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创设一个适合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环境。教师应注意自身的心理健康。有的教师情绪沮丧时,态度粗暴生硬:情绪愉快时,就无原则地迁就容忍。教师的情绪波动最易导致孩子产生心理障碍,所以教师应始终保持平和愉快的心境,使幼儿生活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之中。要为幼儿创造充满生机、能陶冶心灵的自然环境,让孩子多接触大自然。要为幼儿提供一个可以*活动的游戏场所和一些具有吸引力的玩具,让孩子在自己的天地里,*快乐地游戏。儿童只有在自己选择的有兴趣的活动中,才能达到专注和自主,此时,他们的困扰将会消失,梦魇不再出现,行为问题会逐渐减少,食欲与健康也会恢复如常。如艺术教育活动就能充分发挥幼儿的爱美天性,使幼儿的人格变得高尚、精神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2、参与并引导幼儿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同伴关系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指标。在同伴中受欢迎的幼儿会有安全感、归属感;反之,会产生孤独感、自卑感。现在,独生子女占绝大多数,建立良好同伴关系对其社会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教师要以“大朋友”的身份参与到幼儿的交往中,如引导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学会合作;教育幼儿助人为乐,鼓励小朋友在父母带领下彼此串门等。在这种开放环境中,幼儿交往机会多,更利于其健康心理的形成。 要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思想观念不断更新,社会环境、社会关系、人际关系的巨大变化给人们的精神带来了各种各样的压力,给人们的心灵带来了极大的冲击。这一冲击不但涉及到大中小学,同时也波及到幼儿园。 现在的学前幼儿基本都是独生子女,受到家里的溺爱,孩子都被视为“掌上明珠”,被骄宠成“小皇帝”,再加上社会各方面的影响等原因,造成幼儿心理问题日渐增多,其中由精神和神经方面问题造成的心理异常甚至心理疾病时有发生。如果用心观察就会发现我们周围不少幼儿,他们有的性格懦弱,做事没有信心;有的专挑小朋友的毛病,凡事都以“自我”为中心;有的骄傲自大,看不起别人,对他人和集体的事漠不关心;有的脾气暴躁,因一点小事不合自己心意就大发脾气。类似的情况还有许多。这一切不能不令我们担忧。所以,加强对学前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十分必要。 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拥有健康的心理,是家庭与幼儿园乃至学校的共同责任。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家庭环境具有很强的影响力,每个人的为人处事,心理品质等都或多或少的反映出家庭的影响。一个和睦、温暖,*、重感情、守信用、充满朝气、积极向上的家庭,可能铸就孩子健康的心理。反之则有可能给孩子幼小的心灵留下不可弥补的创伤。因此,培养孩子的健康心理,对孩子的父母提出了严格的要求。首先,要求孩子的父母应具有健康的心理,只有这样才能感染孩子,使孩子也具备一个健康的心理。此外还要求父母要有正确的教育方法,不能过于顺从溺爱,也不能过于严厉专横。如果父母方法不当,很容易使孩子形成任性、自私、骄横、烦躁、抑郁的心理,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 幼儿园是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场所。幼儿园要有意识、有计划地把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日常的学习、游玩和管理中去。这就对幼儿园的管理、教育及幼师的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幼师要以自己的教育方式把对幼儿教育的信息传达给孩子,要用自己的一切去感染孩子、影响孩子。如果幼儿眼中的老师是一个乐观向上,和蔼可亲、有着灿烂阳光一样笑容的老师,那么对幼儿的心理一定能产生积极、健康的影响。幼儿的模仿性很强,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他们产生影响。