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考励志作文

  小编导语:高考作文难倒了多少人?小编记得最难的还是看图作文,图看不明白,那就别指望能写出啥来了,记得天津卷是挺难得,感觉今年的还好,让我们看看一些高考作文业余爱好者写的文章吧,文笔都相当不错,毕竟没有时间限制嘛,玩笑话,莫怪啊。

高考励志作文

  2016天津高考作文题:

  请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篇文章。

  在阅读方式多元化的今天,你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在宽广无垠的网络空间中汲取知识;你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悦读”有形有色、有声有像的中外名著;你也可以继续手捧传统的纸质书本,享受在墨海书香中与古圣今贤对话的乐趣……

  当代青年渴求新知,眼界开阔,个性鲜明,在阅读方式的选择上不拘一格。请围绕自己的阅读方式,结合个人的体验和思考,谈谈“我的青春阅读”。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 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

  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范文一

  作者:洪 烛

  童年时,我只知道两位作家,一位是鲁迅,另一位就是高尔基。在那个时代,文学领域似乎只推举这两位“巨人”——甚至不惜把他们神化。所以,我的童年,只留下对这两位作家的记忆。

  大约十年以后,我成为文学青年,进入了“我的大学”。时代变了,高尔基这个名字,反而很少有人提起了。在思想解放的时代,那么多古今中外的文学大师挣脱禁锢“重现”人间。譬如对高尔基的祖国,我们知道除他之外,原来还有勃洛克、阿赫玛托娃、帕斯捷尔纳克、茨维塔耶娃、索尔仁尼琴……人们对那么多新面孔还认识不过来呢,也就淡忘了高尔基这张老脸。更主要的是,人们仿佛对于文学家乃至文学本身也有了新的认识——在重新界定之后,高尔基似乎处于一个被边缘化的尴尬位置。在书店里,他的著作不像以往那么醒目了,快被形形色色的新版名家名著淹没了。

  大学毕业,我流浪到北京。居京大不易,薪水菲薄,只够在郊区租一间民房栖身。我白天骑车去上班,晚上则闭门读书写作,感到自己是从象牙塔回到了人间——命运对我生活的安排恰恰与高尔基颠倒,先有“我的大学”,然后才有“在人间”。仿佛为了求得心灵的安慰,又像为了汲取某种力量,我从旧书堆里重新翻检出那本纸张泛黄的《我的大学》:“于是我就到了这座有一半鞑靼人住的城市。我住在一所平房的一个狭窄的小房间里。这所房子孤单单地坐落在小土岗上,在一条很窄的、破破烂烂的街道尽头。房子的一面墙紧挨着一片失过火的空场。空地上长满茂密的杂草;在苦艾、牛蒡、马蓼的杂草丛中和接骨木灌木林里隆起一片砖瓦建筑的废墟。废墟底下有一个宽敞的地下室,无家可归的野狗集在这里,也慢慢在这里死去。这座地下室深深地留在我的记忆里,它也是我的一所大学。”由于生活经历的相似,高尔基离我更近了。或者说,是生活本身,帮助我不断地理解着高尔基——理解着那个年轻流浪汉的奋斗史;并且自我安慰:许多人(譬如高尔基)都是这么走过来的,由黯淡的现实走向光明的前途。

  后来我租的房子面临拆迁,房东催我紧急搬离。我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住所,心情很郁闷,就坐在旁边工地上抽烟——我永远记得那个黄昏,工人们都下班了,只有一排排水泥桩静静陪着我。我为生活的无情感到无力。我为世界的空旷而感到空虚。鬼使神差,眼前仿佛又出现了高尔基的影子,出现了《我的大学》里的一幅画面:年轻的流浪汉在伏尔加河畔一艘翻晒的舢板下过夜。我想,那至少是一种值得仿效的精神。于是,内心的悲哀演变成某种悲壮,自身面临的困境也散发出淡淡的诗意。我相信,未来的某一天,我也会像高尔基描绘年轻时的落魄经历一样,回忆这个黄昏的——伤口总会结疤,而伤疤像勋章一样值得胜利者炫耀。就这样假设着,血液里仿佛又灌输了新的力量。

