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要训斥孩子的“梦话”   

2、依靠父母的孩子,总免不了挨摔   

3、养成储蓄的习惯,让孩子终生受益   

4、及时消除孩子的残忍行为   

5、合作能力比知识更重要   

6、善于创造的孩子,往往具有一个奔驰的头脑   第六大关键:随培养孩子良好的沟通技巧   

7、善待孩子的兴趣   

8、培养乐观的性格,让孩子坦然地面对生活中的不幸   

9、培养孩子的意志力不容忽视   

10、学会欣赏别人,才会欣赏自己   

11、孩子勇于承认错误,则错误已经改了一半   

12、孩子善于谈吐,最能弓l起别人的兴趣和注意   

13、孩子把大量的精力耗费在焦虑上,就不能发挥其固有的能力   

14、孩子是脆弱的,教他勇于正视失败   

15、孩子有梦想时,催促他向梦想迈进一步   

16、孩子缺乏处世能力,随时都会有被生活吞噬的危险   

17、孩子越早接触和学会使用零花钱,长大后就越容易赚到钱   

18、对孩子进行夸奖,但不要过度   第四大关键:教会孩子自我保护   

19、对挫折感到陌生的孩子,很难融入社会   

20、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   

21、幽默感看似“小伎俩”,实则“大本事”   第二大关键:让孩子学会感恩,懂得宽容   

22、心胸狭窄只会让孩子一生痛苦   

23、总是责备孩子的失败,孩子将会变得“无能”   

24、恶作剧会“惹祸”,及时引导孩子改正   

25、懂得“舍”才会有所“得”

26、懂得倾听的孩子具有人格魅力   第七大关键:教会孩子合理使用钱财   

27、懂得感恩,才会成长   第三大关键:培养孩子直面挫败的勇气   

28、懂得社交礼仪的孩子,能够拥有好人缘   

29、拒绝孩子问的“为什么”,就等于剪断了他思维的翅膀   

30、拥有爱心,就有了求知求美的动力   

31、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   

32、接受现实是走向乐观的第一步   

33、提高孩子的“免疫力”,从容面对诱惑   第五大关键:让孩子敢于梦想   

34、教会孩子一些安全常识,冷静应对伤害   

35、有梦想才有创造   

36、正确处理孩子的压岁钱   

37、正确认知孩子的教育问题   小孩爱打人是不善于沟通的表现   贝贝是个漂亮的小姑娘,大大的眼睛一眨一眨的,充满着灵性。可我发现,贝贝从不愿与人沟通,和小朋友玩时,合得来就玩,合不来就打。我想向她了解情况时,她总低着头一句不说。   没有办法,在疑惑中我与贝贝妈妈进行了沟通。贝贝妈妈告诉我,贝贝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叔叔婶婶,还有哥哥都住在一起。贝贝4岁,哥哥5岁,由于年龄小,所以总吵架。每次贝贝都把哥哥打哭。在大人眼里被打哭的是弱者,所以从不问缘由,总先说她,开始时她还会争辩几句,后来就不说话了,总是气鼓鼓的,很不服气。   听了贝贝妈妈的一番话,我找到了问题的症结。主要原因还是家长没有和孩子沟通好,凡事都先入为主,认为被打的是弱者,应该受保护,而打人的当然要受批评。从不好好问明原因,致使孩子不去寻求其他解决问题的方法,只会用武力解决问题。   我向贝贝妈妈介绍了亲子沟通的方法——开放式倾听,再发现贝贝和哥哥吵架时,可以先问她:“你是不是觉得哥哥很令你生气,所以你才会打他的。”当孩子听你这么说时,她会觉得你没有责备她,从情感上就不会抵触你,她会说出心中的想法。知道她是怎么想的后,再征求她的意见,看有没有不用打就可以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不仅能拉近和孩子的情感,还能帮她解决问题。   贝贝妈妈听后,决定试一试。当发现问题时,不再一味责怪,而是试着倾听孩子的想法,然后和孩子一起想办法解决。贝贝在园时,我为她创造与其他幼儿交流沟通的机会,并让她及时说出心中的感受。与此同时,我和家长还定期进行沟通,以了解贝贝的近期情况。   功夫不负有心人,贝贝在一天天起着变化。现在,贝贝不仅能主动与他人沟通,还能帮小朋友解决一些小事情。当看到我们赞赏的目光时,她会很自豪地笑笑,那双大眼睛看上去更漂亮了。   孩子们最需要的关爱是怎么样的?   

