉。
5、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诸葛亮
6、业精于勤,荒于嬉。——韩愈《进学解》
7、中国经典励志名言警句 抱最大的希望,为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国经典励志名言警句,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中国经典励志名言警句1
8、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邪 出自《世说新语·自新》。人就怕立不下志向,只要能立志,又何必担忧好名声不能传扬呢?这句话是两晋时期陆云用来开导周处的话,说明了立志的重要性。
9、人无善志,虽勇必伤。 出自《淮南子·主术训》。一个人如果没有良好的志向,即使很勇敢,也必会受到挫折而失败。这句话说明人不能胸无大志而单靠匹夫之勇。
10、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训俗遗规》
1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12、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盖棺。——陆游《病起》
13、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魏徵
14、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刘备
15、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16、命为志存。——朱熹
17、坚志而勇为,谓之刚。刚,生人之德也。——《练兵实纪·刚复害》
18、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 出自《后汉书·陈蕃传》。一个有志向的人生活在世上,应该以治理天下为己任,难道能只打扫一间屋子吗?这句话道出了人要有远大的志向和抱负,不应该忙于各种琐碎小事。
19、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陆游
20、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21、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
22、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23、学问对人们要求最大的紧张和最大的热情。——巴甫洛夫
24、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25、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屈原《卜居》
26、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27、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28、志不求易,事不避难,臣之职也!不遇盘根错节,何以别利器乎? 出自《后汉书·虞诩传》。立志不应贪求容易实现的目标,做事不回避艰难。这句话强调以正确态度对待困难,告诫人们要有不怕吃苦的勇气和敢于实现的精神。 中国经典励志名言警句2
29、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 出自《韩非子·喻老》。立志的困难,不在于胜过别人,在于胜过自己。这句话是说,有时候战胜自己,比胜过别人更加困难,这需要有坚定的志向。
30、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生书》
31、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32、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33、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格言联璧·处事》
34、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35、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列传》
36、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 出自《战国策·秦策》羽毛不丰满的鸟,不能够在万里长空高高飞翔。这句话告诫人们必须刻苦磨炼自己,掌握一套过硬的本领,才能大有作为。
37、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出自《史记·陈涉世家》。鸿鹄:天鹅。小小的燕雀哪里知道鸿鹄一飞冲天的`志向!这句话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句中以“燕雀”比喻见识短浅的人,以“鸿鹄”比喻有远大的志向的人。
38、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出自《杂诗》。回忆少年时代,满怀豪情壮志,想要超越四海,就像鸟儿一般,能够挥动翅膀,凌空高飞。这两句话表达了一种不甘沉沦的壮志。
39、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渔夫》
40、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吕氏春秋·诚廉》
41、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荀子·儒效》
42、精诚所加,金石为开。——《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
43、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罗大经《鹤林玉露》
44、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戎登程口占示家人》
45、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曹学《蜀中广记·上川南道彭山县》
46、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47、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48、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