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传说故事
民间有很多故事一代一代传承而来。如下为励志网为大家带来的民间传说故事,供大家参考。
民间传说故事:乌鸡图
民国初年,山东青州府有一个清朝秀才叫钱箫声,最善于画鸡,当地人人都以得到他的一幅真迹为幸事,但是这钱箫声脾气很怪,做人也很低调,他说自己绘画只是为了陶冶性情,从不把作品送人,往往是画完之后就付之一炬。他家里有祖上传下的良田千顷,他并不为生计发愁,即便有人出很高的价钱想求他一幅画,他也不理会。据说他在世上流传的作品不过十几幅,每一幅都是上品,价值不菲。
钱箫声喜欢画鸡,也喜欢吃鸡,只要听说哪家饭店鸡做得好,做得有特色,他常常不远千里赶去品尝,几年下来,山东的德州扒鸡、河南的道口烧鸡、安徽的符离集烧鸡……他都尝遍了。
这天,钱箫声听说兖州府日照县有一个叫姚胜的人,祖传有烧鸡手艺。他那烧鸡味道鲜美,香气浓郁,肉烂脱骨,肥而不腻.连鸡骨头都酥香可食。钱箫声听后馋涎欲滴,坐上马车就赶过去了,一路打听来到了姚胜家,抬头先看到姚胜家很有些排场的大门楼,门前还有一对威严的石狮子,气势不凡;里边的院子也是三进三出的,一看就知道是个富庶之家。
见到姚胜,钱箫声说明了来意,那姚胜却把头摇得像拨浪鼓,原来他家确实有烧鸡的手艺,但是经营了几代,没有赚到什么钱,只不过能糊口而已。10年前,姚胜转行了,往来南北贩茶叶,现在早赚得盆满钵满,已经是一个大茶商,根本不屑于干烧鸡这一行了。
钱箫声很失望,就试探着说:“姚兄,我从青州大老远前来,就是为了尝一尝姚家烧鸡的味道,你能不能辛苦一遭,给小弟做一回尝尝?”姚胜一听瞪大了眼睛,说:“你从青州来,知不知道青州有个大画家名叫钱箫声?”开头说了,钱箫声做人低调,到哪里也不说自己的真实姓名与住址,刚才进屋时,他就报了一个假名与假籍贯,钱箫声见姚胜有此一问,就摇了摇头,说不认识什么钱箫声。姚胜有些失望,说:“我这人最喜欢收藏名人字画,这几年赚的钱有一大半买了书画。前些日子,一个朋友得了一幅钱先生画的鸡,约我去观赏,只一眼,我就喜欢上了它,我想让朋友转让,可他说什么也不肯。要是此生能得到一幅钱先生的画,我死而无憾!”说完就要端茶送客。
钱箫声沉吟一会,忽然说:“我要是拿着钱箫声的鸡与你换一只烧鸡,你愿意吗?”姚胜笑了笑,说:“如果真是这样,我送一车烧鸡给先生,但这是不可能的!”钱箫声说: “在下不才,就是青州钱箫声!”姚胜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钱箫声,说: “先生不要开玩笑,钱先生那么大的名家,怎么会到我们这种小地方来!”钱箫声不再与他废话,只让他去拿笔墨来。
一会儿,笔墨齐全,钱箫声也不酝酿,就开始下笔,刷刷刷,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一只鸡的形状,再添加数笔,一幅栩栩如生的《乌鸡图》就跃然纸上。钱箫声题跋完毕,放下毛笔,对姚胜说:“老兄请观看,这可是钱箫声的手笔?”姚胜俯下身,仔细地看着这幅画,许久,他站起身,说:“钱先生画鸡,善用浓墨,中锋、侧锋兼用,善于删繁就简,又多用线造型,既老辣厚重又简妙清雅,运笔如游龙飞虹,给人以一气呵成、痛快淋漓之感!看此画的线条、绘画手法,正是钱先生所作!”而后他给钱箫声深深地作了一个揖,说:“我今番能得见先生,真是三生有缘!”钱箫声呵呵一笑,说:“那依姚兄看,我这一幅鸡,可否能换来姚兄的一只烧鸡?”姚胜连连点头,说我这就给钱先生做鸡。
因为姚家烧鸡要慢火烘烤,一炉至少要8个时辰,钱箫声便在姚胜家住了一宿,第二天才如愿吃到了姚胜亲手做出的鸡,那味道确实与众不同。钱箫声临走时,姚胜还给他带上了几只,并说钱先生今后要是想吃,只要捎个口信,他就会送鸡上门。
钱箫声回到青州,没过几天,忽然听到一个消息,说次日青州城里的聚宝轩要开一个唱卖会(拍卖会前身),唱卖的物件正是自己的《乌鸡图》。钱箫声突然间明白了这是怎么回事。
原来,这青州府有个财主,名叫金万贯,像他的名字一样,家财万贯,不差钱。这个肥头大耳的家伙喜欢附庸风雅,几次上门想买一幅钱箫声的画,钱箫声断然拒绝,说自己的作品嗅不得半点铜臭。金万贯却不急不躁,笑眯眯地对钱箫声说:“我有钱,也有时间,一定会拿到你的画!”钱箫声的倔劲上来了,索性把家中所存绘画都付之一炬,自己从此不沾笔墨,他想:我这样做,看看你还有啥法子得到我的画作!
