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着*散文
这些日子以来,下班前的一个小时我总是与音乐为伴,无论是带有江南芬芳的《茉莉花》还是刻画身后这方黄土的《信天游》,亦或是带有些许异域气息的《我心永恒》,都让我在情不自禁的哼鸣与和唱中如痴如醉、流连忘返。
回想这些年来走过的旅程,音乐无疑是我人生路上最忠实和亲密的伙伴,它是我依靠的港湾、倾诉的知音、永远的骄傲。虽然至今仍不识谱,但与音乐的结缘仿佛从牙牙学语的儿时便已开始了,那时家中有一架电子琴,说是准备给我拿来锻炼手指的灵活性,但终究因为我的懒惰与顽抗而成为了父亲的玩具,而正是它的到来开启了我二十余年有歌有梦的美妙人生。
为了更好的玩转这件新玩具,父亲——这个曾经自学笛子、口琴的文艺青年买来了一本三百余页的.《流行歌曲大全》、准备攻占“电子琴”这一新的高地。从那以后的很多年,卧室的窗前会不定时的传出一阵伴着电子琴的嘹亮歌声,在二十年前、那个音乐培训班还不算普及的年代,这样高水平的演奏在左邻右舍看来绝对是一件极为“洋气”的事情。《小白杨》、《塞北的雪》、《少年壮志不言愁》……在父亲的执着努力下,三百余页的曲谱渐渐被翻完,而音乐也就此给年幼的我留下了最美的印象。“烽烟滚滚唱英雄”、“一棵小白杨长在哨所旁”……那时还不太懂得什么是“自卑”的我时常会学着父亲的样子引吭高歌,并会不时指着电视里的节目和大家说“这首歌我也会唱”。
听着、唱着、笑着,在那架声音渐渐嘶哑的老电子琴、不断补充的曲谱集和父亲似乎未曾改变的歌声的陪伴下,我从懵懂渐渐走向成熟,也早已习惯了在歌声中去表达和抒发喜怒哀乐。从那以后,我开始自己去寻找那些悠扬暖心的旋律,我学歌的渠道不再仅仅局限于那架电子琴,音乐成为了我生命的一部分、和我一起走过那段似水年华、看遍花开花落。
20xx年,四岁的小妹拿起了小提琴、选择了一条属于她的音乐道路,为了培养她对音乐的理解和鉴赏能力,家里多了许多写着“世界名曲”的光盘和录音带,《乘着*》、《献给爱丽丝》、《卡门序曲》,这一首首写满岁月的沉淀、承载着世界文明的不朽名作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更加广阔音乐天地的大门,《英雄交响曲》的雄壮、《天鹅湖》的悠扬、《闲聊波尔卡》的欢快都让我深刻领略着音符所传达出的无穷魅力,世界上最美的旋律渐渐构成了我的音乐世界,在弦键之间我仿佛穿越的时间的尘埃、看到了那个大洋彼岸用辉煌铸就的年代。
上海的《紫竹调》、北京的《前门情思大碗茶》、重庆的《红梅赞》、陕西的《赶牲灵》、江苏的《茉莉花》,现在的我每走到一个地方都会不由自主地回味起当地最具特色的旋律,在那些与歌声为伴的路途中总有着说不尽的浪漫与回忆。东方的婉约、西方的浪漫,乘着*,走过时间的年轮,如歌的生命就这样谱写着它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