  我永远不会否认:高尔基是我青春时的偶像,他从精神上拯救过我——没有哪位作家能对我的实际生活产生如此之大的影响。

  范文二

  我的青春阅读的'不止是书。

  如果说青春需要一种素质,那么就需要一种更广阔的视野去选择,或者运用那些锲而不舍的青春元素,登高望远人生的辽阔。在这些经过的风雨中,活出生活最朴素的意义和价值。

  唐代诗人王勃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世间风景,用一种悲凉去解读,领悟到的只有感伤与灰暗,或者是悲哀与不堪,那心地的滋味,眼前的景色,也都变得不一般,成为生命最沉重的压力、内心和这个世界最遥远的距离。

  人生这一场经过,需要在迷茫中突破,本来就不排除,那些泪水背后的思考、觉醒和长大。哪里有不曾曲折的故事,哪里有不曾落泪的青春,那些出现在生命旅途中的故事,早已成为生命风景的映衬,或深或浅的色彩。

  青春对梦想的思考,可以说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需要一个更宽的视野,超越这世态炎凉纷纷扰扰。看见生活那些温暖与明亮,在生命的积极中做出抉择;看破那些浮云聚散的灰色与伤感,做的了自己心地的主人。

  青春这条路,是一种历练也是一种态度,去承担一种对人生意义的叩问和追求,活出一种充满力量的状态,和多姿多彩的存在。

  都说生活不止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人生在哪里出发,目标有多远,归宿在何方,在李商隐的《夜雨寄北》里这么说,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恰似这青春,不是任由那些来势汹汹的烦恼兴师动众,而是活出内心明亮的观照,最适合人生向前的生命力量。

  青春也是一种对智慧的锤炼,温和而理性,欣赏与尊重,不可回避青春这条路的艰辛,更需要砥砺前行,更不免泪水伤痛,这青春也就活成了一场不一样的发现,和生命智慧的风采呈现。

  人生需要自己去承担的力量,走过一段旅途,创造一片风景,活得出挺身而出,也活得出善良担待。不忘初心,用自己对青春的信念,活出对这个世界最好的赞美与祝愿。

  对于青春的理解,不可否认,它是生命中最丰富和精彩的时光,历练着人生迎接未来的勇气和信念,也成就着人生承担压力和突破困惑的能力,当然也告诉着人生的遗憾,没有谁能在青春中停留,这一幕幕的生活场景,不是活向了一个猜不透的世界,而是在提醒着人生,好好珍惜,好好活着,好好继续。

  范文三

  作者:侯会

  老朋友聚餐,八位中有六位血糖指标偏高,其中一人还上了胰岛素。一位当过“赤脚医生”的朋友发话说:“这是富贵病,营养过剩。”他用筷子指点着餐桌上的美味佳肴:“以前吃得着这个吗?那会儿人们半饥半饱,摄入的那点营养被充分消化吸收,这类病反而少见。”

  朋友此言令我玩味良久:过则为害,世上事莫不如此,大概只有读书是个例外。“学富五车”“开卷有益”“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不厌多,怕的是无书可读,这也正是我们这一代“青春阅读”遇到的最大困惑。

  五六十年前,还没有电子读物,可读的只有纸质书。然而普通人家除了皇历,难得有本像样的书。我家不是书香门第,不过父亲的朋友搬家,把一箱书寄放在我家,我曾“偷”出几册林琴南译的《福尔摩斯探案》,因为是文言,读起来磕磕绊绊,但居然让我对文言文产生了兴趣。

  想读书总还是有办法的,例如借书读、抄书读。明人宋濂曾自述年轻时无钱买书,向人求借,连夜抄写,跑着送还。清人袁枚也有“书非借不能读也”的名言,对此我深有体会。读中学时,好不容易辗转借得半部《古文观止》,怀着虔敬的心情工楷誊录,抄了厚厚两个笔记本。手抄本读起来格外用心:“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班声动而北风起,剑气冲而南斗平”,这些优美铿锵的文句,至今我还能成段背诵。

  听读也是一种方式。从前的“话匣子”里常有小说连播,《林海雪原》《敌后武工队》等长篇小说,便都是以耳代目“读”过的。插队时到邻村知青点串门,捡来一本掉了皮儿的《悲惨世界》。入夜,大家倚在炕头被卧上,听一同学凑着油灯朗读,读到动情处,还能见到朗读者眼中的莹莹泪光。这样的阅读,令人记忆深刻,书中的人物情节、懿言美德,仿佛都融化在每个人的灵魂中……

