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复励志故事介绍
李开复,1961年12月3日出生于*省新北市中和区,祖籍四川成都,现已移居北京市。李开复励志故事介绍,我们来看看下文。
李开复励志故事介绍1
今天要谈到的是一个比较有争议性的人物,现任google公司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李开复。跟其他有名的职业经理人相比,李开复似乎有相当多的麻烦缠身。媒体指责他过于做秀,注重个人品牌胜过企业品牌。同行指责他诚信不够,从互为竞争对手的微软跳入google……但这些都不妨碍他在职业经理人的发展道路上越来越成功。
首先让我们回过头先来看看李开复的背景资料:李开复其实是100%的纯技术出身,他在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系取得博士学位,凭借出色的研究能力毕业后留校任教2年。
之后投身实业界,先后在apple、sgi和微软任职……这期间无论职位怎样变换,工作内容都与技术息息相关。但李开复最终成功摆脱了人们对技术人员木讷、怯于交际的惯常印象,一跃成为最抢手的职业经理人,甚至,2005年google不惜引发争议,以高达1000万美金的“薪酬奖励”将李开复招致麾下。
那么从技术明星到明星职业经理人,李开复究竟是凭借什么完成了这一角色转变呢?
通常,许多技术人才往往埋头自己的研发,认为只要努力把工作做好了,别人自然看得到,而忽略了沟通能力的重要性。其实再好的想法和产品,也要获得同事、老板、公司和市场的认可,这都少不了
出色的演讲、劝服和沟通技巧。
现在的李开复是一名演讲高手,甚至有人认为他是天生的演说家,其实技术出身的李开复,在这方面也曾遭受挫折。在读博士期间因为演讲和沟通能力的不足,他曾被学生评为“最差的授课老师”,学生们说“ 每天8点钟去上开复博士的课是非常大的折磨,他不看我们,只看黑板,与我们没有互动。我们就在下面睡觉。”甚至学生把他的课叫做开复剧场。
伤心的李开复决心提高自己的演讲和沟通能力:他要求自己每个月都要去听演讲,并向优秀的演讲者求教;同时,每个月自己还要做两次演讲.每次都要请同学或朋友去旁听,并提出反馈意见。更值得注意的是,李开复不是一味的卖蛮劲,而是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避短”,培养了具有个人特点的沟通技巧。比如他发现:不用讲稿,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表达会更好。于是,就只在排练的时候使用讲稿。慢慢的,他从怯于跟人讲话,到游刃有余的演讲,为日后职场上的转变打下了基础。
第二,要成为一名管理人才,培养社交能力,尤其是在公司内建立自己的人脉网络显得尤为重要。大多数从事技术工作的人往往对人际交往有强烈的恐惧和排斥。
李开复刚开始也不喜欢社交,但是他意识到“如果一个人都不认识,那么我在公司会失败的”。于是他下决心改变自己,刚到微软的时候就拿来登记了几百名高管联系方式的名单,给这些高管一一打电话约一起吃午餐,在吃饭的过程中又请这名高管再介绍另外一名高管给他,通过这种方法,一年后李开复就发现自己在公司内的关系网有了显著的扩大。
第三,认清自己的优势,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作为在外企的华人经理人,常常面临着“不可突破”的“玻璃天花板”,要想进入企业高层更是困难重重,李开复也不例外,但他在困惑中冷静分析自己的优势所在,即自己“在华人中的.强大号召力和影响力”,这正是可以依靠的资源。
在担任微软中国研究院院长期间,李开复曾频繁奔走于中国各个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并在许多高校成立了微软俱乐部,与在校学生和研究人员进行互动,积累了大量人气。他还在中国陆续进行了50多场演讲,陆续写了6封“
给中国学生的信
”
,创办了一个专门与大学生交流的网站“开复学生网”,被称为“中国it人才导师”。
尽管这些做法遭到诟病,被外界认为是在构建他的个人品牌。但事实证明,这些资源的积累,使个人品牌和公司品牌得到共赢。google中国工程研究院的迅速发展就证明了李开复 “人气”的优势。
仔细回味李开复职业的一路发展和现在的辉煌,我们可以看到他的成功无非来自于这样两点:认清自己的不足和优势,对不足的方面,只要下决心改正,永远不用担心改进的时间是不是太晚。
第四,补短的同时,更不要忘记自己的优势所在。因此不论目前我们处于职业的哪一个阶段,李开复的成功经验或多或少都可以给一点启示。
李开复励志故事介绍2
如果把你抛到一个荒岛上,不知什么时候能离开,条件是只能带三本书,你的答案是什么?