38、用自信取代自卑   

39、纠正孩子盲目攀比的心理   第八大关键: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我   

40、让孩子保持一颗平常心   

41、让孩子每天发现一个自己的优点   

42、过分地保护,就等于“伤害”   

43、过分的溺爱,带给孩子的是无情   不少父母对孩子的物资需求无限满足,对孩子的精神需求却很漠然,因为家长总是说:“我忙赚钱,都是为了你有好条件生活”。但亲爱的爸爸妈妈们,你们知道吗?青少年心理需要的是更多的陪伴和关怀,精神的东西有时候比物质更可贵,当你们忙碌的赚钱的时候,却造成孩子与人格格不入,甚至走向反面,问题出在孩子身上,病根很可能在父母身上呀?所以,你们想想这样的爱值得吗?你们再想想孩子们到底要的什么爱?   

44、过多的干涉,带给孩子的是无奈   比如青春期早恋等,学会与孩子沟通,并指导孩子掌握与人沟通和正确交往的方法,对于孩子们对异性朦胧的感觉既不绝对的否定干涉,也要把影响学习等后果和孩子交心,让孩子们愉快的接受朋友的友善,面对生活中一个个的问题,解决并度过一个个难关,你会发现,你有个出色的孩子!而且这种说明白的事情,他们还会好奇的非要试试吗?因此说,当孩子过分好奇的时候,也可能是你们的干涉为他们创造了更多探究与神秘的氛围。   

