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时间换来什么谌建平的励志创业故事

  他选择的路径,代表了深圳传统制造业升级转型的必由之路。6月初,这个谦逊的年轻人接受了《深圳商报》记者的专访。

七年时间换来什么谌建平的励志创业故事

  借10万元钱开始创业

  记者:人们很难相信你赤手空拳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获得如此的成功,你能跟我们说说你的第一份工作吗

  谌建平:第一份工作是在一个五金厂,做统计,3个月后跳到塘厦的一个厂,做仓管。

  这么快就跳槽是因为五金厂工作时间太长没空看书上课,而当时那种学习的冲动我自己都想不到。学物流、学仓管、学平面设计。为了能有更多时间,最后干脆辞工到了一个电脑培训学校,一个月里就学会了5套软件学校老板干脆让我白天给其他学员上课,自己晚上免费学。

  2002年春节后,我觉得应该有个更大一点的舞台了,我直接就到了深圳。这次找到了一家广告公司,做设计。

  深圳的工作让我感觉眼界开阔了很多,我慢慢地就了自己创业的冲动。2003年正是PDA最火热的时候,我认准了Case(外壳、护套)这个当时还有些冷僻的行业,我认为随着个人电子设备市场的成熟和扩大,Case行业一定会起来。

  至于启动资金,我把自己所有的积蓄凑起来,大概有六七万元钱吧,又找了一个朋友借了10万元,再招来两个业务员和一个跟单员,2004年春节后,我们的佳盟科技公司就这样启动了。

  当作坊主都要读个

  记者:如果说误打误撞进入这个高成长性的行业,有一些运气的成分的话,那么就是在一个这样高速成长的行业里,我们也看到不断地有企业倒闭、停产、转产。你运气怎么就这么好

  谌建平:那真的是一个全新的市场,我刚进入的时候产品毛利最高可以达到60%。而且产品线也在不断延伸。2005年中,一个欧洲客户来到佳盟,他的手机引起了我们的注意。那是一款国内市场后来叫多普达818的手机,我们意识到这是个会火的机型,就让客人把手机留下,马上开模生产它的系列护套,后来的市场证实了我们的判断,这个系列我们做了大半年,利润也很好。所以说,我们选择进入这个行业是一个运气的事情,但就像那句名言所说的:运气只留给有准备的人。

  记者:这只能说你又走运地选了一款热销产品。

  谌建平:哈哈,这的确还是个小概率事件,但这些也足以让我们度过初创期的艰难。就如同概率论的原理一样,企业大了,你就不能指望运气这么一个不靠谱的东西来帮你了,归根结底还是产品、成本、管理和商业模式的比拼。

  佳盟以几何级数膨胀的发展速度慢慢地开始让我感受到压力,管理的问题开始凸显出来。我就想再紧张也得去补这一课。2004年底,我报名到中山大学上EMBA班,一是自己要学点管理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想到同学中去找些管理的人才。

  黄新就是在这个时候进入了我的视野,我了解到他对于企业管理很有一套于是几次半真半假地邀请黄新加盟,但都被拒绝了,他不客气地说:“你那庙太小!”在近两年的交往中,我的诚心打动了他。

  2006年3月,黄新正式加入佳盟。

  不知道谁是第一

  记者:难道是像NBA一样,引进一个巨星就具备争夺总冠军的实力?因为引进一个职业经理人就改变了企业面貌

  谌建平:当然不是这么简单的事情。更准确地说,我们再一次在机遇敲门之前做好了准备。

  这个市场的扩张超出几乎所有人的预料其次就是苹果这个强势品牌的横空出世,给了这个行业一个很大的利好。因为苹果品牌的市场定位,使得其Case定位向高端化、奢侈品化发展,利润率随之大幅提升,毕竟苹果品牌的拥趸都是一些对价格不那么敏感的人群。

  记者:如果不是一个职业经理人改变企业面貌,那是不是一个“苹果”改变企业命运

  谌建平:“苹果”当然对我们影响深远,它对于我们的影响其实并不止于市场。正是在苹果产品的影响下,我们开始确立了高端化、品牌化的发展方向,创建起了一支60多人的研发团队,每年推出近300款产品。仅仅一个iphone4我们就拿出了100多款。公司还跟一些原材料厂商合作,应用一些可降解的、环保的和特殊功能的材料来研发自己的新产品。