所以要培养幼儿健康的心理,教师应首先拥有同样健康的心理。教师拥有了健康的心理,还需要有良好的教育方式。心理教育的方法很多,象组织活动、典型事例分析、经验交流、心理问卷测试、观察实验、表扬鼓励等都可以作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幼儿的教育方法主要是各种游戏。有入园时的“自我介绍”,内容虽然简单却能帮助孩子学会介绍自己,了解别人。有利于语言交际能力的提高;还有“镜中的我”游戏,通过学生自己照镜子,学会自我观察、自我描绘,进行自我评价;“文明用语”游戏,通过幼儿自己的表演,使他们学会日常文明用语,无形中规范了孩子的日常行为;“称赞”游戏,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称赞,使孩子明白,应当看到别人的优点和特长,知道称赞别人,懂得尊重别人,从而使他们的情感交流及社会适应能力得到锻炼。另外还有互助游戏、性格培养游戏、日常行为习惯游戏及益智游戏等等。使孩子通过观看演出、参与演出,进行讨论,从而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行为方式和学习生活习惯,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确立学习的榜样。 总之,幼儿阶段是人生的初期,这一时期生理发育很快,而心理则几乎从0开始,尽管孩子受到家庭的重要影响,但是幼儿园的日常教育显然具有更重要的作用。一个人的性格、品质等心理素质大都在幼儿阶段初步形成。所以只有从小抓起,加强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才能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陈庄镇付窝幼儿园“世界卫生日”主题教育活动 4月7日是世界卫生日,陈庄镇付窝幼儿园抓住这一教育契机,结合春季传染病的预防,开展了一系列的卫生教育活动。 首先,各班通过讲故事、儿歌、游戏等形式上好健康教育课,教育孩子知道身体健康的重要性。要求他们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不挑食不偏食,饭前便后勤洗手,讲究个人卫生。二是结合手足口病的预防,保健教师向孩子们介绍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对幼儿示范讲解正确的洗手方法,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防止病从口入。三是师幼共同参与,人人动手,清扫教室、幼儿园卫生,营造整洁清新的生活环境。四是加强幼儿体育运动,利用早操和户外活动时间,开展各种体育活动,增强幼儿体质,确保幼儿健康。 通过本次活动,不仅培养了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环保意识,同时也提高了幼儿防病意识和防病能力。 关注幼儿健康携手预防疾病 现在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娇惯溺爱现象日益严重,而幼儿的身体素质却逐渐下降,许多幼儿经常患上感冒、咳嗽、发烧等病。近年来,各种各样的疾病更是威胁着幼儿的身体健康。在幼儿园里如何增强幼儿的体质,有效预防疾病,使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呢?现就我园在疾病预防方面的几点做法与大家一起共享。 一、在活动中提高幼儿身体素质,增强体质 1.加强体育锻炼,设置不同要求,提高锻炼效果 保证孩子每天不少于两小时的户外体育活动。根据幼儿的身体状况、发展水平提出不同的要求,对体质弱的孩子多加照应,并适当控制他的运动量,避免过度疲劳,而体质好的幼儿则可加大运动量。设置不同层次的要求,让幼儿选择适合自己的活动,在自身的基础上得到发展,以达到良好的锻炼效果。 2.授予正确方法,提高自主意识,达到锻炼目的 活动中要教给幼儿正确的活动方法,减少幼儿的等待,提高锻炼效率。要提高幼儿的主观能动性,让幼儿知道这些运动能力的提高对自己将有什么帮助,这样才能促使幼儿在日常活动中自觉加强锻炼,以达到主动锻炼的目的。 3.提供充足场地,注意活动事项,有效预防疾病 充分利用空间,扩展活动场地,让孩子在户外奔跑、玩耍,使幼儿充分接受阳光照射,呼吸新鲜空气,提高户外活动质量。活动时要适时减衣、添衣,以免出汗后受凉,有效预防各种疾病。 二、全面做好疾病防控工作 1.健全领导组织、防控制度 成立预防控制传染病工作领导小组。每天监测、收集和汇总幼儿园传染病疫情的信息和防治工作情况,落实并督查各责任人防治传染病具体措施落实情况,总结和推广预防传染病的经验和做法;建立健全传染病防控责任制,制订详细的疾病防控制度及措施,全面做好应急准备工作。 2.