45、过多的指责,带给孩子的是无措   对于孩子,被认可,求得正确评价的心理需求胜过对金钱和娱乐的渴望。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如果你总是告诉孩子,别人家的孩子如何的好,他这样做或那样做都不好的话!他会认为你不爱他,他做什么都不好,那他为什么还要努力那?因为做了就是错的,你爱别的孩子。   望着那些从小疲于奔命的孩子,亲爱的爸爸妈妈们,你们有没有想过你要的到底是什么?人要学会舍得,不能企盼全得。孩子胆小没耐心,很多时候是父母干涉和惯的,在孩子学习的路上,最需要的不是老师和家长的督学,而是观众而是掌声。生活中有些东西不必在乎,可有些东西不能不在乎,那就是孩子对你的爱。孩子的爱得到体现,才会产生无比的快乐。   亲子教育:让孩子听话的沟通技巧   如果想让孩子认真听自己说话,就要知道孩子的心理,这样才会在沟通的时候避免出现孩子有叛逆情绪的情况。如果不掌握好沟通技巧,即使你是为孩子好,孩子也不会领情。   前不久听到一位妈妈说:都不知道该怎么跟我家孩子说话了。昨儿,我说该出门找小朋友玩儿了,不过天冷,得多穿件衣服。结果孩子死活不穿。我最后告诉她,如果你不穿衣服,咱们就出不来门了。这孩子脾气倔的,最后闹到在地上打滚起来。我一生气就没理她。等她哭够了,天也不早了,结果门愣是没出去。   这种孩子闹脾气的情况,几乎在每个家庭都存在。可是,孩子的很多哭闹,其实都是可以避免的。接着上面这个妈妈的问题看,我们设想两种对比情形:   第一种情形,妈妈手捧衣服对孩子说:“我们多穿一件衣服,外面冷!”处于叛逆期的孩子会出现这种情况:“我不要穿衣服!”   第二种情形,妈妈说:“宝贝,穿上衣服,我们就可以出发了!”孩子往往会爽快地回答道:“好!”   为什么两种情形会有这么大的区分呢?原因在使用了不同的沟通技巧。   孩子的思维是不可逆的   最初的时候,孩子的思维非常单纯,等到大一些,会有复杂化的发展趋势,但是他的思维,仍然是不可逆的。所谓不可逆,比如你问孩子“你的姐姐是谁”,他能回答出来。如果你问“你姐姐的弟弟是谁”,他就无法倒推回来。这就是为什么前面那个例子,为什么会有那么神奇的反差效果。   第一种情景中,妈妈是在用自己的思维在表达:因为天冷了,所以要多穿衣服才能出门。可是,孩子的思维不会倒推:哦,要多穿衣服,是因为外面天冷。相反,第二种情景中,妈妈说,穿衣服,我们就出门。如此,孩子自动地从前往后这么梳理,觉得是这么回事。   所以,父母多用“一……就”的句式,可以引导孩子明白事件的逻辑顺序,孩子也会更易理解和听话。   少用复杂的因果推理句式,避免用“如果,就”,因为这些句子要么孩子听不懂,要么孩子有被威胁的感觉,都无法起到好的沟通效果。   尤其不要用“你如果不,我就不”。譬如不少妈妈爱说的:“你如果不听话,我就不带你出去玩儿之类”、“你如果不把饭吃饭,我就不给你吃零食了”。这种句式,没有给孩子提供更多的选择,很容易造成亲子沟通的不畅,而且总是负性的说辞,就像是在威胁孩子,反而会造成孩子更想去挑战妈妈设定的'规矩。   我们的孩子活在非黑即白的世界   孩子小的时候,判断一切的标准非黑即白。这种思维方式一直会持续到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前。我一位朋友家儿子正在读小学二年级。他告诉我这么一个有意思的现象:   他带儿子看电影,儿子指着男主角问:这是好人还是坏人?可是电影里的人物角色,没有那么明显的好坏区分。于是我这朋友就告诉儿子,这个人说不上好,也算不上坏。他儿子显然对这个回答很不满意。没过多一会儿,儿子又开始问:那现在,他是好人还是坏人?   这父亲才回过神来。于是,换了个方式,很干脆地告诉儿子:他是好人。他儿子这才长舒一口气,满意了。对孩子来说,他们完全无法理解,这个世界可以有东西既好又坏,既不好又不坏的。要么是好的,要么是坏的;要么是黑的,要么是白的,这就是孩子们的逻辑。   在孩子的语言能力有了发展以后,我们还会发现,孩子喜欢用“总是”“决不”“永远”之类非常极端和决绝的词,就是源于他们这个时候惯于单行线的思维模式。   为此,面对孩子含糊其辞是绝对行不通的。若你跟孩子说“不好说”“都挺好”“你可以这样一点点那样一些”之类的话,孩子无法听懂。所以,能够用黑白的方式去跟孩子说的东西,就用黑白去说。不能的,就不说。如此可以帮助孩子建立一个明确的是非观。   叛逆期的孩子尤其不爱听废话   1-3岁,无论对父母还是孩子都是个坎。此时,孩子正处于叛逆期。叛逆期并不是说孩子就是在胡闹。孩子有孩子的坚持。只有在他们发现自己无法引起父母的注意时,才会变得比较固执。   1岁以前孩子没有语言能力,父母反而可以多说,也可以讲道理,语气温暖平和,孩子反而能够听懂,感觉到父母在传达着什么。而面对1-3岁的孩子,父母说话则要注意,必须要简洁明了。   尽量少说:“我们现在出门好不好?”“你把鞋子穿上好不好”之类的话,因为这样的句子多只会得到孩子挑衅的、否定的回答。此时父母说话的原则:少说不,多说可以选择的东西,不要和孩子废话。比如,不要反复啰嗦说:“你不能把鞋子放在这里那里”,“你别把鞋子放在床上!”合适的说法是:“你可以把鞋子放在床边,也可以放在鞋架上。”   其次,要少进行道德说教。成人世界的道德标准对于这个时期的孩子并不适用,此时孩子犯错误也并不能上升到道德层面。如果父母拿成人标准去要求孩子,必然会引来亲子之间的又一场战争。   凡是先关注孩子的情绪,因为孩子的所有情绪都是合理的,孩子是靠着皮肤和心灵的微妙的感觉在认识这个世界。