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里歌颂菊花的诗歌
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及文化中,梅、兰、竹、菊合称四君子。菊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在中国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中国菊花传入欧洲,约在明末清初。中国人极爱菊花,从宋朝起民间就有一年一度的菊花盛会。古神话传说中菊花又被赋予了吉祥、长寿的含义。中国历代诗人画家,以菊花为题材吟诗作画众多,因而历代歌颂菊花的大量文学艺术作品和艺菊经验,给人们留下了许多名谱佳作,并将流传久远。
叹庭前甘菊花
唐-杜甫
檐前甘菊移时晚,青蕊重阳不堪摘。
明日萧条醉尽醒,残花烂熳开何益。
篱边野外多众芳,采撷细琐升中堂。
念兹空长大枝叶,结根失所缠风霜。
闽中秋思
唐-杜荀鹤
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
北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图画不堪行。
这首诗是诗人闽中思乡之作。因离乡在外,正值秋时,触景伤怀,使诗人产生了思乡的情绪。然而诗人却不书写此时家乡之景如何美好,如何令人思念,也不写闽中秋景如何凋攀,而是描写闽中秋天的美景。前三句写景,极尽明丽欢愉与气象开阔之能事,全无北国秋天之萧瑟。末一句两个"堪"字,则构成心绪的对比。
白菊
唐-张蠙
秋天木叶干,犹有白花残。
举世稀栽得,豪家却画看。
片苔相应绿,诸卉独宜寒。
几度携佳客,登高欲折难。
赵昌寒菊
宋-苏轼
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
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摧时始起花。
整首诗分为两部分。前二句是对花的品貌的描写,但遣辞造语之间,已经融入主观感情。后二句是对菊花的品性的'赞赏。
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
宋-晏殊
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气欲重阳。
远村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
流水淡,碧天长。路茫茫。
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思量。
这首词全篇以写景为主,通过对重阳节时登高所见的描写,表达词人怡然自得的雅兴和由重阳节而引起的对远方亲友的思念,而这种思念的伤感却是在隐约之间的。在语言上,这首词在具备晏殊词温润端丽的一股特点以外,尤见秀洁清新,为全词高远淡雅、陶然旷达的意境提供了丰富的表现力。另外,词中注重色彩描写,其中“芙蓉金菊”、“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淡水”、“碧天",或明或暗写出景物的色调,描绘出一幅色彩斑澜的画卷,给人以美的陶冶。
蝶恋花·黄菊开时伤聚散
宋-晏几道
黄菊开时伤聚散。曾记花前,共说深深愿。
重见金英人未见。相思一夜天涯远。
罗带同心闲结遍。带易成双,人恨成双晚。
欲写彩笺书别怨。泪痕早已先书满。
这是一首感秋怀人的离别相思之词。黄菊开时,是双方离别之时,也是相约重逢之时,故而黄菊成为了他们离合聚散的标志,每见黄菊,格外动情。
多丽·咏白菊
宋-李清照
小楼寒,夜长帘幕低垂。
恨萧萧、无情风雨,夜来揉损琼肌。
也不似、贵妃醉脸,也不似、孙寿愁眉。
韩令偷香,徐娘傅粉,莫将比拟未新奇。
细看取、屈平陶令,风韵正相宜。
微风起,清芬酝藉,不减酴醿。
渐秋阑、雪清玉瘦,向人无限依依。
似愁凝、汉皋解佩,似泪洒、纨扇题诗。
朗月清风,浓烟暗雨,天教憔悴度芳姿。
纵爱惜、不知从此,留得几多时。
人情好,何须更忆,泽畔东篱。
词人不胜惜花、自惜之情,倒折出纵使怜爱之极,亦不能留花片时。情不能堪处,忽宕开作旷达语:只要人情自适其适,应时菊赏,且休忆他屈子忠贞,行吟泽畔;陶潜放逸,采菊东篱。
鹊桥仙-十月黄菊
宋-朱敦儒
今年冬后,黄花初绽。莫怪时光较晚。
晓来玉露浥芳丛,莹秀色、无尘到眼。
支筇驻屐,徘徊篱畔。弄酌金杯自泛。
须添罗幕护风霜,要留与、疏梅相见。
鹧鸪天(咏桃菊花)
宋-张孝祥
桃换肌肤菊换妆。只疑春色到重阳。
偷将天上千年艳,染却人间九日黄。
新艳冶,旧风光。东篱分付武陵香。
尊前醉眼空相顾,错认陶潜是阮郎。
南乡子(咏棣棠菊)
宋-陈师道
乱蕊压枝繁。堆积金钱闹作团。
晚起涂黄仍带酒,看看。
衣剩腰肢故著单。
薄瘦却禁寒。牵引人心不放阑。
拟折一枝遮老眼,难难。
蝶横蜂争只倚阑。
瑶台聚八仙(咏鸳鸯菊)
宋-张炎
老圃堪嗟。深夜雨、紫英犹傲霜华。
暖宿篱根,飞去想怯寒沙。
采摘浮杯如戏水,晚香淡似夜来些。
背风斜。翠苔径里,描绣人夸。
白头共开笑口,看试妆满插,云髻双丫。
蝶也休愁,不是旧日疏葩。
连枝愿为比翼,问因甚寒城独自花。
悠然意,对九*色,还醉陶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