金万贯打听到钱箫声喜欢吃鸡,就花重金买下一个烧鸡秘方,让下人认真学会,然后放出风,说兖州的日照县有一个叫姚胜的人,家里有祖传烧鸡手艺云云,钱箫声果然上当,金万贯如愿拿到了他的画作。
之后.金万贯就在青州城里的聚宝轩举办了一个钱箫声真迹唱卖会,公开贴出告示,价高者得。前边说了,金万贯有的是钱,此举纯粹是向钱箫声示威。
钱箫声气得七窍冒烟,那一夜,他翻来覆去睡不着,直到天明时分,终于想出了一个主意。
因为钱箫声名头大,唱卖会那天,聚宝轩挤满了前来参与唱卖和看热闹的人,金万贯亲自主持唱卖,看着下边闹闹嚷嚷的会场,他清了清嗓子,说:“大家肃静,肃静,唱卖会现在开始了!”他命下人小心翼翼地打开了那张《乌鸡图》,说:“这是钱箫声先生的最新作品,是我花高价买来的。我宣布,这幅画的底价为5000现大洋!”
有人马上出价:“我出6000块!”接着另一个人马上应声:“我出7000 !”……水涨船也高,一会的工夫,《乌鸡图》的价格就到了10000现大洋,金万贯很是高兴。
正在这时,门口忽然躁动起来,只听有人喊道:“钱箫声先生来了!”就见钱箫声信步走了进来。金万贯有些意外,也有些理亏,结结巴巴地说:“钱……钱先生来了!”钱箫声也不应他的话,直走到台前,说:“我听说有人在唱卖我最新的画,很是奇怪,因为我已经两年多没有画画了,咋会出现我最新的画作呢?”下面有人喊道:“钱先生,您的意思是说,这一幅《乌鸡图》是赝品?”钱箫声低头看了一下那幅画,说:“此画确实很像我的风格,但是假的总归是假的,如何也成不了真的!”金万贯明白钱箫声是来捣乱的,就气急败坏地指着钱箫声说:“这幅画明明就是你前不久刚画的,是我用一只烧鸡换来的,你为什么不承认?”钱箫声放声大笑,然后对现场的人说:“我一幅画能值10000块现大洋,金财主却说他是用一只烧鸡换来的,难道他的一只烧鸡能值10000块?那岂不成了金鸡银鸡?”然后甩袖而去。
参与唱卖的人都觉得被金万贯耍弄了,大家一气之下,冲上台子,将那幅《乌鸡图》撕成了数块。
民间传说故事:孔圣人拜访张天师
孔圣人和张天师是好友,他俩常来常往。其实,张天师常到曲阜,孔子却只去过张天师府一次。去了一次还带来了麻烦。是件什么麻烦事呢?有这样一个顺口溜人们常讲不忘:
张天师到孔府常来常往,
孔圣人去天府只有一趟,
蚂蚱精放人间危害百姓,
公鸡神为除害天天喊唱。
由此引出一篇故事来。
(一)
平时,孔子和张天师交往密切,好到不分你我,凡是对方替自己答复的事,不管知道不知道,同意不同意,只要对方说:“我替你答应了。”也得点头说:“就哪吧!”
