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文章:别让你说的这些话,改变孩子一辈子
导语:每一个孩子,都应该被温柔陪伴、耐心等待。分享一篇家庭教育文章,欢迎阅读。
别让你说的这些话,改变孩子一辈子
文 | 张娟
前天接到一个电话,一位妈妈说想让三岁多的儿子学琴。我告诉她孩子现在年纪还小,可以晚些再开始。
这位妈妈说:“好吧,那我们就等他大一点儿再来学。”
快要挂电话的时候,她忽然问了一句,“那7岁半的女孩儿现在可以学吗?”
我说可以。她吞吞吐吐地说了句:“这孩子记忆力不大好,学习成绩也很一般。”
鉴于多年来接触家长的经验,我马上对她说:“最好不要过早地给孩子下这样的结论,尤其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这样说!”她听了,松了一口气的样子,马上说:“我明天带孩子过来。”
见第一面我就喜欢上了这个小姑娘。大眼睛,胖脸蛋儿,表情拘谨,一看就是那种胆小听话的孩子。
一节课45分钟的时间,她能够始终保持专注,努力思考。有稳定的内心节奏,在倾听自己弹奏的每一个音时,眼睛里都有新奇的光彩在闪烁。
在学习音符节拍时,她有点儿糊涂了,总是分不清三种不同形态的音符所代表的不同节拍。妈妈在旁边看得有点儿着急,面子也有点儿挂不住了。等不及孩子思考,便开始责备:“你动动脑筋嘛!你把它记住嘛!”
下课后,我对这位妈妈总结了一下孩子的基本情况。如实客观的表述,只是当着孩子的面儿,重点说优点,比如放松状态好,手指先天条件不错、专注、努力思考、节奏稳定、音准好,等等。
妈妈听得有点儿激动。我每说一点,她就喜形于色地重复念一遍,像是说给自己听。就好像这样多说几遍,长久以来的心病就解开了。就好像,终于找到了救命稻草灵丹妙药一样,一个劲儿道谢,一个劲儿表示一定要好好练琴好好学。
看到这位妈妈因为老师对孩子几句客观的表述,而欣喜到这种程度,让我觉得有点难过。可想而知,孩子和妈妈,因为“反应慢”、“记忆力不好”,平时在学校里一定承受着来自老师以及自身的压力。
“反应慢”这种情况,其实在孩子里是比较常见的。有些孩子非常善于抓住事物的细微差别,观察能力强,大脑反应敏捷。但这类孩子往往专注力不足,耐心和细致的学习态度也不尽如人意。
虽然识谱迅速,但通常质量不高,错音不断。而那些很多人眼里“反应慢”的孩子,只要能保持信心,按自己的节奏来,往往会一步一个脚印,越学越轻松,态度踏实,知识扎实,反而常常后来居上。
这些年接触了很多学琴的孩子,通过对孩子和他们的父母的观察,对于“学习”这件事,我慢慢趋向于这样一种观点:学习无关能力,只关乎天性、环境以及习惯的养成。
每个人生而不同,这在他们三四岁左右便清晰可察。有的孩子思维活跃积极,和外界沟通毫无障碍,能迅速接收新知识,性格大多也外向开朗。而有些孩子则敏感羞怯,沉静多思,被动,慢热,也就是让大多数家长感到焦虑的所谓“性格内向”。
事实上,在我的经验里,外向型和内向型的孩子,在学习能力上,并没有太大的差异,而仅仅意味着方式和节奏的不同。换句话说,在我看来,只要他(她)终究能掌握这个知识,这无所谓快一点儿和慢一点儿。
在婴幼儿阶段,有些时候,我们好像更容易判断出谁更聪明一些,谁又没那么聪明。这种差别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和技能的习得而慢慢缩小,直至成年之后,学校教育结束后,几近消失。
都是普通人,智商上的差别,几乎可以忽略。这种幼年时期微弱的`智商优越感,对一个人成年之后的生活能力,并无实质性的影响。
但对那些敏感内向的孩子来说,幼年时期父母和老师在他们心里无意间播种下的自卑的种子,却可能对他们一生的自我认知和定位,产生不可估量的、巨大的负面影响。
“我记忆力不好!”
“我反应慢!”
“我是女孩儿逻辑思维能力差所以数理化不好!”
