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的三间小屋散文

  总是以为女性的作品,有着特有的细腻与温情。闲暇的假日,什么都好,可暑热难消,早已淘取那本《毕淑敏散文集》,现在展读,感觉惬意:她的字字句句带来深情和睿智,也能够带来一种心静,带来一丝丝清凉。

精神的三间小屋散文

  面对那句——人的心灵,应该比大地、海洋和天空都更为博大的名言,自惭形秽。我们难以拥有那样雄浑的襟怀,不知积累至那种广袤,需如何积攒每一粒泥土,每一朵浪花,每一朵云霓?甚至那句恨不能人人皆知的中国古话——宰相肚里能撑船,也让我们在景仰之余,不知所措。也许因为我们不过是小小的草民,即便怀有效仿的渴望,也终是可望而不可及,便以位卑宽宥了自己。。。这是毕淑敏《精神的三间小屋》的开篇语。

  作者向我们言说的,是人的精神的一个空间,她有心地把它梳理成精神的“三间小屋”:一个是盛放着爱和恨的小屋;一个是盛放着事业的小屋;还有一个是安放自身的小屋。作者在“安放自身的小屋”特别言称:“在我们的小屋里,住着所有我们认识的人,惟独没有我们自己”?因为我们的头脑、思维、言行都受到别的人或事物的束缚,成为别人的附庸,失去了自我,没有为自己留下一点生存的明证。

  毕淑敏言说我们常常犯下的重大失误:我们把自己的头脑,变成他人思想汽车驰骋的高速公路,却不给自己的思维,留下一条细细羊肠小道。我们把自己的头脑,变成搜罗最新信息网络八面来风的集装箱,却不给自己的发现,留下一个小小的储藏盒。我们说出的话,无论声音多么嘹亮,都是别的喉咙嘟囔过的。我们发表的意见,无论多么周全,都是别的手指圈画过的。我们把世界万物保管得好好,偏偏弄丢了开启自己的钥匙。在自己独居的房屋里,找不到自己曾经生存的证据。。。

  这就是现实中的我们,很少思考,很少真正拥有自己的东西。我们的脑袋瓜似乎长在了别人身上,替别人说话。我们的大脑塞满别人的思想。最要命的,那些自己口里说的、想的,都自始至终认为是自己的东西。集装箱再满,也不是自己的东西。思维枯竭,思想干涸,这是我们大都世人的精神真相。原来,这间小屋,名为安放自己,实为安放别人的东西。别人若是拿走呢?我们不就是屋内空空,一贫如洗。

  如果真是那样,我们的精神小屋,不必等到地震和潮汐,在微风中就悄无声息地坍塌了。它纸糊的墙壁化为灰烬,白雪的顶棚变作泥泞,露水的地面成了沼泽,江米纸的窗棂破裂,露出惨淡而真实的世界。你的精神,孤独地在风雨中飘零-----毕淑敏再次用文学的语言,把堆放别人杂物的自己的精神小屋,说的不堪一击,风雨飘摇。

  这是个危房,按说不能住,可我们每个人,还是舍不得去维修,或拆除,或重建。尘世里的人都说,拆房子、建房子,都是人生中的大事。因为建房需要精力财力人力,甚至一个人建一座新房子,需要毕生付出。我们精神的房子呢?难道建起来容易吗?它也像大地上矗立的房子,是主子一手一脚,一砖一瓦,一道工序一道工序去琢磨去打造。真的是那样的道理,精神的大厦,从来就不是海市蜃楼,看得见的,也能经得住时间的洗礼,历史的淘洗。那些伟人的精神与思想,在我们面前,还不是一间间崭新的“小木屋”?

  毕淑敏为我们描述了“精神的三间小屋”,我在想:是不是每个人都有着这样的`三间小屋呢?尘世里住着一间屋的、两间屋的、或更多的小屋,可能都有。人的精神留下的空间是不是都一般大小,一样地温馨呢?就如毕淑敏所说的那样的三间小屋,这样的三间小屋外观、大小、质地也是不可能相同的。人的精神气象,若是比作小屋,可有草舍、瓦房、还有阁楼什么的。它们都是各个主人栖居之所,没有什么不好,只是自己看得惯了,住的舒适,活得自在的。不过有人喜欢纯朴自然,有人喜欢雕琢豪华,这是肯定的。现代文明替代了自然纯朴------草庐成为稀有,旷达之士更是不多的。

  我又在奇思妙想了:若那精神可逃:人们的白天,精神必定逃到那第二间小屋----事业小屋里去。并实实在在地打点自己的这间屋子:开窗,净地,清点;让日光朗照,让自己阳光精神。夜晚,世人大都住进最后一间屋子----安放自己的屋子。灵魂需要安顿。有人说,夜晚是属于灵的世界,我算是开悟了。我们要在灯下,倾听自己的声音,抚摸自己的伤口,温存内心的那份倔强。有了彷徨,不要紧,夜很黑,也很长,会让我们自己醒悟与疗伤。第一间屋子,我们什么时候去呢?爱恨情仇每时每刻影随着我。一个声音说:不要太在意。爱与恨,留在心底深处。等着双休日,或给心灵一个假期,去抚平;江湖里,相逢一笑泯恩仇。

  毕淑敏有言:有一颗大心,才盛得下喜怒,输得出力量。于是,宜选风情竹林处,为自己的精神修三间小屋。显然,若要她自选三间小屋,栖息心灵之所,肯定还是选草庐为好。人的精神宜朴宜淡,宜静宜远,那种“结庐在人间,而无车马喧”境地,毕竟能够给人的心灵,释放更大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