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多岁很迷茫,该做些什么
如果你现在二十多岁,你很迷茫,没关系,你不是一个人。分享一篇青春励志文章:二十多岁很迷茫,该做些什么,欢迎阅读:
一
黎佳是我大学本科时期在中东的患难之交,我回国之后没几天就到上海和她一起开始了租房子的日子。她一个特别善良周到,喜欢和小动物玩的东北姑娘。几年前和她一起去土耳其旅游的时候,她就能逗伊斯坦布尔路边的小猫逗到忘我。可是她最近一直很不开心。是的,是因为工作。
黎佳现在所在的公司应该是美国乃至世界资本圈的顶尖企业了,今年被美国总部调回上海,现在在国内工作了将近一个月。可是我看得出来,她过了特别糟心的一个月,以至于在这期间,她光喊辞职就喊了不下二十次,每天和她妈妈讨论的话题也是到底该不该辞职。
可是黎佳工作才第二年年薪就达到了30万+,每天出入高级宾馆,生活似乎很高大上的样子,到底她有什么可不满的?
然而其他人并看不到她每天工作到一两点才能下班的样子,并看不到她为了毫不了解也不感兴趣的汽车底盘零件疯狂看资料补习的样子,也看不到她即使累了一周双休日还必须on call不能出去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的样子。
“你看过陆家嘴世纪大道凌晨的样子吗?我知道啊。凌晨下班的时候,走在世纪大道上,灯火通明,五星级宾馆的保安坐在路边无所事事。”
“是啊,没有男朋友,可是我这样的作息去哪找男朋友。”
“的确,我是赚了很多钱,但是我都没时间花。” 她有些难过,以至于双休日难得能有机会出去吃饭压马路的时候,她也会执意要买单。
“你们就让我买单吧,总得让我觉得自己拼命赚钱还有点成就感。”
“赚钱”和“生活”,一直都是两个完全不一样的概念,而大多数人也很难做到两者兼得。我看着黎佳,觉得无比心疼。
二
小婉却是完全不一样的情况。小婉是上海本地人,从美国常青藤大学毕业回国之后毅然决然放弃了两万多月薪的工作加入了戏剧行业。
每天早九晚六,工作不算特别轻松但是是她特别喜欢的事情。小碗讲起戏剧就开始侃侃而谈,那时候她身上好像闪着光芒,让人不禁感叹那是热情的'力量。
她现在的目标就是能够在国内引进“悲惨世界”,那也会是她工作这些时间的一大成就。
“这样的工作,真好,我也想做这样的,这才是生活,” 朝九晚凌晨的黎佳显然很羡慕。
然而在大学刚刚毕业的时候,是很难有一份工作能够让你做到完全满意的。
看得出来小婉很喜欢戏剧,很希望把它做好,但是那并不代表她没有遗憾。
“这份工作有两个最大的软肋就是工资和环境。我之前是做投资方面的工作,月薪随便就能上两万,但是现在可能连以前一半都没有。幸好我家在上海,我回家吃住能省了五六千的房租和饭钱,要不然这份工作也很难让我经济独立,”小婉说。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身边的人。我不想让别人觉得我从美国名校毕业,优越感太强,但是有时候的确会迷茫,觉得身边的人的确不是都那么聪明,不像以前在学校里那样……”
“不过好处就是,我会学得很快,前辈们也能毫无保留地教我,希望我的学习能力强也会让我接下来走得可能比别人更顺一点吧。” 小婉笑了。
小婉很乐观,加上她对戏剧的热情让她继续充满希望,可是显然她目前的状态也并不能让她完全满意。她妈妈也觉得这份工作似乎让她屈才,怕她一直这样而和她谈了好几次。
的确,一个在美国名校呆了那么多年带着光环回国的姑娘,如果并不能在一个普通人看来平台很高的地方工作,其实是略让人惋惜的。而如果外人不知道内情,只以工资来衡量才干的话,一定会出现这样的风言风语——“诶你看那小婉,出国那么多年读了世界上最好的学校,花了两百多万,结果回来就在很一般的单位啊,工资一万都不到……”
是不是觉得很耳熟?因为这就是国内人衡量能力的标准。 而我觉得,即使面对未知的风言风语,小婉还是能够放弃原本的“身价”投身所爱,是一件让人很敬佩的事,即使现在看来并不完美。
三
没错,就如你们所想,我也在为自己到底以后要做什么而迷茫挣扎。而就像我之前说的,我始终坚持自己需要尝试过一切可能性才能有资格和底气说出“我不适合这个行业,我想去做别的更有意义的事”。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我觉得不妨可以尝试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
怎样的生活才最有fulfilment?
人活在世上本来就有太多事情太多困难,能做的就只是在艰难的人生里尽可能地让自己过得开心。想到曾经有个阿姨和我说,人生这一辈子就是熬。我想,如果每天活得胆战心惊,对生活没有期待的话,那的确就是熬。所以最重要的仍然是尽量让自己满意,在其他因素都不可抗的情况下。
如果你喜欢赚钱,觉得只有钱能让你最快乐,那就去拼命赚钱。
如果你对某个领域有特别的热情,那么在热情被困难打倒之前还是应该努力去试。能在这条路上一直顺畅发展下去必然幸运,发现不行及时退出也不算太晚。
如果你觉得有自己的时间生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才能让你快乐,那就放弃一些东西去做。
人生一直是有舍有得的过程。所以这里就牵扯到第二个问题,怎样才能权衡赚钱和生活?
在大多数情况下,赚钱和乐趣并不能兼容。如果你找到了你喜欢做的,刚好又能挣钱,那是最幸运的。但是很显然,大多数人都不能做到,所以最难的是如何权衡两者之间的关系。
比如说,你为了赚钱进了投行或风投,可是发现自己并不感兴趣,生活也并没有极大的满足感,那么最好的路,仍然是在积累了一部分金钱,平台和人脉之后选择别的事情。
同样,怎样的工作和生活状态才能可持续发展也该是个需要思考的问题。假设你一天工作15小时,月薪过两万,但是累成狗的生活不说,也许10年之后,其他人都在业余时间发展了第二职业顺风顺手,你仍然拿着这样的工资,算着自己需要多少年才能在北上广深乃至杭州买一套房,或是如何混入上层社会养得起一个白富美。
当然,也有可能就是你仍然混得比大多数人都好,只是你还是累成狗。
最后一个需要思考的就是,你有没有尝试过其他的可能性,还是仍然难以跳出自己的舒适圈。
其实我一直觉得跳出舒适圈才是大多数人最难做到的。放弃现有本身的平台和机遇,进入一个不熟悉的领域有的会是无尽的未知,需要的也不仅仅是勇气,毕竟你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然而,在二十多岁走出舒适圈的时候成本已经比三十岁以后再走出要低得多得多了。
四
黎佳说她现在考虑回美国读一个研究生,以后想进公益组织,但是钱依然是个很大的问题。
小婉说她会努力坚持把“悲惨世界”引进中国,如果一两年后戏剧这条路行不通再走回商圈。
其实不管如何,这都是一个过程,都是在找到最适合的路之前一个痛苦又迷茫的必经之路。
二十多岁可能是最难最迷茫的一段岁月,但也会是对你未来最有用的一段时光。
毕竟人生那么长,今天一个不经意的举动也许都会改变未来的命运。而我始终相信,福祸相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