李开复的答案是:带三本白书和一支笔。因为,他要自己写三本书。
作为微软全球副总裁、微软亚洲研究院创始人的李开复,他的平和谦虚、睿智幽默要在谈话中你才能感觉到。
“你不问我要写三本什么书吗?”在李开复善意的提醒下,你才真正发现他身上的魅力远远超过他“微软副总裁”职位本身。
“我要写的第一本书是一本能真正能够帮助中国大学生成长的书;第二本书我要描述计算和技术的未来和对社会的影响;第三本书我要完成我父亲的遗愿:《中国人未来的希望》。”
听到这段表白,你会觉得李开复是一个 “有梦”的人,用他一个现在斯坦福大学读MBA的学生朋友郭去疾的话说:李开复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是一个真正能够关心除自己以外的人和事的人
父亲的河流经过我的生命得以延续
“我很喜欢的弗兰克林的一句话:当我们离开这个世界时,唯一能留下的就是值得别人写的事迹,或者值得别人读的文章。我从年轻时就很崇尚这句话,但现在意境不同了。年轻时重视的是做能留名的事,但是现在重视的是做值得做的事。”
1961年出生在*的李开复,是父母的老来子,那年父亲55岁,母亲44岁。11岁那年,李开复被送到美国读书。1983年李开复从哥伦比亚大学计算机系毕业,随后到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攻读研究生。
李开复先后任美国苹果电脑公司全球副总裁、美国SGI公司全球副总裁等职,1998年李开复加盟微软,并创立了微软亚洲研究院。2000年,李开复升任微软全球副总裁,是微软高层里职位最高的华人。
从1998年以来,李开复来中国做的演讲、报告超过300场,内容涉及纯学术的计算机研究,科学、教育和人文的关系,更多的则是中国大学生如何做人、做事。从2000年4月以来,李开复先后给中国大学生写了三封信,并开办了针对中国大学生的自己的网站,现在他的网站上每月有10000人来访,每月有1500人注册。他经过这个网站回答了1500封信建和论坛的问题。他曾经说:“一个好的网站好比一所好的大学。”而事实上,李开复此次中国之行除了演讲、探亲外,也希望更理解学生的心声,以便把网站办得更好,并考虑出一本书。
在看到李开复本人前,你会诧异于一个技术领域的总裁为什么会对教育如此热心;在见到李开复本人后,你会发现他的所作所为都是那么合情合理;并且你会发现他身上所有这些光环和成绩,与他的儒雅和谦和比较起来都显得黯然失色。他会仔细认真聆听你每一个问题,即使有些问题在他看来可能幼稚可笑,他也会真诚并且不厌其烦的给出答案。
对于自己身上体现出来的“儒雅”,李开复笑称来自父亲的影响。
李开复的父亲对国学颇有研究,曾任***民党“立法委员”,后来是政大历史系教授,父亲身上的“历史责任感”和“中国情结”,像一条无声的小溪不知不觉潜入李开复的心灵,虽然李开复只在父亲身边生长到11岁,用他自己的话说:“父亲对我影响更多是他去世后,我再回头看他做的事,感觉一种无声的尊严在诱导我怎么做人。”
年轻时李开复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直到有一次在清华演讲,中间有一个学生突然问道:“你为什么来中国工作?你来中国这段时间有什么感想?”。之前从来没有被人问过这样的问题,不知为什么李开复突然就想到了父亲。李开复的回答是:“我从小就一直牢记父母亲的教诲:不要忘了自己是一个炎黄子孙。我希望,当我年老体弱时,回首往事,我会很自豪,我为中国人做了一点事。我希望,当我离开这个世界后,人们想起我,会说,李开复曾为中国人做了一点事。这样,我就会觉得没有虚度过这一生。”
“让我感动的是,一向骄傲的清华学生掌声不断,我从他们的眼神里看出他们被这段话打动。本来我从没有刻意想过如何回答这个问题,没有丝毫准备和防备时,最真的话就出来了,讲完后我自己也很奇怪,这也许是最本能的回答。事后我想想这句话在我心里其实已经很久了,只是借这个机会释放出来而已。”虽然事隔已久,李开复回忆起这段经历的真诚也不禁让听者动容。