加强培训学习,密切家园合作 充分利用专题培训、专题宣传板报、校园橱窗、校园网站、宣传单和告家长书等多种形式开展疾病预防宣传教育,增强师生和家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真正做到人人知晓防控知识,熟悉防控措施;通过每月一节教育课、一日活动随机教育等形式对幼儿进行教育,增强幼儿防病常识及自护能力。 3.加大晨检及全日观察工作力度 ①实行晨午检双层把关制,保健员每天在院门口对每名到园幼儿详细查看,幼儿进教室后,各班老师进行第二轮晨检,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家长进行隔离治疗;下午幼儿起床后保健老师与班级教师再次对幼儿进行身体状况检查,发现异常,及时隔离并做好班级消毒工作。 ②每天由班级教师对于不来园的幼儿进行电话家访,详细询问原因,准确了解因病缺勤幼儿的具体病因、体温和身体状况,对于患传染性疾病的幼儿每天进行电话随访,及时做好班级消毒、预防工作。对病愈后来园幼儿仔细询问、观察,查看痊愈证明,确保无传染性方可入园。 4.加大消毒工作力度 定期开窗通风并保证每天紫外线灯消毒;水杯、餐具、毛巾做到每天消毒,专人专用;幼儿生活场所地面、物品(玩教具、橱柜、桌椅、活动区材料、门把手、水龙头、楼梯扶手等幼儿能接触到的地方)每天由保育员负责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拖、擦二遍;每周对幼儿被褥、图书进行曝晒消毒;卫生间地面随时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拖擦,粪便及时处理并用含有效氯1000mg/L的消毒液冲厕。 5.搞好个人及环境卫生,培养良好习惯 严格按《正确洗手方法》督促幼儿饭前便后、手脏时用肥皂正确洗手。晨检后,教职工、幼儿彻底洗手后方可人活动室;保持室内外环境卫生,每日小扫,每周大扫,不留卫生死角;严格幼儿入园、转园、季度、年度查体。 6.加大饮食卫生管理力度 幼儿园统一安排餐点,监督幼儿一律不自带餐点食用,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品;货物定点采购,严格索证,3人过秤验收,确保食品质量合格;规范食品洗涤、加工和烹调过程,明确伙房人员工作分工,48小时留样,坚决杜绝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 7.严格实行封闭式管理,执行外来人员进出和登记制度 非工作原因的外来人员禁止进幼儿园,实行教职工在门卫接待制度;家长持卡接幼儿并禁止进入活动室,有发烧、咽痛或咳嗽等症状的家长不入园接幼儿,接到幼儿的家长不在校园内逗留、玩耍。 关注生命,关注幼儿健康是我们一直追求的目标,让我们一起携手共同预防疾病,维护好幼儿的健康。
3、安全教育。主要是帮助幼儿获得和掌握日程生活中最基本的安全知识和技能,是幼儿逐步懂得爱护自己和他人,不断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如生活活动的安全教育;交通安全的教育;自救自护的教育等。
4、尊重幼儿。 马斯洛有一句论断:“最健康的自尊是建立在当之无愧的来自他人的尊重之上的。”尊重儿童是幼儿心理健康成长的前提,是幼儿人格和谐发展的保证。尊重幼儿,主要表现在乎等、*地对待幼儿,尊重幼儿发展的积极因素,让幼儿主动地发展。幼儿有其独立存在的价值,教师要尊重其权利和地位。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教师往往以长者自居,要幼儿听命于自己,否则就批评,惩罚或斥责,要么不准参加游戏,要么罚站……其实,幼儿出,现“对抗”行为一定事出有因,且这正是其独立意识和自主性萌发的表现。因而遇到冲突,教师要研究其原因,再作处理。“听话的孩子才是乖孩子”的陈旧观念一定要彻底改变。另外教师要尊重幼儿发展的积极因素,给予其充分活动和自我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如果成人的言行中处处体现着对幼儿的尊重,就会使幼儿意识到他们在这个世界上是有价值、有能力和必不可少的,从而帮助他们获得积极的自我概念;如果幼儿发现自己是被忽视的,又经常为做错事遭到责备,幼儿会逐渐在心里确认自己是无能的,进而导致幼儿丧失最基本的自尊与自信,建立起消极的自我概念。作为一种稳固的心理特征,幼儿的自我概念一经确立,便会相对持久地保持下去。我们无法相信,一个整天要服从于成人指令或是不时遭成人指责的幼儿会构建出活泼开朗、宽容友善的人格特征。因而“尊重幼儿”这一行为本身所内含的潜在教育价值是不该也不能被忽视的。
