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人为本”的教育   阳明教育在蒙学中的主张十分契合现代的“以人为本”四字。“致良知”为的是寻求真我,教育同样是为了恢复“本我”,将人视为真正的人,而非物品。   

2、修福教育   “致良知”对于现代人来说可谓是一剂良药。它清洗了被俗世金钱、名利、权势所累,蒙尘的心灵,为人们指引方向,寻找迷失的自己,还原本真的我,让心回家。“致良知”是一种修身的教育,以一己之身修己之心,升华生命,修得福报。“致良知”得以明己之心,将自己从物欲大流里自救出来,回归本心,幸福、平淡的生活。   从现代教育的弊端出发,“致良知”可以化解学生的精神危机,让他们面貌一新,从头到尾焕发出平和、自然之气。“致良知”可以“立己立人”、“成己成物”,这是现代教育所倡导的智育所办不到的。   “致良知”仅有三字,却是王守仁学术的浓缩,一生的追求。笔者认为其蕴含了极为珍贵的精神财富,对我们这些迷失中的现代人起着警醒之效。   作为忙碌的现代人,时时问一下“生命的意义”,自己在这样匆匆忙忙,急功近利到底是为了什么?我到底是谁?我在追寻什么?在社会的节奏越来越快的今天,我们不是要学会怎样给自己加担子,而是要学会给自己作“减法”,去掉无关紧要的,保留至关重要的,让人生简单而幸福。   王阳明教育目的与方法新探 篇2   一、生平和教育活动   王阳明(1472-1528年),本名王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因为他曾在阳明洞读书、讲学,自称为阳明子,后世学者称他为阳明先生。   王阳明出身在官僚家庭,父亲王华官至南京吏部尚书。他考中进士后,历任各种地方官职。在任官期间,多次镇压农民和少数民族的*起义。同时他又认为:"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于是所到之处,制定规约,开办社学、书院,并亲自讲学。正德三年(1508年),因得罪宦官刘瑾被贬到贵州龙场,在那里开创龙冈书院,从事讲学活动。次年,又到贵阳的书院讲学,开始倡导"知行合一"说。正德十三年(1518年)他在江西任官期间,修建濂溪书院并讲学其中,又集门人于白鹿洞书院。后又在浙江设立稽山书院。明中叶后书院兴旺,与王阳明积极倡办书院有直接关系。   王阳明年轻时信奉程朱理学,但在修行中对朱熹的为学之道产生了怀疑。他最终领悟到,"理"就在我心中。于是与程朱理学分道扬镳,转向承袭陆九渊的"心学",后人将他们的思想合称陆王心学,成为理学中的重要派别,具有主观唯心主义的色彩。王阳明死后,他的弟子后学继续传播和发展阳明学,虽然在政治地位上取代不了程朱理学,但在思想界的影响巨大,而且远播海外。   王阳明的语录、文录、杂文,由其弟子汇编成《王文成公全书》(也称《阳明全书》)。其中反映其教育思想的主要是《传习录》。   二、"致良知"的教育目的   王阳明的教育思想是以他的主观唯心主义的"心学"为基础的。他认为,万事万物都是靠心的认识而存在。万事万物都不在心外,而在心中。所以他不承认有客观存在的"理",认为"心即理",这就是王阳明哲学思想的核心,万事万物及其运行规律,以至人类社会的各种道德规范,都是心所固有的,是由心派生出来的。   而心的本体就是"良知"。良知是道德生成的根本及为人的本质所在,良知就是天理。圣人之所以为圣人,是因为天理纯全,良知常在。而一般人的良知常被物欲、邪念所蒙蔽,就象明镜常为尘埃蒙蔽而失去明亮一样。除掉物欲、邪念,也就是做为善去恶的工夫,从而恢复本心,这就是"致良知"。他指出:"圣人之学,惟是致良知而已。"它的内涵,也就是理学家共同强调的"存天理,灭人欲"。王阳明说:"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   王阳明不同意朱熹"格物穷理"的主张,认为认识"理",从本质上说,不是外求的过程,而是体验"吾心之良知"。按照"心即理"的原理,"有孝亲之心,即有孝亲之理;无孝亲之心,即无孝亲之理"。其他道德也是这样。如果"理"只是外在的道德认识,而不进入自己的内心,那就会是说的、做的是一套,而心里想的可能却是另一套。或者要求别人的是一套,要求自己的却是另一套。他看到社会道德虚伪的一面,想从匡正人心的根本途径来维护封建道德。   三、论教育教学原则   总的来看,王阳明的观点是更多地继承了孟子学说。   

