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原谅的故事
故事是在现实认知观的基础上,对其描写成非常态性现象。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原谅的故事,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原谅的故事 篇1
一个22岁的年轻人在订婚大喜那天,他的女朋友却牵着另一位年轻小伙儿的手对他说:“对不起,我觉得,我们在一起不会幸福。”正沉浸在幸福中的他呆若木鸡,在亲戚朋友诧异的目光中真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整个小镇都知道啦他的事,年轻人决定逃离这个让他觉得生活在羞辱中的小镇。他发誓将来一定要风风光光地回到家乡,找回自己丢失的尊严。
果然,30年后,他已经成为伟大的文学家和思想家啦。他的著作《忏悔录》《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在欧洲引起啦巨大的反响,他的名字——卢梭,享誉欧洲。在回到家乡的第二天,有位老朋友问他:“你还记得艾丽尔吗?”卢梭笑着说:“当然记得,她差一点儿做啦我的新娘。”“当初她带给啦你莫大的羞辱,自己也没有好下场,这些年来,一直生活在贫困潦倒之中,靠着亲戚们的救济艰难度日。上帝惩罚啦她对你的背叛。”朋友对卢梭说。朋友本以为卢梭听到当初背叛自己的人落个悲惨下场后会感到高兴,然而卢梭却对他说:“我很难过,上帝不应该惩罚她。我这里有一些钱,请你转交给她,不要告诉她是我给的,以免她以为我在羞辱她而拒绝。”
“你真的对艾丽尔没有丝毫的怨恨吗?当初,她可是让你丢尽啦脸。”朋友用质疑的语气问。
“如果有怨恨,那也是30年以前的事儿,如果这些年我一直对她怀有怨恨,那我自己岂不是在怨恨中生活啦30年,那对我有什么好处呢?就像我提着一袋死老鼠去见你,那一路上闻着臭味的岂不是我?”
原谅的故事 篇2
1874年11月30日的夜晚,伦敦的布伦海姆宫灯火辉煌,一群贵族男女在这里翩翩起舞。突然,一位活泼、美丽的贵族夫人连声叫喊肚子疼痛,人们赶快把她扶到就近的一个临时女更衣室。温斯顿·丘吉尔——一个早产儿,就这样非同寻常地来到人间。
丘吉尔是英国显赫的贵族公爵马尔巴罗家族的后代。英国除了王室以外,公爵家庭总共不超过20个,马尔巴罗家族按封爵次序名列其中第十位。丘吉尔的母亲詹妮是美国百万富翁杰罗姆的女儿,1873年与丘吉尔的父亲伦道夫结婚,1895年1月24日伦道夫因病医治无效,溘然去世,终年46岁。这时的詹妮虽已40多岁,但依然美艳惊人,风姿绰约。不久,她便萌生了嫁给一个25岁男人的想法。然而消息一经传出,立刻遭到众多亲友的反对。就在詹妮几乎要放弃了的时候,詹妮25岁的儿子、与母亲要嫁之人同岁的丘吉尔,坚决地握住她的双手:“亲爱的母亲,就算全世界都反对您,我也会勇敢地站在您这边,所以,请您也一定要勇敢。”儿子坚毅、鼓励的目光,让詹妮义无反顾地披上了洁白的婚纱。但这桩婚姻并没有维持多久。
10多年过去了,詹妮的儿子丘吉尔已经凭借卓越的才能跻身政坛。60岁的詹妮也要再次迎来婚礼。这次的决定同样遭到众人强烈的反对,尤其是儿子的那些反对派们。詹妮犹豫了。这次与上次不同,丘吉尔打小就怀有雄心壮志,并且具备实现远大理想的能力。她不想因为自己贻误儿子的前程。然而,令他意想不到的是,儿子又一次握住了她的手:如果让我在我的仕途与您的幸福之间作选择,我心甘情愿的选择后者。请您不要再有任何顾虑。母亲幸福,我才幸福。詹妮又一次无比快乐地迈入了婚姻的殿堂。婚礼上,儿子依然像上次一样,坚强地站在她的身边,而另一边则是比儿子还要年轻的36岁的新郎。能够两次接受母亲的婚姻,也许很多人都做得到。而面对沉重的压力,丘吉尔两次接受和自己年龄差不多的人作自己的继父,这需要多么豁达的胸怀。
19XX年8月15日,伦敦报纸登载了一条引人注目的消息:33岁的内阁贸易大臣温斯顿·丘吉尔先生与23岁的克莱门蒂娜霍齐娅小姐订婚。举行婚礼的这一天热闹非凡,宾朋满堂,欢歌笑语。证婚人是财政大臣劳合乔治,而他选择的'男傧相却是他在下院的一个坚决反对者——包括休塞西尔勋爵。当时丘吉尔推行一系列争取工人拥护的社会改革,休塞西尔勋爵在内的贵族集团坚决反对这些改革。这里反映了英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个很有意思的特点:人们可以在下院和政治集会上相互咒骂,如同仇敌,但在个人生活中却能成为亲朋好友,相敬无间。在政治生活中虽然是公敌,却不妨碍他们在私人生活中称兄道弟。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也这样说过:“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嫉恨和最受污蔑的人。……而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西方近代的这种文化现象是多么的耐人寻味。
宽容比*更重要!这宽容来源于对每个*利的尊重:我虽然不赞成你的观点,但我坚决捍卫你发表观点的权利;我虽然不支持你的行动,但我坚决维护你合法行动的*!