他俩好是好,张天师常到曲阜玩,和孔圣人谈天论地,说今道古,玩几天张天师临走总要说:“孔仁兄,你啥时候到我天师府玩玩?”
孔圣人边送张天师边说:“抽空一定前往。”
说归说,他天天讲学教育弟子,大空没有,小空去不了。
鲁定公九年(公元前501年)孔子任中都宰,他带领众弟子:冉耕、闵损、子路、子贡、颜回、曾点、子游、子夏等作为助手到中都(汶上县)上任。期间孔子“制为养生送死之节,长幼异食,强弱异任,男女别途,路不拾遗,器不雕伪,市无二价。四寸之棺,五寸之椁,因丘陵为坟,不封不树,行之一年,而四方之诸侯则焉。”
中都被孔子治理的井井有条,张天师听说后前来参观拜访孔圣人,在汶上马踏湖畔的圣泽书院与孔子相见。张天师对孔子说:“你教弟子学好,学本事,行善,传授各样知识,让他们为国出力,可得扬善惩恶啊!”
孔子说:“如今的中都已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百姓安居乐业,这都是我扬善惩恶教化的成果。人间之事,定要善者好,恶者无,教育为本,相信世间无恶!”
张天师说:“善心不一定得善报,人世间万象复杂,要惩恶扬善,狼走千里它也要吃人啊!”
孔子说:“不会的,不会的,民为贵,民为善,为民不能害民!”
张天师说:“我是捉妖拿怪的,鬼怪不除,民要受害,光行善不中啊!”说后就要走,走时又对孔圣人说:“仁兄若到我府看看,是会使你明白的,抽空到我府玩玩。”就回了天师府。
(二)
张天师好久没来看望孔子。一天,孔子处理完繁忙的公务,总觉的有些烦闷,很想再找张天师聊聊天,就去张天师府找天师玩。一进天师府,见院子里关押着许许多多,高的、胖的、瘦的年龄大的,小的,男的,女的,无数个犯人。有的叫,有的闹。孔子有些同情。这些人在院里*行动,就是不敢走出院门。为啥能这样呢,这是天师符能管教他们。孔圣人往里走,迎面朝他走来一个人。他一看没个人形,瘦得出奇,即使用再薄再利的刀尖也刻不出一丝肉来。孔子感到奇怪,随口问道:“你咋恁瘦啊?”
那瘦人哭着说:“您是圣人,好理论,在天师府他们不让我吃顿饱饭,您老和天师是老友,求求您说句话,放我出去吃顿饱饭好吗?”
孔子说:“我当家,放你出去吃饭,吃饱,吃好再回!”
那瘦人说声:“谢谢孔老开恩!”说后就不见了。张天师早就算到孔子来了,在孔子答应那瘦人吃顿饱饭后,他就从上房走了过来,一见孔子就问:“孔仁兄,进我府可见到什么稀奇事没有?”
孔子说:“见一位瘦得连一丝肉好像也没有的人。”
张天师问:“他说什么了没有?”
孔子说:“要我放他出去吃顿饱饭。”
张天师说:“你咋说的?”
孔子说:“我看他饿的可怜,就答应他出去吃顿饱饭。”孔圣人拜访张天师
张天师说:“毁啦!他是个蚂蚱精,为了不让他危害黎民百姓,特把他锁进我府,你放他下界,到人间危害百姓去了,这回不知要吃绝多少庄稼!你别在我府玩了,还是我找你玩好了,别再给我放走妖怪,下界就要危害百姓。你快回到中都,它已在那里危害庄稼了,你就赶快让人们做米饭,每块地里都放上一盆米饭,让它吃顿饱饭,我再捉拿他回府,你说话了,后悔也晚了。孔兄伸过手来,送你几个字。”孔子只得伸过手,张天师对他念念有词,念后,对孔子说:“听鸡叫,再看手心,照做别误啊!”