3、关心、尊重儿童,杜绝体罚   儿童王守仁从其“心学”教育体系出发,坚决反对滥用体罚。这对现在教育者也有很深的借鉴作用。我们的古人在几百年前提出反对“体罚”,到现在还有一些教育者残忍的伤害我们幼嫩的孩子们。老师自以为是的.“为你好”的惩罚,可能对我们的孩子身心造成极其严重的伤害。现代教育急需将关心、尊重儿童,杜绝体罚贯彻到底。   

4、因材施教、发挥个性   “夫良医之治病,随其疾之虚实强弱,塞热内外,而斟酌加减,调理补泄之,要在去病而已,……君子养心之学,亦何以异于是?”阳明教育强调因材施教,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实施不同的教育,让学生的个性充分发展。   现代中国教育急需因材施教、因需施教,根据学生的具体需要实施教学。我们的教育不是要批量生产同一个型号的产品,而是要培养一个个独具特色的人,他们的潜能都能被充分的挖掘出来。在现代大班教学占主要市场的中国,不太适合因材施教、因需施教。联系国情,小班教学的全面兴盛,还有段很长的路要走,不能一蹴而就。在大班教学的大环境下,可以适当将一些具有趣味性的、挑战性的课程小班化,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5、王阳明教育目的与方法新探   王阳明教育思想产生于乱世,是明代中期以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王阳明教育目的与方法新探,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王阳明教育目的与方法新探 篇1   1.减法教育   阳明教育与现代教育存在明显的区别,阳明教育是练“心”之教育,使人的心灵和精神轻盈自如,属“减法”教育;而现代教育是练“人”之教育,使人的知识和技能极大丰富,属“加法”教育。   阳明先生说:“吾辈用功只求日减,不求日增,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何等轻快脱洒,何等简易。”他主张学校教育不是教给学生多少知识,而是帮助学生恢复本来面目,寻到本真的我。学校教育是减少“人欲”,使学生明晰本心,而不是一味的往学生的肩上加担子,掌握更多更全面的知识。   阳明“减法”教育关注人“心”,而现代“加法”教育侧重于知识技能。两相对比不难发现,现代教育缺乏其练“心”之效,知识技能只是人们生活的工具,切不可凌驾“心”(真我)之上。现代教育也需借鉴引用“减法教育”之妙处,在“良知”之处发挥妙用。只有直达人心的教育方能被人真正接受的教育。“减法教育”同时提醒现代教育者们,减掉学生的负担不是阻碍他们的前程,反而是铸就他们,让他们身心健康发展。   

6、真善美的教育   “致良知”教育是一种真善美的教育。“致良知”重在练“心”,除去人的“私欲”,恢复人性的真善美。它是帮助人们塑造美好心灵和灵魂,使人们有一颗至善的心。人的欲望少了,心灵会趋向平和,生活就会更轻松。“致良知”将人们从繁杂混乱中解放出来。现在社会物质极丰富、人们的娱乐方式也多样化,但是心灵荒漠化的情况却越来越严重。越来越多的人感到心灵的空虚与无助,越来越多的人在生活中感到寂寞、无处倾诉。“致良知”是治疗精神空虚的现代人的一剂良药。“致良知”可以让你用一种全新的、平和的心态去对待人生,闲庭漫步之中,你会发现人生的“真、善、美”无处不在。   现代教育太过重视智育,以至于真善美教育无人问津,这对学生发展是极其不利的。知道真善美、感知真善美对学生的心灵成长很有利。现代教育定位不仅仅是知识,更应在真善美上下大工夫。知识是工具,是为学生所使用的,但一颗能参真善美的心,却是人间至宝。   