原谅的故事 篇3
有一次,发明大王爱迪生和他的助手们制作了一个电灯泡。那是他们辛苦工作了一天一夜的劳动成果。
随后,爱迪生让一名年轻学徒将这个灯泡拿到楼上另一个实验室。这名学徒从爱迪生手里接过灯泡,小心翼翼地一步一步走上楼梯,生怕手里的这个新玩意儿滑落。但他越是这样想,心里就越紧张,手也禁不住哆嗦起来,当走到楼梯顶端时,灯泡最终还是掉在了地上。
爱迪生没有责备这名学徒。过了几天,爱迪生和助手们又用一天一夜的时间制作出一个电灯泡。做完后,还得有人把灯泡送到楼上去。爱迪生连考虑都没考虑,就将它交给了那名先前将灯泡掉在地上的学徒。这一次,这个学徒安安稳稳地把灯泡拿到了楼上。
事后,有人问爱迪生:“原谅他就够了,何必再把灯泡交给他拿呢?万一又摔在地上怎么办?”爱迪生回答:“原谅不是光嘴巴说说的,而是要靠做的。”
原谅的故事 篇4
南北朝宋国有位刘凝之,平素生活蛮朴素,待人甚宽厚。有一回,他在村里闲逛,走过来一位老乡,盯着他那双鞋子不移目,刘凝之很纳闷:你看我鞋子干嘛?老乡说:我觉得你穿的这双鞋子,好像是我的。刘凝之笑了笑,是吗?这样吧,你的鞋子我已经穿坏了,我家里有双新的,拿给你吧。这位老乡也不客气,跟着刘凝之去了他家,拿了一双绣花鞋就走了。没几天,老乡找到了他的鞋子。可能是他小孩吧,把他鞋子乱耍乱丢,丢到水稻田里,老乡下田插秧时,寻到了鞋子,这老乡实在不好意思,便亲自上门,把那双鞋子“送还之”。刘凝之见了,说:是吗?老乡说:是的,实在抱歉。您那鞋子,我还您。刘凝之却坚决不要:您拿着吧,您真不用还我。两人推三推四,刘凝之怎么也不肯接受那鞋子。
跟刘凝之一样的鞋子,一样的故事,南北朝齐国人沈麟士也是入了《南史》的人物。当年他隐居故里,与邻里相处甚和美。有日,他穿着一双厚底棉鞋,在村里散步,有位邻居目注其脚不放,然后对他说:您这双鞋子好像是我的。沈麟士笑了笑,是您的,您就拿回去吧。沈麟士当下脱下鞋子,打着赤脚回家了。
邻居那鞋子洗了,挂在围墙垛子上晒,一只猫或一只狗在墙上蹿,将鞋子弄到草丛里了。不日,这邻居修整草地,失而复得,寻到了鞋子。这邻居并非贪便宜的人,自己的鞋子找到了,心里满怀歉意,来还沈麟士那鞋子,沈麟士“笑而受之”。
刘凝之与沈麟士两人的鞋子故事,您怎么看?
刘凝之是不是更高尚些?刘凝之与沈麟士,面对他人误索自己的鞋子,都不生气、不辩解,都笑嘻嘻地说,您拿去。刘凝之更大方,更慷慨。体现有二:一是拿了新鞋子给人;二是,人家来还他,他坚决不要。
可是,在苏轼看来,沈麟士比刘凝之为人更厚道、更实诚。苏轼做过一个评论:“此虽小事,然处世当如麟士,不当如凝之也。”
人生磕磕碰碰,再好的朋友,再亲的亲戚,都可能发生误会。造成误会的责任人来向你道歉来了,来还“鞋子”了,你收还是不收?是真原谅,还是假原谅?是嘴原谅,还是心原谅?是带气的原谅,还是真心的原谅?判断的标准有一个:是不是恢复原来模样。比如这双鞋子,误认误拿者,再来还,收了,这就是恢复了原样。若不收,还是原来状态吗?刘凝之不收,或者是真有气。你还有气不曾消,情谊还会是原样吗?或者你是真高尚,但你要显示你的高尚,是不是衬托了他人的低贱——我贪你那双鞋子?
沈麟士接了邻居那双还来的鞋子,不是见小,不是不高尚,而是他最懂得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主观上不认为、客观上也不造成他人白要他那双鞋子的印象。
原谅,不是什么太高难的动作,也不是什么太高尚的事情,只是恢复旧时模样与过去状态。原先两人喜欢一起打牌、一起爬山的,误会过后,会不会尽开颜,再约一起玩牌一起游山玩水?原先两人喜欢一起碎嘴子唠家常的,冲突过了,重修旧好,是不是还如旧日好?可验证的是:还如当年说悄悄话谈秘密事否?
人生若只如初见,等于没变故人心。嗯,两人间若曾有过事,若如了原样,那就可以认定朋友心没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