李开复非常坦诚的说,自己在软件界的影响力并没有自己给中国大学生写了三封信的影响力大。“我在软件界出来说话,也许有些人会认为我是代表了公司观点;而2000年我写了第一封信后,却有无数的人来信表达观点和表示感谢,于是我决定继续写第二封、第三封。”
那时李开复在微软亚洲研究院,也许因为他的平易近人,期间总是不断有在研究院工作或实习的学生来向他请教各种问题。在这些问题中,李开复发现中国大学生更多的是对生活本身迷失方向,发现他们每个人都充满激情却没有人指导他们,帮助他们。也许是父亲就是一个老师的缘故,李开复非常想帮助这些大学生。
“我写第一封信前,很多人劝我说可能会有人认为我不务正业,做我分外的事情,或者说忠言逆耳,总有人不理解要批评或反对你,但我还是写了,回美国后,这封信和后来的两封信可能是我在中国最有影响力的事。”而之后2001年,*电视台《对话》栏目邀请李开复与当时北大副校长陈章良对“人才”的一个评述,让李开复开始思考自己除了帮助学生,是不是也可以帮助学校,于是,李开复写信给李岚清总理,多次和教育部门领导探讨高教的发展,又在《科技日报》上撰写“美国大学启示录”。
“有容德乃大,无求品质高”这两句话是父亲留给李开复最宝贵的财产。“我母亲对我管教很严厉,我所有做人做事的方法都是来自我母亲直接的教导,我父亲间接的影响。”
年轻时的李开复同样对上面两句话不甚理解,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李开复说自己现在已经能深深领会这期间的含义。“我曾经认识一个很富有的人,他今年80多岁了,他要捐赠一个医院,别人提议用他的名字来命名这个医院,他说:‘不要用我的名字命名,我捐赠这个钱只是一个种子,如果哪天这个医院没有钱了,你们还可以去找其他人捐赠,冠其他人的名字,对我来说,我是不在乎这个名字的。’这件事情对我是个震撼,我开始理解‘无求品自高’的含义。”
李开复说自己来中国工作也许是父亲冥冥中的安排。“父亲忧国忧民之心终生不渝。病中曾作一梦,在水边一石上拾获一方纸,上面跃然四字「中华之恋」,魂牵梦系的故土情长啊!”“我最后一次见到父亲时,告诉父亲不用担心,我会帮他出版他未完成的书,父亲只是用深深的眼光看着我,没有反应。后来我理解到,父亲对我的希望并不是出版那本书,而是我作为他的儿子,能帮他做完没有做完的事。”在他临终前,姐姐问父亲如有一梦想想做的是什么?他说:“写一本书― 中国人未来的希望。”从此,李开复又一份使命感,寻找中国人未来的希望。背负父命的他,相信会在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
创办微软亚洲研究院是这辈子最让我自豪的事
“创办微软亚洲研究院是我这辈子做的最自豪的事。它证明了中国人的优秀聪明、有创造力,影响了微软对中国、对中国人、对中国人技术能力的看法,盖茨开会时经常说:我们最优秀的研究院就在中国。而且研究院培养了很多我们雇佣的博士,其中很多人才毕业几年就已经进入他们领域全世界最优秀的几十个人之中。”
李开复曾经认为,做技术就要做最高深先进的技术。1996年在SGI公司,李开复和同事们做了一个很酷很棒的技术,获了很多大奖,但他们没有考虑到市场需求,因为没有市场,这个技术等于白做,李开复不得不把部门卖掉,解散了员工。这件事对李开复影响很大,甚至是自己认为成长经历中最难忘的一件事,也是学习的最大的一个教训。
李开复带着这个教训来到微软之后,发现这里的技术是面向市场、对社会产生变革和作用的技术。李开复记得盖茨说的话:“我们的工作只有两个目的:一是为客户解决今天碰到的问题,二是解决用户明天将碰到但他还不理解的问题。”
“目的一是生产软件产品;目的二是研究。这个研究不是空洞的,而是能看到五年、十年后用户可能碰到的问题,要有很好的市场和技术眼光,在用户还不知道这个问题存在时,我们已经开始在做科研了,当碰到这个问题后,我们能迅速转化成产品。我开始认识到,真正的重要的不是创新,而是有用的创新。”