他们活在梦里,也不会按照常理出牌。但是无论如何,这都是孩子成长历程中跨不过去的一步。此时,孩子所有的情感和情绪,不管再离谱,再不可思议,都是合理且合法的,都应该得到尊重。父母必须要接受这样的孩子,而不是嘲笑、冷漠或者粗暴阻拦。   当然,尽管孩子不需要对自己的情感和情绪负责,但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所以,如果孩子做出了破坏性行为,父母就必须介入,通过规则设立以及恰当引导,帮助孩子通过其他方式去发泄自己的坏情绪。   研究数据表明,除了少一部分孩子(大概10%)由于天生的气质类型,会比较难养,脾气会比较暴躁,40%的孩子其实都属于易养型,剩余为中间部分。更多时候是父母自己脾气不好,缺乏方法,却还反过来觉得自己的孩子和自己的期待有差距,不是自己想要的孩子。父母首先没有接纳自己的孩子,干脆把自己的耳朵对孩子“关闭”掉,就更加谈不上良好沟通。   听不听话,先是孩子自己的事情,立规矩前,先让孩子知道   孩子3岁之后开始共情,能够理解别人的想法和我的有可能不一样,这就给了他们理由要去和人沟通。而且,3岁以后,孩子可以听懂大人的话,也有能力去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因此父母一定要尊重孩子的想法,呵护孩子社会化的最初尝试。   我们常见这样一幕:父母带孩子去商场的时候,孩子就开始要买这个买那个,然后父母就会和孩子上演一幕意志力的抗战。最后当然是父母赢了,并且对孩子冠之“无理取闹”。   其实这是可以避免的。父母可以在进商场之前,就和孩子约好:今天你可以买一件东西,咱们说好了,只买一件。如果父母不提前说,孩子可不知道父母的想法只是:带我随便逛下,不打算给我买任何东西。相反,孩子的内心可是充满了期待呢。最后,父母觉得孩子胡闹、不乖、不听话。大人们没有想到的是,兴许孩子还会觉得父母不好沟通、不好说话。   另外,孩子不听话的时候,父母们要选择合适的时间和机会跟孩子沟通。别看孩子小,一岁以内的孩子就已经有各种情绪了;一岁多的孩子就已经懂得“记仇”;两三岁的孩子开始“撒谎”,甚至还会有很强的自尊心。所以,要把孩子当成人一样去看待,沟通的前提,一定是尊重。   为什么家长们总是溺爱孩子?   基于假设,人格心理学家认为,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他们试图找到哪种特定的家庭培养方式最有可能产生出以自我为中心的年轻一代。理论上是这样的,过度关心子女的培养方式通常都是有害的,因为极度敏感的父母可能培养出的孩子会认为自己理应享有一切。比如说在2014年由美国瓦巴什学院的心理学家罗伯特·霍顿和塔纳·特里奇发表的论文,大多数的研究表明参与者父母的培养方式与他们现在所形成的人格之间有着关系。霍顿和特里奇发现,控制欲越强的父母,培养出的孩子的自恋程度也就越高。然而,对于父母的过高期望和支持的回忆并不能够预测孩子现有的自恋程度。   本研究同其他的研究一样,都是从孩子的角度出发,验证与培养方式的关系。因为得出的所有培养方式的分值都是根据回忆得来的,而不是观察。从这个研究中,很难辨别这个与大量的文学创作有什么因果关系上的区别。没有人注意到,父母的自恋其实是多么普遍的现象。   当你考虑到这个问题时,就孩子而言,我们有理由相信相信父母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自恋的。根据定义,你的孩子就是你的延伸。即使你认为这是由于本性,而不是由于后天你的培养形成的。你已经投入了大量的东西在你的孩子身上,那么接下来就是孩子如何在生活中体现他们。   在生活中,从孩子降生的那一刻开始,孩子就被认为是你的能力,价值观的映射,甚至是包括体态方面的吸引力。正是因此父母会尽可能的在一个婴儿身上花费那么大精力,通过购买衣服,鞋子,有可能的话还购买一些首饰,让孩子变得时尚。婴儿是否穿着名牌的连体衣对于孩子的健康有什么关系吗?   从小时候开始,在心理方面,父母通过不同的方式投入了很多。从孩子在足球场上的表现,到他们的能力,再到获得名牌学校的入学资格,孩子们不断地被提醒,父母是在多么用心的培养他们。即使在一些不太重要的场合,父母也知道他们被互相比较着,通过他们孩子的行为和特质。逛超市结账时,有所少次你苛刻地瞧着一个将孩子带得一团糟的父母。你在想,为什么他们不能够正确地管教自己的孩子呢?也只有一些后知后觉的父母才会忽视掉你那张鄙视的脸。   可以肯定的是,并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是同样的自恋,至少,在心理方面,不能够将他们和自己的孩子分开。由爱荷华大学的心理学家珍妮佛·麦凯布做了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实验,她统计了大量的有关成千上万的父母和他们培养出的孩子之间的关系:在母亲的性格和放任的培养方式。具有"内在化"特征的母亲(抑郁或者是焦虑)不太可能展现出放任的培养方式,独立于她们的人格特征。在文献中,麦凯布这样定义放任的培养方式即,实行放任培养的父母能够设定一些界限,但是会尽可能的表达他们的关心。放任培养方式的母亲具有最高的宜人的个性特征。   母亲性格的变化(以及大多数父亲性格的变化)可能影响她培养孩子的具体方法。良好的教育,非病态的,随和的母亲在他们的孩子成长和成熟的过程中,最能够忍受,或许他们是最有资格说,不管发生什么,他们都爱自己的孩子,同时随着孩子的不断成长与能力的增强也给孩子提供与之相适应的结构。   