5、幼儿健康教育活动中应备受关注的两个问题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健康教育作为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提高人们健康水平的社会教育活动,已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健康教育是以促进人们的健康水平为目的的,并以教育作为手段或途径来实现的。也就是说,通过健康教育这一过程,帮助人们获得有关态度、认识和行为上的转变,以此来改善和促进个体的健康状况乃至促进整个社会的健康。 随着幼儿教育事业的不断深入与发展,健康教育也逐步走进了托幼机构。对幼儿进行健康教育,就是要提高幼儿健康维护的自觉意识和态度,使他们获得有关健康维护的必要知识和技能,并促使他们逐渐养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习惯,从而达到提高幼儿健康水平、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目的。 但从幼儿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过程来看,目前尚存在着一些问题应引起我们的关注和思考。例如,认为对幼儿进行健康教育就是给幼儿上健康教育课;只关注健康教育中教师的施教过程,而忽视健康教育中受教育者幼儿的反馈;只关注幼儿在园内的健康教育,而忽视与幼儿健康和发展有直接关联的家庭因素等。那么,在托幼机构中应如何开展幼儿健康教育呢?我个人认为,就幼儿健康教育活动而言.应关注如下两个重要的方面。 在托幼机构,幼儿的健康教育活动应体现出三种途径的有机结合。这三种基本的途径是:健康教学活动、日常生活的健康指导与健康实践、家园协助。 1.健康教学活动 健康教学活动是幼儿健康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教师专门为幼儿设计并组织的、以维护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为目的的教育活动。它通常是围绕某一个健康主题而开展的,这些健康主题主要涉及到幼儿的卫生教育、生活教育、安全教育、身体锻炼、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例如,“洗小手防疾病”、“爱护我的小白牙”、“打针我不哭”、“营养快车”、“摸一摸与不能摸”、“怎样过马路才安全”、“与家人走失时我该怎么办”、“理解情绪”、“怎样使自己不再生气”等。 幼儿健康教学活动的开展可以是多种多样的。较小的教学活动可以是给幼儿讲一个故事或是教幼儿念一首儿歌。例如,“狮子烫发”的故事可以使幼儿懂得经常洗头能保持头发干净的道理。《刷牙歌》可以告诉幼儿应该何时刷牙和应该怎样刷牙。 较大的教学活动可以是综合性的,也可以是持续性的。而且,所采取的教学方法也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例如“洗小手防疾病”这一主题活动,不仅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将洗手能预防疾病的道理告诉幼儿,而且,还可以通过教幼儿学习有关的儿歌、看洗手过程的步骤图以及通过操作性的行为练习等过程,使幼儿逐渐掌握洗手的正确方法。又如在“学会保护好自己”的主题活动中,可以通过“哪些东西不能玩”、“运动中我应该注意什么”、“怎样和陌生人交往”、“交通安全我知道”等若干个子活动来一一展开。 为了能促使幼儿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指导,教师可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进行,如讲故事、念儿歌、讲解、动作示范、讨论与交流、行为练习、模仿学习、具体帮助与指导、情境演示、角色扮演、游戏、活动、实践活动、观看音像资料、图片展示等。在进行健康教学的过程中,通常可选择上述的几种方法综合地加以运用。这样便可以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爱护我的小白牙”的主题活动中,教师可以适时地利用讲故事、讨论与交流、讲解、动作示范、图片展示、行为练习、模仿学习、具体帮助与指导等方法进行集体教学和个别化的指导。 通过健康教学活动,可以有目的、有计划地促使幼儿在健康意识、健康认知以及健康的行为能力等方面得到提高。 2.日常生活的健康指导与健康实践 健康教学活动虽然很重要,但是,幼儿健康意识以及健康行为的获得与形成。需要一个漫长的、渐进的过程,仅仅靠一两次的健康教学活动是无法实现的。因此,教师还应注意在幼儿日常生活的过程中对幼儿进行相应的健康指导与帮助,并创造条件给予幼儿健康实践的机会,这是不断增强幼儿健康意识,将健康认知转化为健康的行为和习惯的重要环节。