(三)
孔子听后半信半疑,就闷闷不乐地回到了中都。一到中都,到处都是蝗虫(蚂蚱)铺天盖地。这时他才相信了张天师的话,急忙派弟子到各地送信,照张天师说的办法办了。
张天师送走孔子,忙派鸡神下民间,速速捉拿蚂蚱精,为民除害,关押天师府重审治罪,让它改邪归正。鸡神尊命下界了。
蚂蚱精下到凡界,危害汶上、水泊梁山等鲁西南一带。它吃光了许多庄稼,孔子让它下来吃顿饱饭就回去,蚂蚱精越吃越起劲,这时它可不听了。
鸡神下到凡界,看了一圈,别处无蚂蚱危害,只有汶上、水泊梁山等鲁西南一带蝗虫(蚂蚱)遮天蔽日。鸡神在凡间察看一天,见蚂蚱吃了米饭,还继续*庄稼,到了第二天,天还没亮时,打明鸡叫开啦:“快快喽,快快喽,快快回!”这是啥意思呢?一是喊人快起,去赶蚂蚱;二是命令蚂蚱快快回天师府。
回到中都县衙两天,孔子心中不乐,一连两夜也睡不着觉。天师让他听鸡叫看手心,鸡叫了,他伸手一看,吓毛啦,天师一张符写在手心:“蚂蚱危害下界来,危害百姓不应该,改造千年应归正,恶习不改重为害,快快回到天府来,违令要上断头台!”孔子一看,一时心慌脱口而出喊道:“蚂蚱快逃!”这句话喊出可坏了,不是蚂蚱回府,而是命它逃命。蚂蚱就落在了人间,没收回。神鸡呢,命它降捉蚂蚱回天府,蚂蚱被放跑,它任务没完成,也不能回天帅府,也只得留在人间捉拿蚂蚱,每天天亮前喊人们起床“快快喽!”早起干活,捉拿蚂蚱,叫来叫去,叫成了“咯咯喽”啦。
神鸡下凡时,全身金色的羽毛十分耀眼,孔子的弟子们带领中都的百姓昼夜驱赶蝗虫,许多皇虫跑到了马踏湖的芦苇荡里,由于神鸡钻进芦苇里捉拿蚂蚱,通身沾满芦花,就变成了芦花鸡神。张天师发令:只有鸡神捉净人间蝗虫,回天复命,方可到天池洗掉身上的芦花,恢复天鸡金身。鸡神在人间捉啊捉,2500多年过去了,直到现在也没捉干净地里的蚂蚱,就这样鸡神就永远变成了芦花鸡,留在了汶上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大地上。这就是汶上芦花鸡的来历,如今,汶上的芦花鸡在全国独一无二,成为汶上珍禽,闻名于世。
直至如今,芦花鸡只要一见蚂蚱就刁吃。它这是在完成捉拿蚂蚱的任务哩。孔子呢?认为自己去了一次天师府办了件错事,从那再也不到天师府玩了。民间有句俗语:孔子进天师府——就一回。
民间传说故事:深潭灵
民国六年,在浙江北部的居仙县,有一处香火还算旺的因果寺。这年冬天,寺中住持自觉即将圆寂,于是在一日晚课结束后,将所有弟子集中于大殿,令其逐个儿讲述佛法,意欲从中挑选继任人。
经过一番考验,终于,智诚和智归脱颖而出。可是,他俩出色的佛法悟性,一时之间让住持无法做最后的抉择。
一天清晨,一个小沙弥跌跌撞撞地来到住持面前,兴奋地说道:“昨儿菩萨托梦,说智归师兄应当为住持人选。”
住持听到这里,心中一动,他看了看眼前这个刚皈依的不谙世事的小沙弥,微微一笑,不置可否。小沙弥急了,忘了规矩,一把抓着住持的衣袖,说道:“菩萨还在梦中说,在后山深潭,会显灵。”
住持叹了一口气,对小沙弥说:“出家人不打诳语。你犯了戒律,还不快去菩萨面前悔过!”小沙弥脸色一白,还没回过神,住持的身影就消失在大殿之后。