7、知行合一   王阳明所说的"知"和"行"主要是就伦理道德而言,"知",是"知善知恶",即人们的道德认识;"行"是"为善去恶",即人们的道德行为,也包括情感,如他说"见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作为"致良知"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原则。其含义,一是指"知"和"行"密切相连,不可分割。"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即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是同一过程中相互渗透的两个方面,是不可分的。二是指"知"和"行"并进,缺一不可。如不重"知",仅重"行",就会"冥行妄作",缺乏遵守道德的自觉性;如只重"知"不重"行",就会"悬空去思索",没有实效。因此,他主张"知行合一",将"知"和"行"统一。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的基准是"良知"、"天理",但他注重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的统一,对于矫正社会上知行脱节、言行不一的风气,是有积极意义的。   四、儿童教育论   王阳明"心学"的教育思想,特别体现在关于儿童教育的见解和主张上,因为儿童阶段人欲尚少,良知容易体认,所以儿童教育更应搞好。他在《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等文中相当集中而深刻地论及儿童教育问题。

8、立志   树立正确、坚定的志向是致良知的前提,也是致良知的体现。王阳明认为,无志向的人,"譬如一块死肉,打也不知痛痒,恐终不济事。"所以他强调:"务要立个必为圣人之心。"立志与勤学紧密相关:"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只有立定志向,方能勤学不倦;而立定志向后,也必然会勤学不倦。这确实说到了根本之处。   

9、自得   致良知本身就意味着自求自得。自得包含三层含义:一是自我得之,而不是靠别人包办。他说:"学问也要点化,但不如自家解化,自一了百了。不然,亦点化许多不得。"教师应起"点化"的作用,但归根结蒂还得由学生自己消化,否则教师也点化不了。二是自觉地有所得,而不是迫于外部压力不得不学,所以王阳明强调要立志,"凡学之不勤,必志之未笃也。"三是得之于己,即最终要把学到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这就是致良知的结果。   王阳明并不反对读书学习,特别是读经,但与朱熹的宗旨有所区别。朱熹强调从经书中去钻研圣贤之道,即穷理。王阳明则认为:"《六经》者,吾心之记籍也。"经书的精神实质("理")是与自己的本心相通的。读经的目的正是要通过体认经书的理,来启发自己的良知。因此,王阳明主张读书贵精而不在多。他指出:"凡授书不在徒多,但贵精熟。讽诵之际,务令专心一意,口诵心惟,字字句句,紬绎反复。久则义理浃洽,聪明自开矣。"读书还必须开动脑筋,独立思考。他指出:"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不敢以为是也。"这里体现出反盲从、反迷信的倾向,也被正统程朱理学派视为异端邪说,斥之为"病狂丧心之人"。由此可见,阳明学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促进思想解放的作用。   

10、走心教育(倾听心灵的呼唤)   “致良知”是一种走心的教育,它教人时时倾听心灵的呼唤。海德格尔将这种听呼声称之为“倾听良知的呼声”。人在这种倾听中回到本己的自身,一切外在的东西都崩坍了。在这个时刻一切的功名利禄化为尘土,随风而逝。   “致良知”是一种走心的教育,它不是为了金钱、权势等而学,它是为了知识本身无限的价值而孜孜不倦的追求知识。“致良知”除去外在的功利之心,留一颗本心,摆脱桎梏,直达知识本源。阳明教育十分重视人文知识和经学教育,通过学习圣贤遗留下来的精神财富,不断练“心”,擦去“心”之尘埃,达到唤醒本心的目的。人文知识和经学教育是扩充“心”的教育,从生理心到形而上的精神主宰的过程。   现代教育也需教导学生时时倾听自己内心的实际诉求,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只有直指心灵的,满足了内心的呼唤的教育,才能真正的被学生所接受。学生依着自己的心灵的呼唤,吸纳知识,不再将知识当作金钱权势的敲门砖,摆脱束缚,直达本心,做一个纯粹的人。学习知识,却不再为外物所累,享受学习带来的乐趣,做一个真正快乐的人。   

11、顺应儿童身心发展,鼓励发展兴趣爱好   阳明先生十分反对教育束缚儿童的发展。他批判机械、呆板的教育方法,反对教师简单粗暴的对待学生、忽视学生,抑制学生的积极发展。“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萎。”他主张要顺应儿童的性情,根据他们的身心发展的情况,加以引导,激起他们兴趣,而且尤为重视儿童的兴趣爱好。   现代教育中国教育还是“应试教育”,“分数”在学生的发展中占有很大的发言权。应试教育下“填鸭教学”“满堂灌”“一言堂”“题海战术”等都是不可避免的。换而言之,教育顺应学生的发展、鼓励学生发展兴趣爱好极其困难。但是,这又是现代教育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王阳明教育目的与方法新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