在一个孩子独立成人之前的漫长时日里,父母老师经年累月的唠叨,都在慢慢沉淀成要命的自我暗示,都在毁掉那些本就敏感的孩子脆弱的自信。
接触小孩子多了,有时候会觉得他们很可怜。因为他们所有的自我认知,不是来自对自己的了解,而是得自外界反射。
奔跑时差点儿摔倒,滑稽的样子逗笑了老师,他会故意再这样做一次,以为你还会一样开心。说了一句好玩儿的话,你哈哈大笑,他会在接下来不停重复这句话以逗笑你。你不笑了,他就得另寻他法。
学习也和摔跤讲笑话一样,是取悦外界的工具。好像对孩子来说,让父母和老师开心,能让他们感到自己的存在价值,从而更加有安全感。
你肯定他,他就得到了全世界。若你对他无动于衷,就意味着你拒绝和他建立情感联结,他会诚惶诚恐,觉得是自己的错。
“取悦”的心态,让学习从一开始,就丧失了它作为人了解探究自身、并联结外部世界的最佳途径这一本来意义,而变得面目可憎起来。很难想象哪个孩子还能真正放松地来看待学习这件事,并真正从学习中获得充实、愉悦和满足。
我们这一代80后,很多都经历过这样压抑的童年。
我们总说,中国人从没有体会过真正的精神上的放松,缺少那种不为外界和他人所左右的笃定的内心力量。
作为老师,作为父母,应该反思,我们真正能给予孩子的是什么,教育真正应该给予孩子的是什么,学习对孩子而言到底意义何在。
教育制度本身确实有问题,但在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积习难除的社会环境下,作为个体,如果无力和无望改观,那么至少我们需要意识到问题,需要在能力和职责所及的范围内,做出最大的努力。
另外一个学生,很小时父母离异,妈妈独自抚养她。从5岁到15岁,我看着她在10年的时间里,从一个内向、焦虑、自卑的孩子,成长为现在这样风趣可爱、落落大方的姑娘。
小时候上课,我说一句弹得不对,她就会紧张得眼泪在眼里打转儿又不敢掉下来。
五年级暑假妈妈问她是去参加有趣的夏令营,还是去上奥数班,她满面愁容地回答,“去上奥数班”。
妈妈哭笑不得地问我:“你说作为妈妈,我是该喜呢还是该忧呢?”
或许孩子天生内向,或许父母离异给她造成了不可回避的影响,这都是事实,无可改变。但我目之所及的是,孩子的父母,在最大程度上,给了她最真挚无条件的爱和良好的引导。
六年级学习任务重压力大的时候,孩子对妈妈说:“我觉得上学好辛苦啊,能不能不上学了?”
妈妈回答说:“可以啊!如果现在不上学的话,你长大后还是能够生存,自己养活自己应该还是没问题的。但是,你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有限,你的选择就非常有限。
你可能只能做一些像菜市场里的叔叔阿姨卖菜一样的工作。如果你接受,觉得没问题,你完全可以选择现在不上学。你愿意接受那样的生活吗?”
孩子想了想,回答不愿意。
妈妈说:“人靠自己的劳动养活自己,都是值得尊敬的。只要自己不在乎,无需在意别人的看法。现在读书学习,只是为了以后对自己的生活有更大的选择权,有更多的*。”
孩子为考试名次担忧,妈妈态度鲜明:所谓进步,就是和过去的自己相比,你在努力,在进步,就已经很好了,无需和他人做横向比较。妈妈不会因为名次要求或责备你。
而孩子的爸爸,尽管已经成立了新的家庭,仍然每周固定来看女儿,妈妈也从不会阻拦父女间亲密无间关系的建立。
我一直认为内向或外向的性格是天生的,但又仅仅是表象。即使是性格内向的人,内心也有无差别的热情。
所以当这个内向而焦虑、小时候弹琴时死活不肯开口唱谱的孩子,抱着小吉他,主动要求向我展示她刚刚学会的英文歌时,我简直被震惊了!
还有一次,我跟她讲接到诈骗电话,她偷偷告诉我她每次接到这些电话,都会假装认真听,等对方说完后,突然尖叫一声,吓得骗子赶紧挂断电话。
我听了哈哈大笑,觉得她真是棒极了!她慢慢会开自己的玩笑了,会自嘲、会撒娇,和每一个被宠爱的孩子一样。
这些变化是什么时候发生的呢?我甚至都没有意识到它的发生。有一天上课的时候,窗外阴沉的天突然晴朗开来,一束阳光从二楼天台照射进来,慢慢铺满钢琴,巴赫《C大调前奏曲》。
灰尘漂浮在柱状的光线里,像老式电影院。是种幽暗的温柔。《圣母颂》的光华充满心间。我坐在椅子上,有瞬间的恍惚。成长是如此妙不可言,让人感动。
每一个孩子,都应该被温柔陪伴、耐心等待。亲爱的爸爸妈妈,放轻松,别着急,就让他(她)用自己的步调,用自己的节奏,慢慢跟上来。
教育就是等待。
爱的美妙,都在守候和等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