两天后,后山深潭,当真起了变化。原本深不可测、如死水般沉寂的潭水,忽然冒出阵阵白烟。有胆大者将手探入深潭中,只觉素来冰凉彻骨的潭水,此刻却是热的。
一时之间,寺中和尚众说纷纭。住持听到小沙弥禀告,拖着病恹恹的身子,还没走近深潭边,就已看到寺中众人团团围在深潭边窃窃私语。智诚和尚脸色铁青,站在深潭最外沿。智归和尚却不见身影。
众和尚一见住持来了,赶紧停止私语,讪讪然垂下手。
“阿弥陀佛……”住持盯着冒热气的深潭,若有所思地念着佛号,叹了一口气。
第二天,住持邀请数十位高僧,共同听取智诚和智归再次讲诵经法,进行最后人选的决定。
智诚和尚首先开讲。只见他口吐莲花,整整讲了两个时辰,所有聆听者无不心生赞叹,面带微笑。可是,当智归手捧一株本不该在冬天出现的莲花花苞,从大殿外缓缓走进来时,大家都愣住了。
智归微微一笑,一股春天般的温暖洋溢在大殿之上。随后,他盘膝坐下,双手捧着小莲花盆,面色和蔼地开始讲经。他说得越是祥和,智诚和尚的脸色就越难看。
因为,当年云光法师讲诵《涅经》时,感动上天,香花从天上坠下。而今智归和尚讲诵经法,听得莲花在冬天开放。
一切已然成定局。
三天后,住持圆寂了。没有任何悬念地,他指定智归做了继任者。
说来也奇怪,此后,虽然深潭的水恢复正常,但智归的.修为却是突飞猛进。他一年四季,永远只穿单袍。而他所在之处,尤其是室内,哪怕不生火,屋中也如春天般温暖。
至于智诚,在寺庙中的地位一落千丈,最后去做了火头僧。几年后索性还俗下山,跟着驻扎在县城的国民军打仗去了。至此,寺庙里的人,再也没有听到过智诚的消息。
一晃20多年过去了,因果寺成为当地香火最旺盛的寺庙,智归和尚也成了远近闻名的得道高僧。
至于山后深潭,每年都会在冬至日,连续显灵三天。而这三天,也是因果寺大作法事、信徒朝拜的日子。
一年冬天,刚过小雪节气,寺庙里来了一小支才入县城的军队,为首的是一个精干的年轻人。
“把你们住持叫出来见我。”年轻人毫不客气,大摇大摆地坐在太师椅上说道。
在他身后,站着几个穿着黄色军装的护卫,腰间还别着枪匣子。
“施主,本寺住持重病缠身,已经不见客了。”一个小沙弥战战兢兢地回道。
年轻人皱了皱眉,朝身边人看了一眼。
“放肆。陈旅长要见谁,居然还敢推辞?”一个长得凶神恶煞的护卫怒斥道。众和尚一阵慌张,不敢多说一句话。
陈旅长冷笑一声,挥了挥手,几个护卫随即往寺庙后方走去。不多时,一个老和尚被人拖拽过来。
“本旅长生平最恨的就是你这种老和尚,说什么后山深潭有菩萨显灵,一派胡言。”陈旅长慢条斯理地说。
民间传说故事:李逵与狐仙
传说李逵原先是个白面书生,他们弟兄三个,李逵是老三,他们开了个小酒馆,酿酒卖酒。
有一天出了稀罕事。白天酒酿好了,在坛子搁着,第二天打开酒坛一看,一滴酒也没有了。兄弟仨想想没有外人来,看看门窗丝毫未动。这是怎么回事?
大哥说:“今天咱重酿,晚上我守夜,看看到底是谁偷了酒。”
到了晚上,一宿没见人来。快明的时候,他大哥打了个盹,睁眼一看,酒又没了。
第二天,二哥说:“今晚我盯着。”
结果也是打个盹工夫酒就没了。李逵不服气,我非逮住偷酒贼不可!
到了第三天晚上,有了哥哥们的教训,李逵困了洗把脸。天快明时,不知怎么进来一个白胡子老头。李逵一把抓住他说:“你这个偷酒贼,可把你逮着了!”
