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目标要趁早的励志短文
有人把快乐和幸福当成了终极目标,这也值得推敲。快乐并不只是单纯的快感,类乎饮食和繁殖的本能。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最长远最持久的快乐,来自于你的自我价值的体现。而毫无疑问,自我价值是从属于你的目标感,一个连目标都没有的人,何谈价值呢!
一棵树的目标也许雕成大厦的栋梁,也许是撑一把绿伞送人阴凉。也许是化作无数张白纸传递知识,也许是制成一次性筷子让人大快朵颐……还有数不清的可能性,我们不是树,我们不可能穷尽也不可能明白树的心思。我们是人,我们可以为自己确立一个目标,这是做人的本份之一。
目标要趁早
中国多穷人。贫穷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尤其是童年时代的贫穷,会给人留下久久渗血的伤口。即使那伤口在时间的绷带下似乎愈合,风调雨顺时恍然不觉,一旦风雨交加,就会引爆疼痛。
《矿工的儿子》是一本讲了很多贫穷故事的书,比如蔡合城幼年时代,六岁时就眼见着自家的茅屋被泥石流摧毁,七岁就学会贩卖干树枝以换取学费。家中五代都是矿工,妈妈到矿坑口推运煤渣车,肩上永远是磨破的血痂。蔡合城十岁时就要每晚上去推台车,从午夜十二点到凌晨四五点穿过幽深的隧道,在震惊*的大矿难中险些丧命……看到这些章节的时候,你会唏嘘不止,但在内心的最深处,还有一份保留。这就是——你蔡合城虽然苦,但肯定不是世上最苦的人,一定还有比你更苦的人存在。
贫苦可以成为很多人奋斗的动力,这样的传奇我们也听过很多。看到书的中间部分,果然不出我们所料,艰难困苦孕育了奋发不息的精神,蔡合城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他先是以第一名的成绩,成了第一位考上省立基隆中学的矿工之子,然后以一千九百六十五包泡面充饥刻苦读书换得了商专的文凭,喝豆浆又成就了自己的美好姻缘,成为王永庆的球童,完成了大学的学业,之后又到美国取得了教育学硕士学位,开办了自己的公司和会计师事务所……读到这里,你会感叹,会为蔡合城高兴,会羡慕他的努力和成就。如果这本书的`价值仅仅到这里,我们依然还可找到很多同类的书籍以励志和鞭策自我。
接着,我们看到了蔡合城更大的成功,他以四十多岁的“高龄”转行到竞争非常激烈的保险业,在短短的时间内取得了令人瞠目结舌的战绩。入行第一年就成了*的销售冠军,第二年业绩精进,第三年又是*冠军……不过,最震撼我的还不是这些耸动的记录,而是取得了如此显赫成就之后的蔡合城说的如下这句话。
“对于我们这种穷人家出身的小孩,物质方面的需求真是很容易被满足,反倒是心理上那种总是惶惶不安、吃一顿不知下一顿在哪里的感觉,那种从小到大挥之不去的经济焦虑,才是曾经穷困过的人一辈子要面对的课题。”
中国在迅速的变革之中,我们有太多由穷变富的成功人士,却鲜有蔡合城这般的思考和升华。所以,我们才有那么多富了却并不快乐的人,富了却没有目标的人。穷人读这本书,可以看到怎样致富。富人读这本书,可以看到怎样安宁。无论穷人还是富人还是不太穷也不太富的人,都可以看到蔡合城内心运行的丰富轨迹,被他的慈悲和博爱所感动。
我以为这正是本书最大的贡献所在。蔡合城成功地解答了以上那个课题,并把他的心得和我们大家分享,他是如此的清醒和谦逊,把贫苦化为了神奇。
化贫苦为神奇
朋友来聊天,说毕淑敏你知道今夏的流行色吗?我说不知道。她大惊失色道,不知道流行色,算什么城市中人?算什么小资算什么中产?你会脱离社会,脱离时尚,你会被人讥为老土,你会孤独。
我说,我不信流行色成了试金石,能辨出你说的那么多壁垒界限。我也不知道小资是什么等级加入中产的队伍需要多少银钱。我不怕被人讥为老土,我爷爷是乡下人。至于你说的孤独,我却有些不明白。孤独是一种内心的体验,和衣服手包鞋子的颜色有什么关联?
朋友长叹一口气说,看来你真是孤陋寡闻。流行色如同变色龙,年年季季都在换。如果你今夏还披挂着去年的流行色,不是说明你迟钝如化石,就是证明你钱包瘪的前心贴了后心,根本买不起新款。现代人彼此隔绝,拿什么证明你依然活在潮流中?当然只有紧紧跟随流行色了。只有时刻披挂着流行色,才能让我觉得自己呼吸着大都市的空气,让我有归属感和安全感。
我无言以对。后来,遇到了一位有关行业的靓女,请教她流行色的制定法则。我猜想有个五颜六色家什,众多专家对着这轮盘冥思苦想,如同发布台风警报似的,会商之后推断出服装颜色流注的走向。
靓女笑得喘不过气来,说毕老师你可真幼稚。专家说今夏流行什么颜色,厂家就缝制什么颜色的衣服,商家就售卖什么颜色的衣服。穿这个颜色衣服的人多了,流行就制造出来了。流行色不管披着怎样时髦的外衣,都充满了浓厚的商业气息。您想想啊,要是没有显著的颜色和此夏和彼夏区分开来,新衣服卖给谁啊?
我不知靓女说的是否准确,但从此对流行色多了戒备。不管是沙漠黄还是海藻绿,也不管是珍珠白还是太空灰,不管那发布流行色的机构说得怎样顺应民心符合天意,我都莞尔一笑,丧失了对它的神秘和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