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裤腿破了妻子补了两块明显的大补丁,还舍不得换件新的,继续穿着给学生上课、带领学生下工厂实习(有我与妻子和5岁儿子的合影为证)。1968年8月,我去上海出差,经常出入闹市和黄浦江外滩,一个大学教师穿条破裤子实在不雅,这才下决心买了一条呢料西装裤和一双简易皮鞋。穿惯了普通衣服,乍一穿笔直的'西装裤,走路来都觉得不自然,一进工厂,还引来车间师傅奇异的目光。就是这条漂亮的西装裤,我还不敢穿,长期躺在箱底睡大觉,只是节假日或访亲会友时穿上一回。1975年我下放到北京平谷劳动,有一天我翻出这条西装裤,同事见到很惊讶:“哇!你还有这么时髦的裤子?”可巧公社召开*大会,李老师对我说:“老孙,今天开会,你要敢穿这条西装裤去,我输给你一斤糖块。”这下可给我出了个不大不小的难题。在广大农民面前穿这么时髦的裤子太刺眼了,我真的不敢穿。但我还是嘴硬,便说:“这有什么不敢的,这回你算输定了!”话是这么说,我却是硬着头皮穿着这条西装裤去公社开会的。我坐在会场里,老觉得有人盯着我的西装裤,不由自主地用手往下拉上衣,眼睛不敢旁视。直到散会回到驻地,换下这条西装裤,心里才舒服。哎!我真是“穷命”人,穿件好衣也受罪。   1986年全校举行职工歌咏比赛,要求参赛人员穿西服、配领带。我穿上西服裤,系上领带,真是“人靠衣裳马靠鞍”,顿时我显得有精神、有风度,于是有人起哄说:“嗬,孙老师穿上这套西装,系上领带真帅,像个大教授!”我听了虽然笑眯眯的,可是站坐都不自然。歌咏比赛一结束,我赶快换上中山装。直到1992年退休,再也没有穿过这套西装。   1992年退休后,老年人穿西服的渐渐多起来。我又从市场上花了150元买了套装西服(人发福,原来的西服不能穿了),开会遛弯常穿。大约穿了半个多月,还是觉得穿便装舒坦。后来几个孩子把他们淘汰的西装拿来让我穿,一下子衣柜里就有了4套西服,成年累月挂在衣柜里。为防虫蛀,夏天往衣兜里装樟脑球,经常晾晒,实在麻烦。同样衣服好几件,想穿哪件穿哪件,翻箱倒柜难找寻,真是急煞人。   过去穿衣难,一是因缺钱,二是布料难买。那时人们穿衣买布,城乡全凭布票,而且省际间布票不流通,有时布票在手也难买布。   改革开放以来,取消了布票,敞开供应,而且布的花色品种繁多,衣服款式新颖,更新换代迅速,再也不为穿衣犯愁了。可是衣服多了也发愁。我家更新换代的衣服,上至老年,下至小孩,成堆成摞,应有尽有。我曾多次给农村老家寄去大包小包崭新的衣服,现在衣柜里仍有许多衣服睡大觉。这些衣服扔了舍不得,放着又无用,夏天怕发霉,晾晒衣服成了老伴的重要任务。   缺衣犯愁那是穷愁;衣多犯愁那是富愁。仅从穿衣引起的“烦恼”,也反映出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提高。一个缺衣少食的时代已经过去,迎来的将是全国人民丰衣足食、和谐繁荣、多姿多彩的小康生活。   三、一盏旧台灯的故事。   2008年五一长假,在北京工作的外孙女给我带来了一件礼物,是一盏新台灯。她看着桌上的旧台灯对我说:“姥爷,您这盏老古董该下岗了,我给您买了一盏新台灯。”打开包装盒一看,果然不错,大方新颖。可是,我仍然舍不得换下那盏旧台灯,因为它已经陪伴我几十年了,这中间还有一段不寻常的故事呢。   那是1964年10月,我大学毕业留校工作。我在宿舍里摆好桌椅后,总觉得缺少点什么,仔细一想,噢,是缺少一盏台灯。当时我刚领了46元的工资,除了给妻子寄去20元外,还剩下26元。我马上乘车赶到王府井百货大楼,看到货架上摆放着各式各样的台灯琳琅满目。我徘徊了许久,最后让售货员拿了一盏价钱最便宜的台灯,拿着它左看右看爱不释手。当我一问价钱是11元5角时,我的心头一颤:妻子在农村劳动一个工分才几分钱,11元5角得用她几个月的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啊?想到这里,我实在舍不得买了。我又仔细观察了这种台灯,其实结构很简单,心想还不如回去自己动手制作一盏台灯呢!于是,我仅花5角钱买了一个多功能灯头就回去了。   我利用星期天的时间,找了一只废弃的手电筒作支柱,用一个小塑料盘做底座,开始自制台灯。台灯组装好后,我又花了1角5分钱买来一把颜色鲜艳的红绿塑料线绳,将台灯支柱密密匝匝地缠紧绝缘,还用废弃的电影胶片做了一个灯罩。台灯做好后通电试验,效果果然不错,不仅美观实用,更重要的是它里面凝聚了我的劳动成果。看着自己制作的这盏台灯,我心里那个美呀!说实话,比买一盏新台灯着实还要高兴呢!   就是这盏自制的台灯,在北京伴随我度过了12个寒来暑往。1976年我从北京调入华北油田时,有不少东西我都处理掉了,唯独这盏台灯我不舍得丢弃。我把它带到了华北石油学校即现在的天津石油职业技术学院,它又继续陪伴着我备课、批改学生作业。直到学校给每位教师配备了一盏8瓦的日光灯,我才将它替换下来,放在卧室的床头前,供夜间照明使用。后来它的灯罩有些损坏,我也没舍得把它换掉,照样坚持使用着。儿女们见了它觉得不雅,几次想给我换盏新的床头灯,我都没有同意。我觉得使用它不仅是简单方便,更因为我对它蕴涵着一份深深的感情在其中。