我冒昧地猜测,即使是最稳定,最随和,最和谐的父母,对他们的孩子也有着很强的兴趣。事实上,很有可能是要强的父母将自己的虚荣心强加到孩子身上,父母认为孩子应该和自己一样工作努力,得自己照顾自己,而不应该得到特殊的待遇。   也有一种可能是,成为过度关心子女的内疚感使得一些父母强迫他们表现出与自己以前不管子女做什么都要帮助他们的意志相反的行为,我们越是教育那些害怕自己变成过度关心子女的那样的父母,就越会影响他们的天性,在情感和身体方面给予孩子最好的。   一般而言,我并不是特别关注进化心理学,但是我认为父母需要将一定程度的虚荣投注在他们孩子的身上,以便让他们具有生存的意识。如果我们在担心我们孩子的行为方式,那么我们也应该警惕我们自己的行为,甚至需要更加的关注。我们正在做的是可以确保我们人类的延续。那就意味着,我们需要花费超出我们承受范围的较多在这些后代的身上,但是这仅仅是保证他们的成就,而非我们自己的。   你把自己的孩子变成了自己的盗版?   老实说,协助孩子发现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并鼓励他们在喜欢的领域不断探索和深化,这本该是家长从孩子一出生就该做的事,但是中国家长们通常做的不是让自己的宝宝变得特别,而是变得跟别人一样。别人家的孩子在学英语,我们也得学;别人家的孩子上钢琴课,我们也不能落后。跟别人一样,他们会更有安全感,因为中国向来鼓励大家要平庸、要合群、要一致、要千篇一律。   一位负责留学咨询的美国人,专门手把手教中国学生如何申请到常青藤名校,百发百中。他说:“哈佛每年会收到几万份学生申请,但是只有极少数可以被录取,被选中的往往不是成绩最好的,而是最特别的。”他为中国学生做留学咨询,收费一年高达十几万元,主要是协助每个小孩找到他自己的独特性,打造自己的品牌。比如有的孩子关注慈善,那么可以寻找一些有创意的慈善方式,逐渐成长为“青少年慈善家”;有的孩子喜欢写作,那么可以鼓励他去办一份中学生杂志,邀请各个学校的学生投稿。他说:“你想从成千上万份申请材料中脱颖而出,就得让自己与众不同。首先确定你喜欢什么,然后专注于这件事,不管它多么微不足道,在这个领域发挥你的特长,显示独特的自我,促进自我心理健康成长。”   我曾经担任过几次宝宝大赛的评委,老实说,海选阶段大部分小孩的表演都难看而乏味。几百个小孩,要么背唐诗,并且统统都是“床前明月光”;要么走模特步,姿态表情一模一样;要么讲故事,摇头晃脑的幅度都差不多。   其实每个小孩都有自己的兴趣点和擅长之处,只是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对兴趣的理解非常狭隘,对他们而言,除了绘画、音乐、跳舞等主流兴趣爱好之外,其他都是瞎扯淡——小孩身上本来拥有的多种可能性,统统被扼杀了。   有两个小孩,小时候都对昆虫感兴趣,都喜欢《法布尔昆虫记》,每天去小区院子里玩。趴在地上观察蚂蚁,在草丛里捉蚂蚱,还把毛毛虫带回家研究——其中一个小孩被家长训斥,每天只能在家认字、学算术、拉小提琴,几年之后,顺利成长为一个眼神呆滞的枯燥小孩。而另一个小孩得到爸爸妈妈的鼎力支持,他们陪着小孩去各个昆虫博物馆,搜集蝴蝶标本,给蜘蛛拍DV,现在这个小孩在班上组建了昆虫兴趣小组,每个月定期出一本昆虫手册,照片、文字、排版都自己负责,据说这个暑假,他们全家打算去*的蝴蝶谷做详细考察。   在填高考填志愿,很多学生来问我:“我该报考什么专业呢?”我说:“首先要考虑你喜欢什么。”他们大多数都回答,不知道自己对什么感兴趣,也不知道自己擅长什么——孩子无兴趣、无特长,家长要负责,在大学教育中因为他们错过了孩子小时候的各种敏感期,没有花心思去发现孩子天性中独一无二的部分,没有协助孩子放大自己的特别之处,把孩子从特别变成平庸,家长只需要具备盲目、从众、懒惰等几种特性就可以了。   有一句话说得好,人生下来都是原创,慢慢地活成了盗版——而我们当家长的,往往一不小心,就做了盗版生产商。   独立生存能力比孩子的成绩更加重要   当今社会,最该改变的是父母,是父母的教育观念。那么,正确的家庭教育应该是什么呢?儿童教育学家指出,父母应该帮助孩子建造一个良好的人生平台,让孩子有很好的人格修养,懂得做人,懂得成功的真正含义。   身为现代父母,您知道现代孩子该怎样教育吗?很多父母认为,家庭教育就是开发孩子的智力,也就是让孩子从两三岁开始背唐诗,四五岁学英语,上学后要请家教、上辅导班,成绩一定要名列前茅,将来一定要上名牌大学。似乎只有这样,父母的教育才算成功,孩子才算成才。实践证明,这是对家庭教育的极大误解,是升学教育在家庭教育中产生的不良后果。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任务应该是建筑孩子的人格长城和心理健康发展。   试想,如果一个孩子缺少对生命的认知(一遇到挫折就产生轻生的念头),没有梦想的能力(自己将来想做什么都不知道),不懂得保护自己(做了博士生依然被农民拐卖),无法与别人共享(腰缠万贯却不快乐),那么,即使这个孩子门门功课考第一,又能怎么样?   当今,最该改变的是父母,是父母的教育观念。那么,正确的家庭教育应该是什么是父母应该帮助孩子建造一个良好的人生平台,让孩子有很好的人格修养,懂得做人,懂得成功的真正含义。   只有父母的教育观念发生了转变,我们的孩子才能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才能终生受益。   第一大关键:如何让孩子树立乐观向上的心态   

