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天没有伞的季节散文
我喜欢下雨喜欢雨淋空的感觉,下雨可以让我体认雨的深邃与内涵。雨是一个穿越千年的文人,使人感受到雨的博大。去年我写了这幅对联:晴华浅草碧满庭院,蕉雨和烟临窗赋诗。在农村的瓦物中看雨是最有感觉的,瓦屋让人回到千年以前,回到那个诗人林立的时空。静静坐在房屋的框窗前,窗角上跳出一张芭蕉叶,在细雨中摇曳似搔首踟蹰。很多诗人都描绘到雨打芭蕉的感觉:“更闻帘外雨潇潇,滴芭蕉。”有人会想到雨打芭蕉的滴答声是很喧嚣的,怎么会有一种下雨时给人宁静的感觉呢?其实下雨时这个窗景已经融入到诗人的心,已经听不到耳外的喧嚣与吵杂。雨让我欣喜若狂矗立窗边一个寒噤让我忘乎所以,心想芭蕉为谁种?
这种景物情愫,应该算是一个人的审美理念吧,觉得他能给内涵的本我提升。下雨天,可以让我的情感尽情裸奔。可以思、可以想、可以不想,可以怡情沉浸在自己的心灵碧空中。这是自己内心深处的一亩净土,圣洁得连我都不忍心去打扰。
微雨的时候走在家乡旧居外的青石板铺就地石梯上,这石头已经被祖先的脚印打磨得很光滑可以鉴出人影,以至于走过这里时要格外小心。墙角的青苔是多情的,它在那里孤独静候雨的淋润。只不过墙角有一个雨的守候者,瓦屋的框窗前有一个对雨痴情的`人。
记得在一次交流会上老师曾说:“我们写的东西就是下点雨然后突发奇想写写,很多意象早在唐宋就被别人写完了”。我比较赞同老师这样说,的确是这样几千年写的现在我们还在写,而且豪放词谁超过了苏东坡?婉约词谁超过了李清照?下雨了心中突发奇想颇有所感悟就写写此时心中地悸动。我手写我心把他凝聚在笔触写写真情实感罢了。所以在一次暴雨之后我用中华新韵填了一首《临江仙》:
卷聚晚风流云,潇洒暮雨淋空。过后余韵化金淙。一江呈两魅,风色映不同。
何处借约相与?试问太守苏公。斯情兹景可曾拥。少年多心事,缠恻在雨浓。
我们的心事总在雨浓的时候才会抒写出来,至于是否有深度也暂且不理他了。
下雨的情形我想是若干年以来不变的,但每次给人的思绪确是不同的。在农村的房檐上是有滴水的,每次下雨房屋四围都形成四道水帘可以在房前屋后肆意徘徊听雨。在记忆中小时候每次下大雨总是有欢乐的,滴水上的水流注下来那是调皮的我就用双手去接水来玩。时常是把全身衣服都弄得湿漉漉地,紧接着就是祖父从屋里的火铺(方言)上传来严厉的训斥,如果“不幸”的话可能遭到“追杀”。雨后的农村小路变得泥泞低洼处还有一滩积水,长辈们会搬起路边扁方的石块置在水中以免路人把鞋子打湿。那时幼稚的我从上面练轻功似的飘过,结果往往是很惨烈。而现在即使无聊到去淋雨弄得全身湿透也不会从里屋传来训斥,那个年代已经回不去。那个时候下雨是一种单纯的调皮,现在多了一丝冥想少了一份童趣。
瓦屋的老窗前雨在尽情挥洒,树叶被打的沙沙响,竹林被淋得青翠欲滴。是谁让雨如此芬芳使我在芭蕉叶上面题了这些话,就像走在雨中一个没有撑伞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