2、9岁的男孩几乎全光着屁股。   解放后,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穿衣仍然很困难。那时农民穿的衣服全是家织布,由女人一针一线缝制而成,而机织布(农民称洋布)大多农民可望而不可及。我从小到大,一直到工作多年,所有的衣服全是这种家织布。1959年我去北京上大学,单衣、棉衣全是妻子亲手缝制的。那时为怕城里人笑话,还将我的上衣布纽扣改成当时时兴的塑料钮扣,裤腰也由直筒裤改成西装式。那时我只有一件粗布上衣,父母见我穿的寒酸,从微薄的收入中挤出5元钱,让我在城里买件新衣。我嗜书如命,舍不得买衣,全买了书。每年夏天,我总穿这件白色粗布上衣,脏了晚上洗一洗,夜里晾干,白天再穿。这个秘密被同室的同学发现,告诉团支部组织委员,她把她叔叔的一件旧丝绸短褂送给我,我视为宝贝,一直穿到大学毕业。   参加工作后,我虽然有了工资收入,但又需要养家糊口,穿衣仍然很困难。“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也是我当时穿衣的真实写照。我的一条浅绿色的布裤,穿了

3、虽苦尤甜散文   有一天,我突然想起列宁的一句话:以革命的名义想想过去,忘记就意味着背叛。于是几件往事浮上心头,虽苦尤甜,不揣冒昧,献给天涯中青年读者,了解我那辈人艰苦的岁月。   ——题记   一、一条棉被话今昔。   前些日子拆洗被褥,我发现一条褥子似曾相识。仔细一看,啊,想起来了,这是一条旧棉被改成的褥子,它勾起了我对往日的回忆。   那是1959年8月,我考上北京化工学院。临行前妻子对我说:“你去北京念书,那条粗布棉被太土气了,让城里人见了笑话,还是带上我们结婚时的那床花棉被吧!”于是那条花紫贡呢“洋布”棉被取代了我的粗布棉被。   这条棉被,颜色鲜红,上面印有龙飞凤舞的图案,能有这样的棉被陪我读大学,我心里感到非常欣慰。   那时农村贫穷,被子还是珍贵的物品,一般农户一家几口人才盖上一床棉被。我在外地读书,也只有一条粗布棉被,没有褥子。只因我去北京念书,才特意给我套了一床花格子、粗布里子的褥子,今天又有这条花棉被,怎不让我高兴呢?这条珍贵的棉被陪伴我度过了5个春秋,大学毕业后,我也没舍得将它换下。   就是这条旧棉被,它陪伴我去过工厂,下过农村,还跟随我游览过祖国的锦绣河山。那是1966年10月,国庆节刚过,我背上这条旧棉被,踏上大串联的征途。它和我一起去过古城西安,在延安的窑洞里住了3天3夜;它到过美丽的山城重庆,又乘江轮、渡三峡,逶迤来到武汉,这条旧棉被是和我朝夕相处的好伙伴。由于它长年累月地做奉献,慢慢开始破烂,由于种种原因,我缝缝补补又使用了好多年。   1968年我去上海出差,买了一条红缎子被面,准备把这条旧被面换下来。可巧那年闺女去湖西中学读书,我就把这条新被面给了闺女。直到1970年我去五七干校劳动,学校用取暖费给每个职工发了一条新被面,我才把这条旧被面换下来。又过了5年,我的经济状况好转,才重新套了一床新棉被,就把这条旧棉被改做成褥子,一直用到现在。   改革开放以来,我的收入大大增加,床上用品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我的棉被也由一条变成薄厚两条,家中备用棉被十几条。除棉被外,还有毛毯、毛巾被,而且被面也换成花样繁多的丝绸,被套也由棉絮换成丝棉、驼绒、羽绒,盖上这样暖融融的棉被,心里高兴、舒坦。   我经常写点回忆过去的小文,不是我欣赏过去,更不是留恋失去的岁月,而是通过回忆过去,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现在,还要发奋图强,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现在生活富裕了,不能忘记过去的艰难,“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还要时刻记住列宁的话:以革命的名义想想过去,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二、由衣服引起的“烦恼”。   吃饭穿衣是人生大事,写文论衣并非小题大做,因为我对穿衣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并由衣服引起诸多“烦心”事。   *,穷人吃饭难,穿衣也难。我村有个逃荒户,一家4口以卖青菜为生,吃不饱,穿不暖,更令人难以想象的是两口子只有一条裤子。就是一般农户,穿衣也挺困难,衣不遮体的人比比皆是。到了夏天,不少

虽苦尤甜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