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院深处散文

  柳街镇开展的乡村散居院落环境卫生、社会管理综合整治,在都江堰市率先垂范,也是成都市乃至中国新农村建设值得借鉴的经验之一。

庭院深处散文

  整治散居院落提升了乡村风情的生活品味,保护了川西民居民俗特征,奏响了都江堰农旅相融的强音,继承和发扬了中国院落文化。

  古朴的院落犹如一首首美丽的散文诗卷, 突出了美妙的自然段落,丰富了、彰显了、鲜明了川西民居民俗文化; 无论张家院子、还是李家林盘……还有许许多多的院落如同绿洲中的一艘方舟,那弯弯曲曲的林中小径深深伸进庭院,每一处都是田园风光诗情画意、每一处都是翠绿的人居自然胜境。

  陶渊明说: “户庭无尘土,虚室有余闲”;

  白居易说: “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

  余秋雨说: “这个庭院,不知怎么撞到了我心灵深处连自己也不大知道的某个层面。这个层面好像并不是在我的有生之年培植起来的,而要早得多。如果真有前世,那我一定来过这里,住过很久。我隐隐约约找到自己了。自己是什么?是一个神秘的庭院。 哪一天你不小心一脚踏入后再也不愿意出来了,觉得比你出生的房屋和现在的住舍 还要亲切,那就是你自己,我在这个庭院里独个儿磨磨蹭蹭舍不得离开……”

  听一位厌倦了城市生活的长者说: “人,在钢筋水泥筑起的高楼里生活,犹如在鸟笼中; 在乡坝头居住,就*在恬静的生活里”。

  临近柳街乡村院落,一阵阵柳风吹拂,送来扑鼻的淡香与清爽,亲吻来者的肌肤,无不令人寻香闻柳……

  假如,你能驻足柳街院落便能闻声听香,这五月的蝉声和蛙声会让你心醉; 这房前屋后的树林鸟语花香会让你耳目一新。到了夜静前的喧闹时,从远处传来声声狗叫,近处可听可见鸡唱鸭鸣,每日还有公鸡啼叫为你报晓黎明。还有广场上传来幽扬的节奏,仿佛“薅秧歌”从远古时代传来……

  有着归隐随园的人,在这如此的院落里能读出明月清风的古典之情、能悟出躬耕乐道之意,能隐于深处探索院落文化的风骨与神韵,能感受到风花雪月的自然情趣。

  居住在这里的人们,早出晚归辛勤农耕的汗水,犹如泼墨写诗作画、从画中来又回到画中去。于生态自然栖身正是一叶人文风景。

  多少年来,中国文化已深嵌在院落里,透视过去,我们能清楚地看到农耕文化的精髓,能看到这一座座院落背后的千顷平畴……

  然而,先前的院落,是贫困和饥饿的群体,正所谓:“笆笆壁头高粮杆,一眼望到大路边”之穷居,古朴的院落成了贫瘠之地。

  而今, 乡村虽然还是那个乡村、院落依然还是那个院落,但已诗画换装舞动新姿,变得很神彩。那里的农民从那深掩的门庭里走出来,直起了腰杆、挺起了胸堂、迈着自信的步伐精神文明了许多。

  川西民居民俗院落是我们祖先的`一种文化。“每座古村落都是一部厚重的书,不能没等我们去认真翻阅它、阅读它,就让这些古村落在城镇化的大潮中消失不见” 作家冯骥才说。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胡彬彬指出:“传统村落原来所具有的代代相继、传承至今的文化形态正在发生急剧裂变,传统文化的内在结构也面临着支离破碎的危险。”

  据有关数据统计: 我国每天有1.6个传统村落消失在城镇化中。我们的院落能否守住浓浓的乡愁,关系到现世与世袭,积极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柳街镇是*农民诗歌之乡,又是“薅秧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之地; 诗溅整个乡村院落、歌声依旧唱响“稻田里”古老的风土人情。

  踏进柳街镇院落深处有一种回归故土的心声,因为它承载了华夏五千年的母体农耕文明史。

  有了柳街镇院落文化的梦想,我们便有了审视五千年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