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来的你一定会感谢现在拼命的自己

  大学,一个最好的时光。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大学励志文章将来的你一定会感谢现在拼命的自己,欢迎大家阅读!

  上周末,我跟朋友去了一趟朝阳公园,站在公园门口,我突然想起了很多年前的一部动画《李献计历险记》。

  时隔多年,我依旧认为这是我心中最好的国产动画。

  主角李献计因为失恋患上了 “差时症”,他不顾一切地想要打穿一款游戏,因为据说这款游戏可以帮他回到过去,回到他跟女朋友王倩第一次见面的时候。

  起初,我对剧中的 “差时症” 特别感兴趣,因为它会让人把一段短暂的时间漫长化,把一段极长的时间短暂化。

  后来,我渐渐明白了,李献计要寻找的,不只是王倩,或者说王倩并不仅仅指的是一个人,而是一种对青春的执念。

  结尾处,李献计终于见到了王倩,但是时间已经在他的身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 他老了。

  见到王倩时,就像瞬间经历了整个人生,心里很平静。

  随着年岁增长,我才慢慢理解了李献计彻底的平静下流露出的彻底的哀伤。也逐渐明白了,差时症其实是一种我们都曾体会过的心理状态。

  生物钟是一种很神奇的东西,负责作息和饮食规律,如果被打乱,通常都会自然调整,俗称 “倒时差”。我们对时间的感知,大多也与此相关。

  我们对时间会有不同的感受,目前来说大致有三种解释:

  第一种认为:随着年纪的增长,生物钟会逐渐放缓。

  科学家们曾做过一个实验,他们把年轻人和老年人分成两组,分别闭上眼默数一分钟,结果是年轻人基本都在六十秒左右,而老年组却普遍比较慢,大约八十多秒。

  因此,科学家们认为年纪大了,认知时钟就会放缓,以至于会觉得时光飞逝。

  但是这种说法不太站得住脚,因为我们对于时间的感知其实是不变的。

  第二种认为:同样的.时间,在不同年龄段中所占的比例不一样。

  比如,一年的时间对于五岁的孩子来说相当于生命的五分之一,对于二十岁的年轻人来说是二十分之一,对于八十岁的老人来说只不过是八十分之一。

  这种观点的立足点在于 “我们会通过对数的方式感知世界”,对世界的认识越多,就越觉得时间过得快。

  同时,这种认知并不仅限于时间,对人的判断也是适用的。有这样一道题:

  一个人拥有 100 万,只愿意给你 1 万;另一个只有 1 万,却愿意给你 1 万,你会选哪一个?

  通常情况下,我们认为后者才是真正疼你的人,这种说法背后的依据也是 “对数感知”。

  同样是 1 万,比例不同,体现出的价值就不一样。一年的时间其实没有变化,参照物变了,感受也就跟着变了。

  小学的时候,哪怕只是课间十分钟,我们也可以找到很多乐趣。但是,长大之后,喝杯咖啡,刷刷微博,明明什么也没做,一个小时就过去了。

  这个观点虽然听起来很有道理,但是也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同。

  第三种认为:新鲜的刺激会让大脑觉得时间过得更慢。

  第一次接触新东西的时候,大脑需要接收新的内容,我们就会觉得时间特别长。可是遇到熟悉的东西,大脑就会调用过去储存的内容,不会再重新处理,就觉得时间特别快。

  比方说上课的时候,如果都是能听懂的内容,就会觉得那节课过得很快。要是很多东西都不理解,就会觉得很无聊,很漫长。

  小时候我们知道的不多,每天接触的多是新的东西,就觉得时间过得很慢。像是第一次上学、第一次吃饭、第一次去游乐园、第一次交朋友、第一次接吻等,这些经历都会在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随着阅历的增长,我们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习惯,日子差不多都一个样,生活也成了熟悉的流水线。千篇一律之下,当然觉得白驹过隙。

  夕阳的余晖透过窗子洒了进来,从桌边爬上屏幕,我看着其中映出的自己,终于意识到 —— 美好的一天又结束了。不知怎的,心里忽然有些酸涩,我猜是对时间的流逝感到无奈。

  随手翻了翻日历,我被吓了一跳。一转眼,原来好多事都已过去很久了。

  时至今日,我还记得 “非典” 时期,每天都要量体温向老师报告的情景。

  不知什么时候起,时间好像走得越来越快,明明昨天还坐在教室里,今天突然就毕业了,工作了,结婚了,有的孩子都会打酱油了。

  奇怪的是,谁都不知道这些事情是怎么发生的,什么时候发生的。

  只能说,“一转眼” 真是个可怕的词。

  我隐约觉得,真正让时间变快的是世界的纷繁和内心的焦虑,是我们为了赶上旁人而加快的脚步,以及每日忙碌、疲于奔命的身影。

  时代发展得太快,我们想做的又太多,时间就变得不够用了。

  打个比方,如果一天只做一件事,你也许会觉得时间非常充足。但是如果让你一天做成百上千件事,你肯定会觉得时间飞速流逝,同时还会特别焦虑。

  工作之后,生活很容易简单地重复,重复的次数多了,时间就会在重复中流失。

  常听到有人说要管理时间,可是仔细想想,时间真的能够被管理吗?甚至于当我们想着管理时间的时候,时间就已经在流逝了。

  如果我们想让时间变得久一些,就只能不断体验新的经历,读新的书,认识新的人,创造新的回忆。

  借用之前流行的说法,如果我们想要摆脱时间的困境,就必须远离舒适区,接触新的东西。

  当然了,摆脱舒适区的方法因人而异,最重要的是:想要离开舒适区的意识和决心。

  换一个角度来想,我们感受到时间流逝,大多是在这几种情况:

  考前发现还有很多知识点没复习;

  马上毕业却发现没学到什么东西;

  到了月底才发现自己没什么业绩;

  老同学功成名就,而自己却原地踏步;

  回家探亲却无意间瞥见爸妈头上满布银丝。

  其实,感觉时间越来越快是因为我们虚度了时光,也是对过去碌碌无为的惋惜。

  曾经,我们盼望过年,因为会有很多开心的事,还可以拿到压岁钱。但是渐渐地,我们开始害怕过年,因为除了年龄增长,我们还看到身边的人逐渐老去。我们从没想过,这一天会来得这么快。

  还没有好好享受生活;还没有仔细体验人生;还没有认真欣赏风景;还没有……

  几年前踏上火车那一刻都还没有意识到,从此故乡只有冬夏,再无春秋,故乡却已成他乡异乡人的感慨。有时候想想,不是时间过得快,是因为时间对你越来越重要,你开始意识到,这些年,除了年龄的增长,父母逐渐老去,而你还是一无所有。你是否,会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

  为了成为明天更美好的自己,今天的你需要很努力。

  最后,用余世存老师的话作结:

  年轻人,你的职责是平整土地,而非焦虑时光。你做三四月的事,在八九月自有答案。

  略备薄酒一杯,劝君但行前路,莫问前程。

  将来的你,一定会感谢现在拼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