  我羡慕当下的年轻人,他们赶上了读书的好时光。不光纸质书籍唾手可得,借助网络及各种电子设备,还能随时浮游于知识的海洋。不过我若晚生几十年,也依然会感到困惑:难的不是阅读方式的抉择,而是阅读对象的鉴别拣选,可读的书实在太多,中外经典、武侠言情、养生瑜伽、网文连载……让人如入宝山,无所适从。

  谚曰:闪闪发光的,并不都是金子。有个年轻朋友告诉我,他读网络小说入了迷,从傍晚一口气读到早上六点。我问他有何收获,他竟张口结舌,不得要领。

  这让我渐生疑窦:书真的越多越好吗?古人“半部《论语》治天下”的佳话,以及专攻一“经”、旁及其他的读书法,是否仍有借鉴意义?人暴饮暴食会得糖尿病,“知识”筵席上漫无别择,饕餮大嚼,就不会罹患疾病吗?

  有时候,方便的阅读方式,反会加重“胡吃海塞”的倾向,而心灵的孔窍一旦为茅所塞,眼下还没听说有啥特效药可以疗治。

  范文四:

  作者:老 赫

  如果把我们那一代人的青春大致划定在18岁到28岁之间,那么说起“我的青春阅读”,就不得不借用一句戏里常用的词——一言难尽。

  1968年初,母亲说:我老儿子怎么变了个人,一天到晚猫小屋看啥呀?我说要将《语录》倒背如流。这不是大话,那时能公开阅读的,最方便的就是《语录》,以至熟悉到何等程度——请背诵语录第271页,答:“总政”版最后一页是270页,271页是红塑料皮。

  其实,我在小屋里还有不可告人的秘密——偷看“旧书”。冬天,为了节省,我家只在大屋生炉子,小屋冰凉。但即便围棉被,我也要母亲把我从外锁在小屋里。大屋,父亲要在那里应付各地“外调”的,还要写所谓的交代材料。只有小屋,才是我逃离现实的一角静地。在小屋,我如地下工作者,迅速从杂物堆下取出用报纸包着的书,然后坐在窗边阅读。还好,这是二楼,窗外临街,屋门玻璃早已被我糊得密不透风,在外人眼里,就是间无人居住的闲屋。

  这种阅读状态已有一段时间。这得感谢我二姐。自停课以来,我练双杠、摔跤,肌肉凸起身强力壮,对闯进家的人怒目相对。二姐怕我干出鲁莽事,就偷着从单位拿书给我看。我从小好读书,到了这个年龄,对阅读的渴望愈发强烈;一旦有书,人就安静下来。开始看的是“*”前的长篇小说如《林海雪原》《烈火金刚》,后看历史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等,看得忘了吃饭,忘了寒冷……

  二姐的女儿白天在我家,一般是她下班接走,并不上楼。我在楼上盯着,如她自行车把上多个兜,那一定就是书。我立即怀揣看过的书下楼,在抱外甥女坐上车大梁时,顺手就将书掉换,彼此并不说话。我跑上楼钻进小屋拿出书,啊!是《东周列国故事新编》,兴奋得我只能蹦起来,不能喊。二姐在市文化局工作,单位图书室的书都下架,堆在库房里,她隔几天拿一本。即便如此,我们也是有借有还。

  应我的请求,二姐还拿回些外国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看了两遍,保尔和冬妮娅那一段爱情文字,差不多能背下来。后来母亲知道我在看书,说晚上别在小屋看了——我大意,夜间家中又闯进街道革委会的大妈,有人抓起我枕头边的书,说你小子怎么还研究炼钢铁?我跳起一把将书抢回,对方看看我的肌肉,没敢再动那书。

  忽然见到《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选》,故事精彩,插图精美。这种书在当时属“大毒草”,一旦被发现后果严重。白天不敢看,只能夜里将小屋窗户用被挡严了看。在15瓦灯泡昏暗的光线下,我知道了《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仲夏夜之梦》。我还知道了,人世间所有美好,无不是经历磨难后才可到来。于是,对发生在隔壁大屋里的一切,我也就有了承受力。

  1969年正月,二姐上“五七”干校,不能拿书给我看了。我也上山下乡去塞北,告别了小屋阅读。随后的阅读依然艰难,直至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才有了放心大胆阅读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