白胡子老头说:“我不是偷酒的,每次来都想拿钱,可每次都忘了。这么着,你算算,该给你多少钱,你跟我回家去拿,俺家有的是钱。”
李逵一听也行,白胡子老头说:“你把眼闭上,我让你睁开再睁开。”
白胡子老头拽上李逵就走。李逵只觉得耳边有风呼呼刮过,不知在往哪里去。
“睁开眼,到家了。”白胡子老头说,“女儿们,来客人了,快来见见客人。”
老头的九个闺女都出来了,个个漂亮,李逵看傻了。
老头指着最后出来的女儿说:“先把酒钱给人家,人家大老远来一趟不容易,吃顿便饭,好好款待。”
吃饭的工夫,这个女儿直盯着李逵看,李逵也时不时偷看人家两眼。
饭后,李逵对白胡子老头说:“老伯,酒钱我也不要了,给你商量点事,能不能把一个闺女嫁给我?”
老头捋了捋胡须,哈哈一笑:“好吧,我和闺女们商量商量。”
结果一问,老大不愿意,老二不愿意,三的四的也不愿意,只有最小的愿意。最小的也就是盯着李逵看的那个。
家里,李逵的两个哥哥正着急,酒没少,人怎么没了?不一会,李逵带着个好看媳妇回来了,给大家一说,大家都挺高兴了。
转眼三年过去了,这期间,媳妇在家洗衣做饭,还给李逵生了一个小子一个丫头,日子过得挺好。
忽然有一天早上,媳妇对李逵说:“咱俩的缘份尽了,我该走了,实话跟你说,我走了以后,咱俩还有见面的机会。你若想我,一直往南,到了终南山冲着山上喊,我就会出来。”李逵听着的工夫,媳妇就不见了。
李逵和哥哥继续酿酒卖酒,养活着孩子,时间一长,孩子们整天给他要娘,李逵也想媳妇。这天李逵把两个孩子托付给两个哥哥,自己动身去找媳妇。
一路上饥了吃饭,黑了住店,一直往南走。这天终于来到了终南山。李逵站在山上四处眺望,忽然看见一位中年妇女。这位妇女看见李逵也挺奇怪,自己在深山老林里几十年没见到过人了。李逵上去叫了声大嫂,妇女就把李逵领进一处山洞,给他作饭。
忽然一阵山风呼呼刮过,中年妇女吓得满脸慌张,说:“我儿子回来了,你快藏起来吧。”
李逵问:“你儿子回来,你慌什么?”
妇女说:“你不知道,我儿子脾气暴,不能见生人。”
她左瞅右看,看见一个缸空着,拽着李逵让他进去,把缸盖盖上,刚盖好,从外面进来一个人不人不熊不熊的人熊,它东闻闻西嗅嗅说:“娘,怎么有生人味?”
妇女说:“哪有生人,是你舅舅来了。”
人熊说:“这么多年怎么没听说过我有个舅舅,从哪冒出来的?”
妇女细声细语说:“你舅舅从小走失了,家里以为他死了,没给你提过。这么巧,今天我在山上碰见他,让他来了,怕你见生人,主把他藏起来了。”
人熊说:“既是我舅舅,就让舅舅出来吧。”
这人熊是怎么回事?原来人熊他爹是个熊妖,一次看见一位姑娘从山边过,熊妖就施了一个法术,一阵风把她卷上山来,霸占了她,生下了人能。熊妖死后,人熊就在山上为王。
李逵出来,一见人熊吓了一跳。人熊问:“舅舅,你来了?”
李逵把狐仙的事一说,人熊拍着胸脯说:“舅舅这好办,这山归我管。你吃了饭,睡一觉明天我领你上山找妗子去。”
第二天,人熊领着李逵来到狐仙洞,就喊:“老狐子,快出来!”
洞门一开,一个白胡子老头说:“大王有何吩咐?”
人熊把李逵向前一推,说:“老东西,你害得我舅舅这么远来了。”
老头一见李逵,什么都明白了:“女婿来了,进去再说。进去再说。”
人熊说:“舅舅,你先在这待两天,过两天我一接你。老东西,要好好照顾我舅舅,出了差错饶不了你。”
李逵又见到了媳妇,夫妻抱头痛哭。
过了两天,人熊来接李逵。狐老头没法,只好让闺女跟着李逵走,他怕人熊。因为李逵在人熊那待了两天,也沾染上了一些野气,慢慢脾气也暴了,脸也红了,胡荐也长了出来。脾气一暴就要出事,结果打死了人,要吃官司,李逵才不得不跑到了水泊梁山。他一跑,家里没人管了,媳妇就领着两个孩子又回了山中。