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内向的成功人士
心理学上是指气质中指向性的一种,人的言语、思维和情感常指向于内者为内向,表明神经系统的兴奋过程占优势。下面是性格内向的成功人士,请参考!
性格内向的成功人士
在我们的印象中,像马云、王健林这样的成功人士都是能言善辩,面对大众款款而谈,所以我们常常把成功人和外向性格,即能说、会说、敢说联系在一起。然而据调查显示,成功者中内向性格所占比例大大高于外向性格。比如爱因斯坦、比尔盖茨、沃伦巴菲特、斯皮尔伯格、村上春树……世界上80%的成功者其实是性格内向的人。这是为什么呢?
苏珊·凯恩在《内向性格的竞争力》这本书中提到“如果没有内向的人,这个世界就不会有:万有引力、相对论、追忆似水年华、一九八四、史努比、E.T.、Google、哈利·波特!”内向和害羞不一样,内向的人往往深思熟虑,颇有想法,并且倾向独立工作,内向者有他们自己的交友、处事的方式,只是和外向者不一样而已。 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读读《内向性格的竞争力》这本书,在阅读之前,大家可以一起思考一个实验:计算机上交替出现12个不同的数字,每次只有一个出现,而且没有特定规律,参与者手中有个按钮,每当数字出现的时候,你就可以选择是否按动,如果你在“好”的数字出现时按动按钮就会得分,如果在“不好”的数字出现时按动按钮就会扣分,不按不得分,分数越高越好,经过实验者测试发现,数字4是得分数字,而数字9是扣分数字。思考一下,是外向者得分多还是内向者?文末留言告诉我你认为的答案,我会在留言中回复你实验的结果。
荣格说,内向者往往是被内心世界的想法和感受所吸引,而外向者则倾向于关注人们外部的生活及活动。内向者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他们之于身边事物的意义上,而外向者则会投身到事件当中。内向者会在他们独处的时候为自己充电,而外向者则会在社交活动满足不了自身需求的时候为自己充电。就像荣格的那个恰到好处的比喻一样:“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内向者,也不存在绝对的外向者。如果真的有那么一个人,那他必然是个疯子。”某些特性的人,会慢慢形成一个定位独特的小圈子,当你的产品符合这些人所渴望的形象,人们就会自动自发去进行传播。格兰特认为,内向型人才在领导原创性的工作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他们有着倾听他人意见的偏好以及缺乏对于主导社交情境的兴趣,因而更乐于倾听并执行他人的建议。从追随者的才能中获益后,他们就更愿意激发对方,使其在工作中更加主动。换句话来说,内向型领导者创造了一个积极的良性循环。至少有一样重要的发现要引起重视——激发员工的工作主动性——这是内向型领导者要始终坚持去做的。对于外向型领导者而言,从另一个角度讲,“应该试着采取一种更为持重从容的领导方式”,格兰特写道。他们或许应该学着坐下来聆听,这样其他人才有可能站起来发言。
性情通常指与生俱来的,从生物学角度讲是基于行为和情绪的,而这些是可以从婴幼儿时期就能观察出来的;个性的形成则是一个复杂的酝酿过程,是文化熏陶和个人经历共同作用的结果。有人将性情比喻为地基,个性则是建筑。有时,发言人需要讲一些自己压根儿不感兴趣的东西,特别是在工作上。我相信这种情况对于那些很难激发热情的内向者而言尤其困难。但是这样的僵局里却隐含着一个好处:如果我们发现自己总是不得不就很多调动不起热情的话题来发言,这倒是会激励我们跳槽,在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什么比一个人的'信念所驱使的行为更勇敢的了训练自己花一些精力在那些对你真正有用的事情上,而不是那些看似会在短时间之内给你带来金钱、地位或兴奋的活动上。教教自己在事情不向你所预期的方向发展的征兆出现时,停下来多多思考。从你的错误中寻找教训,寻找那些可以帮你遏制自己,并弥补你盲点的同伴(可以是你的另一半、朋友,或是商业伙伴)。
人格心理学家获悉,我们会在傍晚6点钟的时候感受到自己的社会属性,也会在夜里10点的时候感觉到孤独,而这些波动都是真实存在的,同时也取决于情境。但是他们也强调,诸多证据显示,这种现象是有前提的,无论你的情绪有多少种波动情况,混合型的性格是的确存在的。亚历克斯这么告诉我。他观察人们说话的方式、走路的方式,尤其是那些占据主导地位的男士。他开始调整自己的性格,既能让他保持腼腆、可爱的孩童本性,又能不再受人欺负:“任何强硬到可以摧毁你的东西,我都会想‘我要去学’。所以到现在为止,我刀枪不入、无坚不摧。因为只有这样,人们才不会给你小鞋穿。内向者和外向者在和悦性上的程度基本是一致的;外向与和悦性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有的外向者虽然很喜欢社交所带来的刺激,却不能跟那些特别亲近的人保持良好的关系。
内向者的犹豫不决可能会引发不和谐的争端,但是,就像那条被动的眼镜蛇一样,他们同样应该担心对方会不会向他们泼硫酸。不管你是谁,切记不可以貌取人。有的人一副外向做派,但伪装外向者已经消耗了他们太多的能量,降低了他们的可信度,甚至会影响其身体健康。还有的人看起来冷漠而矜持,但他们的内心世界却热情似火而且丰富多彩。五大分类学的信徒们通常会把如此品质视为有理智秉性的倾向:头脑禀性、内心生活丰富、良知感强烈、时常会感觉相当程度的焦虑(尤其是那些腼腆的人)以及反对冒险,这些都属于独立的内向分类。对他们而言,这些特征可以划归为“乐于经历”、“尽心尽责”和“神经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