将上述的健康教学活动与此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日常生活的健康指导与健康实践通常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以建立常规的方式来指导幼儿的行为,即在日常生活中明确地向幼儿提出某些与健康和安全有关的要求。 例如。可以向幼儿提出这样一些要求:饭前便后要洗手;使用自己的毛巾和喝水杯;上下楼梯时要一个跟着一个走、不推不挤;转椅停下来后才能上去、不能推着转椅跑;只有自己家人来接自己时才能走,并且在离园时要告诉老师等。 建立必要的常规,尤其是卫生保健和安全方面的常规,不仅是维护幼儿健康与安全的工作需要,而且,日复一日的常规重复还可以促使幼儿在不自觉中建立起基本的健康行为和习惯。因此,幼儿园应围绕幼儿的健康与安全问题不断地完善常规。常规不宜太多。要选择关键和重要的方面,要精练。这样才能使幼儿铭刻心中,并以此来指导幼儿的行为。 ②对幼儿的健康问题进行随机的指导与帮助。在日常生活中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对幼儿的健康问题进行随机的指导与帮助,如及时地提醒幼儿、在活动中对幼儿进行个别的指导与帮助、在活动后进行必要的检查等。 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健康和安全方面的问题,例如画画时低着头、洗手时马马虎虎、吃饭时狼吞虎咽、玩滑梯时抢着上或以头朝下的方式滑滑梯、玩沙时把沙向上扬起等。这时,不仅需要教师及时地对幼儿的行为加以提醒和引导,以确保幼儿的健康与安全,而且,这也正是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幼儿进行个性化健康教育的有利时机以及帮助幼儿建立起健康行为和习惯的重要时刻。 ③适时地为幼儿提供健康实践的机会。在日常生活中根据健康教学和幼儿健康发展的需要,适时地为幼儿提供进行健康行为练习的实践机会。 例如.在开展过“营养快车”的主题活动后,可以将午餐环节设置成小型的“自助餐”形式,为幼儿提供自主进行饮食选择与搭配的实践机会,鼓励幼儿尝试并练习怎样合理地选择食物.这既能激发幼儿的积极性和食欲,又能促使幼儿将所学的有关知识应用于生活之中,并逐渐形成健康的行为和习惯。 又如.在开展了“交通安全我知道”的主题活动后,可以利用远足的机会,使幼儿在外出远足的过程中,进一步强化对交通规则与步行安全的认知和体验。 为幼儿提供一定的健康实践,不仅能使健康教育与幼儿的实际生活有机地联系起来,而且,也有助于强化幼儿的健康意识、健康认知和健康行为。 3.家园协助 由于家庭是幼儿生活的主要场所,而且,家庭的环境以及家长的价值观念、教养方式、生活方式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及幼儿健康意识、健康认知和健康行为的获得与形成有着直接的关联.因此,幼儿园的健康教育必须要考虑到家庭和家长的因素,并力图与家庭建立起相互间的支持与协助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强化对幼儿健康成长的有利因素和积极影响,并尽可能地减少和消除那些不利的影响。 围绕幼儿健康教育的家园协助通常可包括这样两个基本的方面。 ①关注和支持幼儿在家中的健康实践,以强化幼儿的健康行为。 家庭也是幼儿进行健康实践的重要场所。幼儿在幼儿园所习得和形成的健康行为如果也能在家庭的日常生活中经常地、持续地得到强化与实践,则有助于幼儿建立起比较稳固的动力定型。进而逐渐形成习惯,这正是幼儿健康教育所追求的最终目标。 为此,教师可以根据幼儿健康教育的需要。通过“家长联系栏”、“家园联系册”、“给家长的一封信”、健康教育展板等形式,将近期有关的健康教育内容告诉幼儿家长,一方面可以向家长传递某些重要的健康信息。另一方面也期望得到家长的支持与协助。 例如,在“健康食品要多吃,垃圾食品要少吃”的健康教学活动后。可以利用健康教育展板向家长传递这一健康信息。同时,也期望家长能以身作则,多吃健康食品,少吃垃圾食品,并在家中对幼儿的适宜行为给予积极的表扬和鼓励,以强化幼儿的健康行为。 ②针对幼儿的健康问题与家长进行沟通与交流。以期相互配合与协助。 在此方面。托幼机构既可以围绕幼儿共同的健康问题,邀请幼儿家长参与小范围的集体讨论与交流;也可以针对某一幼儿的具体健康问题,与家长进行个别的沟通与交流。 例如,在幼儿的营养与饮食方面。可以与家长共同讨论和交流:“怎样的饮食搭配才有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哪些食品不宜让幼儿多吃”、“怎样帮助幼儿改变挑食的毛病”等。 又如,可以与某一个攻击性行为较严重的幼儿的家长一起探讨:哪些原因导致了孩子的攻击性行为?怎样共同来帮助孩子减少攻击性行为? 