  而“苹果”对我们的另外一个影响则是——你得成为规则制定者。如今的我们已经是细分市场的老大,年销售额已经超出第二第三位的总和。但是我们从来都只说自己是行业第二,有人问起谁是第一的时候,我们都回答不知道。

  “苹果”的成功可以说是给了我们一个极好的商业机会,市场永远都会有一个主流的品牌、主流的产品,今天是“苹果”,明天可能是“橙子”。只要我们做好了准备,善于学习和改变,就永远不会缺少机会。

  关注员工和合作伙伴

  记者:做“老大”,拥有最大的市场资源和话语权,这样的感觉一定很爽吧

  谌建平:表面上看当然是这样。但是,我认为做企业就是与人分享!与终端消费者分享产品、创意和服务;与供应商、渠道商分享价值链;与竞争对手分享市场拓展;与同事、股东分享企业利润。

  我的一点体会是,如果说现在我的事业取得了一点成功的话,那么“与人分享”应该是成功秘诀之一。我可以说,在我的供应商圈子里,口碑非常好,信用度非常高,价格也不苛刻。

  一家叫“凯利”做喷油电镀表面处理的公司是我们多年的'核心供应商之一,2009年下半年,“凯利”突遭重大变故,企业濒临倒闭。我们做出了两项与众不同的决定,一是把没到账期的货款提前结给凯利,二是我个人借款500万元给凯利渡过难关。在我们的支持下,凯利起死回生,又重新建了一条生产线。

  记者:其实这也是维护整个行业的生态平衡。

  谌建平:“对啊,没有谁能够一个人把所有的钱赚完,维护一个好的行业生态对所有人都有益。作为老板要舍得也要善于与员工分享企业成长的成果,这同样是维护企业生态的必由之路。”杰美特资材部经理张玉辉是最老的员工。7年来这个高中都没毕业的小伙每年都有提升的机会,每年年底都能拿到卓越员工奖金。2008年的时候,张玉辉父亲眼疾,昏迷不醒,我专门致电回家探病的张玉辉,让他尽管安心照顾父亲,假期和钱的事都不用考虑。

  从OEM转向

  记者:这是个门槛非常低的行业,技术含量也不高,而你上面所提到的那些经验似乎也不足以确保你的核心竞争力

  谌建平:是啊,你提的这个问题其实也是这些年来我的一大心病,而且这也是大量和我们一样的深圳制造企业面临的一大问题。去年4月,我们又成立了一家公司——中创投资,想以此来作为一个转型的突破口和解决方案,也是我入行多年来的一个梦想,通过中创来做自己的Case产品品牌——x-doria。

  做代工、做OEM,我们已经在行业里做到极致了,虽然也有自己的品牌和研发的产品,但工厂做品牌总不是个专业的事情,美国贝尔金、国内的神舟数码,甚至是着名的富士康都是工厂做品牌的前车之鉴。但是不是不做品牌也行呢,当然也可以。我们也有很成熟的商业模式,支持几年肯定没有任何问题,不会亏也没有风险。但我总是不甘心,就像你开鞋厂,做了一辈子鞋都是为耐克、阿迪做嫁衣一样,你可能也赚了不少钱,但总是没有自己的事业。

  记者:现在东莞一些大的鞋厂也开始推自己的品牌了。

  谌建平:这是必由之路,传统制造业已经面临拐点。以我们Case行业为例,如果是代工,做OEM你的成本完全透明,硅胶多少钱、人工多少钱、合理利润多少钱,人家来谈的时候,你完全没有议价能力。而做品牌就不同了,中创的一个x-doria牌的手机套,如果在商场售价是300元,其实我向生产厂商采购的价格肯定不会超过40元,我给渠道的价格不会低于90元。至于怎么样做到300元的价格,就看中创怎么样来培育、维护和推广这个品牌了。

  这就跟那些国际知名品牌比如burberry一样,它的一件在伦敦高级百货商场售价100英镑的衬衫,在深圳服装厂采购价大概就是10英镑,它给商场的价格大概是30英镑,我们的目标就是做成这样的品牌。但我们跟这些传统奢侈品牌还有一些不一样的地方,我们是在一个新兴的行业,已经有了非常成熟的工艺制造设计经验,对消费潮流引领把握能力也已经相当成熟比起鞋、服饰这样的传统消费品行业品牌的难度应该小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