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习惯养成宜早不宜迟 不管是好习惯或者坏习惯,都是长期积累的结果,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习惯培养,重在坏习惯养成之前,就将好习惯教给孩子。
2、从细微处培养能力 能力,包括智力,还包括特殊能力,如思辨能力、创新能力、操作能力、规划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智力的开发固然重要,而我更看重孩子的`自控能力、自立能力、自学能力与创新能力。
3、以规则促自律 生活中处处有规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则使自然人变成社会人,为走向精神人境界奠定基础。爱*的孩子常常会违规。教育的艺术,在于寻求规则与*的平衡点。
4、价值观启迪孩子人生智慧 价值观是一个人对社会,对人、事、物的总体看法,既包括人生观,也包括世界观。家长的引导很重要,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可以突破的,什么是不可容忍的,都要清清楚楚地传递给孩子。
5、做孩子探究的帮手 孩子总是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对新鲜事物,往往爱提是什么、为什么等问题。这是教育的契机,家长要尊重孩子的好奇心,鼓励孩子探究、学习。
6、只学课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课本为孩子提供了学习的知识体系,但仅把课本上的知识学好是远远不够的。课本上学的是方法,真正的本领靠课外。
7、品味生长的幸福 幸福感与美感、道德感、理智感、成功感相关,也与孩子需要、归因风格、追求相关。喜欢音乐、美术,那是美感给人幸福;孝顺长辈、帮助弱者,那是道德感给人幸福;取得进步、习得才艺,那是成功感给人幸福。 幸福感决定人的生活品质,家庭教育应该培养孩子的幸福感。 如果你的家庭教育做到了这些,你的孩子一定拥有一个幸福的人生!
8、塑造孩子的好性格 童年期孩子的性格还未定型,这时的性格塑造分外重要。 塑造性格,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气质倾向,慢慢改变。长期引导,才可能激发孩子潜在的气质,才可能改变孩子原有的气质组合结构,达到塑造性格的目标。
9、志向成就梦想 每个孩子都会有志向,这是生长的动力。家长要激发孩子的远大志向,并以志向激励他们勤奋学习。教育要让孩子做梦,帮助孩子追梦,而不要过分在乎是否圆梦。
10、情商比智商重要 情商主要指人的情绪、情感、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包括认识自身、自我激励、认知他人的情绪、人际关系的处理等。人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情商;人的幸福,也与情商有关。
11、游戏是孩子的正当需要 孩子天生爱游戏。在游戏中,孩子不仅能发展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养成遵守规则和创新规则的习惯,更能获得无比幸福的体验。
12、陈钱林:家庭教育做这些,孩子一定行! 家庭教育到底应该做什么?抓分数吗?教特长吗?这都不是最重要的。健康、性格、习惯、情商、知识、能力、游戏、探究、志向、规则、幸福感和价值观,这12个方面才是孩子幸福人生的根基。 作者简介: 陈钱林,资深家教专家,全国知名校长。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研究员、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整体改革委员会学术委员,浙江省第八届督学。 他倡导“自立教育”家教理念,着眼于自律生活、自主学习、自立人格,引导孩子做最好的自己。儿子陈杲,14 岁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18 岁获美国名校全额奖学金攻读博士;女儿陈杳,16 岁入读南方科技大学首届教改实验班,20 岁获三所世界名校全额奖学金攻读博士。 《人民教育》微信、《中小学德育》为其开辟“陈钱林说家教”专栏,产生广泛影响。被家长称为“真正的牛爸”。 一、确保孩子健康 幸福人生,健康是“1”,其他的都是“1”后边的“0”。要保持健康,需要在饮食、生活习惯方面下功夫,还要从小培养孩子的运动习惯。家长应引导孩子自觉构建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