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短还长比长还短抒情散文
比短还长,比长还短
——王静《人生如戏》漫谈
王静有讲故事的天赋,这从她的短篇《人生如戏》可以窥见一斑,短小说一般都在2000字左右,贵在立意构思。
《人生如戏》虽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短小说,把作者的这种特长施展了出来。小小的短篇小说,也分三个部分,这是采纳了长篇小说“三部曲”的形式,第一部:鸠占鹊巢;第二部:祸不单行;第三部:人财两空。
这就是我说的“比短还长,比长还短”的表层含义。就文学*而言,作者可以充分学习各类文体的特长,结合自我的文学经验,加以创造性的运用,化作自己文学世界的元素,成就着自己。
回到《人生如戏》这篇小说,“豫西南三县交界处有个小村庄。一条通往外界的路,蜿蜒起伏,一眼望不到边。六十年代末,刘能就出生在这个小山村。”这样的叙述视角,正是我们小说的传统,王静消化得很好,故事由此开始,主要人物也是行动元,刘能相中了翠花,却没房子、没彩礼,只能借债娶媳妇,婚后更是雪上加雪;穷则思变,主人公刘能想离开村庄,巧的是,他的叔伯哥的儿子也到了结婚的年龄,正好需要刘能家的新房。他们彼此成就了彼此,几年后,刘能荣归故里,咸鱼翻身,“他的.心也飘起来了。”
最妙的一笔是:“五月,南阳盆地的气候湿润起来,空气中四处弥漫着月季花的香味。”刘能的生意如同那盛开的月季,月月红艳:“一支才谢一支殷,自是春工不与闲”,赋兴味道极浓,浓得化不开,一下子使读者沉入人生事业美好的遐思遐想中。这就有了刘能的招聘,引出燕子,鸠占鹊巢,翠花败走。
祸不单行和人财两空,作为小说的延续,刘能既是主人公也是行动元,角色和行动元是重合的,推动情节故事的发展,同时也预示这事件的结局。
从叙事学意义看,这个故事翻唱了几千年,贫贱夫妻相濡以沫——丈夫事业起色(鸠占鹊巢)——糟糠之妻惨死、燕子得癌症(祸不单行)——情妇携款逃走(人财两空),失而得、得而失,给我们一种似曾相识之感之魅之惑。始乱终弃的《西厢记》,因果报应的《荡寇志》一直盘旋在中国文学的上空。这是王静小说的局限,也是其摆脱习惯路径的突破口,如何摆脱这些东西,对生活进一步发掘,看到时代的不寻常之处,这不是简单的一些时令环境能改变得了的,或者是作家对生活本质进行提炼升华的契机。
如果再深入一步,我们来对比一下王俊义的西峡民谣辞典系列和别廷芳系列。王俊义老师的西峡民谣辞典系列,在我看来是“类”,这个类只有王俊义老师能点化出来,其他作家都漠视她的存在,这是王俊义老师的文学发现,更是古老文化传统文学的智慧之光烛照了王俊义的文学世界,同时王俊义以自己的天赋赋予西峡民谣以地域色彩,鲁迅说过,越是地方的越是世界的。
特别有意思的是王俊义老师的别廷芳系列,在我看来是“个”,这个“个”正因为有了王俊义老师的才情心境,才有了栩栩如生的别廷芳的“个”。
衷心希望王静能从王俊义老师的创作中汲取有益的营养,充实到自己的小说创作中去,是为盼!
2019年6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