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师散文随笔

  将《苍茫》发布到简书上,在转发朋友圈时,留言处写下“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情”,便转身去做别的事情。微信里叮当的声音传来,是群群小心翼翼地打着招呼:“大姨夫,有个字错了吧,‘情’应该写作‘晴’吧,我也是不久前刚刚学到的。”仔细一看,跟文中引用的对比,真的是错误的。不由得老脸一阵发红,“恩,是错了,能学以致用,挺好的,可以称得上是我的‘一字师’了。”“不敢当,不敢当。”看到她的回信,看到她回复的不敢当,我的面前呈现出这样一幅画面,面前仿佛站着一位翩跹的身着汉服的女孩子,娇羞摆手否定的样子,才有了“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古韵。

一字师散文随笔

  而古人常称的一字师,是指正一字之误读或更换诗文中一二字者,即可为师。如果没有一份专注,是不能明察出一个字的错音一个字的错用的,而且还要有一份勇气去指正出来,从而使对方的文字语境趋向完美、意境高妙突显、文境明确表达。恰如当郑谷将齐已的“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改为“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的时候,就有了“人以郑谷为一字师”的由来。而当韩愈将贾岛的诗句“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确认为“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的时候,就赋予了“推敲”这个词语鲜活的生命力。

  在远离书写的日子,偶有灵感而不落于纸张,后期想起时觉得那时的灵感会抽来一记响亮的耳光,提醒因不专注于一事而流失的光阴,肤浅中也会有那么一丝丝的羞愧。可是,智能手机普及以来,随着阅读量的加大,羞愧感便渐渐淡薄了。

  新的一年在一股莫名其妙的.动力支撑下,对自己的淡薄态度发起了强有力的挑战,用文字记录着每天的所思所想所忆,也许是自我成长的一个重要阶段。专注于文字,发布到简书前,会一次次地校对其中的对错,发布后,还是会发现,每一篇的文字中,还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错误。想在一个周期后,重新梳理一下过去,用专注的态度对待每一次的修改,希冀着还会有人如群群一般指出某一处的错误。这一段的简书,其中忆旧的文字偏多,以为年轻一代人兴趣不大,毕竟她没有经历过我的经历,但是昨日第一时间就能指出来我的错误,一是关注了我的文字,二是体现了她的专注。

  群群是妻的外甥女,正读高二,虽然在一个小城,相见的日子并不多,最近的一次是闰女回来,妻妹安排的晚宴上,见到了这位高高的鼻梁上架一副黑框眼镜,流珠飘逸的居家服,举止文质彬彬的孩子。我们的气氛是非常开明的,孩子们相聚,可以以红酒或啤酒,可以以不同人提出的话题,天南海北畅所欲言。席间谈到了我的简书《键盘侠》,她促狭地对我说:“大姨夫,你也写写我呗”,对于她的请求,我一口否决,关键是在她成长的历程中,参与的不多,与其切入点太少了,关注度不够,擦不出文字的火花。想起妻妹对妻抱怨小二的个性时说的“一点也不象群群,逮着什么东西都扔到地下,不象她姐姐,一个手绢能玩一天。”

  看来,群群专注的品质是从小就养成的,从小学到高中,自制力非常强,每天回家第一件事,先认认真真地把作业写完,然后再去玩,再去练琴,这种专注,一直持续到现在,可以说是非常辛苦的。还在高二,却每天都做着大量的功课至深夜,还要参加自选的补习班,竟然还有时间来关注我的文章,校对错别字,为些还发来修补更正的微信,那个时刻的她也是用一种非常专注的态度吧。

  如果说人生是一场修行,那么专注的孩子势必会走的更远。

  2018年1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