1998年,李开复受命来中国创建微软亚洲研究院,很多人不理解。他的很多朋友都劝他:“中国这么落后,中国最优秀的人已经在美国了,你雇不到什么优秀的人。优秀的人都是从中国往美国跑,哪有从美国往中国跑的道理。”
也有人认为很多跨国企业都希望讨好中国,因为中国的市场很大,很多跨国公司就像放个花瓶一样在中国设一个研究机构,做一些公益的事情,表示摆设一下。他们认为李开复最多也是给微软在中国做个花瓶而已。
“这件事我没有分析,我认为这是我应该做的。”李开复对自己当初的选择自豪之情言于溢表。“创办微软亚洲研究院更是影响了中国对微软公司、对科技和技术的看法,说明一个跨国公司在中国是可以达到公司和*的双赢。”
李开复不掩饰自己对比尔.盖茨的欣赏。“欣赏一个人,并不是要求自己就要成为那样的人,而是要学会从别人身上发现优点。”。从盖茨身上,李开复最欣赏的是他的谦虚,自觉,激情,和他慈悲为怀的一颗心。
“盖茨是一个能把各种才华集于一身的人,他拥有技术、战略、商业等各方面能力。而且非常自觉和谦虚。盖茨开会时经常自我批评,征询别人自己怎么能做的更好。一次开会,他的助手因为一件事认为他错了,他开始不认同,双方争执了很久,后来盖茨承认自己错了。”
李开复甚至谈到盖茨一件有趣的往事,盖茨快到40岁才结婚,结婚前每天都很晚回家,那时他和现在微软的CEO巴尔默打赌每天谁晚回家,以谁的车子晚开回家为赢。结果经常是两人憋着气半夜2点、3点才回家。可是有一次,两个人都很奇怪,因为总有一辆车子停在停车库里,他们连续几晚都输给第三辆车,后来一打听,才知道是公司的一个职员借了一辆车忘记还了。
李开复对盖茨捐赠慈善事业更是大加赞赏,他谈到盖茨有一次在印度捐赠医学软件,刚好看见微软的技术在当地做一个远程医疗,拯救了很多人的生命,盖茨非常感动。而且盖茨不随便捐钱,比如捐赠AIDS、SARS 等医学研究前,他自己会亲自研究ADIS、SARS ,要做什么样的实验、哪些国家愿意做这样的实验,盖茨会去那些国家和卫生部门的官员接触,探讨如何合作来解决这些顽强的疾病。
李开复说自己最欣赏的人除了父亲和比尔.盖茨外,还有Vannevar Bush(美国罗斯福总统的科学顾问)和亚伯拉罕.林肯。
“可以说Vannevar Bush是电脑之父,他写了很多了不起的文章,预测了Internet和很多今天科学技术的方向”。李开复非常推崇Vannevar Bush的两篇文章《As we may think》和《Science, the Endless Frontier》。这位罗斯福总统的科学顾问,针对二站后美国的情况,提出要把科研和教育结合,把本来属于国防的实验室归给学校,将非机密技术如解密、青霉素技术等基础科研下放到学校,大大增加经费,让市场经济用在科研和国防上,让他们把技术推到更高,把科技更直接转化为生产力。因为有了Vannevar Bush,美国今天成为科技强国。
“我读博士时偶然看到他的文章,后来还由也在我的文章《美国大学启示录》中谈到官员中也需要大师级的智慧。作为一个技术管理者,我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好好考虑一下计算和技术的未来,和科技、教育、政策间的互动。”听完李开复这段话,你会觉得他不单单只是一个忙于具体事务的公司执行者,更是一个愿意做更深层次思考的人。
而对林肯的欣赏,除了他崇高的理念,则是因为林肯“永不服输”的意志。林肯当年竞选众*失败,后来竞选参*也失败;第二次当选又失败,他的党都不愿意提名他;竞选了一次又一次都失败了,总共失败了十多次,但他认为自己的理念必须要从一个较高的职位里才能实现,所以经历了无数次的打击。“如果我受到这么多打击,不知自己是否有这种毅力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