46、过度的保护,带给孩子的是无能   不会剥鸡蛋,神童们不会生活自理,女孩不会自我保护等,这些例子其实我们都已经听了很多了,因此首先我们的爸爸妈妈应该重视的是孩子自理生活能力和挫折教育的培养:让你的孩子“变”得普通一点,平凡一点,这样做并不是虐待孩子,而是给孩子一个安全的生活空间。有了好的身体,有了安全的基础才有其他呀!要想放小鸟去天空中翱翔,首先要让他们学会飞翔对吗?所以受保护过多的孩子他能“飞”吗?   

47、过高的期望,带给孩子的是无望   亲爱的爸爸妈妈们不要以“爸爸妈妈都是为你好”为由去逼孩子,有时逼子成龙,龙就会变成虫。所以正确的评估自己孩子的能力和潜力,为孩子们设想的目标永远是能让孩子跳一跳够得到的,与孩子们多沟通,问问他们的想法和需要,让孩子们有更多的自主性,在不逼迫他的情况下,鼓励他做事情所让孩子得到的锻炼,要比*所让孩子受到的益处更有价值,效果也会更好。   

48、长期处在害羞之中,孩子容易产生自卑感   

49、鼓励孩子主动与人交往,消除孩子的孤僻   

正确认知孩子的教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