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要让孩子懂得,承担责任不是件令人害怕、令人羞耻的事情,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欢迎参考~
1
女儿三岁的时候,非常喜欢的一件事情,就是搬着个小凳子,站在灶台边看我做饭,特别是做炒鸡蛋,如果能让她参与搅拌蛋液,然后倒进平底锅,看着蛋液凝固到微微焦黄,她就更有兴致。
也许是觉得实在太神奇了,小人儿脑海里还没有建立起“火的作用是加热”“锅是一个载体”等认知。出于好奇,忘记了平时我叮嘱她“烫、烫、烫”的话,在一次参观煎鸡蛋时,她安静地思考一番后,认真地举起了右手食指。
我静静看着她,没有出声阻止。
她郑重其事地、慢慢地把食指放到平底锅的锅沿上。半秒钟后,说话本来不利索的小人儿爆炸地哭嚎起来:“好烫啊!好痛啊!”
因为一直看着她,所以我马上抄起她的手冲了一会儿冷水,再给她涂上厚厚的紫草膏,这个过程中,她的眼泪像崩溃的堤坝,嘴里反复地嚎着。
闻声赶来的先生,听完我简单描述之后抱起她,等到她基本平静之后说:“宝宝,以后要记得小心点啊,妈妈告诉过你烫的啊。”听了这句话,她又开始哼哼唧唧地哭了起来,把鼻涕眼泪都揉进爸爸的衣领脖子里头去。
但是从此之后,她没有因为看做饭而被烫过,对我说烫的警告也非常在意。
2
我曾在一篇文章里面提过,小孩子从小就有探索的欲望,家里就是他探索的最佳场合,有了小孩子之后,你就会发现家里有很多“安全隐患”,从插座到会夹手指的门,每个家具的尖角、棱边、饮水机、细小物品……都会对孩子造成伤害。
受伤是难免的,但是合理的受伤在很多父母看来都肉疼得不行,特别是隔代亲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简直恨不得有个真空囊包裹着孩子,现在没有这种技术,就只有一种方法——阻止,不许这个不许那个,宝宝这个不行那个不可以……长期造成的后果就是,孩子经常对大人发出的警告置若罔闻。
如果确实不可避免受伤了,还有一种衍生的技能来安慰孩子:“这个东西怎么这么坏/这个地板不对,磕伤我们的宝宝了!打它打它”甚至是“妈妈坏/爸爸不好,打妈妈/打爸爸”,不管怎样,把孩子哄得破涕为笑就是了不起。长期结果就是初始逃避和推卸责任能力的形成。
仔细想想,家里没有那么多危险,把该做好的安全措施做到位,然后让孩子尽情探索。其实受伤也是一种技能习得,孩子会受伤会疼的记忆会成为他规避危险的经验。
所以最重要的是你发出的警告有效果,孩子知道后果是自己行动造成的,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这是一个家里人要达成共识的教育理念,所以在上面女儿被烫之后,先生并没有责怪我看护不周,父母的态度一致,让她更理解这件事确实是危险的。
最怕的是家长态度不一致,小孩子会失去判断对错的能力,只以更符合他利益的人作为判断标准。比如有的小孩子做错事了,妈妈说不对,他却第一时间瞄着爸爸的脸色来决定,是给妈妈认错,还是耍赖找借口推脱。
所以处理不好这个教育问题,就连贯导致三个后果:警告无效、推脱责任、是非混淆。
3
当然有人会说,你这是危言耸听,哪里来那么严重?!不妨先讲一件真事。
前天玲玲扯着我吐了一堆苦水,抱怨对象就是公司给她搭配的95后助手小莜,因为工作外派,小莜独自在马来西亚做销售助手,人不坏,英语水平也不错。
不到一个多月,小错不断,还直接捅了大篓子,一封邮件的措辞把公司的大客户得罪了。
起因是帮销售催对方的票据,对方将一份有问题的文件错发了两次,小莜一看,直接就写给对方经理一封措辞冷酷的邮件,大致意思为:某某总,关于这个事情,我想你们应该给我们一个合理的解释。
玲玲看到邮件,气愤不已。在此之前,因为有其他同事投诉小莜不会说话不会为人处事,她已经教育过几次,然而小莜却经常以“我就是个助理而已啊”耍赖了事。
但这次是占据公司销售额40%的大客户,世界知名的品牌,玲玲一通危机公关后,精疲力竭地看了小莜一眼。
“这又不是我的错,是对方老是搞错!他们店大欺客!老是这样,我工作负担很重啊。”玲玲还没有开口,小莜就先下手为强。但玲玲这次没有立刻发作,只是让她过来看看对方经理的回复。
经理特地言辞恳切地写了一封致歉信,表示因为自己的失误造成的各种麻烦很是内疚,尽显一个有素质职场人员的风度。小莜看着看着,低下了头,终于松口:“我又不懂。”
玲玲和我说完的时候,我就笑了,这不就是活生生的没长大的小孩子吗?平时基本不听上司的教导,这是警告无效;以各种理由为自己开脱,这是推卸责任;把自己应该尽的职责和进步当成别人对她的苛求,这是是非不分。
这种是比较隐形的历史遗留问题,一般来说平时我们也看不出来,但是家长们不适当的教育,会穿越岁月,阻碍孩子的进步。所以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并不是爱,是拖后腿,就更别说那些把这个模式发展到极端后果的犯罪行为了。
4
在生活中,总是会有这样的情景发生——家长有时候不小心弄散了孩子搭好的积木或者拼好的拼图,在孩子很不高兴的*时,家长没有道歉,反倒说了一句:你自己重新弄就好了,多大点事儿。
有时候夫妻双方,或者看护的长辈主动给孩子的过错找理由,比如孩子们之间争执,或者弄坏物品,在有错的孩子被批评时,话还没有说完,爷爷奶奶就会赶紧过来说:“孩子还小不懂这些,大些就明白了。”
孩子的责任心是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以身作则培养出来的,不是光靠口头说教就管用的,生活中大量易于忽略的细节,实际上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
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心?首先,如果孩子的不满是合理的,家长要认真地向孩子道歉,孩子在慢慢模仿家长的过程中,才能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
其次,家庭教育需要统一,不能这边批评,那边拆台。谁都不喜欢被人数落,当有一种捷径能让自己不被批评、甚至挨打的时候,人就会本能选择逃避。
假如面对的是一个已经喜欢推卸责任的孩子,家长应该先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能第一时间发火,你的不良情绪会阻碍孩子原本想认错的诚实。当孩子犯了错误时,蹲下来问问他觉得这样做是否正确,用一种柔和的语调,真诚地表达你对于他想要逃避责任的理解。
刚开始他可能不会那么顺利地承认错误,不要强迫他,可以换个jiangfa:孩子,我知道你这么说其实只是害怕妈妈批评你,但是妈妈想说的是,不管你什么样,我们都会爱你。如果你能做个勇于承认错误的孩子,我们会更高兴。
只要让孩子懂得,承担责任不是件令人害怕、令人羞耻的事情,大大方方道歉,做出相应的行动,坏事也能变成好事,同时还能更多体会到来自父母的爱与谅解,这种良性循环就大功告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