此外,托幼机构还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和周围的教育资源,面向幼儿家长开办一些幼儿健康与安全等方面的讲座与培训,以不断提升家长的健康意识、健康认知水平以及健康的行为能力。 综上所述,幼儿健康教育活动应体现上述三种基本途径的有机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既发挥各种途径的优势和特点,又能相互补充和相互支持,从而实现幼儿健康教育的目标。 健康教育是一种双向的过程,不仅需要我们很好地计划和组织有关的教育活动,而且,还需要对健康教育的效果进行必要的评价,尤其应重视受教育者的反馈。同样,在幼儿健康教育中。健康教育评价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从广义上讲。幼儿健康教育评价涉及到多个方面,例如,对幼儿健康教育整体规划的评价,对幼儿健康教育目标、内容、组织过程的评价,对幼儿发展状况与健康状况的评价等。但如果就幼儿健康教育的实质以及教育的效果进行评价的话。则主要涉及到幼儿在健康意识与态度、健康认知水平、健康行为和习惯这三个方面的评价。 由于健康教育的着眼点是行为问题,它要达到的最终目标是促使人们建立与形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进而达到维护和促进健康的目的。同时。又因为幼儿阶段是一个人行为和习惯成的最重要、最有利的时期,因此,幼儿健康教育评价的重点应放在幼儿健康行为的建立与养成上。 从评价指标来看,幼儿健康教育的评价通常是与幼儿健康教育的活动目标直接关联的,有时,幼儿在健康教育活动中的认知目标、意识与态度上的目标以及行为目标就是幼儿健康教育评价的具体指标。 例如,在“怎样过马路才安全”的健康教学中,如果具体的活动目标是: ①使幼儿能辨认出停止、前进和人行横道线的'交通标志; ②使幼儿能说出安全过马路的两种交通规则(如,走人行横道并且要做到红灯停、绿灯行;或走过街天桥;或走地下通道): ③使幼儿在游戏场上活动时能按照交通规则的要求去做。 围绕这一健康教学活动的评价指标便可确定为: 幼儿能对停止、前进等交通标志做出正确的反应;幼儿能说出安全过马路的两种交通规则;幼儿在游戏场上骑小三轮车或步行时能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在幼儿健康教育的评价中,作为教师,可以通过对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以及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态度和行为进行观察而做出评价,也可以通过向幼儿提问来获取有关的信息;同时,教师还应该同幼儿的家长取得联系,了解幼儿在家中的态度和行为表现,以此来对健康教育的效果和幼儿的发展状况进行深入的评价。 例如,在以“爱护我的小白牙”为主题的系列活动中。如果其活动的目标是: ①使幼儿知道为了保持牙齿的洁白和健康。早晨起床后和晚上睡觉前都要刷牙,饭后(或吃完点心后)要漱口; ②使幼儿掌握刷牙的正确方法; ③使幼儿能逐渐养成早晚刷牙的良好习惯。 在这一主题的健康教育活动之后,其评价的指标便可设定为: 幼儿能说出应该刷牙和应该漱口的时间;幼儿在没有帮助的情况下能示范刷牙的正确方法;幼儿在家中能自觉地在起床后和睡觉前刷牙。并且刷牙的方法基本正确。 总之,对幼儿进行健康教育,就是要使幼儿在健康意识和健康认知上获得提高,并最终形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习惯。也就是说,我们要将一把通向健康之门的金钥匙交给幼儿。促使幼儿学会关注和关心自己的健康,并逐渐成为维护自己健康的小主人。 幼儿园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
6、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品质,增强幼儿自身的心理强度,提高幼儿对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包括:情绪情感的教育;良好个性的培养;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性教育等几方面。 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幼儿出生后4―6年,是形成健康的独立意识的关键时期。“健康”除了指生理正常无病痛外,还包括心理健康。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教师和家长一般比较重视幼儿的身体健康,却往往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早期的心理健全对一个人未来的发展尤为重要。幼儿园教师应该重视幼儿心理健康。 要明确幼儿心理健康的含义。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各种环境中都能保持一种持续的、积极的、良好的心理效能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个体能作良好的适应,生命具有活力,能充分发挥其身心潜能。这是心理健康的普遍意义。当然,世界上没有一个事物是绝对永恒不变的,在具体判断幼儿心理是否健康时,还要考虑幼儿心理和行为表现的经常性和一贯性,因人、因事、因时作具体分析。健康的心理,我们通常认为有以下几种特征:①活泼开朗积极参与活动,②愿意与同伴交往,富有同情心;③做事自信、勇敢而有坚持性;④诚实,有错肯改。 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具有积累性,幼儿在这一时期已开始形成最初的个性心理倾向,使得我们在这一阶段通过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来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道德行为等成为可能。我认为应该对幼儿实施“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心理健康教育。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不仅有利于激发幼儿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且有助于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请看下面两段实录。 实录一:晨间活动 小朋友们正在进行晨间活动,一幼儿高高兴兴地跑到“阅读角”准备拿一本书看,不小心把书架碰倒了,图书散落一地。老师生气地大声说:“你怎么回事?就你能捣乱,快收拾好,回你座位去,别看了!”这个孩子呆呆地望着老师,等老师视线转移时,他悄悄地回到座位上…… 实录二:*活动 一女孩哭着找到老师说:“x x小朋友把我的新鞋洒上水了。”老师把那名孩子叫到了面前说:“看看你不小心把水洒在小朋友的鞋上了,该怎么办呀?”那名孩子说:“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女孩想哭又忍住了。老师又对女孩说:“我帮你把它晒干,好吗?”女孩一边点头,一边笑了。 从以上实录的两个片断中我们不难看出,这两个幼儿在遇到意外情况以后的心境是完全不同的:一个惊慌失措,一个破涕为笑。可想而知,这两个幼儿接下去的情景:一个处于惊恐状态中,而另一个则能以一种愉快的情绪投入新的活动。造成这两种迥然相异情绪的原因是老师对幼儿所持的态度不同。要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让孩子真正“健康”,我们认为每位教师在教育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7、热爱幼儿。教师对幼儿的慈爱是教育中最宝贵的营养素。只有沐浴在爱的雨露下的幼儿才会有安全感、归属感,才能适应幼儿园这个大环境,并学会与小伙伴、教师交往,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幼儿总是先感受到成人对自己的爱,进而才能发展到爱周围的人。如果教师不爱幼儿,幼儿就无法适应冷漠的幼儿园环境与温馨的家庭环境间的巨大反差,就会怕上幼儿园,怕老师,患上“幼儿园恐惧症”。
8、生活卫生教育。主要目的是帮助幼儿获得日常生活中必须的、基本的生活知识和卫生知识,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初步的生活能力,组部提高幼儿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是幼儿逐步学习以健康的方式来生活。如个人卫生习惯的培养;基本生活能力的培养;健康生活方式的教育;保持环境整洁的教育及预防保健的教育等。
9、身体锻炼。利用体育器械或自然物(阳光、水、空气)进行身体锻炼,激发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培养幼儿积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全面协调地发展幼儿的体能,增强幼儿体质,提高幼儿适应自然的能力;同时还可以通过体育活动让幼儿了解基本的体育卫生知识,培养幼儿勇敢,不怕困难等良好的心理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